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剑

作品数:10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3篇遗传流行病学
  • 3篇遗传流行病学...
  • 3篇系统性红斑
  • 3篇系统性红斑狼...
  • 3篇流行病学研究
  • 3篇狼疮
  • 3篇红斑
  • 3篇红斑狼疮
  • 2篇寻常型
  • 2篇遗传度
  • 2篇银屑
  • 2篇银屑病
  • 2篇银屑病患者
  • 2篇细胞
  • 2篇家族
  • 2篇汉族
  • 2篇汉族人
  • 1篇蛋白

机构

  • 8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王剑
  • 6篇张学军
  • 5篇杨森
  • 4篇周顺铭
  • 4篇何素敏
  • 3篇李伟
  • 2篇梁燕华
  • 2篇杜卫东
  • 2篇刘建军
  • 1篇严开林
  • 1篇张胜权
  • 1篇肖凤丽
  • 1篇吴学平
  • 1篇陈建军
  • 1篇贾雪梅
  • 1篇徐生新
  • 1篇王红艳
  • 1篇孙良丹
  • 1篇范星
  • 1篇刘建军

传媒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国外医学(皮...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8
  • 7篇2006
  • 1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P-25在Caco-2细胞模型中吸收机制研究
苯磺酰芍药苷(Benzene-sulfonyl paeoniflorin,代号:CP-25)是一种新的芍药苷(Paeoniflorin,Pae)酯化衍生物,本所前期研究表明CP-25具有明显抑制炎症的作用,对大鼠AA有良...
王剑
关键词:芍药苷P-糖蛋白CACO-2细胞
文献传递
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致病基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5年
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皮肤附属器肿瘤,临床较少见。通常20岁前发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此肿瘤具有遗传异质性,不同人种致病基因可能位于不同染色体上。从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致病基因的定位、克隆、突变检测、功能与结构的研究叙述。
王剑刘建军张学军
关键词: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致病基因皮肤附属器肿瘤
依诺肝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急性加重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 探讨依诺肝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急性加重(AECOPD)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合理应用依诺肝素提供参考.方法 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急性加重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诺肝素治疗,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CRP、CO2分压、碳酸氢根比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RP、D-二聚体、CO2分压、CD3+、CD4+、CD4+/CD8+、IgA、IgG、Ig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D-二聚体、CO2分压、CD3+、CD4+、CD4+/CD8+、IgA、IgG、IgM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急性加重治疗中应用依诺肝素能够有效提高近期疗效,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从而改善免疫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陶慧敏胡旭钢王剑李优严杰陈清勇
关键词:依诺肝素免疫功能
花斑癣的遗传流行病学分析
2006年
目的探讨花斑癣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和可能的遗传模式。方法采用调查表的方式对503例花斑癣患者及其家系进行问卷调查,应用Epi6.0、SPSS10.0软件、Falconer公式和复合分离分析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①503例花斑癣患者平均发病年龄(22.85±10.36)岁;男、女患者平均首发年龄分别为(23.45±10.51)岁和(21.53±9.91)岁(P〉0.05);男女患者的首次发病高峰年龄均是20—29岁。②503例中有家族史者106例(21.1%),男性有家族史者发病年龄早于无家族史者(P〈0.01);有家族史者复发频率较无家族史者高,病程也较长。③先证者一、二、三级亲属的发病率分别为5.31%、1.65%和0.28%;计算遗传度分别为48.13%、40.11%和27.20%。④通过复合分离分析,花斑癣的最佳遗传模型为多基因累加模式。结论遗传因素在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何素敏杜卫东杨森周顺铭李伟王剑徐生新张学军
关键词:花斑癣流行病学遗传度
皖籍汉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可能的遗传模式,并分析皖籍汉人SLE的遗传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调查表的形式收集患者的临床及家系资料,用EpiInfo6·0及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用SAGE3·1进行遗传模式的复合分离分析。结果平均发病年龄为30·2岁,平均病程为32·5个月。SLE存在多主基因效应、主基因模型拟合最好,支持在多基因基础上符合孟德尔遗传的主基因效应。结论遗传因素在SLE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SLE遵循多主基因遗传模式而非单基因遗传模式。
王剑刘建军杨森陈建军周顺铭何素敏梁燕华张学军
关键词:红斑狼疮遗传流行病学
有家族史和无家族史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表型的比较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分析有家族史和无家族史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在发病年龄、发病季节、病情严重程度及发病部位等表型上的不同。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210例有家族史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780例无家族史该病患者进行调查,用EPI和SPSS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有家族史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较无家族史该病患者发病年龄早(t=3·585,P=0·000),在夏季的发病频率低(χ2=6·458,P=0·011),病情较轻(χ2=12·712,P=0·002),较少累及到臀部(χ2=8·059,P=0·005)、胸部(χ2=5·235,P=0·022)、腹股沟(χ2=7·496,P=0·006)、颈部(χ2=6·515,P=0·011)、腋下(χ2=9·594,P=0·002)、外生殖器(χ2=4·813,P=0·028)和甲(χ2=5·735,P=0·017)部位。结论有家族史和无家族史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在某些表型上差异有显著性,可能具有不同的遗传学基础。
李伟孙良丹杜卫东杨森肖凤丽何素敏周顺铭王剑周福圣张学军
关键词:表型
汉族人系统性红斑狼疮遗传流行病学研究
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系统累及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确切病因未明。可能与遗传、性激素、环境因素等有关。早在10年前,国外许多研究小组就开始对SLE进行家系收集,全基因组扫描和连锁分析将SLE的易感基因定位...
王剑
关键词:遗传流行病学
文献传递
瘢痕疙瘩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了解中国人瘢痕疙瘩患者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的特点。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对550例瘢痕疙瘩先证者流行病学分析并用Falconer法计算遗传度。结果发病年龄(22·61±12·34)岁,男女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有家系患者比无家系患者病情更重且此种差异有显著性(χ2=8·430,P<0·05)。有家系患者中58·20%为多发患者,而无家系患者中该比例为47·4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χ2=5·167,P<0·05)。患者一、二和三级亲属的遗传度分别是71·55%、40·51%和17·14%,加权平均遗传度为58·89%。结论年轻人好发且无性别差异,遗传因素可能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周顺铭杨森李伟王剑何素敏梁燕华王红艳张学军
关键词:瘢痕疙瘩流行病学遗传度
IL-15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从mRNA及蛋白质水平研究白介素15(IL-15)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及非皮损皮肤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对2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及非皮损皮肤中IL-15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同时以10例正常人皮肤作为对照。结果2种IL-15前体蛋白的mRNA在所有皮肤标本中都有表达,银屑病皮损中IL-15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非皮损处皮肤(P<0.001)和正常人皮肤(P<0.001),非皮损皮肤的表达与正常人皮肤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L-15低表达于非皮损和正常皮肤的基底细胞层,而在银屑病皮损处高表达,且表达范围可达表皮全层及真皮乳头层。皮损处IL-15的表达明显高于非皮损(P<0.001)和正常皮肤(P<0.001),非皮损与正常皮肤之间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的皮损中高表达IL-15,在疾病的发生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张国龙张胜权严开林吴学平范星王剑贾雪梅杨森刘建军张学军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5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汉族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旨在探讨SLE可能的遗传模式,并分析汉族人群SLE的遗传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调查表的形式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家系资料,用Epi Info 6.0及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用SAGE3.1进行遗传模式的...
王剑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