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灼日

作品数:163 被引量:475H指数:10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3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6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8篇胆管
  • 34篇肿瘤
  • 32篇切除
  • 27篇细胞
  • 25篇手术
  • 24篇切除术
  • 22篇胆管癌
  • 20篇胆囊
  • 20篇蛋白
  • 19篇外科
  • 18篇肝癌
  • 16篇结石
  • 16篇基因
  • 14篇肝细胞
  • 13篇肝切除
  • 12篇胆管肿瘤
  • 12篇外科手术
  • 10篇胆囊切除
  • 9篇肝切除术
  • 8篇胆囊炎

机构

  • 86篇湖南省人民医...
  • 75篇海南省人民医...
  • 19篇南华大学
  • 5篇湖南师范大学
  • 4篇江西医学院第...
  • 4篇中南大学湘雅...
  • 4篇中南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海南医学院附...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华医学会
  • 1篇湖南省卫生厅
  • 1篇海南医学院附...

作者

  • 162篇李灼日
  • 42篇吴金术
  • 35篇周开伦
  • 25篇武金才
  • 25篇郑进方
  • 22篇毛先海
  • 20篇张震生
  • 14篇曹友德
  • 13篇陈家诚
  • 11篇聂盛丹
  • 11篇刘初平
  • 11篇蒋波
  • 10篇邢贻雷
  • 10篇梁珊
  • 10篇汪新天
  • 10篇肖占祥
  • 9篇戚悠飞
  • 8篇梁安林
  • 8篇陈骋
  • 8篇孙启刚

传媒

  • 27篇中国普通外科...
  • 15篇医学临床研究
  • 9篇湖南医学
  • 9篇中国医师杂志
  • 8篇海南医学
  • 8篇中国现代手术...
  • 7篇中华肝胆外科...
  • 7篇中国现代医学...
  • 7篇中国热带医学
  • 6篇2012全国...
  • 4篇肝胆外科杂志
  • 3篇当代医师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19
  • 6篇2018
  • 6篇2017
  • 9篇2016
  • 12篇2015
  • 11篇2014
  • 12篇2013
  • 12篇2012
  • 11篇2011
  • 16篇2010
  • 16篇2009
  • 8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5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1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周性假性动脉瘤的治疗:附29例报告
李振振曾昭凡肖占祥吴鸿飞戚悠飞李灼日
老年性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老年性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459例老年性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方式。结果老年性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胆囊移位的发生率高于普通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P<0.005)。老年性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腹膜炎反应低于普通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P<0.005)。老年性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合并症发生率高(P<0.05)。老年性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与普通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方式选择存在差异(P<0.05),但去除胆囊移位因素的影响后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老年性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胆囊移位及合并症发生率高,手术方式以开腹胆囊切除术为宜,尤其是存在胆囊移位者。
毛先海吴金术李灼日周力学
关键词:老年人胆石症胆囊炎胆囊切除术
HTPAP单体型与基因表达及肝癌预后的关系
  目的:前期研究中,我们对864例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跨HTPAP基因全长检测发现了6个位点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武金才陈虒李灼日周开伦贾户亮任宁
关键词:肝细胞癌单体型复发预后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四跨膜蛋白CO-029介导肿瘤坏死因子诱导胆管癌上皮间质转化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探讨四跨膜蛋白CO-029表达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肝内胆管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中的作用.方法 实时PCR与蛋白印迹法检测CO-029在胆管癌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利用慢病毒干扰CO-029的表达,探讨其对TNFd诱导EMT过程的影响;通过免疫共沉淀后蛋白印迹法及质谱分析证实TNFαR1在肝内胆管癌可直接或间接与四跨膜蛋白CO-029形成复合物.结果 CO-029在肝内胆管癌细胞和组织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慢病毒干扰胆管癌细胞后CO-029表达水平显著下调;CO-029表达下调后,TNFα不能诱导胆管癌细胞发生EMT.免疫共沉淀显示TNFαR1可直接或间接与四跨膜蛋白CO-029形成复合物.结论 CO-029参与调节TNFα/TNFαR1诱导肝内胆管癌细胞发生EMT,在胆管癌的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陈良李灼日周开伦赵鸣王业鸿武金才
关键词:肝内胆管癌肿瘤坏死因子上皮间质转化
睑裂狭小综合征一家系的FOXL2基因突变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确定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睑裂狭小综合征(BPES)家系的致病基因及其突变位点和类型。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直接测序技术,对来自同一家系的4例BPES患者及家系中6例正常人和50例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DNA进行分子遗传学分析,筛查FOXL2基因的外显子序列。结果来自同一家系的4例BPES患者均发现有FOXL2基因892C>T的改变,为无义突变,而家系中6例正常人及50例正常对照者的FOXL2基因中均未发现突变。结论FOXL2基因的一种已知突变可能是该BPES家系的重要致病因素。
徐伟贺贵云李灼日
关键词:睑裂狭小综合征聚合酶链反应基因突变
急性右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右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5年6月一2017年6月收治的63例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从小腿周径差、彩超检查及造影3方面对疗效进行评价,并统计导管接触溶栓后患者复查肺部增强CT情况。结果:63例患者中,57例进行导管接触溶栓+下腔静脉滤器,6例进行导管接触溶栓+下腔静脉滤器+肺动脉碎栓、溶栓。治疗后,患者小腿周径差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叮)。患者显效26例,有效28例,好转8例,无效l例,I临床治愈率为85.7%。63例下腔静脉滤器,取出60例,3例留置为永久性滤器。新增肺栓塞12例,无致死性肺栓塞发生。结论:导管接触溶栓对右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较好,但导管接溶栓时有较高肺栓塞发生率,应积极放置下腔静脉滤器。
刘飒华肖占祥戚悠飞岳劼陈浩李灼日
关键词:肺栓塞下腔静脉滤器
门静脉栓塞及结扎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肝再生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对比门静脉栓塞与结扎后大鼠纤维化肝再生的差异.方法 肝纤维化大鼠50只随机取10只作为术前对照,另外40只随机分为:肝纤维化门静脉栓塞组(A1,n=20)、肝纤维化门静脉结扎组(A2,n=20),分别栓塞或结扎门静脉右支.术前及术后各观察时点取外周血检测血清ALT、AST.称取各叶肝脏及全肝重量,计算术后不同时间未栓塞及未结扎肝叶占整个肝脏的百分比.分别取大鼠栓塞、结扎侧肝叶及未栓塞、未结扎侧肝叶行HE染色观察肝脏显微结构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及Ki-67的表达.结果 A1、A2两组大鼠术后ALT、AST呈一过性升高.门静脉栓塞及结扎术后第1天ALT、AST较术前明显升高并达到高峰[ALT,A1组(66.5±6.3)U/L比(491.5 ±48.0) U/L,A2组(62.8±5.7) U/L比(433.7±41.0)U/L;AST,A1组(113.4±12.5) U/L比(685.2 ±65.7) U/L,A2组(110.4±11.1) U/L比(623.9±75.2) U/L,P<0.05],第3天开始下降,第14天时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两组大鼠未栓塞及未结扎侧肝重/全肝重百分比均随时间增加.术后1天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14天(A1组,50.2±5.0、57.7 ±5.7、61.8 ±6.6;A2组,49.6±3.5、55.7 ±6.9、63.0±5.1)较术前(A1组,34.4 ±4.0;A2组,34.4±4.0)明显增加(P<0.05).A1与A2组各时点未栓塞叶肝重/全肝重、未结扎叶肝重/全肝重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测:术后未栓塞及未结扎侧肝叶增殖细胞核抗原及Ki-67表达较术前明显增加并于术后第3天达高峰(P<0.05).以后缓慢下降,14天恢复至术前水平.A1与A2两组PC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纤维化大鼠选择性门静脉栓塞、门静脉结扎后对侧肝脏均有再生能力.门静脉栓塞与结扎两者均能有效诱导纤维化肝脏再生,增生程度无明显差异.门静脉栓塞及结扎诱导纤维化肝脏再生是�
陈骋郑进方覃伶伶张震生孙启刚刘俊李灼日
关键词:门静脉栓塞纤维化肝再生
门静脉栓塞及结扎联合肝细胞生长因子对肝纤维化大鼠肝再生的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门静脉栓塞及结扎联合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对肝纤维化大鼠肝再生的作用。方法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将100只肝纤维化大鼠随机分为5组,术前对照组、门静脉栓塞组(A1组)、门静脉结扎组(A2组)、门静脉栓塞+肝细胞生长因子组(B1组)和门静脉结扎+肝细胞生长因子组(B2组),每组20只。除术前对照组外以上各组栓塞或结扎大鼠门静脉右支。每组于术前及术后1、3、7及14 d分批处死大鼠,每次5只,检测各组时间点大鼠外周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的含量;称取各叶肝脏及全肝重量,计算术后不同时间点非栓塞及非结扎肝叶占整个肝脏的百分比;免疫组化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与Ki-67的表达。结果术后各组ALT、AST呈一过性升高改变,表现为术后第1天达到高峰,B1与B2组术后第1、3、7天ALT及AST峰值分别较A1与A2组低(P<0.05)。各组大鼠非栓塞及非结扎侧肝重/全肝重百分比均随时间增加而增加,术后第7、14天B1组非栓塞叶肝重/全肝重较A1组高,B2组非结扎叶肝重/全肝重较A2组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改变:A1与A2组、B1与B2组术后非栓塞及非结扎侧肝叶PCNA与Ki-67的表达较术前明显增加并于第3天达高峰(P<0.05),然后缓慢下降,第14天A1与A2组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而B1与B2组较术前仍明显升高(P<0.05)。结论肝纤维化大鼠选择性门静脉栓塞、门静脉结扎后对侧肝脏均有再生能力;外源性HGF能明显提高肝再生能力。
刘俊陈骋郑进方覃伶伶张震生孙启刚李灼日
关键词:门静脉栓塞肝细胞生长因子纤维化肝再生
TNF-α与胆管癌侵袭转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胆管癌是一种恶性胆管上皮肿瘤,其早期诊断困难,导致胆管癌患者预后差。TNF-α作为一种主要的炎性因子,在很多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在慢性胆管炎症中能诱导胆管癌的发生发展,并在促进胆管癌侵袭转移中扮演一种总开关角色,本综述分析它与胆管癌的侵袭与转移之间的密切关系,并提示抑制TNF-α对胆管癌治疗及预防具有重要作用。
陈良李灼日武金才
关键词:胆管癌TNF-Α上皮间质转化
十二指肠外瘘8例的诊治被引量:2
2004年
回顾性分析 1 3年间收治的 8例十二指肠外瘘的临床资料。 1例因外伤所致 ,7例并发于上腹部手术 ,其中 4例为胆囊切除术后。 4例经非手术治疗自然愈合 ,3例经手术治疗愈合 ,1例死亡。加强监护 ,防治感染 。
朱朝庚陈道瑾刘初平李灼日吴金术
关键词:十二指肠疾病肠瘘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