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毕春 作品数:6 被引量:24 H指数:3 供职机构: 昆明物理研究所 更多>> 相关领域: 电子电信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一种铟凸点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铟凸点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铟凸点器件制备技术领域。该器件结构包含半导体衬底、焊盘、第一钝化层、第二钝化层、UBM金属层和铟凸点;UBM金属层包括粘附层、阻挡层、缓冲层和浸润层;在该器件结构中,粘附层覆... 杨超伟 李京辉 韩福忠 王琼芳 封远庆 左大凡 杨毕春 周连军 吴圣娟文献传递 光机装校阶段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013年 针对在光机装校阶段,分析光学件和金工件的设计、加工和装配的累积误差对图像配准精度的影响。首先,分析在光机装校时采取主观评价方法评价图像配准质量的原因;其次,具体分析物镜的焦距和畸变误差、光轴一致性误差和探测器安装面误差对图像配准精度的影响。通过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提出在光机装校时的解决办法。 孙爱平 皮冬明 安长亮 铁筱滢 杨毕春 李泽民关键词:可见光图像 红外图像 图像配准 小像元碲镉汞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19年 随着红外技术的发展,探测器的尺寸、重量和功耗(SWaP)的减小已成为研究热点。像元尺寸的减小,一方面可以提高器件的分辨率,另一方面可以减小整个探测器系统的体积、重量和功耗,进而大大节约成本。因此,像元尺寸的减小成了研究的重点。本文介绍了小像元红外焦平面器件的技术难点,分别从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噪声等效温差(Noise Equivalent Temperature Difference,NETD)、像元结构和像元集成互连方面进行了讨论。此外,介绍了国外像元中心距为12μm、10μm、8μm和5μm的HgCdTe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研究进展。 杨超伟 李东升 李立华 李京辉 封远庆 杨毕春 唐遥 张志文 李雄军 李妍君关键词:碲镉汞 红外探测器 铟凸点回流时的异常现象的研究 2016年 利用湿法回流缩球的技术,使铟柱回流成铟球。在研究中心距为30μm、面阵为320×256的读出电路在回流缩球的过程中遇到了3种异常现象,即铟球体积异常、铟球桥接和铟球偏离中心位置的现象。详细地介绍了这3种现象产生的过程及背景,分析了产生这3种现象的机理以及对器件性能和倒装互连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杨超伟 李京辉 王琼芳 封远庆 杨毕春 左大凡铟凸点对倒装互连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2016年 制作了2种形式的铟凸点:即直接蒸发沉积的铟柱和将铟柱回流得到的铟球。分别讨论了铟柱和铟球对倒装互连的影响,着重讨论了铟球和铟柱分别和芯片倒装互连后的剪切强度,结果发现在互连未回流的状态下铟球的剪切强度是铟柱的1.5倍,回流后铟球的剪切强度是铟柱的2.8倍。此外,分析讨论了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的铟球对倒装互连的影响,结果发现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的铟球和芯片互连后,器件的电学与机械连通性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杨超伟 闫常善 王琼芳 李京辉 韩福忠 封远庆 杨毕春 左大凡 赵丽 俞见云关键词:铟柱 大孔径、大视场辅助驾驶仪红外镜头无热化设计 被引量:13 2013年 论述了无热化设计的种类和光学被动式无热化设计的基本原理。使用光学被动式无热化设计方案,设计了一款工作波段为8~12 m、焦距f=16.5 mm、F#=0.8、视场为36.5×27.8的大孔径、大视场辅助驾驶无热化红外镜头。此镜头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适用于辅助驾驶系统。此红外镜头在-40℃~60℃的工作温度范围内,无需调焦,能自动消除热差影响,始终保证成像清晰。经过寒区(低温)试验,满足无热化设计的需要。 孙爱平 龚杨云 陈忠 安长亮 皮冬明 铁筱滢 杨毕春关键词:无热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