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强

作品数:26 被引量:131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肝移植
  • 8篇手术
  • 8篇术后
  • 7篇胆管
  • 7篇切除
  • 5篇切除术
  • 5篇外科
  • 5篇肝脏
  • 4篇动脉
  • 4篇移植术
  • 4篇移植术后
  • 4篇预后
  • 4篇细胞
  • 4篇肝移植术
  • 4篇肝移植术后
  • 4篇并发
  • 4篇并发症
  • 3篇胆管癌
  • 3篇手术后并发症
  • 3篇术后并发

机构

  • 26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菏泽市立医院
  • 1篇解放军第三○...
  • 1篇北京大学国际...

作者

  • 26篇余强
  • 16篇董家鸿
  • 15篇段伟东
  • 12篇纪文斌
  • 8篇张煊
  • 8篇史宪杰
  • 6篇周宁新
  • 5篇孟翔飞
  • 4篇苏茂生
  • 4篇叶晟
  • 4篇陆宏伟
  • 4篇黄志强
  • 3篇冷建军
  • 3篇赵之明
  • 3篇罗英
  • 3篇陈永亮
  • 3篇王宏光
  • 2篇赖彦华
  • 2篇黄晓强
  • 2篇卢芳

传媒

  • 4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中华消化外科...
  • 2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解放军医院管...
  • 1篇消化外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保健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在胆道手术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 总结"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在15例胆道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9年3月至2009年11月应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对15例胆道疾病患者进行的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15例患者全部在机器人下完成手术,成功率100%,总手术时间(256±151)min,机器人手术时间为(224±94)min.无手术输血,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为(30.2±18.0)h,平均住院时间为(6.2±3.5)d.术后并发症2例,1例为术后肺内感染、1例为术后轻微胆漏,均保守治疗治愈.结论 借助于"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能够完成各类腹腔镜胆道手术.尤其在复杂的胆道手术中,优势明显.
赵之明纪文斌王宏光陆宏伟余强芦芳董家鸿
关键词: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腹腔镜手术胆道
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的预防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终末期肝病,分别为慢性乙型重症肝炎、终末期肝硬化及合并肝癌患者,行肝移植术后联合应用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的临床资料,术前均服用拉米夫定,术后3例患者单用拉米夫定,85例联合应用拉米夫定及小剂量抗HBIg,以临床血液病毒学、肝活检免疫组化及临床症状变化为指标,随访≥6个月。结果单用拉米夫定组3例中有2例术后HBV再感染,最短时间为术后6个月;联合应用拉米夫定及小剂量HBIg组,85例患者仅3例再感染。结论肝脏移植是治疗HBV感染相关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术前服用拉米夫定降低HBV的复制水平,术后联合应用拉米夫定及小剂量HBIg可更有效防治HBV感染相关性肝病行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
史宪杰周宁新纪文斌段伟东杨滔苏茂生余强张煊
关键词:肝脏移植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拉米夫定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再生障碍性贫血伴肝细胞腺瘤两例并文献回顾
2020年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以骨髓中造血前体细胞减少或缺如为特征的骨髓造血衰竭综合征,雄激素可以刺激骨髓造血,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基础药物。肝细胞腺瘤是少见的肝脏良性上皮性肿瘤,与应用雄激素有关。本文报告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伴肝细胞腺瘤,探讨与肝内髓外造血的关系。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应用雄激素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腹部超声及肝功能。
刘奇刘羽阳余强纪文斌罗英
关键词:肝细胞腺瘤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前体细胞髓外造血骨髓造血定期复查
扩大的左半肝切除加门静脉动脉化治疗晚期肝门部胆管癌一例被引量:1
2007年
我们在对1例晚期肝门部胆管癌的患者行扩大的根治性切除术的同时,采用门静脉动脉化(arterioportal shunting,APS)的方法恢复肝脏动脉血的供应,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陈永亮黄志强周宁新段伟东黄晓强张煊余强刘洋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静脉动脉化治疗左半肝切除晚期门静脉动脉化
门静脉动脉化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2
2007年
目的 通过对2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进行肝脏血管重建加门静脉动脉化的应用,探讨此手术方法在提高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 对2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均施行扩大的左半肝加尾状叶切除,1例同时进行门静脉的节段性切除,2例均附加肝动脉的节段性切除,其中1例肝动脉已无法修复,另1例动脉修复不满意,术后造影显示已阻塞。对2例患者均进行门静脉动脉化处理,同时为了防止继发的门静脉高压对肝动脉进行限流。通过2例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以及随访,提出对门静脉动脉化的使用及其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2例患者术后恢复均较为顺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未发生早期肝脓肿和胆漏等并发症,随访可见动静脉吻合口通畅,肝脏再生良好。其中1例术后10个多月通过动脉限流目前尚未出现门静脉高压症。结论 在肝门部胆管癌行扩大的半肝切除术时,应用门静脉动脉化有利于术后肝功能的恢复,并有防止肝衰竭、肝脓肿和胆漏的作用,提高了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性切除率。动脉限流可以防止术后门静脉高压的发生。
陈永亮黄志强周宁新黄晓强董家鸿段伟东张煊刘洋余强
关键词:胆管肿瘤门静脉动脉化外科手术
单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胆囊癌根治术治疗T1b期意外胆囊癌患者的预后比较被引量:24
2016年
目的探讨T1b期意外胆囊癌的外科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14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22例T1b期意外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手术信息以及术后随访资料,比较行胆囊癌根治术与单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及复发转移情况。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进行生存率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T1b期意外胆囊癌患者整体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89.7%和82.8%;单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和行根治术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4.6%和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991);单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肿瘤转移复发率为15.4%(2/13),行根治术患者复发率为12.5%(1/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1b期意外胆囊癌行胆囊癌根治术是合适的选择。
刘文龙梁斌田远虎孟翔飞余强陈继业潘颖威刘博
关键词:胆囊肿瘤胆囊切除术预后
不同肝癌分期系统预测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细胞癌患者手术预后的比较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比较不同原发性肝癌分期系统对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细胞癌(c HCC-CC)手术治疗患者的预后预测能力。方法将2005年5月至2013年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行手术治疗、有术后病理确诊结果、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完备的54例c HCC-CC纳入研究。利用8种肝癌分期系统对该组病例分期,采用病例构成比、生存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别比较各分期系统的病例分层能力、预后区分能力及预后结果预测能力。结果肝内胆管癌肿瘤-淋巴结-转移[TNM(ICC)]分期及日本集成分期评分病例构成相对均衡。本组病例术后12和24个月累计生存率分别为65.5%、56.3%。各期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分期有TNM(ICC)分期(Ⅰ期比Ⅱ期,P=0.012;Ⅱ期比Ⅲ&Ⅳ期,P=0.002)、奥田邦雄分期(Ⅰ期比Ⅱ期,P=0.025)、法国分期(A期比B期,P=0.045)。术后12和24个月各分期系统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由大到小分别为TNM(ICC)分期(0.836、0.847)、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0.744、0.780)、日本集成分期评分(0.723、0.764)、意大利肝癌评分(0.710、0.786),其余分期系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NM(ICC)分期对c HCC-CC病例分层能力、预后区分能力及预后结果预测能力均优于其他7种分期系统。
李昊王曦滔张爱群孟翔飞余强吕文平段伟东董家鸿
关键词:预后
巨大肝血管瘤的切除治疗145例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分析不同术式治疗巨大肝血管瘤(直径≥10 cm)的术中情况及结局,总结手术治疗巨大肝血管瘤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期间于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行手术治疗的巨大肝血管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术式不同分为血管瘤剥除术组及肝切除术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肝血管瘤特征,术中情况以及术后结局.结果 共纳入患者145例,其中剥除术组81例,肝切除术组64例.全组患者平均年龄(46.1±7.5)岁,男女比例为1:3.7.血管瘤剥除术组与肝切除术组在肿瘤直径(12.0 cm比15.5 cm,u=3.68,P<0.01),手术时长(210 min比280 min,u=3.89,P<0.01),行肝门阻断的比率(81.5%比56.3%,x2=10.91,P<0.0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术中出血量(500 ml比800 ml,u=1.85,P=0.0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6%比7.8%,x2=0.03,P=0.86)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均顺利出院,无死亡.结论 血管瘤剥除术与肝切除术都是治疗肝血管瘤的安全术式.根据血管瘤位置、大小选择切除术式,最大化降低术中出血风险并最大化保留剩余肝实质,个体化患者手术方案,符合精准肝脏外科理念,值得推广.
肖年军余强段伟东董家鸿
关键词:血管瘤肝切除术
肝移植患者术后腹泻的相关因素分析
2008年
目的研究肝移植患者术后腹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6年12月218例肝移植受体术后发生腹泻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218例肝移植受体中68例(31.2%)术后出现腹泻。68例腹泻患者中35例(51.4%)为服用免疫抑制剂所致,12例(17.6%)为抗生素相关腹泻,5例(7.4%)为腹腔感染,3例(4.4%)为真菌感染,3例(4.4%)由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引起,8例(11.8%)是采用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式的患者,2例(2.9%)原因不明。45例(66.2%)患者腹泻发生于移植后2个月内,其余发生于移植后6个月内,症状出现于移植后5-180d。所有患者经保守治疗后缓解。结论肝移植患者术后腹泻与使用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真菌感染和CMV感染等因素有关。区别病因对症治疗效果良好。
段伟东何蕾纪文斌史宪杰王彦斌余强张煊苏茂生宋青董家鸿
关键词:肝移植腹泻手术后并发症免疫抑制剂
冷保存方法构建的大鼠肝移植模型被引量:2
2010年
背景: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移植后胆病是制约肝移植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冷保存肝移植模型,探讨冷保存对肝移植后肝脏胆管的影响。方法: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按照组内随机配对的原则,体质量相对较轻的大鼠做为供体,供肝置于4℃UW液中分别保存2,8,16h后行原位肝移植。在"两套袖法"基础上,以"支架法"建立动脉化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供受体肝总动脉采用改良"支架法"进行端端吻合,重建肝动脉血供。记录移植手术时间及移植成功率,并分别于移植后3,7d检测血清转氨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水平,同时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结论:实验共完成55例次大鼠原位肝移植手术,手术成功率为93%。冷保存2,8,16h组术后7d存活率分别为100%(9/9),83%(10/12),73%(8/11)。随着冷保存时间的延长,肝功能及肝内胆管损伤加重,胆管组织病理学评分显示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供肝冷保存16h大鼠肝移植模型既有较高的手术存活率又有严重的胆管损伤,是研究冷保存对肝移植胆管病影响的较好模型。
余强史宪杰李海林董家鸿
关键词:肝移植冷保存动物模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