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洪涛
-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MSCT探讨肺内单发亚实性结节与血管的关系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MSCT图像中肺亚实性结节与供血血管关系及类型,及其对亚实性结节良恶性诊断的意义。方法对88例GGN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病灶及周围供血血管形态并进行分类,将亚实性结节与供血血管关系分为四种类型:Ⅰ型血管在GGN旁绕行;Ⅱ型完整的血管穿过GGN;Ⅲ型血管在GGN内扭曲、扩张;Ⅳ型更为复杂的血管表现。将分析结果与手术病理及随诊结果对照。结果40例亚实性结节病理诊断为恶性结节。40例亚实性结节与供血血管的关系四种类型(Ⅰ~Ⅳ)分别为0,8,21,11例,Ⅲ型最多。11例Ⅳ型均为浸润性腺癌,21例Ⅲ型中17例为浸润性腺癌,其余2例为原位腺癌,2例为微浸润腺癌,Ⅲ型+Ⅳ型为浸润性腺癌的可能性非常大,且四组亚实性结节与供血血管关系类型有统计学意义(X2=17.930,P=0.006)。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能清楚显示GGN与其供血血管的关系,其对GGN良恶性性质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季泽强管星于志军秦洪涛李淑静
- 关键词:血管腺癌
- 薄层CT平扫对主动脉夹层诊断的价值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 探讨薄层CT平扫对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疑似主动脉夹层病人,男26例,女30例,平均年龄(55.9±11.2)岁,以CT血管成像(CTA)作为金标准,其中30例确诊为主动脉夹层,26例非主动脉夹层。采用χ2检验对2组间内膜瓣钙化内移、增宽的主动脉密度不均、管腔内线样高密度、主动脉横径增宽这4个主要CT平扫征象及伴随征象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对主要征象做诊断准确性分析。结果 主动脉夹层平扫的主要征象包括内膜瓣钙化内移(22例,39.3%)、增宽的主动脉密度不均(44例,78.6%)、腔内线样高密度(31例,55.4%)、主动脉横径局限性或广泛性增宽(36例,64.3%);伴随征象包括主动脉壁钙化(47例,83.9%)、病变累及分支血管管腔增粗(6例,10.7%)、心包积液(11例,19.6%)、胸腔积液(15例,26.8%)。主动脉夹层组的内膜瓣钙化内移和管腔内线样高密度发生率均高于非主动脉夹层组(均P<0.05);其中,内膜瓣钙化内移诊断主动脉夹层的敏感度66.7%,特异度92.3%,准确度78.6%;管腔内线样高密度的敏感度80%,特异度73.1%,准确度76.8%。2组其他CT征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薄层CT平扫对急诊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具有重要提示意义。
- 李敏秦洪涛许茜时高峰李萌戴丽娟刘辉
- 关键词:CT血管成像主动脉夹层
- CT脑灌注评价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脑血流动力学改变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CT脑灌注在评价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方法:前瞻性分析32例影像上诊断为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头颅CT平扫,头CT灌注扫描(CTP),头颅及体部CT血管成像扫描(CTA)。并获得CTP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残余功能达峰时间(Tmax)灌注参数图,CTA采用CPR,MPR重建头及体部血管。观察CTA所示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与CTP脑灌注参数间的关系。结果:32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双侧颈总动脉均未受累者10例,双侧受累并轻度狭窄患者8例,两侧脑灌注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侧受累(右颈总动脉)10例轻度狭窄患者中,患者脑灌注参数无统计学差异,4例中度狭窄患者中,患侧MTT与Tmax较健侧略延长,而CBF与CBV无明显变化。主动脉真腔狭窄双侧脑灌注参数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灌注参数MTT与Tmax能敏感地显示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累及颈总动脉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是诊断脑缺血最敏感的指标,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 李敏秦洪涛杨丽杜亚强王向明刘晶
- 关键词:脑CT灌注成像
- 非增强、自由呼吸、3D-TFE-WH序列冠状动脉成像与CTA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评价非增强、自由呼吸、3D-TFE-WH序列对冠状动脉各节段图像质量及管腔狭窄的显示能力。方法招募10例志愿者为研究对象,于同日依次接受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和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分段评价MRA检查及CTA检查图像质量,并以冠状动脉CTA作为标准,评价冠状动脉MRA显示管腔狭窄的能力。结果10例志愿者冠状动脉血管共90段,冠状动脉MRA检查血管满足诊断要求83段(92.2%),CTA检查血管满足诊断要求90段(100.0%)。2种检查方法显示近中段血管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A检查左前降支远段、左回旋支远段、右冠状动脉远段图像质量评分低于CTA检查(P<0.05)。MRA显示管腔狭窄6段,轻微狭窄2段,轻度狭窄4段。CTA显示管腔狭窄8段,轻微狭窄6段,轻度狭窄2段。以CTA检查为标准,MRA检查高估狭窄4段,低估狭窄5段。有2段CTA检查显示轻微狭窄MRA不能评价。2种检查方法显示管腔狭窄能力的一致性为中等(Kappa值=0.656)。结论非增强、自由呼吸、3D-TFE-WH序列对冠状动脉近中段图像质量及轻度以上管腔狭窄的显示能力与CTA相仿。此技术可作为造影剂禁忌人群进行冠状动脉疾病筛查的手段。
- 李敏秦洪涛杨丽王琦段梦婷王向明
- 关键词:冠状血管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 多排螺旋CT对胰腺转移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9年
- 胰腺的恶性肿瘤,包括原发肿瘤和转移瘤。在原发性恶性肿瘤中,胰腺腺癌(PCA)是最常见的,超过85%的病例。相比之下,胰腺转移瘤不太常见。转移瘤的组织来源不同,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也多种多样。目前,多排螺旋CT(MDCT)在鉴别原发肿瘤及转移瘤方面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7年10月经临床证实的30例胰腺转移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资料,旨在探讨MDCT在胰腺转移瘤诊断中的价值。
- 李敏时高峰秦洪涛
- 关键词:多排螺旋CT原发性恶性肿瘤影像学表现原发肿瘤MDCT胰腺腺癌
- 多层螺旋CT常规扫描与CT灌注成像对胰腺癌的研究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多层螺旋CT平扫、多期增强扫描和CT灌注成像对胰腺癌诊断价值。方法 45例患者行CT检查;采用GE Light Speed Pro 32多层螺旋CT机行胰腺平扫、多期增强及CT灌注检查。CT增强及灌注采用高压注射器肘静脉通道注射,以5.0ml/s的速度团注非离子型碘造影剂50ml,采用电影模式(每圈0.55),分析病灶和正常胰腺组织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均值;常规增强扫描期相分为:动脉期25s,胰腺期45s,门脉期70s。结果 45例患者中,胰头癌17例,胰颈癌2例、钩突癌6例、胰体癌8例、胰尾癌7例,累及胰体尾胰腺癌5例。共31例取得病理。平扫期16例呈等密度;动脉期8例呈等密度;胰腺期1例呈等密度;门脉期2例呈等密度。平扫、动脉期、胰腺期及门脉期各期对胰腺病变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880,P=0.000)。动脉期、胰腺期及门脉期病灶与正常胰腺组织的CT值及CT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灶与正常胰腺组织间的BF、BV、MTT及PS值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的BF、BV及PS值低于正常胰腺组织,而MTT值则高于正常胰腺组织。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对胰腺病变的检出率胰腺期最高,增强扫描多期明显高于平扫期;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结果显示胰腺癌的灌注参数BF、BV及PS值低于正常胰腺组织,而MTT值则高于正常胰腺组织。
- 李敏刘树堂时高峰王琦秦洪涛
- 关键词:胰腺肿瘤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灌注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