吴保安
- 作品数:21 被引量:87H指数:6
- 供职机构:泗洪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RAS、CD68和CD3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RAS、CD68和CD3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泗洪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手术切除的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蜡块65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乳腺癌组织标本中活化的RAS、CD68和CD34的表达水平。分析RAS表达水平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HER-2、ER、PR、肿块大小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与CD68、CD34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65例乳腺癌标本中,43例RAS阳性,63例CD68阳性,中位CD68阳性细胞数为12个,中位微血管密度(MVD)为49个。RAS表达与肿瘤直径、HER-2呈显著正相关(r=0.342,P=0.005;r=0.334,P=0.006)。CD68阳性细胞水平与肿瘤直径、TNM分期、HER-2呈显著正相关(r=0.303,P=0.014;r=0.358,P=0.003;r=0.325,P=0.008)。RAS水平与CD68阳性细胞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277,P=0.026)。MVD水平与CD68阳性细胞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30,P=0.007)。结论乳腺癌中RAS、CD68阳性细胞水平与HER-2、肿瘤直径、TNM分期明显相关。RAS可能影响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促进MVD生成的过程,其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 史悦袁高峰石凤灵冯城婷吴保安李伟陶敏梁容瑞
- 关键词:RASCD68CD34乳腺癌
- 消化道手术中胆管损伤1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消化道手术中胆管损伤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9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6例消化道手术中胆管损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开腹胆囊切除术是胆管损伤主要原因,占87.5%。16例患者中12例行胆道重建术,10例获得随访,其中无临床症状8例,偶发胆管炎1例,因胆管狭窄反复发作胆管炎、肝功能反复异常1例。结论消化道手术中胆管损伤常见于胆囊切除术,熟悉胆道解剖及变异,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是减少胆管损伤关键,根据损伤的时间及类型,采取相应处理方法,若术中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可把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对患者尽力做到有计划有步骤的规范治疗,争取满意的效果。
- 胡继东吴波吴保安
- 关键词:消化道手术胆管损伤诊治
- 高位结扎驱血后联合点状抽剥术治疗原发性双侧大隐静脉曲张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分析双侧大隐静脉曲张(GSVV)应用高位结扎驱血后联合点状抽剥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32例双侧GSVV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行高位结扎驱血后联合点状抽剥术(治疗组,346例)和传统剥脱术(对照组,286例)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深静脉血栓形成、隐神经损伤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52.46±18.27)min,出血量(28.61±12.06)m L,住院时间(4.20±1.49)d;术后随访6个月,确诊治疗组发生深静脉血栓3例、隐神经损伤6例、残存静脉曲张4例。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74.13±24.19)m L,出血量(95.88±24.19)m L,住院时间(6.65±7.21)d;随访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5例、隐神经损伤32例,残存静脉曲张21例。所有切口均甲级愈合。分析显示,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较短,隐神经损伤、残存静脉曲张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位结扎驱血后联合点状抽剥术治疗双侧GSVV并未见增加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隐神经损伤及残存静脉曲张发生率等明显降低,可作为治疗双侧GSVV有效措施之一。
- 马李彭沛赵传庆胡继东吴波吴保安
- 关键词:隐静脉血管外科手术结扎术
- 非手术治疗闭合性脾破裂38例体会被引量:4
- 2011年
- 在腹部外伤中,脾破裂居于首位,占20%~40%.剖腹探查切除脾脏为传统的处理原则.江苏省泗洪县人民医院从2004年4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108例,其中38例采取非手术治疗,36例获得成功,约占94.9%,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 赵传庆吴波吴保安胡继东李勇
- 关键词:闭合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腹部外伤剖腹探查
-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4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方法和经验及其优缺点。方法氯胺酮麻醉,在电视腹腔镜下用自制带线针对43例小儿腹股沟疝进行高位结扎术。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8min。发现隐性疝5例,3例并发阴囊水肿对症处理后好转,暂无一例复发。结论电视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疝高位结扎术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比有较大优势,值得推广。
- 李勇吴保安吴波赵传庆胡继东
-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小儿腹股沟疝
- 人工血管移植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行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该院2006年6月—2011年8月收治FontaineⅡ、Ⅲ、Ⅳ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重建下肢动脉血流。结果该组无一例死亡,术后下肢动脉缺血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临床症状缓解,踝肱指数(ABI)术前为0.12~0.53,平均0.35,术后ABI为0.45~0.90。2例术后发生腹股沟切口淋巴漏,经换药愈合,随访2~36个月,1例股-腘动脉旁路术远端吻合口1年后狭窄,经手术探查,证实为吻合口内膜增生,再次行血管重建好转。结论采用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是治疗下肢动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
- 彭沛吴保安吴波胡继东赵传庆汪晓建
- 关键词:动脉硬化闭塞症人工血管
- 保留部分胆囊浆肌层修补胆囊十二指肠瘘
- 2008年
- 目的探讨保留部分胆囊浆肌层修补胆囊十二指肠瘘。方法回顾我院从1999-2007年收治6例经手术治疗胆囊十二指肠瘘。结果2例是术前明确诊断,其他4例均在术中证实为胆囊十二指肠瘘。合并胆总管结石1例,合并不全肠梗阻2例,合并糖尿病1例。均行保留部分胆囊浆肌层修补胆囊十二指肠瘘,其中2例行空肠切开取石,1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术。1例合并糖尿病者,术后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5例痊愈,其中1例切口感染。结论保留部分胆囊浆肌层修补胆囊十二指肠手术方式简单易行,手术安全,有效,技术条件要求不高,减少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较短,同时维持了正常消化道解剖结构。
- 胡继东吴波吴保安
- 关键词:胆囊十二指肠瘘
- 球囊导管取栓联合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球囊导管取栓联合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用球囊导管进行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取栓后留置溶栓导管,用尿激酶40万U,肝素钠1000U,每6h交替用注射泵经导管注入,置管时间3-5d,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q12h,应用7d。结果按Cooley标准进行疗效判定:本组病例痊愈60%(18/30),良好20%(6/30),一般10%(3/30),治疗较差6.67%(2/30),截肢3.33%(1/30)。无穿刺部位血肿,无咯血、血尿,皮肤瘀点、瘀斑等出血并发症。结论球囊导管取栓联合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成功率高,明显降低截肢率及病死率。
- 彭沛吴保安吴波汪晓建
- 关键词:下肢动脉栓塞球囊导管置管溶栓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58例体会被引量:1
- 2009年
- 胆囊结石伴有胆总管相对探查指征的病人临床较为常见,常给术式选择带来一定的困难,但又是临床必需面对的问题。江苏省泗洪县人民医院从2004年6月至2007年12月对58例具有胆总管相对探查指征的病人在LC术中行经胆囊管胆道造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赵传庆吴保安吴波胡继东李勇张斌
- 关键词:经胆囊管胆道造影胆囊结石术式选择胆总管LC术
- 梗阻性结肠癌外科治疗(附61例报告)
- 1999年
- 吴保安赵以模
- 关键词:结肠癌梗阻性外科手术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