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奇爽 作品数:9 被引量:24 H指数:3 供职机构: 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化学工程 更多>>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评价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314例)、2015年(340例)预防性或经验性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纵向对比。以2016年1-5月8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横向对比研究对象,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使用头孢他啶治疗)及观察组(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各40例。对比2014、2015年感染治疗情况,对照组、观察组疗效,感染控制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014年感染控制率95.86%高于2015年89.41%(P〈0.05);观察组治愈率72.5%高于对照组50.0%(P〈0.05)。观察组感染控制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2015年,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感染控制率下降;相较于头孢他啶,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更好。 谭奇爽关键词: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疗效 复方抗骨质增生缓释片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复方抗骨质增生缓释片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0月接收的4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评分法将患者划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例数均为2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超短波理疗机治疗法,观察组患者实施复方抗骨质增生缓释片治疗法,观察分析2组患者的关节炎症状、膝关节腔液透明质酸、炎症相关因子水平、疼痛程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治疗有效率、关节炎症状、膝关节腔液透明质酸、炎症相关因子水平.疼痛程度情况方面的数据均优于对照组,2组差别显著,P<0.05。结论: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复方抗骨质增生缓释片治疗法,能够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关节炎症状,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谭奇爽关键词: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高剪切方法制备穿心莲干浸膏颗粒的影响因素考察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以3批流动性不同的穿心莲干浸膏为模型药,研究高剪切方法在制粒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分别以3批穿心莲干浸膏为原料,以颗粒粒径分布及各粒径范围内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分布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指标,对高剪切制粒过程中黏合剂用量、搅拌桨转速及制粒时间进行三因素两水平完全析因设计实验。结果黏合剂用量及制粒时间对3批流动性不同穿心莲干浸膏制得颗粒的几何平均粒径均有显著影响;流动性较差穿心莲干浸膏进行高剪切制粒时,最终颗粒群中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均匀度受搅拌桨转速影响程度最大;浸膏流动性不同,三因素之间交互作用有所不同。结论控制高剪切制粒过程的技术参数,可以改善流动性不同的中药浸膏制得颗粒的粒径分布及含量均匀度。 谭奇爽 郭朕 常笛 王思玲关键词:流动性 粒径分布 含量均匀度 复方左氧氟沙星喷雾剂的制备及其临床应用效果 被引量:3 2016年 为探讨复方左氧氟沙星喷雾剂的制备方法 ,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本文根据相关研究报道,结合临床应用实践,了解复方左氧氟沙星喷雾剂的制备工艺,分析其优势、不足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显示复方左氧氟沙星喷雾剂的治疗有效率高,能够极大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在相关报道中得以充分验证。得出在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当中,复方左氧氟沙星喷雾剂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制备与开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谭奇爽高剪切方法在穿心莲片剂制备过程中的应用与评价 制粒操作是固体制剂单元操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而高剪切制粒技术可以满足GMP生产的要求,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周期短,辅料用量少,粉尘污染小等优点,是一种非常具有应用前景的制粒技术。本文以不同厂家来源的穿心莲浸膏粉为模型药... 谭奇爽关键词:穿心莲 片剂 文献传递 雾化吸入氨溴索排痰效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氨溴索的排痰效果。方法以本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急性加重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3例,A组采用雾化吸入氨溴索诱导排痰,B组患者采用3%氯化钠排痰,观察治疗1d、2d、3d时两组患者的痰液量、痰液粘度及痰液干重/湿重。结果A组患者痰液量高于B组,痰液粘度及痰液干重/湿重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治疗时,应用雾化吸入氨溴索方式诱导排痰时,可改善患者痰液性状,促进痰液排出。 谭奇爽关键词:雾化吸入 氨溴索 排痰 匹多莫德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14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叉头框蛋白P3(FOXP3)基因表达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OXP3基因表达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为4.0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FOXP3基因表达水平,缩短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降低复发率,优于单纯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效果。 谭奇爽关键词:匹多莫德 小儿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FOXP3 复发率 高剪切技术工艺参数对维生素E颗粒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高剪切制粒技术在油性药物维生素(vitam in E,VE)制粒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以颗粒粒径、分布及各粒径范围内VE含量分布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指标,对高剪切制粒中黏合剂用量,搅拌桨转速及捏合时间的3因素2水平进行完全析因设计实验。结果3个因素均为影响制备VE颗粒过程和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性参数,而且搅拌桨转速和捏合时间之间对VE的含量均匀度有非常显著的交互作用。结论控制高剪切制粒过程的技术参数,可以改善油性药物(VE)颗粒的含量均匀度。 谭奇爽 郭朕 叶冠豪 常笛 王思玲关键词:维生素E 粒径分布 含量均匀度 用Doehlert设计优化辅酶Q_(10)纳米粒的处方和制备工艺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更好地指导处方设计。方法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辅酶Q10纳米粒;以粒径、载药量、包封率及总评优化值为指标,评价纳米粒的质量;采用Doehlert设计安排试验,考察稳定剂维生素E琥珀酸聚乙二醇酯(vitamin E polyethylene glycol 1000 succinate,TPGS)质量分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质量浓度、PLGA与药物质量比、水相与有机相体积比对制备工艺的影响,并对结果分别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方程拟合,预测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各指标的二项式拟合方程均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按优化条件制备的样品平均粒径为(130.7±5.8)nm,载药量为(8.80±0.15)%,包封率为(87.99±1.49)%,与预测值偏差均小于10%。结论Doehlert设计较好地完成了辅酶Q10纳米粒的多目标同步优化,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性良好。 王朝辉 张晓伟 谭奇爽 郑力 姜同英 王思玲关键词:辅酶Q10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纳米粒 效应面优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