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倩

作品数:18 被引量:119H指数:6
供职机构: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阳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急性
  • 4篇疗效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梗死
  • 3篇血管
  • 3篇缺血
  • 3篇卒中
  • 3篇疗效观察
  • 2篇丹参
  • 2篇丹参多酚酸
  • 2篇蛋白
  • 2篇依达拉奉
  • 2篇预后
  • 2篇再灌注
  • 2篇神经功能
  • 2篇鼠脑
  • 2篇鼠脑缺血再灌...
  • 2篇他汀
  • 2篇缺血再灌注

机构

  • 17篇南阳医学高等...
  • 3篇郑州大学第二...
  • 3篇南阳医学高等...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南阳市中心医...

作者

  • 17篇邓倩
  • 4篇冯涛
  • 3篇刘荣志
  • 3篇尹晓刚
  • 3篇王伟
  • 3篇李富强
  • 2篇白宏英
  • 2篇潘瑞华
  • 1篇刘前
  • 1篇周静
  • 1篇孙杰
  • 1篇尹金鹏
  • 1篇张超
  • 1篇贾西中
  • 1篇王博
  • 1篇胡成旺
  • 1篇柳德学
  • 1篇刘春岭
  • 1篇段志毅
  • 1篇李慧

传媒

  • 5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亚低温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后脑水肿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后脑水肿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方法 6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常规组。常规组给予脱水降颅压、神经保护药物、控制血压、支持对症及防治并发症等综合治疗。亚低温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颅脑局部亚低温、冰毯及颈部大血管处冰袋降温7d,维持体温35℃,后24h逐步复温到正常。评价2组治疗前后脑血肿及脑水肿体积、血清MMP-9水平。结果治疗后,亚低温治疗组脑水肿量较常规组相比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治疗组血清MMP-9水平治疗3d、7d后较常规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可减轻脑出血患者脑水肿,减少血清MMP-9水平。
李富强王伟冯涛尹晓刚邓倩刘荣志白宏英
关键词:亚低温
卡马西平治疗前庭阵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卡马西平治疗前庭阵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前庭阵发症患者82例,根据用药不同将其分为卡马西平组(CBZ)31例、卡马西平+倍他司汀组(CBZ+BMT)26例和奥卡西平+倍他司汀组(OXC+BMT)25例。用药3个月后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发作频率、眩晕程度及不良反应。 结果CBZ组治愈14例、好转13例,治疗有效率为87.1%(27/31);CBZ+BMT组治愈18例、好转7例,治疗有效率为96.2%(25/26);OXC+BMT组治愈15例、好转8例,治疗有效率为92.0%(23/25);3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83,P=0.129)。用药治疗3个月后,3组患者中CBZ+BMT组发作频率和眩晕程度最低,CBZ组发作频率和眩晕程度最高(均P〈0.05)。CBZ组共发生不良反应16例,占51.6%;CBZ+BMT组发生不良反应8例,占30.8%;OXC+BMT组发生不良反应4例,占16.0%。结论卡马西平与奥卡西平治疗前庭阵发症疗效相似,联合倍他司汀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张超向莉邓倩刘春岭段志毅李慧
关键词:卡马西平倍他司汀前庭疾病
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
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于1988年由Call和Fleming等首先报告,先后被称为Call-Fleming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血管病、雷击样头痛伴血管收缩、药物诱导血管痉挛和产后血管病等,是一组少见的临床影像综合征,该病...
邓倩潘瑞华
关键词:预后评估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安全性评价
2010年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安全性.方法 将确诊的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62例,每晚服阿托伐他汀10 mg,B组58例,每晚服阿托伐他汀20 mg,持续用药6个月,记录服药后不良反应.结果 A组便秘1例,腹胀2 例,肝功能异常2 例;B组腹胀2例,头昏1例,肌肉疼痛1例,肝功能异常1例,两组不良反应相似.结论 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应用10 mg/d 及20 mg/d阿托伐他汀,无严重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
邓倩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脑梗死安全性
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脑动脉狭窄47例疗效观察
2008年
采用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患者47例,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术后随访6~18个月,未发生新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影像学检查显示均无再狭窄。术中出现一过性心率缓慢、血压下降4例,颅内动脉远端血管痉挛2例;术后第2天出现上消化道出血1例,经治疗后症状均消失。提示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比较安全,短期疗效较好。
邓倩
关键词:血管支架成形术脑动脉狭窄症状性疗效观察手术成功率
甲钴胺治疗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随机对照研究
2010年
目的评价甲钴胺治疗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疗效。方法43例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随机分为甲钴胺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分别应用甲钴胺注射液500μg及维生素B12注射液500μg肌内注射,2次/d,连续治疗4周,2组均使用免疫球蛋白、激素及综合治疗,同时观察记录治疗后的症状、体征改善程度和改善时间,并计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钴胺治疗急性GBS疗效较好。
邓倩
关键词:吉兰-巴雷综合征甲钴胺维生素B12
急性脑血管病致偏侧舞蹈症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致偏侧舞蹈症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35例急性脑血管病致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中脑梗死2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2例,脑出血5例;应用氟哌啶醇治疗后症状消失32例。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是偏侧舞蹈症的主要病因之一,在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氟哌啶醇治疗效果较好。
邓倩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偏侧舞蹈症氟哌啶醇
连续θ爆发经颅磁刺激对侧运动前区对脑卒中重度偏瘫患者痉挛步态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索连续θ爆发经颅磁刺激对侧运动前区对脑卒中重度偏瘫患者痉挛步态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重度偏瘫患者1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3例和观察组9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连续θ爆发经颅磁刺激,治疗4周后比较步态参数、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of lower extremity, FMA-LE)评分、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 BSS)评分、临床痉挛指数(clinic spasticity index, CSI)评分、下肢感觉、痉挛程度改善情况以及总有效率。结果 2组治疗后屈髋峰、屈膝峰、步幅、步频、步速、FMA-LE评分、BSS评分、CSI评分、H波潜伏期明显高于治疗前,两点辨别觉、H/M比值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屈髋峰、屈膝峰、步幅、步频、步速、FMA-LE评分、BSS评分、CSI评分、H波潜伏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点辨别觉、H/M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1级、1+级、2级、3级、4级痉挛程度改善情况分别为1例(1.1%)、11例(11.8%)、48例(51.6%)、31例(33.3%)、2例(2.2%),对照组分别为0例、7例(7.5%)、29例(31.2%)、44例(47.3%)、13例(14.0%),2组痉挛程度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8%vs 77.4%,χ^(2)=15.500,P<0.01)。结论 脑卒中重度偏瘫患者进行连续θ爆发经颅磁刺激可改善肌肉痉挛,恢复步态,针对对侧运动前区,更好改善下肢感觉、运动功能。
聂立静邓倩张辉芳
关键词:卒中偏瘫经颅磁刺激步态障碍神经性
菖蒲麻胆汤结合丙戊酸钠对卒中后癫痫的康复影响研究
2023年
目的观察菖蒲麻胆汤结合丙戊酸钠对卒中后癫痫患者神经及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文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1例卒中后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联合组(61例)。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61.22±5.33)岁,采用丙戊酸钠治疗;联合组男31例、女30例,年龄(60.33±5.25)岁,采用菖蒲麻胆汤结合丙戊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癫痫发作情况,脑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改善情况及用药安全性。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癫痫发作情况、脑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癫痫发作次数[(2.15±0.27)次/月]低于对照组[(3.31±0.42)次/月],症状持续时间[(1.25±0.36)min/次]短于对照组[(2.29±0.46)min/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102、13.862,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35.25±10.61)μg/L]、神经元轴突轻链(NF-L)[(1033.46±200.27)μg/L]均低于对照组[(42.11±10.77)μg/L、(1192.72±200.64)μg/L],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26.11±5.15)分]高于对照组[(23.32±5.1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60、4.370、2.968,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上肢评分[(58.44±10.33)分]、下肢评分[(28.72±5.31)分]均高于对照组[(51.15±10.11)分、(25.21±5.2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23、3.643,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6.56%(4/61)]与对照组[5.00%(3/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3,P>0.05)。结论菖蒲麻胆汤结合丙戊酸钠治疗卒中后癫痫可有效促进患者癫痫症状恢复,对改善患者脑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均有积极意义,此联合用药方法未明显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
李琳琳邓倩
关键词:卒中后癫痫丙戊酸钠神经功能
CT定位微创治疗联合羚角钩藤汤对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及GCS评分、Barthel指数变化研究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研究CT定位微创治疗联合羚角钩藤汤对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Barthel指数变化。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9月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脱水、降颅压常规处理及CT定位微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羚角钩藤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血肿总体积变化,GCS评分,Barthel指数,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愈显率为67.2%(39/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3%(28/5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57/58),略高于对照组的94.8%(55/58),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T影像检查显示血肿总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升高(P<0.05),并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升高(P<0.05),并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9%(4/58)、8.6%(5/58),观察组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定位微创治疗联合羚角钩藤汤对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满意,能够在保证疗效、安全性的基础上,更好地改善患者的意识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贾西中崔群建冯涛孙杰柳德学胡成旺潘瑞华邓倩王博
关键词:CT定位微创治疗羚角钩藤汤疗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