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豆智慧

作品数:40 被引量:491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艾滋病防治应用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32篇病毒
  • 27篇病毒治疗
  • 26篇艾滋病
  • 24篇抗病毒
  • 22篇抗病毒治疗
  • 10篇艾滋病抗病毒...
  • 9篇免疫缺陷
  • 8篇逆转
  • 8篇逆转录
  • 8篇抗逆转录病毒
  • 8篇抗逆转录病毒...
  • 8篇HIV/AI...
  • 7篇获得性
  • 7篇获得性免疫
  • 7篇获得性免疫缺...
  • 6篇缺陷综合征
  • 6篇综合征
  • 6篇免疫缺陷综合...
  • 6篇获得性免疫缺...
  • 6篇HIV感染

机构

  • 38篇中国疾病预防...
  • 9篇北京地坛医院
  • 5篇兰州大学
  • 3篇上蔡县疾病预...
  • 2篇安徽省疾病预...
  • 2篇河南省疾病预...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山西省疾病预...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吉林省疾病预...
  • 2篇荆州市疾病预...
  • 2篇运城市疾病预...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第八人...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湖北省疾病预...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省疾病预...

作者

  • 40篇豆智慧
  • 23篇张福杰
  • 20篇马烨
  • 16篇赵德才
  • 15篇赵燕
  • 13篇于兰
  • 10篇吴亚松
  • 8篇刘中夫
  • 7篇甘秀敏
  • 5篇刘霞
  • 5篇赵红心
  • 2篇周义仓
  • 2篇崔为国
  • 2篇张峣
  • 2篇臧春鹏
  • 2篇刘佳
  • 2篇汪宁
  • 2篇王哲
  • 2篇刘锐
  • 2篇孙春

传媒

  • 10篇中国艾滋病性...
  • 7篇中华流行病学...
  • 3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中国健康教育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疾病预防控制...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数学建模及其...
  • 1篇预防医学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伊宁市成人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了解伊宁市成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 and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HIV/AIDS)抗病毒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国家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数据库中收集2005-2015年抗病毒治疗者的治疗信息;采用回顾性研究和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3 740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者纳入研究,异性感染和吸毒感染分别占46.3%和32.0%,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278(170,395)个/μl。治疗满6、12、24、36、60个月时病毒抑制率分别为70.4%(1 568/2 228)、64.4%(1 695/2631)、66.3%(1 590/2 400)、70.1%(1 345/1 919)和73.6%(550/747),治疗满12个月的病毒抑制率低于其他时间(均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药物漏服在治疗满12、36和60个月均为病毒抑制失败的危险因素,调整比值比(AOR)(95%CI)分别为3.581(2.943~4.357)、2.496(1.957~3.182)和3.137(1.969~4.998);在治疗满12个月时,吸毒感染(AOR=1.544,95%CI:1.164~2.048)和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个/μL)<200(AOR=1.371,95%CI:1.086~1.731)是病毒抑制失败的危险因素。结论伊宁市抗病毒治疗病毒抑制失败率较高,药物漏服是病毒抑制失败的主要危险因素,需加强吸毒感染及晚期治疗患者的依从性教育和服药指导,提高乡镇级卫生院的诊疗水平,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张瑜姬尔高豆智慧王学敏刘礼荣徐碧新郑巍巍
关键词:HIV流行病学方法
儿童艾滋病275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研究15岁以下AIDS患者的临床特点,了解HIV对患儿的影响。方法分析275例即将人选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人口学、流行病学、临床分期、实验室特点及生长发育状况进行分析。结果275例AIDS患者主要以母婴途径传播为主,占78.9%,输血及血制品传播的为16.0%。平均年龄(7.6±3.7)岁,其中1岁以内5例,1~5岁104例,6岁以上166例。世界卫生组织临床3期和4期的占70.1%,6岁以上患儿的平均CD4细胞计数为(137±159)/μL,1岁以内患儿为(1246±776)/μL,1~5岁患儿为(304±317)/μL,181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患者主要表现为持续发热、皮肤损害、慢性腹泻、鹅口疮及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等。对生长发育影响显示:身高低于-↑x-2s占49.6%,体质量低于-↑x-2s占19.9%。结论现存活的AIDS儿童以6岁以上为主,HIV对儿童感染者的免疫功能、临床进展、生长发育均有显著影响。
赵燕张福杰豆智慧程跃武唐志荣刘爱文彭国平乔晓春赵红心庞琳云鹰刘中夫
关键词:儿童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2003-2021年我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进展情况分析被引量:19
2022年
目的分析2003-2021年我国HIV/AIDS患者ART工作的进展情况。方法利用2021年12月底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基本信息系统数据库,采用连续横断面研究方法,描述性分析我国2003-2021年ART工作的覆盖面和有效性两方面共4个指标的变化情况和主要特征。结果截至2003、2006、2009、2012、2015、2018和2021年各年统计时点,我国HIV/AIDS累计启动ART的人数分别为3965人、30202人、78302人、203816人、463767人、851039人和1262749人,报告存活HIV/AIDS患者中正在接受ART的比例分别为15.9%、28.0%、35.7%、52.1%、69.5%、83.6%和92.6%;2006、2009、2012、2015、2018和2021年正在接受ART者病毒载量检测比例分别为5.2%、55.8%、90.1%、93.2%、90.9%和94.6%,在治且做过病毒载量检测者的病毒载量抑制比例(<400 copies/mL)分别为57.5%、77.1%、85.4%、89.6%、92.8%和95.4%。结论近20年来,我国HIV/AIDS患者累计启动ART的人群规模增长迅猛,正在接受ART的比例不断提升;2012年以来病毒载量检测比例持续稳定在90%以上,正在接受ART者病毒载量抑制比例稳步提高并保持高水平。
甘秀敏赵德才赵燕马烨吴亚松豆智慧
关键词:抗病毒治疗
HAART药物依从性对CD_4细胞增长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7
2005年
目的探讨依从性(停药、漏服)对艾滋病(AIDS)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效果(CD4细胞增长率)的影响,为制定提高依从性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观察研究,收集2省6县88例成人艾滋病患者6个月免费抗病毒治疗随访资料,应用SPSS 12.0软件分析.结果CD4细胞增长率属偏态分布(u偏=13.81,u峰=30.29,P偏<0.01,P峰<0.01),而且在不同疗程(0~3月、3~6月、0~6月)上的增长幅度有统计学差异(H检验,x2=17.12,P<0.01),0~6月间总体增长幅度四分位数分别为5.87、38.30、129.60.CD4细胞增长率与年龄分组(rs=-0.01,P<0.05)、停药次数(rs=-0.39,P<0.01)、漏服次数(rs=-0.47,P<0.01)、治疗前CD4细胞水平(rs=-0.51,P<0.01)分别为负相关,与治疗模式(rs=0.54,P<0.01呈正相关,而与性别(rs=-0.01,P>0.05)、文化程度(rs=-0.10,P>0.05)、要求监督次数(rs=-0.07,P>0.05)无相关.漏服对CD4细胞增长率的影响程度比无漏服大,OR为11.89[95%CI 2.66~53.25];间断停药对CD4细胞增长率的影响程度比无间断停药大,OR为10.96[95%CI 2.87~41.85].结论CD4细胞增长率是反映HAART效果的较好指标,停药和漏服是影响CD4增长率的重要危险因素.
于兰豆智慧曲淑霞张福杰文毅赵燕
关键词:艾滋病依从性
利用混合效应线性模型分析HAART后的CD4+细胞变化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了解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艾滋病病人CD4+细胞变化趋势,分析对吸毒感染人群与其他途径感染人群治疗效果的异同。方法描述CD4+细胞在治疗后1年内不同时点上的分布情况;利用混合效应线性模型,拟合CD4+细胞与感染途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和检测时间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CD4+细胞计数与治疗时间和开始治疗时CD4+水平正相关,含3TC方案高于不含3TC方案;吸毒感染人群与其他途径感染人群的免疫学效果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接受HAART治疗后1年内,CD4+细胞计数随治疗时间有上升的趋势,且吸毒感染人群坚持HAART治疗,其免疫学效果肯定。
臧春鹏赵德才豆智慧赵燕于兰张福杰马烨
关键词: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D4+细胞
18岁及以上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比较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 观察并比较≥18岁HIV感染者(感染者)接受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ART)36个月内,不同年龄组CD4+T淋巴细胞(CD4)计数水平,探讨年龄因素对参加ART的感染者CD4计数水平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广州市、柳州市和昆明市3家艾滋病治疗定点医院初次接受ART年龄≥18岁感染者,观察时间为初次接受ART之日(基线)起满36个月。研究对象基线和随访数据通过国家ART信息系统收集。按照基线年龄分组为18~49岁组、50~59岁组和≥60岁组。CD4计数按照基线水平分为〈200个/μl和200~350个/μl两层。以基线和治疗36个月内不同时间CD4计数水平为因变量,应用混合效应线性模型分析基线年龄、病毒抑制情况、性别、基线CD4/CD8比值以及开始ART方案等因素对CD4计数水平的影响。结果 共收集5 331例感染者数据。基线CD4〈200个/μl和200~350个/μl两层的年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 P=0.938)。在基线CD4〈200个/μl层,50~59岁组和≥60岁组在ART 36个月内的CD4计数水平均低于18~49岁组;在基线CD4为200~350个/μl层,50~59岁组与18~49岁组的CD4计数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岁组的CD4计数水平低于18~49岁组。结论 年龄是ART后CD4计数水平的相关影响因素,针对≥50岁感染者应该更早启动ART,有助于其免疫功能恢复。
郭小茜马烨豆智慧吴亚松赵德才蔡卫平李勇董兴齐
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年龄CD4+T淋巴细胞计数
某医院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高血糖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了解艾滋病患者经抗病毒治疗后高血糖的患病率及其有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在某医院随访的艾滋病患者高血糖的患病率,对其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参与调查的504例患者中,抗病毒治疗至少3个月之后高血糖的患病率为15.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3,95%CI 1.00 ~ 1.05),有糖尿病家族史(OR =2.70,95%CI 1.55~4.69),超重(OR=2.13,95% CI 1.24~3.67),以及最低CD4T细胞数50~ 199个/μl(OR=1.95,95%CI 1.08 ~3.51)和最低CD4T细胞数低于50个/μl(OR=2.95,95% CI1.47~5.91)是高血糖的关联因素.结论 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要定期监测其血糖的变化,尤其是具有高年龄、糖尿病家族史、超重以及曾经CD4T细胞最低值小于200个/μl的患者.
程伟吴亚松豆智慧马烨孙丽君李在村吴昊张福杰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血糖抗病毒治疗
中国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进展与成就被引量:60
2022年
自1981年首例艾滋病病例报告以来,艾滋病一直是全球最重要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1987年AZT成为首个被证实能抑制HIV的药物,随后抗病毒药物不断研发并应用于临床,1996年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出现是人类治疗与控制艾滋病的里程碑,艾滋病从绝症逐渐转化为可防可控的慢性传染病。
张福杰赵燕马烨赵德才豆智慧吴亚松于兰
关键词: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
HIV/AIDS患者血常规检测结果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通过对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血常规总淋巴细胞数(TLC)、Hb、PLT、WBC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相关性的研究,探讨用血常规多项指标检测联合预测HIV/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可行性。方法778例HIV/AIDS患者共采集1038份血样,血常规中四项指标:TLC、Hb、WBC、PLT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秩和相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判断各项指标预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真实度及其最佳临界值,计算各临界值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采用联合试验评价多指标联合预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可行性。结果TLC、Hb、WBC、PLT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之间均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64,P=0.000;r=0.36,P=0.000;r=0.24,P=0.000;r=0.09,P=0.000。TLC、Hb预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在0.82—0.84、0.66~0.70之间。单独使用TLC预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50、200、350个/μl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TLC〈1100×10^6/L、1200×10^6/L、1400×10^6/L。TLC〈1200×10^6/L与Hb〈120g/L联合预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敏感度为45.3%,特异度为82.8%。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TLC〈1200×10^6/L与Hb〈120g/L联合预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临床使用价值不高。
席元第张彤豆智慧于兰赵燕张福杰赵红心
关键词:HIV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CD4淋巴细胞计数
中国成人HIV/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失访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了解中国成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失访比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全国免费抗病毒治疗库中,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开始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病人失访情况进行随访,随访截止到2014年12月31日。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队列失访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有26 742名HIV感染者进入队列。12个月的累积失访率为7.6/100人年,24个月的累积失访率为10.5/100人年。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基线高CD4+T淋巴细胞组、注射吸毒、异性性传播以及初始治疗方案为齐多夫定/司坦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伦/奈韦拉平与较高的失访率相关(P<0.05)。结论应该重点强化注射吸毒HIV/AIDS病人的干预措施,加强对高基线CD4+T淋巴细胞HIV/AIDS病人感染者的医疗咨询,对治疗药物有不良反应的病人要及时处理或更换治疗方案。
胡冉吴亚松马烨夏小亮豆智慧甘秀敏张伟伟赵红心朱昊赵清霞张福杰
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