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雅林

作品数:17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邢台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血管
  • 4篇血管病
  • 4篇急性
  • 3篇丁苯
  • 3篇丁苯酞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梗死
  • 3篇阿尔茨海默病
  • 3篇苯酞
  • 2篇凋亡
  • 2篇信号
  • 2篇信号通路
  • 2篇性别差异
  • 2篇影像
  • 2篇预后
  • 2篇神经元
  • 2篇神经元凋亡
  • 2篇通路
  • 2篇卒中

机构

  • 17篇邢台市人民医...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石家庄市第三...

作者

  • 17篇刘雅林
  • 5篇赵瑞杰
  • 4篇王文胜
  • 4篇许峰
  • 4篇史艳
  • 4篇谢兰兰
  • 4篇王丽云
  • 3篇王飞
  • 3篇解庆凡
  • 3篇郭力
  • 2篇李喜朋
  • 2篇刘振波
  • 1篇杨银锋
  • 1篇刘云峰
  • 1篇付素珍
  • 1篇康聚贤
  • 1篇程焱
  • 1篇孙莉
  • 1篇张秀菊
  • 1篇赵丽辉

传媒

  • 3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 1篇世界睡眠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脑组织蛋白质羰基化影响的体外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体外ONOO^-途径和亚铁血红素/亚硝酸钠/过氧化氢(heme/NaNO_2/H_2O_2)途径引起脑组织蛋白质羰基化的影响。方法分别模拟体内ONOO^-、heme/NaNO_2/H_2O_2羰基化途径,以脑组织蛋白为羰基化底物,分为空白对照组、对照组及低、高浓度组(以HSYA 0.1 mmol/L、1 mmol/L干预)。以2、4-二硝基苯肼(2、4-dinitrophenylhydrazine,DNPH)法检测蛋白质羰基化水平。结果 ONOO^-途径和heme/NaNO_2/H_2O_2途径均可以增加脑组织匀浆中羰基蛋白的含量。HSYA预处理可浓度依赖性地降低ONOO^-途径诱导的蛋白质羰基化水平,低、高浓度组羰基蛋白含量分别降低了26.13%、4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265,P<0.05)。HSYA预处理对体外heme/NaNO_2/H_2O_2途径诱导的蛋白质羰基化没有明显抑制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YA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ONOO^-途径在体外对脑组织蛋白的羰基化修饰;提示HSYA抑制蛋白质羰基化反应可能是其对抗脑血管疾病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分子机制之一。
赵瑞杰王坤刘雅林杨银锋李喜朋孙莉程焱
关键词:羟基红花黄色素A
缺血性脑小血管病160例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小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基于缺血性卒中分型系统TOAST分型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160例为脑卒中组,非脑卒中患者4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小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年龄、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HTG)。结论年龄、高血压、HTG是缺血性脑小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史艳郭力王飞闫振宇韩沁宇刘雅林
IL-1β及NF-κB信号通路在颅内感染大鼠氧化应激反应中的作用及意义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在颅内感染大鼠氧化应激反应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分成模型组与对照组,模型组采用脂多糖诱导大鼠颅内感染模型,对照组采用相同体积生理盐水替代;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大鼠血清和脑组织中IL-1β表达水平;试剂盒检测大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IL-1β和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脑组织中IL-1β表达水平升高(P<0.05);脑组织中SOD、GSH、GSH-Px含量均降低(P<0.05);MDA含量升高(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及脑组织中IL-1β、NF-κB p65、p-NF-κB p65、IκB和p-IκB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相比,含量均增高(P<0.05)。结论颅内感染大鼠体内IL-1β及NF-κB通路相关基因蛋白高表达,提示IL-1β及NF-κB信号通路与颅内感染大鼠氧化应激反应密切相关,有望作为预测早期颅内感染的生化指标。
李宏生刘雅林孙志敏李星光李磊
关键词:颅内感染白细胞介素-1氧化应激
神经节苷脂治疗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与分析
金轶安红刘振波刘雅林韩艳旭张秀菊
该研究对入住新生儿ICU病房的早产儿于生后一周内常规行床旁头颅B超检查,将确诊为脑白质损伤(WMD)的89例患儿分为神经节苷脂(GM-1)治疗组及对照组。在积极治疗早产儿各项并发症的基础上,治疗组另给予GM-1治疗,动态...
关键词:
关键词:早产儿神经节苷脂
脑小血管病简介被引量:5
2014年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s,CSVD)是导致脑卒中、其他血管事件和痴呆的重要因素,近半数的血管性痴呆是由于小血管病引起的。2008年国际卒中会议和欧洲卒中会议上提出"小血管病引起大问题"的论点。随着影像学技术的普及及广泛应用,CSVD逐渐被识别及关注。本文着重对常见的脑小血管病从其临床表现、病理及影像学表现等方面进行综述。
史艳郭力解庆凡王飞刘云峰康聚贤刘雅林
关键词:血管病DISEASES血管性痴呆VESSEL影像学技术影像学表现
探究右佐匹克隆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采用右佐匹克隆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黛力新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右佐匹克隆,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NIHSS)功能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质量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抑郁(HAMD)评分、焦虑(SA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3/40)与对照组10.00%(4/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右佐匹克隆,可改善睡眠质量,降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改善负性情绪,用药安全有效。
刘雅林谢兰兰王丽云赵瑞杰许峰王文胜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睡眠障碍
丁苯酞减轻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AD模型组(腹腔注射D-半乳糖和三氯化铝)、丁苯酞低、中和高剂量组(25、50和100 mg/kg)为灌胃干预组,每组12只。流式细胞仪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HE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变化;real-time-PCR检测海马神经元中Tau蛋白及凋亡因子Bcl-2、bax和caspase-3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神经元中mTOR、AKT和GSK-3β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第1~5天逃避潜伏期及第1次找到原始平台时间明显延长,跨越原始平台次数明显减少,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均明显升高,模型组Tau、Bax、caspase-3 mRNA表达升高;Bcl-2 mRNA表达及mTOR、AKT、GSK-3β蛋白表达量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丁苯酞低、中和高剂量组第3~5天逃避潜伏期及第一次找到原始平台时间明显缩短,跨越原始平台次数明显增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均明显降低,Tau、Bax、caspase-3 mRNA降低,Bcl-2 mRNA及mTOR、AKT、GSK-3β蛋白表达量均升高(P<0.05)。结论丁苯酞具有显著的抑制AD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au蛋白、调节凋亡因子和激活mTOR/AKT/GSK-3β信号通路有关,但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分析。
刘雅林谢兰兰王丽云赵瑞杰许峰王文胜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丁苯酞海马神经元MTORGSK-3Β
急性后循环缺血性事件的预后及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后循环缺血性事件的预后,并分析病变受累血管及病变部位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7年3月至2009年6月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9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且所有患者随访资料较完整,患者发病时间均<7 d。对患者行Barthel指数(BI)评估及残障量表(MRS)评估,对预后的不良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受累血管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98例患者,在患病后的2年内未发生残障与轻度性残障(0~3分MRS)患者达77.2%,严重残障(MRS 4~5分)患者达18.3%,而病死率为4.5%。预后不良主要与基底动脉急性闭塞(r=5.007,P<0.001)有关,同时与颅脑近中远段受累(r=9.263,P<0.001)及颅内病变个数(r=2.487,P<0.001)较多有关。结论大部分患者的预后都较好,尤其是年龄小、单一病灶者,预后恢复较好。急性后循环缺血,依据病变不同部位,预后也不同。
刘雅林赵丽辉
关键词:预后情况
60例脑梗死治疗观察
2010年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
刘雅林
关键词:脑梗死中西医结合疗法
基于脑小血管病影像总负荷(CSVD)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预后列线图预测模型建立
2023年
目的探讨将脑小血管影像负荷(CSVD)纳入急性脑梗死(ACI)静脉溶栓患者预后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分析该模型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0年1月在邢台市人民医院经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86例,根据治疗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3分,n=155)与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分,n=13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CI预后相关因素,以此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发病前mRS评分、吞咽功能评分、发病至溶栓时间、入院到溶栓时间、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后即刻NIHSS评分、合并高血压、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Hcy、吸烟指数、总CSVD评分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发病前mRS评分、吞咽功能评分、溶栓后即刻NIHSS评分、合并高血压、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Hcy、吸烟指数、总CSVD评分(OR=3.117,95%CI=1.925~11.170)是影响ACI患者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P<0.05);将多因素筛选出的高危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其中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贴合良好,ROC曲线显示C-in-dex指数为0.794(0.710~0.879),该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准度和区分度。结论总CSVD评分是影响ACI患者静脉溶栓后预后的独立因素,且以此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对ACI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刘勇涛刘晓鑫赵冰解庆凡付素珍刘雅林刘振波史艳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