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缺血
  • 7篇脑缺血
  • 5篇再灌注
  • 5篇缺血再灌注
  • 5篇脑缺血再灌注
  • 5篇灌注
  • 4篇血清
  • 4篇细胞
  • 3篇鼠脑
  • 3篇评分
  • 3篇急性
  • 3篇胶质
  • 3篇大鼠脑
  • 2篇丹参
  • 2篇丹参多酚酸
  • 2篇瑞舒伐他汀
  • 2篇鼠脑缺血再灌...
  • 2篇他汀
  • 2篇气管
  • 2篇疱疹

机构

  • 23篇南阳医学高等...
  • 6篇郑州大学第二...
  • 3篇南阳医学高等...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作者

  • 24篇冯涛
  • 4篇杨霄鹏
  • 4篇邓倩
  • 4篇李富强
  • 3篇刘荣志
  • 3篇白宏英
  • 3篇尹晓刚
  • 3篇王伟
  • 1篇刘前
  • 1篇卢禹
  • 1篇郭铁
  • 1篇孙杰
  • 1篇曾志磊
  • 1篇李轲
  • 1篇马金玉
  • 1篇魏晓燕
  • 1篇尹金鹏
  • 1篇张岚
  • 1篇朱国强
  • 1篇贾西中

传媒

  • 6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校医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0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时机右美托咪定用药对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右美托咪定用药对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拟进行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剖宫产孕妇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麻醉前15 min予右美托咪啶静脉泵入,对照组在胎儿剖出即刻予右美托咪啶静脉泵入,比较两组镇痛效果、镇静情况、寒战反应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母婴结局。结果:两组镇痛率与镇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寒战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1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神经行为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在联合麻醉剖宫产孕妇麻醉前给药,可减少产妇寒战反应,且对母婴结局无不良影响。
冯涛
关键词: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CDFI、MRA、CTA改变及曲美他嗪胶囊干预作用研究
2012年
目的观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CDFI、MRA、CTA的改变情况,探讨曲美他嗪干预作用机制。方法将4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分别进行CDFI、MRA、CTA检查,观察其阳性率的改变。对入选对象分组进行临床症状评分,干预组给予曲美他嗪胶囊口服。结果 4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CDFI阳性率47.8%,MRA阳性率58.7%,CTA显示MRA 22.2%的假阳性率。同时曲美他嗪干预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明显小于基础治疗的患者。结论 MRA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阳性率性明显高于CDFI,曲美他嗪胶囊能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临床症状,有待于临床推广。
冯涛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CDFIMRACTA曲美他嗪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及血清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行早期康复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ADL)、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血清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的变化。方法将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40例、康复治疗组40例。20例常规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分别对三组在72 h内、7 d及14 d行ADL、NIHSS评分及血清GST测定。结果在72 h、7 d、14 d三个时间点,常规治疗组GST水平分别为(13.17±8.26)U/L、(14.33±7.38)U/L、(16.89±7.36)U/L,康复治疗组GST水平分别为(14.07±6.29)U/L、(14.87±7.24)U/L、(19.11±5.18)U/L,常规治疗组与康复治疗组GST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的(20.08±7.09)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7,均P<0.05)。康复治疗组GST水平在14 d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9,P<0.05)。3个时间点常规治疗组ADL评分分别为(36.89±7.24)分、(40.27±5.34)分、(46.27±6.01)分,康复治疗组ADL评分分别为(38.17±6.85)分、(46.28±6.28)分、(53.49±8.27)分,康复治疗组在7 d、14 d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13、3.621,均P<0.05)。3个时间点常规治疗组NIHSS评分分别为(5.56±3.11)分、(6.07±2.38)分、(4.59±3.41)分,康复治疗组NIHSS评分分别为(6.01±2.83)分、(5.34±2.44)分、(4.68±4.02)分,NIHSS评分康复治疗组在7 d、14 d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13、3.814,均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GST水平,减轻神经缺损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冯涛
关键词:脑梗死康复治疗
丁苯酞对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iNOS及MG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表达的影响,探讨丁苯酞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大鼠组为A组,假模型组为B组,模型组为C组,丁苯酞干预组为D组。行双侧大鼠颈总动脉永久结扎的方法制作大鼠慢性脑缺血模型。丁苯酞干预组在慢性脑缺血模型成功后给予丁苯酞软胶囊0.2g·kg^(-1)治疗12周,采用Y迷宫测定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染色测定iNOS及OX42(小胶质细胞的标志)表达,特异性尼氏染色方法测定海马CA1区神经元。结果 A、B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正常,海马区iNOS、OX42少量表达,神经元数目正常。C、D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海马区iNOS、OX42表达增多,神经元数目减少。与C组相比,D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增加(P<0.01),海马区iNOS、OX42表达减少(P<0.01),神经元数目增加(P<0.01)。结论丁苯酞可减少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区iNOS、OX42表达,减少MG的过度激活,减少海马区神经元坏死,提高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具有脑保护作用。
冯涛杨霄鹏
关键词:丁苯酞慢性脑缺血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脑保护记忆能力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ADL评分和血清NSE、GST的影响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17年7月1日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射用丹参多酚酸,100 mg加入0.9%氯化钠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14 d。分别两组患者NIHSS、ADL评分及GST、NSE水平进行测定。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4 d NIHSS评分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下降,ADL评分明显升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4 d,GST、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GST及NSE水平改善情况更明显,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能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GST水平,降低NSE水平,改善患者ADL、NIHSS评分。
冯涛
关键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谷胱甘肽-S-转移酶
磷脂酰丝氨酸软胶囊辅助血管内治疗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观察磷脂酰丝氨酸软胶囊辅助血管内治疗(EVT)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3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63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61.22±5.33)岁,实施常规治疗及EVT;联合组男33例、女30例,年龄(60.61±5.11)岁,采用磷脂酰丝氨酸软胶囊辅助EVT。对比两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血小板功能、凝血功能改善情况及神经功能康复情况。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标志物、血小板活性指标、凝血指标及神经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内皮素-1(ET-1)[(50.11±10.26)ng/L]、血栓调节蛋白(TM)[(30.61±5.37)μg/L]、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90.25±10.33)%]、β-血小板球蛋白(β-TG)[(15.28±5.17)μg/L]、颗粒膜蛋白CD62P[(56.32±10.41)%]、CD63[(10.44±3.65)%]、D-二聚体(D-D)[(188.45±50.61)μg/L]、凝血因子Ⅱ(FVⅡ)[(122.36±20.61)%]、凝血因子Ⅶ(FVⅦ)[(105.25±20.71)%]均低于对照组[(56.28±10.32)ng/L、(33.49±5.28)μg/L、(96.27±10.15)%、(18.33±5.41)μg/L、(61.55±10.28)%、(12.41±3.62)%、(211.27±50.66)μg/L、(135.44±20.66)%、(120.33±20.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24、2.998、3.258、3.197、2.802、3.004、2.498、3.514、4.037,均P<0.05)。在不同治疗方案下,联合组治疗3 d、7 d、14 d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5.22±5.17)分比(28.61±5.47)分、(21.44±5.28)分比(24.19±5.26)分、(18.45±5.33)分比(21.32±5.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34、2.893、3.037,均P<0.05)。结论磷脂酰丝氨酸软胶囊辅助EVT能有效减轻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皮损伤,抑制血小板活性,对改善凝血功能、促进脑神经功能康复均有积极作�
田萌冯涛庄卫生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含水量及海马区MG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通过观察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含水量及海马区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影响,探讨其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大鼠为A组,假模型组为B组,模型组为C组,干预组为D组。应用改良的Zea Longa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法观测大鼠海马区MG改变,采用干湿重法观测脑含水量变化。利用HE染色观察海马区神经元的变化。结果 A、B组不同时间点脑含水量、MG表达无明显改变。C、D组大鼠的脑含水量、MG的表达在24 h开始增高,72 h时达到峰值,7 d开始下降,14 d明显下降,与A、B组相比较,差异明显(P<0.05)。D组与C组脑含水量、MG表达相比,24 h及72 h差异不明显(P>0.05),7 d及14 d,D组的组脑含水量、MG表达较C组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明显降低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水肿及MG的表达,抑制神经元过度凋亡,具有脑保护作用。
冯涛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急性脑缺血再灌注脑含水量小胶质细胞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线粒体ATP酶活性、形态学变化及丹参多酚酸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1
2018年
目的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线粒体ATP酶活性、及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n=18):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丹参多酚酸组(Salvianolate组)。HE染色法观察大脑神经元的组织病理学变化;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分光光度计发法线粒体丙二醛含量和线粒体Na^+/K^+ATP酶、Ca^(2+)ATP酶、Mg^(2+)ATP酶活性。结果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红染,未见梗死灶;丹参多酚酸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程度、脑梗死面积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减轻;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丹参多酚酸组线粒体丙二醛含量下降(P<0.05)和线粒体Na^+/K^+ATP酶、Ca^(2+)ATP酶、Mg^(2+)ATP酶活性升高(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提高线粒体ATP酶活性有关。
李富强王伟尹金鹏冯涛尹晓刚邓倩刘荣志白宏英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丹参多酚酸线粒体ATP酶
活血经验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效果及磁共振弥散成像观察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活血经验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磁共振弥散成像情况。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164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82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活血经验方治疗,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均行磁共振弥散成像,比较两组的成像情况、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中医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磁共振弥散成像对两组患者缓解期及发作期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磁共振弥散成像对观察组缓解期及发作期的阳性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磁共振弥散成像对两组患者的病灶检出数及检出病灶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磁共振弥散成像对观察组病灶检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检出病灶直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经验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患者效果显著,磁共振弥散成像能够准确显示患者的病灶情况、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能够指导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诊治工作。
卢禹陈君冯涛张岚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磁共振弥散成像活血方经验方
克罗卡林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保护作用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内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及K-ATP通道开放剂克罗卡林(Cromakalin)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为假手术组,B组为单纯缺血再灌注组,C组为克罗卡林干预组。应用改良Zea 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免疫组化染色检测OX42(小胶质细胞的标志)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情况;应用特异性尼氏染色进行海马CA1区神经元计数。结果 A组各时间点海马CA1区OX42,iNOS均有少量表达,B组OX42,iNOS随时间推移表达增多,72h达高峰,7d减少,与A组相比两者表达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各时间点OX42、iNOS与B组相比表达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romakalin能明显抑制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内OX42增殖,减少iNOS的表达,降低海马神经元的死亡程度,具有脑保护作用。
冯涛娄季宇白宏英杨霄鹏曾志磊王金兰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小胶质细胞克罗卡林脑保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