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手术
  • 9篇食管
  • 8篇术后
  • 8篇外科
  • 7篇胸腔
  • 7篇胸腔镜
  • 5篇食管癌
  • 4篇心脏
  • 4篇间质
  • 4篇间质性
  • 4篇肺癌
  • 3篇电视胸腔镜
  • 3篇镇痛
  • 3篇术后镇痛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肿瘤
  • 3篇外科手术
  • 3篇开胸
  • 3篇癌患者

机构

  • 29篇南京大学医学...
  • 6篇南京大学
  • 1篇浙江省台州医...
  • 1篇淮安市第一人...

作者

  • 34篇张青海
  • 13篇曹彬
  • 10篇史敏科
  • 10篇魏静义
  • 8篇王东进
  • 6篇王文公
  • 5篇蔡后荣
  • 5篇苗立云
  • 5篇周勇
  • 4篇陈保俊
  • 3篇王淦
  • 3篇陈宝俊
  • 3篇王涛
  • 3篇翁品光
  • 3篇肖永龙
  • 3篇章宜芬
  • 2篇孔杰
  • 2篇张德平
  • 2篇贾朝相
  • 2篇易建阳

传媒

  • 5篇江苏医药
  • 2篇中华结核和呼...
  • 2篇南京大学学报...
  • 2篇中华胸心血管...
  • 2篇现代医学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4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食管癌术中附加幽门成形或幽门气囊扩张的比较
2005年
史敏科张青海魏静义王东进
关键词:幽门成形食管癌
盐酸丙帕他莫用于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盐酸丙帕他莫对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60例ASAⅠ~Ⅱ级行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手术结束前给予盐酸丙帕他莫,B组手术结束前给予芬太尼。观察记录2组苏醒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拔管时间,对2组患者苏醒后10 min(T1),术后1(T2)、2(T3)、3(T4)及4(T5)h的疼痛程度进行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苏醒时MAP及HR 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A组拔管时间比B组明显缩短;术后VAS评分T1、T2时点较低,但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在T3、T4、T5时点VAS评分A组明显低于B组。结论盐酸丙帕他莫对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后患者镇痛效果确切,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优化临床用药。
张青海黄莉莉王欣
关键词:盐酸丙帕他莫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术后镇痛
全胸段食管切除术附加幽门气囊扩张对胃肠道功能恢复的作用
目的:探讨全胸段食管切除术附加幽门气囊扩张对胃肠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219例食管癌行全胸段食管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127例)和对照组(B组,92例),实验组术中附加幽门气囊扩张,对照组不附加。对术后第一次...
张青海
文献传递
乌司他丁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UTI)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本科收治的60例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于手术当天、术后1~3d给予UTI静脉滴注,对照组不给予UTI,两组其他治疗均相同。于术前1d和术后1、4d观察患者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8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CRP、皮质醇、TNF-α、IL-6和IL-8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5),但术后1、4d治疗组患者CRP、皮质醇、TNF-α、IL-6和IL-8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UTI能够减轻食管癌患者术后的创伤应激,抑制术后炎症因子的过度释放,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机体的康复。
史敏科张青海陈保俊魏静义王东进
关键词:乌司他丁食管癌应激炎症反应
外科治疗孤立性肺结节127例
2009年
目的总结诊断和治疗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经验。方法手术治疗127例。首先用闭合器楔形切除病变送术中快速病理,如为良性病变,则关胸。如为恶性肿瘤,则行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中诊断为肺癌96例,良性病变31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病理分期:Ⅰ期29例,Ⅱ期60例,Ⅲ期7例。结论对于术前不能明确诊断且恶性肿瘤不能排除的孤立性肺结节,应积极手术。
张青海周勇王文公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手术
第95例——两肺弥漫性囊状影和磨玻璃影
2008年
患者女性.39岁,因咳嗽、咳痰2年余于2007年3月27日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较多黄色黏痰(晨起为著),偶有痰中带血,无发热、盗汗,无胸痛,曾多次在当地医院经抗生素(具体不详)治疗后有所缓解.但仍时有咳嗽及少量白色黏痰;近2个月来患者渐感活动后胸闷、气喘,在外院胸部X线片检查显示两肺呈弥漫性网状结节阴影,片状磨玻璃影(图1)。
蔡后荣苗立云张丽华张青海肖永龙
关键词:磨玻璃影囊状X线片检查痰中带血咳嗽咳痰
外科肺活检在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
蔡后荣张青海曹彬苗立云曹敏代静泓黄妹肖永龙张德平盂凡青魏静义
多极射频消融结合电视胸腔镜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观察
2009年
曹彬张青海史敏科孔杰
关键词:晚期肺癌胸腔镜治疗高龄肺癌患者脏器功能障碍癌发病率
肺微小结节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直径≤1.0 cm的肺微小结节临床治疗策略,提高该类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鼓楼医院2005年1月至2011年6月经手术治疗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3例,女16例;年龄31~74(51.0±7.4)岁,9例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其余无明显临床症状。术前均经胸部X线和胸部CT检查发现直径≤1.0(0.8±0.1)cm的肺部微小结节,肺门、纵隔无肿大淋巴结。痰细胞学和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均为阴性。所有患者术前均无组织病理学诊断,均行肺功能检查。其中11例行肺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扫描术/CT(PET/CT)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检查,结果均为阴性。13例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26例行单纯胸腔镜手术。结果手术时间(121.0±48.0)min,肺部分切除患者术后住院时间4~5 d,肺叶切除患者术后住院时间7 d,未出现并发症。手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为恶性21例,其中腺癌9例、肺泡细胞癌7例、小细胞癌1例、肺转移瘤4例。良性病变18例,其中硬化性血管瘤4例、炎性假瘤4例、肺炎2例、肉芽肿3例、肺结核2例、肺表面淋巴结增生3例。病灶位于左肺上叶11例,左肺下叶6例;右肺上叶14例,右肺中叶1例,右肺下叶7例。结论孤立性肺结节特别是直径≤1.0 cm微小结节的诊治应首先以恶性对待,以免延误治疗;允许3个月左右的观察,观察期可选择性地使用抗生素治疗,2~4周可重复胸部X线片或CT检查。术前CT引导的金属针定位可帮助手术中探查病变部位。胸腔镜手术或经胸(小切口)活检是目前常用有效的诊疗手段。
王涛陈宝俊范晓红魏静义曹彬张青海武忠王东进
关键词:CT定位胸腔镜诊疗
肺梭形细胞癌1例
2012年
患者 女,66岁,间歇性咳嗽伴进食后恶心、呕吐2月余。胸部x线示右肺下叶团块影(图1)。胸部CT检查示右肺下叶7cm×3cm大小不规则肿块,累及右肺下叶静脉、左心房侵犯可能性大(图2)。
王涛陈宝俊张青海章宜芬陈扬武忠王东进
关键词:右肺下叶梭形细胞癌胸部CT检查胸部X线进食后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