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承华
- 作品数:15 被引量:77H指数:4
- 供职机构: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济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两种剂量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hs-CRP及NT-proBN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研究大剂量(40 mg/d)和常规剂量(2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2周后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90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阿托伐他汀20 mg/d)和大剂量组(阿托伐他汀40 mg/d),测定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s-CRP及NT-proBNP水平。结果:两组治疗2周后HDL-C和TG变化不明显,LDL-C和TC均下降(P<0.05),大剂量组下降更明显;常规剂量组和大剂量组hs-CRP和NT-proBNP水平均有下降,大剂量组下降有显著性(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后hs-CRP及NT-proBNP与血脂水平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短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使血脂、hs-CRP及NT-proBNP水平显著下降,减少炎症反应,稳定动脉粥样斑块,减少冠脉事件的发生。
- 张丽姜莉华尹承华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ACSHS-CRPNT-PROBNP
- 环氧化酶-2基因-765G>C多态性与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阿司匹林抵抗无关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罹患率及其与环氧化酶-2(COX-2)基因-765G>C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106位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口服阿司匹林100mg/d至少20天,根据Chrono-log560CA全血发光血小板聚集系统检测结果分为阿司匹林抵抗(AR)组或阿司匹林敏感(AS)组,然后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COX-2基因-765G>C多态性。结果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中阿司匹林抵抗的罹患率为31.13%,-765G>C多态性三种基因型GG、GC和CC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8.9%、22.6%和8.5%,-765C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19.8%。AR和AS两组患者-765G>C多态性的基因型(p=0.553)和等位基因(p=0.714)分布频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COX-2基因-765G>C多态性与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阿司匹林抵抗无关。
- 赵勇王建春孙慧王传霞李元堂尹承华张杰邵建华
- 关键词:环氧化酶-2代谢综合征阿司匹林抵抗
- 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的发生率,并对其临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64例正规服用阿司匹林(75~100mg/d)超过1个月的冠心病患者,分别用胶原(COL)和二磷酸腺苷(ADP)作为诱导剂测定其静脉血中血小板聚集功能,根据结果分为AR组、阿司匹林半抵抗(ASR)组和阿司匹林敏感(AS)组,分析各组间的临床特征,找出可能与AR有关的因素。结果:所有入选者中AR发生率为8.71%(23/264),ASR发生率为18.56%(49/264),AR+ASR总发生率27.27%。AR组、ASR组中,女性和伴糖尿病者及外周血小板计数较AS组高(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AR+ASR的总发生率为27.27%,其发生可能与性别、伴糖尿病以及外周血小板数目有关。
- 尹承华王建春赵勇李春梅李元堂邵建华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阿司匹林抵抗
- 大剂量辛伐他汀短期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研究大剂量(40 mg/d)和常规剂量(20 mg/d)辛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2周后,对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ACS患者86例,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n=43,辛伐他汀20 mg/d)和大剂量组(n=43,辛伐他汀40 mg/d),测定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和hs-CRP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常规剂量组和大剂量组TG和HDL-C变化不明显,TC和LDL-C均下降(P<0.05),大剂量组下降更为明显;hs-CRP水平亦呈下降趋势,大剂量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后血浆hs-CRP浓度的变化与同期血脂(TC、LDL-C、HDL-C、TG)水平的变化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短期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可以使血脂和hs-CRP水平显著下降,减少炎症反应,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 张丽刘同宝尹承华
- 关键词:辛伐他汀急性冠脉综合征高敏C反应蛋白
- 白内障手术围手术期心脏并发症2例报告被引量:1
- 2003年
- 毕大鹏吴玉贞尹承华
- 关键词:白内障手术围手术期心脏并发症危险因素干预
- 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2年
- 包成梅吴玉贞尹承华
-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参麦注射液
- 济南市部分体检人群血尿酸水平的现况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了解本地区高尿酸血症的发病及伴随的高血脂、高血糖发生情况。方法对3056名健康体检人群的血尿酸、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糖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血尿酸水平,将体检人群分为高尿酸血症组与血尿酸正常组,比较两组高血脂、高血糖的发生率。结果在健康体检组的平均血尿酸水平,男性血尿酸显著高于女性(P<0.05);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5);高尿酸血症组胆固醇、三酰甘油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高脂血症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高血脂密切相关,且三酰甘油较胆固醇更为明显,临床上应重视纠正高尿酸血症以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杜敏尹承华
- 关键词:尿酸血脂异常高血糖症体格检查
- 通心络胶囊对阿司匹林抵抗患者血小板聚集的影响被引量:26
- 2010年
-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的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选择正规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超过1个月的冠心病患者330例,分别用胶原(collagen,COL)和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作为诱导剂测定其静脉血中血小板聚集值,根据结果筛选出AR患者,随机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服用通心络胶囊,每次3粒,1天3次,并加服阿司匹林,100 mg/d;通心络组:服用通心络胶囊,每次3粒,1天3次;阿司匹林组:继续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疗程均为1个月。检测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血小板聚集值。结果330例患者中89例存在阿司匹林抵抗,占26.97%。联合治疗组与通心络组服药1个月后血小板聚集值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组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治疗后联合治疗组、通心络组的血小板聚集值与阿司匹林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对ADP和COL诱导血小板聚集值有一定的降低作用。
- 尹承华毕大鹏杜敏
- 关键词:冠心病阿司匹林抵抗通心络胶囊血小板聚集
- 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因素分析
- 目的:
阿司匹林作为传统的抗血小板药物早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大量循证医学的证据支持阿司匹林在冠心病的二级预防以及某些选择性患者的一级预防中具有重要价值,它可减少心血管病病死率,预防心肌梗死。然而...
- 尹承华
- 关键词:冠心病阿司匹林抵抗抗血小板治疗
- 文献传递
- 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的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尹承华张丽赵竹王建春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心功能B型钠尿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