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血管
  • 6篇微血管
  • 6篇面肌
  • 6篇面肌痉挛
  • 6篇痉挛
  • 6篇肌痉挛
  • 5篇血管减压
  • 5篇微血管减压
  • 5篇减压术
  • 3篇电生理
  • 3篇血管减压术
  • 3篇微血管减压术
  • 3篇面神经
  • 2篇电生理监测
  • 2篇异常肌反应
  • 2篇手术
  • 2篇疗效
  • 2篇疗效分析
  • 2篇面肌痉挛微血...
  • 2篇减压术治疗

机构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9篇尚明
  • 7篇李世亭
  • 6篇唐寅达
  • 5篇杨晓笙
  • 5篇焦伟
  • 4篇郑学胜
  • 2篇朱晋
  • 2篇王旭辉
  • 2篇仲骏
  • 2篇杨敏
  • 2篇万亮
  • 2篇李心远
  • 2篇管宏新
  • 1篇冯保会
  • 1篇周秋梦
  • 1篇吴政海

传媒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年份

  • 5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微血管减压术对特发性面肌痉挛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微血管减压术对不同责任血管压迫面神经不同区域的特发性面肌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特发性面肌痉挛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48例患者根据责任血管压迫面神经区域的不同分成5组。A组(n=31):血管压迫桥沿沟段;B组(n=59):血管压迫脑干移行段;C组(n=47):血管压迫出脑干段;D组(n=28):血管压迫脑池段;E组(n=383):多区域联合压迫。观察手术疗效,完全缓解和绝大部分缓解视为治疗有效。结果术后随访0.5~2年。治疗有效率A组为96.8%,B组为96.6%,C组为97.8%,D组为96.4%,E组为94.5%。各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无完全性面瘫、颅内血肿形成、术后听力丧失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病例。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的首选方法,全程有序探查责任血管及充分减压是提高手术治愈率的关键。
尚明唐寅达郑学胜杨晓笙焦伟李世亭
关键词: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面神经
电生理监测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评价异常肌反应(Abnormal muscle response,AMR)监测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科接受治疗的241例典型面肌痉挛患者临床资料并检索数据库中关于AMR监测与面肌痉挛MVD手术疗效关系的临床研究文章,采用RevMan5.1荟萃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对AMR变化程度与术后疗效关系采用优势比(Oddsratio,0R)进行评价。结果A组(AMR完全消失或波幅下降超过80%),B组的手术有效率分别为96.2%,82.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荟萃分析显示AMR消失组的术后治愈率是AMR未消失组的3.53倍[OR=3.53,95%置信区间95%Cf(2.28,5.4s)3。结论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中行AMR监测可有效指导手术,提高手术治愈率,应将AMR作为MVD术中常规监测项目。
尚明唐寅达李心远王旭辉杨晓笙焦伟李世亭
关键词: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META分析
异常肌反应形成机制的电生理学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从电生理学角度研究异常肌反应(AMR)形成的机制。方法收集15例接受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特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记录电刺激面神经下颌缘支引起的同侧眼轮匝肌肌电反应(即AMR);电刺激颅内面神经压迫点,分别在面神经下颌缘支以及同侧眼轮匝肌上记录刺激引起的神经传导电位和肌电。分析各波形的潜伏期以及血管减压术后各波形的变化情况。结果刺激面神经下颌缘支时,在眼轮匝肌上记录到的AMR平均潜伏期为(10.49±0.35)ms;刺激颅内面神经压迫点时,下颌缘支诱发电位波形的平均潜伏期为(3.99±0.18)ms,眼轮匝肌肌电波形的平均潜伏期为(4.62±0.32)ms。AMR平均潜伏期大于刺激神经压迫点后在下颌缘支与眼轮匝肌上记录到的波形平均潜伏期之和(P<0.05)。充分减压后,有14例(93.3%)AMR波完全消失。结论压迫血管可能参与了面肌痉挛异常电传导通路,是导致面肌痉挛发作的一个必要因素。
尚明郑学胜唐寅达李心远王旭辉焦伟杨晓笙李世亭
关键词: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异常肌反应
微创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PVP或PKP微创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20例(28椎);术前、术后24 h及出院后随访时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及出院后随访时进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分析术后24 h及随访时患者满意度。结果 2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采用PVP 4例(5椎),PKP 16例(23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获随访1~24个月,平均8个月。患者术前VAS为(8.9±0.4)分,术后24 h为(2.1±2.0)分,最后随访时为(2.2±1.9)分;术后24 h及最后随访时VAS较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随访时ODI明显低于术前(P<0.05),分别为(25.8±10.4)%和(56.4±10.8)%。患者术后24 h的满意率为95.0%,最后随访时为89.5%。结论 PVP/PK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创伤小,可达到满意的止痛效果,还可预防椎体再塌陷、增强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管宏新朱晋仲骏万亮周秋梦尚明杨敏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微创手术
面神经受压程度对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疗效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后面肌痉挛缓解率与神经受压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面神经严重受压(A组)和同期365例面神经受压不明显的面肌痉挛病人(B组)的临床资料,均行微血管减压术,并对比两组术后效果。结果 A组:术后面肌痉挛即刻完全缓解44例(91.7%),明显减轻2例,部分减轻2例,总有效率为95.8%;术后并发症3例(6.2%)。B组:术后面肌痉挛即刻完全缓解338例(92.6%),明显减轻18例,部分减轻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5%;术后并发症19例(5.2%)。两组术后即刻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的首选方法,面神经受压程度对微血管减压术后痉挛缓解率无明显影响。
尚明唐寅达杨晓笙焦伟李世亭
关键词:面部单侧痉挛面神经
成功切除压迫延髓的巨大神经鞘瘤一例报道
2010年
压迫延髓的巨大神经鞘瘤临床少见,手术操作难度极大。文章报道1例压迫延髓的巨大神经鞘瘤病例,患者于全身麻醉下成功行脑干区域肿瘤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
管宏新朱晋仲骏万亮杨敏尚明
关键词:巨大神经鞘瘤延髓手术
电生理监测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2年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是以一侧面部不自主阵发性抽动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该病起病缓慢,进行性发展,通常药物治疗无效。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是目前公认治疗面肌痉挛的最有效方法,并已成为面肌痉挛的首选治疗方法[1~5]。临床实践证明电生理监测在提高面肌痉挛MVD术的治疗效果,减少手术并发症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6,7],在临床上常用监测指标包括异常肌反应(abnormal muscle response,AMR),F波等。很多临床医疗中心已将其作为MVD术中常规监测指标。本文就电生理监测在面肌痉挛MVD术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尚明李世亭
关键词:面肌痉挛电生理监测异常肌反应F波
去分化肌肉干细胞神经分化潜能的探讨
2012年
目的探讨去分化肌肉干细胞经条件培养诱导,具有神经干细胞性质并分化为终末神经细胞的潜能。方法依次用神经干细胞增殖及神经细胞分化条件培养基,对去分化肌肉干细胞进行体外诱导,促使其向神经干细胞转变以及向终末神经细胞分化,并通过形态学、免疫细胞化学、RT-PCR等实验手段研究其性质并加以鉴定。结果 (1)去分化肌肉干细胞在神经干细胞增殖条件培养基诱导下,可形成神经球,EdU标记阳性,抗Nestin、Neurofilament-m(NFm)、GFAP、CNPase阳性;Myogenin表达水平下调,而Nestin、Sca-1表达上调;(2)经神经细胞分化条件培养基诱导,神经球细胞可分化为形态学上典型的、抗NFm阳性神经元,以及抗GFAP、CNPase阳性神经胶质细胞。结论去分化肌肉干细胞具有神经系的多分化潜能。
唐寅达尚明焦伟杨晓笙冯保会郑学胜李世亭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神经分化
面神经受压对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术后疗效与神经受压迫程度有无关联及其可能原因。方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外科在2009-2010年间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了1 074例面肌痉挛患者,从中找出了48例(A组)面神经受压严重或有明显变性,萎缩的典型面肌痉挛患者,并与同期680例(B组)面神经受压不明显的典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响学检查,术中所见及术后近期疗效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A组患者中,痉挛完全缓解37例(77.1%),明显缓解减轻9例(18.8%),好转2例(4.2%),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95.8%。B组患者中,术后症状完全缓解563例(82.8%),明显减轻86例(12.6%),好转29例(4.3%)无效2例(0.3%),总有效率95.4%。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疗效与神经受压程度并无明显关系。
尚明郑学胜吴政海唐寅达李世亭
关键词: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神经变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