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燃景

作品数:13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幽门螺
  • 3篇幽门螺杆菌
  • 3篇皮肤
  • 3篇螺杆菌
  • 2篇炎性
  • 2篇药物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性
  • 2篇组胺
  • 2篇免疫
  • 2篇抗炎
  • 2篇抗组胺
  • 2篇抗组胺药
  • 2篇抗组胺药物
  • 2篇教学
  • 2篇白三烯
  • 2篇白三烯B4
  • 1篇大细胞
  • 1篇蛋白

机构

  • 10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成都军区总医...
  • 1篇重庆市第一人...
  • 1篇石柱土家族自...

作者

  • 12篇谭燃景
  • 4篇吴登艳
  • 3篇郝进
  • 2篇邓娅
  • 1篇李滨
  • 1篇杜茂涛
  • 1篇吴超
  • 1篇邓娅
  • 1篇伍津津
  • 1篇孙合强
  • 1篇杨亚东
  • 1篇何白林
  • 1篇唐辉
  • 1篇李聪颖
  • 1篇杨桂红
  • 1篇王燕
  • 1篇明松
  • 1篇闫洪涛
  • 1篇张维
  • 1篇温旭红

传媒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食物特异性IgG与慢性荨麻疹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发病与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1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慢性荨麻疹组)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并与30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1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79例(阳性率为71.17%),与对照组阳性率(4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71,P<0.01)。且慢性荨麻疹组以鸡蛋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最高(51.35%),其次是虾(43.24%)、牛奶(38.74%)、螃蟹(34.23%)、大豆(27.93%),慢性荨麻疹组鸡蛋、虾、螃蟹、鳕鱼、大豆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与慢性荨麻疹发病具有相关性,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水平检测对慢性荨麻疹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谭燃景邓娅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免疫球蛋白G食物过敏血清食物不耐受
关于皮肤科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对于皮肤科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英语水平,包括能够进行国际交流、撰写英文论文、接诊外宾等.我科作为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的一级学科教研室,已承担皮肤病...
谭燃景邓娅
关键词:英语教学语言运用能力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的血清抗幽门螺杆菌抗体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调研感染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 CSU)发病的相关性以及Hp血清特异性抗体对CSU发病的影响.方法:用标准ELISA试剂盒检测CSU组和健康对照组Hp感染阳性率;制备Hp尿素裂解液并表达、纯化、鉴定Hp-Lpp20蛋白,ELISA法分别检测CSU组和非CSU对照组中血清抗Hp全菌及抗Lpp20的IgE,IgG,IgA水平.结果:标准Hp-ELISA试剂盒检测显示,CSU组的血清抗Hp抗体阳性率(73.46%, 155/211)高于对照组(51.82%, 71/137),表现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08,p=0.000);ELISA法检测显示,CSU(+)Hp(+)组血清的抗Hp全菌-和抗Lpp20-IgE水平(0.082±0.002, 0.085±0.003)与CSU(-)Hp(+)组(0.078±0.003, 0.082±0.005)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1=0.382,P2=0.597);CSU(+)Hp(+)组抗Hp全菌-IgG和IgA水平(1.053±0.022, 0.660±0.022)显著低于CSU(-)Hp(+)组(1.222±0.034, 0.849±0.037)(P1=0.000,P2=0.019),两组间抗Lpp20-IgG和IgA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1.459±0.012, 1.494±0.016,P1=0.087;1.229±0.020, 1.251±0.033,P2=0.548).结论:Hp感染和CSU发病密切相关,但Hp和其Lpp20特异性血清抗体并不是触发荨麻疹的主要病因.
吴登艳杜茂涛谭燃景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特异性抗体体液免疫
几种抗组胺药物抗炎性的比较研究
目的:观察临床常见几种抗组胺药对卵清蛋白(OVA)致敏小鼠脾淋巴细胞释放白三烯B4(LTB4)、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的影响。 方法:于实验第1天及第15天,小鼠腹腔注射卵蛋白(OVA)构建...
谭燃景
关键词:抗组胺药物抗炎性白三烯B4白介素白介素5
文献传递
基于微信平台的PBL教学在皮肤病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索基于微信平台的问题导向学习(PBL)教学方法在皮肤病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方法纳入2019年度在该院实习的2014级本科临床专业学生10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以微信平台为基础的PBL教学模式,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任务完成后比较2组的基础知识和病例分析测试成绩,并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所有受试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基础知识和病例分析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PBL教学模式教学质量佳、学生满意度高,可在皮肤病学实践教学中进一步推广。
谭燃景吴登艳杜茂涛
关键词:皮肤病学教学方法PBL教学法本科
头皮皮脂腺瘤
2011年
报告1例皮脂腺瘤。患者女,27岁。头皮一肤色结节6年。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肿瘤由一致的基底细胞样细胞组成,部分区域见皮脂腺细胞和导管状结构;细胞无明显异形和坏死,未见核分裂象。诊断为皮脂腺瘤。
郝进邓娅杜茂涛李聪颖谭燃景明松
关键词:皮脂腺瘤头皮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被引量:7
2007年
谭燃景郝进
皮下裂头蚴病1例
2021年
本文报道了1例皮下裂头蚴病病例的诊治过程。
吴登艳唐大峻张颖何白林王燕谭燃景
关键词:裂头蚴病皮下感染病例报道
幽门螺杆菌通过其优势蛋白组分活化肥大细胞的致病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对人肥大细胞的活化作用,筛选出作用最强组分并评价其潜在活化效力。方法将3种Hp全菌制剂及其30种蛋白组分(Protein components,PCs)与LAD 2肥大细胞共培养,检测其对LAD 2肥大细胞的潜在活化作用,并筛出效力最强的PC;用液相色谱-质谱串联分析方法检测优势性PC成分,用ELISA法检测其激活LAD 2肥大细胞释放炎性介质的水平。结果3种Hp全菌制剂均有效活化LAD 2肥大细胞(P<0.05),并呈浓度依赖性;PC17具有最强的活化能力,能有效激活LAD 2肥大细胞释放组胺、TNF-α、IL-3、IFN-γ、LTB4(P<0.05),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液相色谱-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比对揭示,PC17主要由23种蛋白组成,分子量为21~35 kDa。结论PC17是Hp中最强的肥大细胞活化成分,其可能通过促肥大细胞释放组胺、TNF-α、IL-3、IFN-γ、LTB4,参与Hp感染相关性疾病的发病。
吴登艳杜茂涛谭燃景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肥大细胞蛋白组分炎性介质
依匹斯汀等抗组胺药物抗炎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依匹斯汀等几种临床常用抗组胺药物对卵蛋白致敏小鼠脾淋巴细胞表达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小鼠腹腔注射卵蛋白构建致敏动物模型,分离小鼠脾淋巴细胞,以依匹斯汀等几种抗组胺药物进行阻断处理。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中白三烯B4(LTB4)、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的水平。结果依匹斯汀具有明显的抑制致敏淋巴细胞释放LTB4、IL-4、IL-5的作用,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在相同作用浓度下,依匹斯汀组致敏淋巴细胞释放的LTB4浓度显著低于依巴斯汀组和西替利嗪组;IL-4浓度显著低于西替利嗪组,与依巴斯汀组相当;IL-5的浓度显著低于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组。结论依匹斯汀具有较强的抗炎症作用。
谭燃景郝进
关键词:依匹斯汀白三烯B4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5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