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晅
- 作品数:63 被引量:244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交通科技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 一种桥梁支座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梁支座,所述支座包括下支座板、滑动板、橡胶支座、上支座板和连接板,所述橡胶支座和上支座板依次叠置在滑动板上,通过螺栓紧固定位;在所述下支座板上设有一导向槽,所述滑动板的下部卡装在所述导向槽中;所述连...
- 石熊张家生邓国栋王晅张标成浩
- 一种铁路基翻浆冒泥病害治理的施工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基翻浆冒泥病害治理的施工装置及方法,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铁轨、枕石和路基层,所述枕石与路基层之间设置导水组件,所述导水组件用于对路基层上的积水进行导出,所述路基层的外表面设置有密封砂浆层,所述路基层...
- 贾羽丁瑜王晅张家生陈晓斌罗昊张宇
- 湿陷性黄土路基可持续材料加固效果与机理研究
- 2025年
- 为改善湿陷性黄土路基沉降造成路面开裂等工程质量问题,采用碱激发可持续材料工业固废高炉矿渣(ground granulated blastfurnace slag,GGBS)对湿陷性黄土进行改良,探讨不同固化剂掺量对湿陷性黄土基本物理性质、力学特征、渗透性和湿陷性的影响规律,并从微观结构上阐述固化剂改良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固化剂掺量的增加,固化土最优含水率呈现先减少后增大的趋势,最大干密度则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少,10%掺量下最大干密度最优;固化剂对湿陷性黄土力学强度影响显著,强度随掺量的增加近似线性增加,20%掺量可提升至2.3 MPa,而6%固化剂掺量C_(BR)可提升至8.3%;渗透系数随固化剂掺量的增大而减少,10%固化剂掺量可将渗透系数降低至10~(-7)m/s量级以下。湿陷系数随固化剂掺量增大而减少,固化剂掺量达6%时,固化土变为非湿陷性土,综合性能表明,10%掺量为路用需求的最优掺量;微观形貌上,固化剂改变了黄土颗粒的接触方式,黄土颗粒由点-面接触形式转化为面-面接触,孔隙尺寸由中孔隙和大孔隙向中孔隙转化,并且数量减少,大孔隙被填充,与重塑黄土相比,10%掺量固化土中,大孔隙和中孔隙分别从33.0%和31.5%减少至3.9%和14.8%,分别减少了29.1%和16.7%,其孔隙分布分形维数由1.12减小为0.96。通过碱激发GGBS固化湿陷性黄土,改良了黄土的湿陷性,其性能具有较好的路用前景,研究结果可为湿陷性黄土固化处置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 牛晓宇周志健朱荣贵张涛贾羽王晅
-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路用特性
- 基于非线性泊松比修正的邓肯-张E-ν模型及应用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针对邓肯-张E-ν模型在低应力状态下粗颗粒土体变特性描述不足的问题,分析高速铁路B组粗颗粒土填料大型三轴试验得到轴向应变与横向应变的变化特征,提出基于二次函数的非线性泊松比公式。将非线性泊松比代替邓肯-张E-ν模型切线泊松比,建立基于非线性泊松比修正的邓肯-张E-ν模型。采用中点增量法和Abaqus二次开发平台,编写修正邓肯-张模型的用户子程序(UMAT)。通过粗粒土三轴试验的数值模拟,对修正邓肯-张模型程序的可行性进行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非线性泊松比修正的邓肯-张模型的轴向应变-体积应变计算结果与实验实测结果一致,可真实反映粗粒土填料的轴向应变-体积应变趋势。
- 毛国成陈晓斌王晅王晅
- 关键词:粗粒土邓肯-张模型
- 考虑粗糙度影响的不同土与混凝土界面大型直剪试验研究被引量:22
- 2019年
- 土与结构接触界面的力学特性对于土体与结构相互作用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结构周围土体性质与结构表面粗糙度是影响接触面力学性质的重要因素。为研究结构表面粗糙度对不同土体与结构接触面的剪切力学特性的影响,采用大型直剪试验仪进行了3种土体(红黏土、砂土与碎石土)与混凝土接触面剪切试验。通过在混凝土表面预制不同数量的规则半圆型凹槽来改变表面粗糙度,并采用灌砂法对混凝土表面粗糙度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粗糙度对不同类型接触面的剪切应力与剪切位移曲线以及强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土体类型对接触面的剪切应力与剪切位移曲线形态具有较大的影响,红黏土与混凝土接触面剪切曲线表现为剪切软化型,砂土与混凝土接触面剪切曲线表现出理想弹塑性特征,碎石土与混凝土接触面剪切曲线主要表现为应变硬化型。粗糙度对接触面的剪切强度有着显著的影响,不同土体与混凝土接触面的剪切强度随粗糙度的增大均有明显提高,但法向应力的增大会弱化粗糙度对接触面剪切强度的影响。不同粗糙度条件下接触面的剪切强度与法向应力之间均存在着良好的线性关系,表明接触面的剪切破坏符合摩尔-库伦准则。粗糙度的增大能显著提高接触面的表观黏聚力,但对接触面内摩擦角的影响较小。
- 成浩王晅张家生张家生刘稳鹊
- 关键词:粗糙度接触面剪切破坏
- 基于地磁场和重力场感知的姿态角传感装置及监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磁场和重力场感知的姿态角传感装置及监测方法,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三轴磁场传感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MCU、CAN收发器和电源模块。本发明所用的姿态角传感装置构造简单、体积小、造价低、安...
- 陈晓斌王风栋王晅金亮星吕鑫龙虞洪吴梦黎王业顺喻昭晟王密
- 颗粒粒径对粗粒土-混凝土接触面剪切特性影响试验研究被引量:18
- 2018年
- 为研究颗粒粒径对粗粒土与混凝土结构接触面剪切力学特性的影响,进行3不同粒径范围(2.36-4.75mm、4.75-9.5mm、13.6-16mm)均匀粒径组粗粒土与两种不同混凝土接触面(光滑和粗糙)大型直剪试验,研究粗粒土粒径对接触面剪切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粒径的增大接触面剪切应力-剪切位移曲线从剪切软化型逐渐向剪切硬化型发展.光滑接触面剪切强度随粗粒土平均粒径的增大几乎呈线性增大;而粗糙接触面剪切强度在平均粒径达到7.13mm后,其增大速率逐渐变小.相同法向应力下粗糙接触面剪切强度明显高于光滑接触面.摩尔库伦强度指标分析表明:粒径的增大显著提高了接触面的表观黏聚力;但对接触面内摩擦角的影响不明显.
- 成浩王晅张家生吴昭奕
- 关键词:接触面颗粒粒径粗粒土
- 无砟轨道路基列车动载激励及动力响应三维数值模拟被引量:7
- 2014年
- 针对高速铁路列车荷载激励输入特性及无砟轨道路基在动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建立了轨道—路基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确立了单元结构类型、路基本构模型及结构材料参数的选取方法及依据。根据列车荷载分布特点及其激励输入特性,采用2车厢8轮对车辆离散模型,通过Fourier变换获得了相邻车厢两个转向架通过轨道时轨下扣件点的反力时程曲线,在此基础上利用实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以运行速度300km/h,轴重为170kN的高速列车为例,分别计算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路基及双块式无砟轨道路基的竖向动应力、竖向动位移及动加速度,揭示上述响应规律与轨道路基结构之间的相关性。
- 王晅张家生王启云
- 关键词:列车动荷载动力响应数值模拟
- 随机荷载作用下柔性路面结构及路基动力响应研究
- 随着公路交通车辆向大型、重型化的发展,超载超限现象非常突出。利用静力法或拟静力法设计的高速公路路面越来越难以满足服务要求,对车辆与路基路面结构相互动力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势在必行。本文以柔性路基路面为研究对象,将车辆和路基...
- 王晅
- 关键词:动力模型动力相互作用三维有限元柔性路面结构路基动力响应
- 颗粒级配及初始干密度对路基翻浆冒泥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0
- 2022年
- 重载铁路路基翻浆冒泥病害广泛存在且危害性极大,严重影响了轨道的稳定性和列车运行的安全性。铁路路基土体性质,如颗粒级配、孔隙比等对列车荷载作用下路基翻浆冒泥特性有显著的影响。利用自主研发的试验模型对粉质黏土与不同含量高岭土重塑试样进行翻浆冒泥试验,研究了不同颗粒级配(高岭土含量)、不同初始干密度(孔隙比)对循环荷载作用下试样的轴向应变、超孔隙水压力以及细颗粒迁移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高岭土含量以及初始干密度的增加,动荷载作用下试样产生的轴向应变、超孔隙水压力均减小,细颗粒迁移的平均高度降低,路基翻浆冒泥的程度减轻。通过试验发现,动荷载作用下试样内部的超孔隙水压力梯度是驱动路基土体细颗粒迁移的主导因素,试样产生的夹层对路基翻浆冒泥病害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丁瑜贾羽王晅张家生陈晓斌罗昊张宇
- 关键词:翻浆冒泥颗粒级配初始干密度轴向应变超孔隙水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