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瑶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红霉素
  • 3篇红霉素衍生物
  • 2篇亚甲基
  • 2篇抗菌
  • 2篇抗菌活性
  • 2篇甲基
  • 1篇亚乙基
  • 1篇衍生物
  • 1篇乙基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安全
  • 1篇双键
  • 1篇体外抗菌
  • 1篇体外抗菌活性
  • 1篇确证
  • 1篇羟基
  • 1篇羟基-1
  • 1篇活性
  • 1篇红霉素A
  • 1篇NMR

机构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4篇杨瑶
  • 3篇刘露
  • 3篇施阳
  • 3篇雷平生
  • 3篇许蓬

传媒

  • 2篇药学学报
  • 1篇波谱学杂志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07
  • 2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9S)-9-羟基-12-亚甲基红霉素A衍生物的合成
2007年
为了合成具有抗菌活性的红霉素衍生物,本文以红霉素A为原料,合成了6-位烯丙基取代中间体12,21-双键-2′-O,4″-O-二苯甲酰基-(9S)-9-O,11-O-异丙基-6-O-烯丙基红霉素A12,得到(9S)-9-羟基-12-亚甲基衍生物6和6,7-去氢-(9S)-9-羟基-12-亚甲基衍生物11。经13C NMR,FAB-MS确证产物结构。所得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菌活性测定。6和11均显示出较弱的抑菌活性。
许蓬杨瑶施阳雷平生刘露
关键词:抗菌活性
(9S)-12-亚甲基红霉素衍生物的合成及体外抗菌活性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合成新的具有抗菌活性的红霉素衍生物。方法 以红霉素为原料,合成中间体2′O, 4″O 二苯甲酰基-(9S)-9-O, 11-O-异丙基-12-亚甲基红霉素与6, 7 去氢-2′-O,-4″-O-二苯甲酰基-(9S)-9-O, 11-O 异丙基12-亚甲基红霉素,进而合成相应(9S) 9 O, 11-O-亚乙基-12-亚甲基衍生物。产物结构经13CNMR,FAB MS确证。对所得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菌活性测定。结果 制备11个红霉素衍生物,其中5个未见文献报道。化合物9和12进行了体外抗菌活性测定。结论 化合物9和12表现出较弱的抗菌活性。
刘露杨瑶施阳许蓬雷平生
关键词:抗菌活性
全健康理念视角下的中国—东盟生态安全合作
2024年
生态安全已经成为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然而,现有研究往往侧重于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单一维度或领域的生态安全合作,缺少跨学科、多层次的分析研究。文章基于“人类—动物—环境”的全健康理念视角,梳理中国—东盟生态安全合作取得的成果与面临的挑战,并针对现有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即中国与东盟应加强在法律法规方面的合作,加大在能力建设方面的协作力度,深化资源共享与合作,并建立一个高效的监测和评估体系。
杨瑶
关键词:生态安全
应用^(13)C NMR-DEPT技术确证红霉素衍生物的结构
2005年
由红霉素A衍生物经二氯亚砜消除反应制备 12, 21 双键 2′ O, 4″ O 二苯甲酰基 (9S) 9 O, 11 O 异丙基红霉素A 5时, 同时得到另一化合物:6, 7:12, 21 二双键 2′ O, 4″ O 二苯甲酰基 (9S) 9 O, 11 O 异丙基红霉素A 6. 应用13C NMR DEPT技术, 确证了6的结构为二双键产物, 双键位于红霉素内酯环6, 7位.
雷平生许蓬刘露施阳杨瑶
关键词:红霉素NMR^13C双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