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永康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3篇血管重建
  • 2篇动脉
  • 2篇动脉损伤
  • 2篇骨折
  • 2篇关节
  • 2篇病例
  • 1篇单侧
  • 1篇胸锁关节
  • 1篇胸锁关节脱位
  • 1篇血管损伤
  • 1篇血管重建术
  • 1篇血栓
  • 1篇医源
  • 1篇医源性
  • 1篇医源性血管损...
  • 1篇硬膜
  • 1篇硬膜囊
  • 1篇永存
  • 1篇原发性

机构

  • 8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作者

  • 8篇董永康
  • 5篇王征
  • 4篇权成
  • 3篇耿力
  • 2篇黄岚峰
  • 2篇柳万国
  • 2篇唐成林
  • 2篇边帅
  • 1篇孙莉
  • 1篇刘理迪
  • 1篇李云峰
  • 1篇张雪
  • 1篇贾国梁
  • 1篇马健超
  • 1篇宋志勇
  • 1篇王旭
  • 1篇张雪莹
  • 1篇郭斌

传媒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血管与腔内血...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癌症进展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受压征象的MRI分级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建立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脊髓受压征象的MRI分级系统,探讨其可靠性及其与年龄、病程和JOA评分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9月就诊的78例多节段CSM患者的颈椎MRI资料,男51例,女27例;年龄42~77岁,平均55.1岁;病程0.25~276个月,平均48.8个月。以颈椎MRI中脊髓形态、脊髓信号、脊髓与硬膜囊关系作为分级依据征象,将每个征象按照其严重程度分为3个等级,相应赋予0~2分,按3个征象总分划分为四级:0级,0分;Ⅰ级,1~2分;Ⅱ级,3~4分;Ⅲ级,5~6分。由3位初、中、高级职称医师对78例患者的颈椎MRI从C2/3~C6/7进行2次独立分级和1次共同分级,Kappa分析评价每位医师前后2次之间及3位医师之间分级结果的一致性。将3位医师对三个征象共同分级的结果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同时将患者年龄、病程、术前JOA评分与分级结果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3位医师分别2次对78例患者的390个节段进行分级,0级82~94个(21.03%~24.10%),Ⅰ级112~126个(28.72%~32.31%),Ⅱ级111~137个(28.46%~35.13%),Ⅲ级47~70个(12.05%~17.95%)。同一医师前后2次分级一致的节段占74.6%~78.5%,Kappa值为0.657~0.706;不同级别医师分级一致的节段占71.5%~76.7%,Kappa值为0.614~0.683。三个征象分级的结果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552、0.603、0.577,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患者年龄、病程与3位医师共同分级结果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72~0.511、0.388~0.498,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术前JOA评分与3位医师共同分级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409~-0.546,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结论:依据脊髓形态、脊髓信号、脊髓与硬膜囊关系建立的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受压征象的MRI分级系统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其与患者年龄、病程呈正性相关,而与术前JOA评分呈负性相关,对脊髓受压后病变的严重程度评估和研究有指导意义。
柳万国孙莉唐成林刘理迪王旭李云峰边帅董永康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压迫症硬膜囊
医源性血管损伤原因分析及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造成医源性血管损伤的原因、损伤部位及类型。方法统计并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发生的37例医源性血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7例患者(术中损伤及介入治疗)中,动脉损伤22例(截肢2例,动脉手术重建15例,假性动脉瘤保守治疗5例);静脉损伤15例(手术修补11例,骶前静脉丛损伤填塞止血2例,股动,静脉同时损伤至截肢2例)。经治疗后,除4例患者最终截肢外,其余患者愈后良好。结论手术中的暴力操作、缺乏相应的解剖知识及血管损伤后应急措施不当是造成医源性血管损伤的主要原因,发生血管损伤后应第一时间联系有经验的血管外科医生,及时给予正确的处理(压迫止血、修补、重建等),可最大程度上减少肢体损伤,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王征高波董永康权成丁富安刘士阳李春颖
关键词:医源性血管损伤血管重建
P-POSSUM评分在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前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后的生理学和手术严重度评分系统(P-POSSUM)对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率和死亡率进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57例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P-POSSUM评分系统预测手术并发症率及死亡率,并观察、记录术后实际并发症率及死亡率,二者进行对比。结果通过P-POSSUM评分系统,预测并发症37例,预测并发症率24.02%,实际并发症35例,实际并发症率22.29%;预测死亡4例,预测死亡率2.36%,实际死亡3例,实际死亡率1.91%,预测值与观察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OSSUM评分系统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能较为准确的预测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率,具有可靠临床使用价值。
郭斌董永康马健超苏书栋宋志勇张雪莹黄岚峰
关键词:高龄髋关节置换
原发性髂外静脉平滑肌肉瘤病例报告1例被引量:3
2017年
原发性静脉平滑肌肉瘤是指来自静脉血管壁中层的平滑肌细胞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原因不明,发病机制不清,病例数罕见。软组织肉瘤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所占比例﹤1%,其中,平滑肌肉瘤约占全部软组织肉瘤的6%,而血管壁起源的平滑肌肉瘤所占比例更少(﹤2%)。科学准确的检测手段及手术是治疗原发性静脉平滑肌肉瘤的关键,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血管外科于2012年2月收治原发性髂外静脉平滑肌肉瘤患者1例,并及时对其进行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王征高波耿力贾国梁权成李春颖董永康丁富安
关键词:平滑肌肉瘤下肢深静脉血栓手术切除
锁骨近端骨折伴同侧严重胸锁关节脱位1例被引量:1
2013年
锁骨骨折伴同侧胸锁关节脱位是一种受伤机制不明的罕见的复杂损伤,此类损伤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其治疗方法选择尚存在较大争议。
董永康唐成林黄岚峰柳万国边帅
关键词:锁骨近端骨折胸锁关节脱位
单侧永存坐骨动脉导致下肢缺血一例被引量:1
2019年
患者女,58岁。因左下肢发凉,麻木1个月余2017年12月28日入院患者约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发凉,麻木症状于当地医院就诊后,诊断为下肢缺血,给予改善循环等对症治疗,未见明显,好转,患者及家属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既往无外伤史.
董永康王征高波丁富安刘士阳李春颖张雪
关键词:下肢缺血坐骨单侧左下肢外伤史
四肢动脉损伤的急诊治疗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四肢动脉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并统计2005年5月至2015年5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诊治的52例四肢动脉损伤患者急诊手术病例,其中动脉破裂45例(行自体大隐静脉移植动脉重建术10例、动脉端-端吻合术14例、动脉修补术21例)、假性动脉瘤切除修补术5例、血栓摘除术2例。结果成功行动脉修复47例,四肢动脉修补后肢体存活率为90.4%,肢体功能恢复满意。截肢5例,其中2例因肢体缺血时间过长,2例因动脉血栓形成,1例因胫骨上段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截肢率为9.6%。结论四肢动脉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是挽救患者肢体的关键;术后及时的康复训练,是使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措施。
王征高波耿力权成董永康丁富安
关键词:四肢动脉损伤血管重建
胫骨上端骨折合并胭动脉损伤51例病例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胫骨上端骨折后腘动脉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胫骨上端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病例51例,本院首诊入院治疗44例,肢体损伤至血液循环重建时间6小时以内者19例,6~8小时25例;外院转入7例患者患肢缺血时间均超过14小时。结果本组51例中,41例恢复良好出院;因肌肉挫伤较重,致皮肤部分坏死,经2次手术,清创、换药或植皮后出院8例(其中2例出院后因腓总神经及胫后神经严重碾挫性损伤,患肢感觉丧失、运动障碍而截肢);因患肢肌肉广泛挫伤,创面较大,血运无法恢复截肢2例。本组5例截肢患者,均为受伤后14小时以上来院就诊患者。结论确定胫骨上端骨折后,详细的临床检查是早期诊断肢体血管损伤的必要手段,及时的手术治疗是修复血管损伤,挽救肢体功能的关键因素。
王征高波耿力权成董永康丁富安
关键词:胫骨上端骨折血管重建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