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玉 作品数:30 被引量:128 H指数:7 供职机构: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脉搏波传导速度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对受试者行baPWV检测,根据baPWV测量结果,选择200例baPWV>14.00 m/s者为A组,200例baPWV≤14.00 m/s为B组进行相... 王继业 江亚文 邓玉文献传递 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累及或未累及颈动脉窦的老年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方法将住院患者根据是否存在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为两组,并全部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检查。对照组共50例,年龄60~75岁,化验血糖、血脂正常,X线胸片未见异常,血管超声未见颈部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组共45例,62~83岁,颈部血管超声提示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31例累及颈动脉窦。超声检查采用GE System Five彩色超声诊断系统。DCG仪为美国DMPv型三通道分析系统。分析指标:SDNN、SDANN、SDNN index、rMSSD、PNN50%等。应用t检验方法,分析各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对照组与患者组HRV对比,患者组SDNN、SDANN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患者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累及和未累及颈动脉窦者HRV对比SDNN,rMSSD有明显差异(P<0.01和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累及颈动脉窦可损害老年人自主神经功能调节。 王伟 马春艳 刘泽 刘玲 邓玉 江亚文关键词:颈动脉疾病 颈动脉窦 心率 老年人 动脉弹性功能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王继业 邓玉 刘骏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心脏传导阻滞的分析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患者心脏传导阻滞特点。方法:选择SDHVD患者400例,无SDHVD老年患者189例,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组间心脏传导阻滞特点。结果:与无SDHVD患者比较,SDHVD患者窦房传导阻滞(1.6%比5.0%)、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2%比7.5%)发生率显著增加(P均<0.05);在SDHVD患者中,SDHVD合并冠心病组窦房阻滞发生率较单纯SDHVD组显著增加(6.9%比2.0%),主动脉退变合并二尖瓣退变组较单纯主动脉退变组窦房传导阻滞(14.3%比4.3%)、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21.4%比6.5%)发生率显著增加(P均<0.05)。结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心脏传导阻滞增加,建议对此类患者定期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改变并进行必要的干预,改善预后。 邓玉 党健 江亚文关键词:老年人 心脏瓣膜疾病 动态心电图 心脏传导阻滞 老年下壁异常q波患者头胸导联心电图表现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评价头胸导联心电图对老年患者常规心电图下壁导联异常q波的鉴别作用。方法常规导联心电图Ⅲ、aVF导联同时存在异常q波老年患者55例,根据是否有急性心肌梗死病史分为陈旧心肌梗死组(心肌梗死组)和非陈旧性心肌梗死组(非心肌梗死组)。患者均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了解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对比常规心电图下壁导联Ⅱ、Ⅲ、aVF与之对应的头胸导联下壁左腋前线、前正中线旁、右腋前线导联的心电图,对各个导联q波的出现频率进行比较,并与冠状动脉CTA结果比较,计算各导联对于心肌梗死诊断的敏感和特异程度。结果心肌梗死组患者22例(100%)右冠状动脉均见重度狭窄,非心肌梗死组10例(30.3%)轻度狭窄,23例(69.7%)中度狭窄。心肌梗死组头胸导联与常规心电图相对应部位的导联q波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心肌梗死组左腋前线、Ⅱ、右腋前线、Ⅲ、前正中线旁、aVF导联无q波而排除陈旧心肌梗死诊断的特异性分别为100%、97.0%(32/33)、97.o%(32/33)、15.2%(5/33)、100%、39.4%(13/33)。结论头胸导联q波改变与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符合度较高,因此头胸导联对常规导联下壁的异常q波的临床意义有一定的鉴别作用。 王伟 刘玲 刘泽 马春艳 邓玉 江亚文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747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心律失常特点分析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总结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心律失常特点。方法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747例(A组),无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老年患者262例(B组)均行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2组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 A组未发生心律失常概率低于B组(P<0.05),≥3种心律失常发生概率高于B组(P<0.05);A组窦房传导阻滞、房性期前收缩>100次/24 h、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及心脏传导阻滞明显增加,应定期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心电图改变并进行必要干预。 邓玉 党健 江亚文关键词:退行性心脏瓣膜病 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头胸导联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右胸异常q波的鉴别 :应用头胸导联对常规导联右胸异常q波进行鉴别. 方法:行冠脉CTA的4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A,B两组,前者右冠狭窄程度>75%,后者右冠狭窄程度<50%.所有患者均同步记录常规心电图的V3R到V8R和头胸导联心电网(... 王伟 邓玉关键词:冠心病 头胸导联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对老年男性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特点的探讨 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男性动态心电图记录中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作特点,探讨诱发老年男性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可能因素。方法76例老年男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测,并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作时间、发作次数、心房颤动发作时心率的变化、诱发心房颤动的房性早搏与未诱发心房颤动的房性早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6例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共记录153次阵发性心房颤动。(1)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的高峰时间是上午6:00,其次为上午9:00,低谷时间在凌晨1:00。(2)148次阵发性心房颤动由房性早搏诱发,5次阵发性心房颤动由房性心动过速或心房扑动诱发。(3)诱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房性早搏前1min平均窦性心率较前1h平均窦性心率明显增快,而未诱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房性早搏前1min平均窦性心率与前1h平均窦性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诱发心房颤动的早搏联律间期为(428.61±44.96)ms,早搏指数为0.43±0.17;未诱发心房颤动的早搏联律间期为(509.52±97.11)ms,早搏指数为0.52±0.10,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短联律间期的房性早搏是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诱发因素,老年男性阵发性心房颤动可能与交感神经张力增强有关。 邓玉 李别非 江亚文关键词:老年人 阵发性心房颤动 动态心电图 自主神经 房性早搏 心电图表现为伪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PR间期过度延长伴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被引量:5 2014年 1病例资料
男,77岁。因晚餐后渐感恶心、头晕不适1 h,伴呕吐1次入院。1 h前于晚餐后不明原因出现恶心、头晕不适,呕吐1次,予舌下喷用硝酸甘油气雾剂,头晕、恶心症状无明显缓解,急诊入院。有冠心病、高血压病病史20余年。查体:体温36.5℃,脉搏63/min(不规律,时可触及脉搏脱落现象),血压130/76 mmHg。 邓玉 王继业关键词: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描记术 误诊 老年人阵发性心房颤动与血压变异性分析 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研究老年人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的发生规律与血压变异性(BPV)的关系。方法 采用24h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对58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老年患者的心房颤动发作阵次及持续时间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 阵发性心房颤动组的老年人血压变异性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并随心房颤动频次的增加和持续时间的延长血压变异性增加更明显,但以收缩压变异为主,阵发性心房颤动与24h平均收缩压也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老年人血压变异性明显增加,尤以收缩压变异更为明显,且心房颤动的严重程度与血压变异性呈正相关,与24h平均收缩压也有明显相关性。 王继业 黄培崧 邓玉关键词:老年人 阵发性心房颤动 血压变异性 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