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剑

作品数:76 被引量:223H指数:8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6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20篇小肠移植
  • 11篇外科
  • 10篇手术
  • 10篇腹腔
  • 8篇综合征
  • 8篇小肠
  • 7篇短肠综合征
  • 7篇术后
  • 7篇肠综合征
  • 6篇营养支持
  • 6篇排斥
  • 6篇细胞
  • 5篇移植术
  • 4篇移植术后
  • 4篇移植物
  • 4篇食蟹猴
  • 4篇手术治疗
  • 4篇排斥反应
  • 4篇腔镜手术
  • 4篇腔镜手术治疗

机构

  • 52篇南京军区南京...
  • 16篇南京大学
  • 10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江阴市人民医...
  • 1篇临沂市人民医...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76篇王剑
  • 57篇李幼生
  • 53篇黎介寿
  • 22篇姚丹华
  • 18篇毛琦
  • 17篇李元新
  • 16篇郭明晓
  • 14篇李宁
  • 12篇张少一
  • 12篇倪小冬
  • 10篇孔文成
  • 7篇任乐乐
  • 7篇吴波
  • 7篇王凯
  • 7篇郑磊
  • 6篇张金旻
  • 6篇邵雪晴
  • 6篇刘辉
  • 6篇赵振国
  • 6篇董伟

传媒

  • 11篇肠外与肠内营...
  • 8篇中华器官移植...
  • 5篇2014中国...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胃肠外科...
  • 3篇中国实用外科...
  • 3篇中华消化外科...
  • 3篇第五届全军器...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中华普外科手...
  • 2篇中华移植杂志...
  • 2篇2012中国...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腔镜外科...

年份

  • 2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11篇2014
  • 10篇2013
  • 13篇2012
  • 10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部创伤并严重腹腔感染患者腹腔脓液细菌学及耐药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分析腹部创伤并严重腹腔感染患者的腹腔脓液细菌菌群分布及体外药物敏感情况。方法2001年1月至2012年5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收治的腹部创伤并发严重腹腔感染病例41例,获得腹腔脓液标本共123份,回顾性分析微生物实验室菌群及药敏结果,输入WHONET5.4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41例患者腹腔脓液标本共分离出297株菌,平均(7.2±2.3)株。革兰阳性细菌占44.1%(131/297),革兰阴性细菌占55.2%(164/297),真菌占0.7%(2/297)。分离率前5位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72株,24.2%)、金黄色葡萄球菌(66株,22.2%)、肺炎克雷伯菌(34株,11.4%)、粪肠球菌(28株,9.4%)和铜绿假单胞菌(21株,7.1%)。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和亚胺培南的敏感率较高,均超过90%,分别为9l%和98%。革兰阳性球菌对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的敏感率均为1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100%、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为79%。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敏感率最高(90%)。结论腹部创伤并严重腹腔感染患者腹腔感染菌尽管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但革兰阳性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比例也较高;头孢哌酮、环丙沙星、亚胺培南、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
张少一李幼生王剑虞文魁李宁黎介寿
关键词:腹部损伤细菌学脓毒性严重腹腔感染
宫颈癌伴慢性盆腔放射病患者的肛管直肠功能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盆腔放射病(pelvic radiation disease,PRD)为放疗后盆腔内多器官、多部位损伤,患者在病变小肠切除术后存在便频、便失禁等症状。直肠在盆腔放疗中是最易受放射性损伤的部位,目前针对PRD患者肛管直肠功能的研究尚不充分。文中主要了解宫颈癌伴慢性PRD患者的肛管直肠功能,并为PRD的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住院患者,分别纳入需行小肠切除术的宫颈癌伴PRD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者来自门诊体检人群。在排除了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及便秘、盆底失迟缓等消化系统疾病后分别入PRD组(n=20)和对照组(n=20),根据年龄进行配对。所有受试者均完成肠镜、肛门测压。根据肠镜结果评估放射性直肠黏膜损伤程度,比较2组间肛管直肠测压结果。结果研究所纳入的所有研究对象均无直肠狭窄、梗阻。PRD组的肛管静息压为(47.23±9.08)mm Hg,与对照组[(58.25±9.24)mm 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管最大收缩压PRD组为(75.92±30.15)mm Hg,与对照组[(146.50±18.76)mm 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肛管舒张压PRD组为(23.30±12.49)mm Hg,与对照组[(39.10±9.99)mm 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肠排便压PRD组为(22.85±16,69)mm Hg,与对照组[(50.90±9.14)mm 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肠最大耐受量PRD组为(112.85±51.34)m L,与对照组[(173.50±48.15)m 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在直肠初始阈值(P=0.416),直肠排便感觉阈值(P=0.161);括约肌功能长度(P=0.313)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癌伴PRD患者因放疗致其肛门内外括约肌功能受损,直肠最大耐受容量减少。肠道手术前需评估其肛管直肠的神经与肌肉功能,以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从而最大程度改善PRD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陈勇黄雨桦王静姚丹华王剑蔡忠良毛琦李幼生
关键词:放射性肠炎直肠肛门测压
外科治疗慢性缺血性结肠炎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缺血性结肠炎是肠缺血的最常见形式,其中少部分病例需要外科干预,这一群体的最普遍症状是结肠梗阻。本研究的目的是总结慢性缺血性结肠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自2009年3月至2010年7月9例进行外科治疗的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者表现为缺血性结肠炎的慢性并发症接受外科治疗,包括5例男性和4例女性,年龄分布为39~78岁。所有患者有外伤或心血管疾病的病史,诊断依靠腹部CT扫描、结肠气钡双重造影、肠镜检查过和血管造影,手术为一期或分期的病变肠段切除,所有诊断为病理所证实,随访最长至33个月,患者状况良好,未见复发。结论对慢性缺血性结肠炎并伴有并发症的患者,外科治疗效果确切。
王剑李幼生王凯李刚黎介寿
关键词:结肠炎肠梗阻结肠切除术
生长激素治疗短肠综合征患者随机对照试验荟萃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系统评价生长激素治疗短肠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手工检索方法收集生长激素治疗短肠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按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共4个试验,70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生长激素能显著增加短肠综合征患者体重[MD=1.66,95%CI(0.69,2.63),P<0.01],去脂体重[MD=1.93,95%CI(0.97,2.90),P<0.01],促进残余肠道对能量[MD=4.42,95%CI(0.26,8.58),P<0.05],氮[MD=4.85,95%CI(0.20,9.49),P<0.05],脂肪[MD=5.02,95%CI(0.21,9.82),P<0.05]的吸收。结论生长激素治疗短肠综合征短期疗效是安全、有效的,远期疗效还有待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
郭明晓李幼生王剑黎介寿
关键词:生长激素短肠综合征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
经皮内镜引导下盲/结肠造口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总结经皮内镜引导下盲/结肠造口术(PEC)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应用体会,探讨PEC的适应证、实施方法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2月以来2例应用PEC行顺行灌肠治疗UC的实施方法,观察治疗前后UC临床严重程度分级、内镜分级及病理组织学分级变化。结果 2例患者UC临床严重程度分级、内镜分级及病理组织学分级明显好转,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应用PEC行顺行灌肠治疗UC是安全、有效的。
李刚李幼生汪志明王剑李元新黎介寿
关键词:结肠炎溃疡性灌肠结肠造口术
环孢素A与他克莫司对大鼠原位小肠移植慢性排斥反应的影响
2012年
目的建立稳定可靠的长期存活大鼠原位小肠移植慢性排斥反应(CR)模型,比较环孢素A(CsA)与他克莫司(Tac)诱导的CR的特点。方法供、受鼠分别为雄性近交系F344、Lewis大鼠,移植小肠肠系膜上动脉、门静脉分别与受鼠肾下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端侧吻合,切除受鼠原小肠,移植小肠两端分别与受鼠肠行端端吻合。研究工为受鼠手术当天至术后第13天肌肉注射CsA,5mg·kg^-1·d^-1。研究Ⅱ为手术当天至术后第13天及术后第20、27天肌肉注射Tac,低、中、高剂量组的剂量分别为0.3、0.5、1.0mg·kg^-1·d^-1。观察大鼠存活率、体重及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研究I中,受鼠术后60、90d的病理表现均为CR,但肠黏膜钝化不明显。研究Ⅱ中,低、中剂量组受鼠最长存活126d,而高剂量组受鼠存活超过180d,体重增长曲线接近同系移植组。CsA与Tac制备的受鼠移植小肠病理学表现均为中、重度CR,但Tac制备的模型更接近临床小肠移植的CR病理学特征。结论以F344大鼠为供鼠、Lewis大鼠为受鼠,分别以CsA、Tac为免疫抑制剂均可建立稳定的大鼠原位小肠移植CR模型,Tac制备的受鼠存活时间更长,病理学特征更为典型。
李幼生王剑魏威朱雁飞吴波李宁黎介寿
关键词:小肠移植移植物排斥疾病模型
损伤控制性手术对猪重度腹部枪伤全身炎症反应及早期死亡率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比较重度腹部枪伤伴失血性休克行损伤控制手术与传统一期手术对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雌性本地杂种猪腹部枪伤及放血后建立肠袢多处伤及失血性休克模型后,32只动物随机分为2组(n=16):传统手术组(CS组)和损伤控制组(DCS组)。经适量晶体液复苏后行剖腹探查。CS组行损伤肠管切除端端吻合、腹腔冲洗、确定性关腹;DCS组行肠管残端血管钳夹闭、结扎、腹腔冲洗、临时关腹。记录手术时间、输液量、失血量、小时尿量,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动脉血气、凝血指标等。术后6h,每组处死6只动物,取心肌、肺、小肠和肝组织行病理学检查。每组剩余10只动物用于观察创伤后24h生存率。结果两组间失血量、平均动脉压(MAP)无明显差异(P=0.05);与CS组比较,DCS组的手术时间(1.1±0.2hvs2.4±0.3h,P<0.01)短、输液量(3204±254mlvs3756±313ml)少(P<0.05)、小时尿量多、心率慢,酸中毒和凝血障碍较轻。DCS组的组织损伤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较CS组更低。尽管DCS组创伤后24h生存率(80%)的数值高于CS组(50%),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175)。结论损伤控制手术较传统手术的手术时间短、输液量少,能更快纠正酸中毒、凝血障碍和低体温,避免进一步加重休克复苏后的再灌注损伤和炎症反应、维护多脏器功能。
李幼生王鹏飞毛琦王剑黎介寿
关键词:损伤控制性外科创伤枪击
小肠移植中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诱导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人源化抗CD52单克隆抗体(阿来佐单抗)与抗CD25单克隆抗体(达利珠单抗)在小肠移植诱导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2年间11例小肠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例在小肠移植时使用了阿来佐单抗(阿来佐单抗组),5例应用了达利珠单抗(达利珠单抗组)。观察术前和术后12周内受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的变化情况,术后3个月内排斥反应、感染的发生情况,以及受者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阿来佐单抗组受者中,1例因发生急性心功能衰竭于术后13d死亡,余5例术后8周内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显著下降,8周后开始缓慢上升,外周血CD3+、CIN+及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下降至给药前的5%,并在给药后8周内维持在稳定的低水平。达利珠单抗组受者中,1例因曲霉感染于术后25d死亡,余4例受者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计数在给药后1d明显增加,1周后持续稳定在正常水平。术后3个月内,阿来佐单抗组检出轻度排斥反应1例,达利珠单抗组检出轻、中、重度排斥反应各1例,经及时抗排斥反应治疗后成功好转。11例受者术后3个月时血肌酐、尿素氮、丙氨酸转氨酶、胆红素总量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阿来佐单抗或达利珠单抗均可成功进行小肠移植免疫诱导,但阿来佐单抗诱导后的感染发生率更低。
姚丹华李幼生王剑郭明晓王凯赵丙超张少一
关键词:小肠移植达利珠单抗免疫诱导
腹腔镜手术治疗慢性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51
2016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慢性粘连性肠梗阻(CASBO)的可行性和潜在优势。方法回顾性收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自2011年3月至2014年8月间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36例CASBO患者的临床资料(腹腔镜组),并按手术时间逆向连续选取2007年4月至2011年2月间同等数量的开腹手术患者作为对照(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症状持续时间、体质指数和腹部手术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手术组行完全腹腔镜手术、腹腔镜辅助手术和中转开腹手术的患者数量分别为17、10和9例,中转开腹率为25.0%(9/36)。其中3例因不确定是否发生肠损伤、5例因分离肠袢间粘连以及2例需要行小肠切除而行腹腔镜辅助手术;3例因发生肠损伤、6例因分离肠袢与腹壁粘连而行中转开腹手术。两组的术中肠粘连分级、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小肠切除率、住院费用的比较以及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相比开腹组,腹腔镜组皮肤切口更小[中位数2(0—10)cm比12(7—16)cm,P=0.000],恢复肠蠕动和恢复饮食时间提前[中位数分别为2(1~20)d比3(2~10)d和4(2~26)d比5(3—13)d,均P=0.001],住院时间也更短[中位数5(2~28)d比7(4~26)d,P=0.001]。结论相对于传统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可以明显改善CASBO患者的术后恢复过程。且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王剑毛琦姚丹华李幼生黎介寿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慢性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
一种用于跨越舰船内部密封舱门的变形担架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跨越舰船内部密封舱门的变形担架,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第一框架的一端与第二框架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第三框架,第三框架的一端与第二框架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第三框架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滚轮;第一锁定装...
刘辉刘福晨薛文俊张金旻王珂男肖亮王剑郭兴刚邵雪晴董伟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