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别非 作品数:16 被引量:216 H指数:6 供职机构: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更多>>
动态心电图对老年男性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特点的探讨 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男性动态心电图记录中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作特点,探讨诱发老年男性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可能因素。方法76例老年男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测,并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作时间、发作次数、心房颤动发作时心率的变化、诱发心房颤动的房性早搏与未诱发心房颤动的房性早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6例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共记录153次阵发性心房颤动。(1)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的高峰时间是上午6:00,其次为上午9:00,低谷时间在凌晨1:00。(2)148次阵发性心房颤动由房性早搏诱发,5次阵发性心房颤动由房性心动过速或心房扑动诱发。(3)诱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房性早搏前1min平均窦性心率较前1h平均窦性心率明显增快,而未诱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房性早搏前1min平均窦性心率与前1h平均窦性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诱发心房颤动的早搏联律间期为(428.61±44.96)ms,早搏指数为0.43±0.17;未诱发心房颤动的早搏联律间期为(509.52±97.11)ms,早搏指数为0.52±0.10,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短联律间期的房性早搏是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诱发因素,老年男性阵发性心房颤动可能与交感神经张力增强有关。 邓玉 李别非 江亚文关键词:老年人 阵发性心房颤动 动态心电图 自主神经 房性早搏 动态心电图评价男性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特点 2008年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动态心电图特点。方法:对198例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常规心电图心肌缺血检出率低(18.69%),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检出率高(65.15%),主要为SMI;SMI发生高峰为上午8时,日间SMI发生明显多于夜间;睡眠及日间休息时SMI平均持续时间较活动时明显延长(P<0.05)。结论: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SMI发生率高,其发生和持续时间有一定的规律,动态心电图是冠心病患者SMI的重要检测和评估手段。 邓玉 李别非 江亚文关键词:老年人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缺血 慢性病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40 2003年 目的 :探讨不同人口学特征和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 15 0例年龄≥ 60岁的慢性病患者进行人口社会学调查 ,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生活质量量表 (QOL)对其生活质量状况进行评定。结果 :男性社会功能明显低于女性 ,但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别。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状况、职业、经济收入的人群之间生活质量存在差异。结论 谢秀梅 李别非 余国龙 李志陵关键词:慢性病 老年患者 生活质量 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0 2002年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and related factors of elderly patients. Methods:150 patients aged 60 years above with chronic diseases were measured by SCL-90. Results: 77.33% of the patients reported significant mental symptoms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showed that financial condition, physical diseases and housing conditions were major factors that affected the patients’ mental health. Conclusion: To improve elderly patients’ financial condition, housing conditions and physical health may be important for improving their mental health status. 谢秀梅 李别非 余国龙关键词:慢性病患者 老年人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生物学因素研究 被引量:5 2008年 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痴呆和正常衰老之间的一种认知功能障碍。正常老年人以每年1%-2%的速度发展为痴呆,而MCI者则以每年10%。15%的速度转变为痴呆。目前对于痴呆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而对MCI的研究有助于认识痴呆的演变过程,便于在痴呆的早期就能辨别出来,早期进行干预治疗,以便延缓或阻止痴呆的发生、发展。现就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生物学因素和可能机制做如下综述。 李别非关键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正常老年人 生物学因素 干预治疗 MCI 痴呆 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 被引量:62 2003年 目的 :了解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状况 ,探讨其影响因素 ,从而提出相关对策。方法 :收集湘雅医院老年科门诊及住院的 6 0岁以上慢性病患者 ,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并进行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调查。结果 :在该老年慢性病患者人群中有 77.33%患者有心理障碍 ,主要问题是躯体化、抑郁、人际关系、强迫、焦虑等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该老年病患者人群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为经济收入、服药种类及家庭结构 ,其回归方程为 :Y心理 =136 .96 +5 .0 1X药物 - 6 .6 0X经济 - 3.4 3X家庭(P <0 .0 5 ) ;不同慢性疾病患者心理障碍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P >0 .1)。结论 :该老年慢性病患者人群心理障碍是普遍的 ,主要受经济收入水平、躯体健康状况及家庭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改善老年人的躯体健康、经济收入和家庭结构以及心理疾病治疗可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状况。 李别非 谢秀梅 余国龙关键词:老年人 慢性病患者 心理状况 心理社会因素对老年人高血压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52 2003年 目的 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对老年人高血压疗效的影响。 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 (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生活事件评定量表分别对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治疗达标组 14 8例、治疗未达标组 6 2例进行有关心理社会因素评估。 结果 (1)治疗达标组的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发生率 (7 4 %和 5 4 % )明显低于治疗未达标组 (32 2 %和 2 7 4 % ,P <0 0 5 ) ;抑郁自评分和焦虑自评分治疗达标组 (36 4± 6 7和 33 9± 7 8)也显著低于未达标组 (5 8 5± 11 6和 5 1 3±10 5 ,P <0 0 0 1)。 (2 )治疗达标组负性生活事件数 (4 7± 3 9)、负性生活刺激量 (12 4± 5 5 )、生活事件总刺激量 (2 1 6± 8 1)分别显著性低于治疗未达标组 (7 3± 4 1、2 1 5± 7 9、2 9 7± 9 5 ,P <0 0 0 1) ;治疗达标组社会支持总分 (38 3± 9 0 )、客观支持分 (12 4± 4 3)、主观支持分 (2 1 2± 7 3)、支持利用度 (9 7± 3 1)均明显高于治疗未达标组 (2 7 2± 8 7、7 8± 3 8、13 5± 6 5、4 8± 2 2 ,P <0 0 5 )。 (3)多因素logistic分析证实SDS评分、SAS评分、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生活事件总刺激量、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分及支持利用度等 7因素对降压是否能达标有显著性影响 (P <0 0 5 )。 结论? 谢秀梅 余国龙 何劲 李别非关键词:老年人 高血压 心理社会因素 抑郁 焦虑 进行性胸闷气促 2005年 刘骏 江亚文 李别非 易仁亮关键词:心脏疾病 淀粉样变心肌病 窦性心率震荡现象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6 2008年 李别非 余国龙关键词:心率 加替沙星致癫痫发作3例 被引量:5 2006年 李别非 崔卉关键词:癫痫发作 加替沙星 老年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