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朝庆 作品数:83 被引量:359 H指数:11 供职机构: 南开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社会学 政治法律 文化科学 更多>>
突破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困境——民国知识分子参与乡村建设运动的时代意义 被引量:4 2013年 1920~30年代农村经济破产、社会动荡所引发的乡村危机,引起城市知识阶层的极大关注,并形成相关公共舆论。他们认为拯救农村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保障农村公共品供给,由此产生以"杨开道方案"为代表的系列设想。但是,处于现代化初期的国家和地方社会并没有发展出有效的公共品供应体制,在这种特殊背景之下,知识分子群体激起投身农村、建设农村的道德行动,积极参与农村社会建设,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独特道路。这些历史经验直到今天仍有重要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宣朝庆关键词:民国 乡村建设 公共品 知识阶层 乡村生活秩序重构中的传统文化复兴——以皖南H镇为例 被引量:13 2018年 儒释道及民间信仰等中国传统文化是乡村生活秩序运行的内生推力。近年来,曾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遭际乖舛的传统文化在中国某些地域呈现复苏态势,这是当前乡村生活秩序重构的体现。H镇位属皖南,地境偏僻,水资源丰富,经济较为发达。从1980年代起,传统文化再次融入H镇村民的生活日常,并在对村民精神世界的培育和乡村精神秩序的整合、乡村人伦协和社会结构有序化、国家范围内的大社会与地方小社会统一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H镇传统文化复苏是村民自主选择的结果,尊重乡村社会自生自长秩序,以复兴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培养村民主体意识的载体,是乡村社会有序化的重要内容。 夏当英 宣朝庆关键词:生活秩序 传统文化 乡村文化 突破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困境——民国知识分子参与乡村建设运动的时代意义 1920一1930年代农村经济破产、社会动荡所引发的乡村危机,引发城市知识阶层的极大关注,并形成相关公共舆论。他们认为拯救农村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保障农村公共品供给,由此产生以"杨开道方案"为代表的系列设想。但是,处于现代... 宣朝庆关键词:民国 乡村建设 公共品 知识阶层 春秋至汉初的社会价值重建 被引量:3 2012年 "如何进行社会价值重建"是当前学术界关心的重大问题。本文拟通过春秋战国至汉初的长时段历史研究,给予社会价值重建以历史的、实证的观照。研究认为,价值重建过程表现为价值创新和选择,受到知识分子群体崛起与参与、平民社会运动蓬勃发展、国家利益介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多元社会力量在公共领域中博弈的结果。这一时期的价值创新主要表现在民本、贵公、无为等价值的重新挖掘和发展,而社会运动所构成的价值推介过程始终与国家的价值选择过程相伴行,只有社会价值与国家利益相契合,并得到国家文化建设的有力支持时,社会价值重建的工作才最终得以完成。 宣朝庆关键词:社会 泰州学派的精神世界与乡村建设实践——16世纪中国民众思想研究 泰州学派是活跃于十六世纪的一个重要的平民儒家学派,它的创始人为王艮,学派得名于他的里籍——明代南直隶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市安丰镇)。王艮出生于一个盐户家庭,自己在年轻时作过贩私盐的小商人。他从社会下层角度解读儒学精神,... 宣朝庆关键词:泰州学派 民众思想 乡村建设 突破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困境——民国知识分子参与乡村建设运动的时代意义 1920一1930年代农村经济破产、社会动荡所引发的乡村危机,引发城市知识阶层的极大关注,并形成相关公共舆论。他们认为拯救农村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保障农村公共品供给,由此产生以'杨开道方案'为代表的系列设想。但是,处于现代... 宣朝庆关键词:民国 乡村建设 公共品 知识阶层 文献传递 社会治理传统的再发明——以礼治为核心的分析 被引量:11 2020年 中国的社会治理传统来自哪里,我们如何认识当前的协商民主等治理方式,这都是当前社会治理领域的重要理论问题。礼在传统中国恰好是节制人类行为、协调利益冲突的社会规范系统,构成礼仪社会和礼治秩序,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传统。中国社会传统的核心是以礼教为核心,构建起道德治理、典范治理、乡治的自治传统。在当下对礼教传统的再发明,应该从承认社会的自发性出发,适应个体化时代的需要,做好文化重建、组织重建工作,构筑社会的自治基础。把礼教引回中国社会学的视野,从社会规范构建生活世界的视角来认识中国社会及社会治理,对推动中国社会学的理论化具有重要意义。 宣朝庆关键词:社会治理 文化重建 地方精英与农村社会重建——定县实验中的士绅与平教会冲突 被引量:35 2011年 民国时期地方社会精英进入了多元化时代,士绅和专业知识分子是两个重要群体。1933年河北定县成为县政建设实验县,当地士绅与主持实验县工作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之间的激烈冲突随之爆发。该类型社会冲突以士绅阶层的抱怨、污蔑、制造负面社会舆论为重要特征,反映了士绅阶层在农村社会和乡村建设中权力地位的边缘化。士绅阶层地位的没落,表面看来是平教会在乡村建设中刻意通过组织创新扶植农村青年参与乡村建设,致使士绅在农村社会权力结构中大权旁落,其结构性原因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士绅阶层在农村经济破产的情况下,经营高利贷活动,大量占有农村土地,与农民发生严重的经济利益冲突,致使社会负面评价增加;二是国家在县域单位推进现代化的意志受到士绅阶层的阻碍,平教会冷落士绅实际上代表了国家与地方社会在现代化问题上的角力。 宣朝庆关键词:定县实验 乡村建设 平教会 士绅 支持与激活:乡村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德国经验 被引量:1 2022年 志愿服务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乡村志愿服务的发展依旧面临一系列问题。德国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引导下发展起完善的乡村志愿服务体系,能够提供一系列可资借鉴的经验。首先,政府秉持辅助性原则的理念,通过财政支持、完善法规政策,促进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其次,政府通过社会福利改革建立起全职志愿者制度,通过保障志愿者权益、开展专业化培训等措施,激活个体的志愿参与动力。最后,政府在乡村志愿服务项目申请与开展过程中以其长效发展为目的,重视村民在项目中的参与及项目成果的可持续影响。德国经验表明,建立起政府、社会组织、个体等多主体之间的沟通合作关系,在政府主导下建设有效的支持与激活机制,有助于长效化乡村志愿服务体系的建设。 吴皓月 宣朝庆中国小康社会观论略 被引量:5 2004年 Well\|to\|do society" is a typical Chinese theory.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divid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well\|off ideal into four stages, as following:from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o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from the Qin Dynasty to the Tang Dynasty, from the Song Dynasty to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modern times. Then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ir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 peacefulness and stability, protecting people and self\|protecting, equalitarianism and harmony, socialism and modernization, and therefore indicates the enormous and plentiful differences in all stages. 王处辉 宣朝庆关键词:小康社会 社会秩序 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