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庆华

作品数:36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专利
  • 1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0篇药物
  • 8篇生物信息
  • 8篇生物信息学
  • 8篇基因
  • 6篇疾病
  • 5篇代谢
  • 5篇动脉
  • 4篇血管
  • 4篇MIRNA
  • 3篇代谢性
  • 3篇蛋白
  • 3篇蛋白质
  • 3篇心肌
  • 3篇主动脉
  • 3篇主动脉瘤
  • 3篇网络
  • 3篇基因组
  • 3篇非编码
  • 3篇非编码RNA
  • 3篇白质

机构

  • 32篇北京大学
  • 4篇北京大学第三...
  • 4篇中国科学院自...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6篇崔庆华
  • 8篇杨吉春
  • 4篇赵冬
  • 3篇林晓
  • 3篇蒋田仔
  • 3篇张帆
  • 3篇孔炜
  • 2篇高炜
  • 2篇刘冰
  • 2篇于芳
  • 2篇陈真真
  • 2篇刘子懿
  • 1篇陈耕
  • 1篇何顺民
  • 1篇卢铭
  • 1篇贾竹青
  • 1篇周春燕
  • 1篇王月丹
  • 1篇邱承祥
  • 1篇黄悦勤

传媒

  • 6篇生理科学进展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遗传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中国药理通讯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中国自动化与...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6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5
  • 1篇2004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荧光探针包被法测定血浆硫化氢浓度(英文)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在荧光探针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简易的方法来检测血液中的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方法:将荧光探针包被到96孔板上,冷藏待用。用饱和硫酸铵沉淀血浆或血清中的蛋白,离心后所得的上清液分别加到含包被探针和不含包被探针的微孔中,37℃避光孵育2 h,然后使用分光光度计(波长λEx/λEm340/445 nm)读取微孔的荧光值,计算包被有探针和相应无探针微孔的荧光差值,根据标准曲线浓度计算出血液中H2S的浓度。结果:灵敏度和特异性测试表明,此方法检测灵敏度下限可以达到0.3μmol/L,血液中其他成分甚至其他含硫活性成分和含硫氨基酸等对此方法影响甚微。应用此方法检测188名健康成年志愿者的血清H2S浓度[(12.1±3.5)μmol/L,95%CI:4.6~19.8μmol/L],所得结果呈正态分布(单样本K-S检验,P>0.1)。对30名高血压患者和22名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血清H2S浓度检测表明,前者H2S浓度低于后者[(3.52±1.49)μmol/L vs.(10.23±2.76)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配对样本t检验,t=9.937,P<0.001)。检测雄性Wistar大鼠血清[(19.66±2.32)μmol/L]和血浆[(18.67±2.07)μmol/L]以及动脉血[(19.34±0.51)μmol/L]和静脉血[(18.99±0.50)μmol/L]中的H2S浓度,结果表明雄性Wistar大鼠血清和血浆以及动脉血和静脉血两者差异都没有统计学意义(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P=0.38)。样品的重复性检测稳定性较好(两因素方差分析,P>0.05)。结论:此方法对检测血液中的H2S具有简单、高灵敏度、特异性和可重复性等优点,出结果快,可适用于大样本的高通量检测,满足实验室基础研究及临床一次性大样本H2S浓度检测的需求。
冯永良范静慧林宪娟杨吉春崔庆华汤新景崔庆华汤新景
关键词:荧光探针硫化氢多孔板血浆
人类疾病相关编码基因和非编码基因的生物信息学方法与技术
蒋田仔崔庆华刘冰邱承祥于春水陈耕
该成果属计算机科学与基础医学交叉科学技术领域。主要发现点包括:构建了国际上独具特色的microRNA疾病关联数据库、IncRNA疾病关联数据库、转录因子调控microRNA关系的数据库TransmiR,以及microRN...
关键词: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编码基因数据库
多虑平在制备预防或治疗由胰岛素引起的代谢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多虑平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胰岛素抵抗所引起的代谢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以及一种治疗由胰岛素抵抗所引起的代谢性疾病的药物。本发明首次公开了多虑平在作为预防或治疗由胰岛素抵抗所引起的疾病药物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本发明不...
杨吉春崔庆华
C3K及其可药用的盐在制备治疗高血压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3K及其可药用的盐在制备治疗高血压药物中的应用。首次发现C3K及其可药用的盐在高血压疾病中的关键作用,有效降低血压;在无需与其他降压药物同时使用的情况下,就可使高血压大鼠的收缩压、舒张压全面大幅降低,收...
杨吉春向瑞刘雯军崔庆华
一种真核生物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信息学技术领域的一种真核生物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方法。包括两部分:1.最优分类器的获得。2.新的蛋白质序列亚细胞位置的预测。亚细胞位置分为八种,允许用户输入未知亚细胞位置的蛋白质氨基酸残基序列,输出为本系统预...
崔庆华蒋田仔
生物信息学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1
2020年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基础,但其病理过程复杂,分子水平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几年,基因芯片、蛋白芯片、高通量测序、代谢组学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其分子机制,探索新的As基因和靶点。而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使得数目庞大、结构复杂的生物信息得以获取并利用,并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医学信息,揭示了一些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和病理状态,其中As的分子水平发病机制逐渐被认识,包括As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及药物靶点预测等,揭示了炎症反应、免疫应答、氧化磷酸化、脂代谢异常及能量循环异常与As发病高度相关。本综述将从以上方面对生物信息学在As研究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杨玉先张帆崔庆华赵冬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
长非编码RNA与重大临床疾病被引量:1
2016年
以往,人们对细胞和机体的生长发育及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往往集中于蛋白质及其编码基因。近年来在通过对蛋白编码基因表观遗传水平、转录水平以及转录后水平的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生长、发育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人体基因组中约98%的基因转录组为非编码RNA,其中绝大部分为LncRNA,只有不足2%的编码基因最终经过转录翻译为蛋白质。最新的研究表明,人体中存在数万条LncRNA。目前,只有极少数LncRNA在细胞代谢及疾病发生中的作用被初步揭示,绝大部分的LncRNA的功能完全未知。进一步深入研究LncRNA的生物学功能,有可能为阐明许多重大疾病的发病过程及机制带来重大的突破,并提供独特的干预靶点。本综述简要讨论LncRNA与一些重大临床疾病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
王君佩陈真真崔庆华杨吉春
关键词:发病机制
后lncRNA时代的lncRNA生物信息学
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发现了大量的lncRNA,而如何解释这些lncRNA数据是我们所面临的紧迫任务。在后lncRNA时代,我们需要迫切回答的两个重要问题是(1)lncRNA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2)lncRNA的...
崔庆华
一种T2DM引起冠心病风险的预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T2DM引起冠心病风险的预测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T2DM引起冠心病风险的预测方法包括:训练冠心病风险预测分类器;获取冠心病风险预测分类器所需要的待预测者的特征选用身体指标;根据所述特征选用身体指标生成输入...
崔庆华赵冬樊锐张宁杨龙艳柯静
靶向RNA的化学小分子药物计算机筛选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靶向RNA的化学小分子药物计算机筛选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收集和整理训练数据集,(2)挖掘预测方法特征,(3)创建预测方法与模型,(4)验证预测方法与模型。本发明可为靶向RNA的化学小分子的计算机筛选;基...
崔庆华周源曾攀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