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学忠

作品数:27 被引量:11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农业部动物寄生虫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9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血吸虫
  • 10篇日本血吸虫
  • 10篇吸虫
  • 9篇免疫
  • 7篇沙门氏菌
  • 6篇中国大陆株
  • 6篇克隆
  • 6篇基因
  • 6篇大陆株
  • 4篇免疫试验
  • 4篇抗原
  • 3篇蛋白
  • 3篇动物
  • 3篇抗体
  • 3篇基因表达
  • 3篇分子
  • 3篇杆菌
  • 3篇鞭毛
  • 3篇鞭毛蛋白
  • 3篇I

机构

  • 12篇中国农业科学...
  • 9篇扬州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江苏农学院
  • 2篇伦敦大学
  • 1篇上海市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上海市农业遗...

作者

  • 24篇蔡学忠
  • 10篇刘秀梵
  • 9篇林矫矫
  • 8篇刘金明
  • 8篇张如宽
  • 7篇吴祥甫
  • 7篇傅志强
  • 7篇焦新安
  • 7篇石耀军
  • 7篇施福恢
  • 6篇沈纬
  • 6篇叶萍
  • 5篇李浩
  • 5篇文其乙
  • 4篇陈永军
  • 4篇杨冠珍
  • 4篇林邦发
  • 4篇田锷
  • 3篇王志亮
  • 2篇张正达

传媒

  • 2篇中国畜禽传染...
  • 2篇动物医学进展
  • 2篇中国兽医科技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中国血吸虫病...
  • 2篇江苏农学院学...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遗传
  • 1篇国外医学(微...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上海农业学报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单克隆抗体通...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1
  • 1篇2000
  • 4篇1999
  • 5篇1998
  • 3篇1997
  • 6篇1996
  • 3篇1995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组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8ku GST免疫刺激复合物对小白鼠的免疫试验被引量:2
1999年
将体外重组的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8ku谷胱甘肽S转移酶(rSj28GST)与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结合制备了rSj28GSTISCOM。用含85μgrSj28GST的rSj28GSTISCOM及100μgrSj28GST分别免疫BALB/c小白鼠,用常规ELISA检测体液免疫水平,以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尾蚴攻击后的减虫率表示免疫保护力。结果rSj28GSTISCOM免疫组的减虫率为25.5%,其荷虫数和空白对照组荷虫数相比有显著差异,而rSj28GST免疫组的减虫率仅为15.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ELISA检测结果,rSj28GSTISCOM免疫组比rSj28GST免疫组不仅抗体水平高。
刘金明叶萍傅志强蔡学忠石耀军陈永军林矫矫王美林邦发施福恢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小白鼠ISCOM
兔抗禽源大肠埃希氏菌O79-g分离株微孔蛋白抗体的制备与检测被引量:3
1996年
微孔蛋白是禽源大肠埃希氏菌的致病因子和保护性抗原。本文用电洗脱法获得禽源大肠埃希氏菌O78-g分离株的两种微孔蛋白(porin1和porin2),以皮内多点法免疫家兔,4周后加强免疫一次,采血测得其ELISA效价分别达1:12800和1:6400。在琼扩反应中,porin2免疫兔血清与变性的外胰蛋价(QMPs)间出现了沉淀线,琼扩效时为1:2,该血清与未变性的OMPs间无反应;porin1免疫兔血清与任一OMPs间均未产生沉淀线。
高崧段玉友蔡学忠刘秀梵张如宽
关键词:兔病大肠埃希氏菌抗体
噬菌体展示定位和噬菌体展示工程
1998年
噬菌体展示是指将外源基因克隆到丝状噬菌体fd染色体DNA上,然后以融合蛋白的形式展示于噬菌体衣壳蛋白表面的技术。本文将概述丝状噬菌体展示技术的最新进展,特别是表位定位的原理及其应用,可包括以下三部分:①比较几种不同噬菌体展示策略的技术原理;②展示表位的重组噬菌体在诊断试剂上的开发价值;③展示表位的重组噬菌体在疫备研究上的应用前景。
蔡学忠田锷
关键词:噬菌体展示技术
动物寄生虫病免疫预防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1998年
动物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多年来以药物为主,在实际生产中确实产生了明显的效益,使得一些重大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牛羊肝片吸虫病、球虫病等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但现代畜牧业是可持续农业的一部分,要求在发展畜牧业的同时,降低化学合成药物用量,减轻药物残留、减少物耗能耗、提高畜产品的品质,因此用非化疗性措施来预防动物寄生虫病已提上议事日程。非化疗性措施主要有两种途径,即生物防治和免疫预防,本文就动物寄生虫病免疫预防领域近年来的进展作了综述。
蔡学忠叶萍林矫矫
关键词:寄生虫病免疫预防动物
日本血吸虫保护性单克隆抗体SSj14识别模拟表位的筛选及其免疫原性分析
2007年
为分析日本血吸虫保护性单抗SSj14的模拟表位,观察其免疫保护作用,利用SSj14单抗筛选富集噬菌体的随机六肽库,应用免疫印迹法确定阳性克隆并分析其核苷酸序列,采用竞争ELISA法分析阳性克隆的抗原性,用筛选的阳性噬菌体克隆免疫小鼠进行日本血吸虫病免疫保护试验,计算减虫效果,并用ELISA法检测小鼠免疫前后的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显示,经3轮富集筛选后,免疫印迹法鉴定到4个阳性克隆,它们对SSj14单抗的抑制率分别为20.0%、40.8%、58.6%、61.5%,并分别在小鼠中诱导了7.42%、9.43%、11.74%、22.30%的减虫率。用噬菌体克隆免疫的小鼠均产生了较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结果表明,筛选到的阳性噬菌体克隆和SSj14单抗有较高的亲和力,并诱导了抗小鼠日本血吸虫的部分保护效果。
傅志强蔡学忠刘金明石耀军李浩吴祥甫蔡幼民林矫矫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噬菌体展示模拟表位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被引量:14
1998年
本文报道应用PCR技术或RT-PCR技术从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或成虫mRNA中扩增到Sj28GST、C-Sjparamyosin、H-Sj23、Sj14、Sj22.6和Sj.TPI6个编码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抗原的基因,并把它们克隆入适合载体中,在大肠杆菌系统和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系统中进行表达.免疫学检测证明这6种基因重组抗原都具有较好的抗原性。我们进一步应用4种比较成熟的基因重组抗原Sj26GST、Sj28GST、C-Sj.paramyosin和H-Sj23进行3批绵羊试验和1批黄、水牛田间试验,评估这几种重组抗原在绵羊和黄、水牛中的免疫保护效果,rSj26GST和rSj28GST分别获得62.1%和50.4%-68.5%的显著保护;n-paramyosin获得42.9%-55.3%、r-C-paramyosin获得44.2%-47.1%的显著保护,r-H-Sj23为51.2%-66.1%的显著保护.各组免疫后的粪便虫卵数和组织虫卵数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用r-C-Sjparamyosin、r-Sj28GST和r-H-Sj23免疫典、水牛在血吸虫重疫区田间试验的结果表明,减虫率水牛高于黄牛,显示上述试验的3种日本血吸虫重组分子抗原有希望成为家畜日本血吸虫病的候选疫苗抗原.
施福恢叶萍林矫矫沈纬蔡学忠田锷傅志强刘金明石耀军蔡幼民吴祥甫M.G.TaglorM.C.Huggins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疫苗候选抗原基因工程
沙门氏菌鞭毛蛋白属共同抗原表位及其免疫生物学特性被引量:2
1997年
本研究在研制出针对沙门菌鞭毛蛋白的属特异性单抗基础上,应用该单抗在免疫荧光、免疫胶体金试验、SDS-PAGE和免疫转印分析中,证实鞭毛蛋白携带该菌属共同抗原表位,并定位于F27片段上。通过分离,鉴定与表达鼠伤寒沙门氏菌Ⅰ相鞭毛蛋白基因fliC^i,又在基因水平揭示出该类表位的遗传背景。对该类抗原表位分布规律和抗原性的分析,阐明了它的属特异性和属内的广谱性、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多种表位的特性,这与分型H抗原表位明显不同。大量试验证实,该类表位可作为沙门氏菌属识别标志,为该菌快速检验和鉴定提供了新途径,为分类学研究提供了新证据。
焦新安刘秀梵王志亮张如宽文其乙蔡学忠杨静曹军平高崧
关键词:沙门氏菌鞭毛蛋白表位
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在家蚕细胞及幼虫中的表达被引量:10
1999年
目的: 在家蚕细胞和幼虫中表达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 Sj14) 基因。方法: 将该基因克隆于昆虫病毒转移载体p Bac P A K His1 中, 再与修饰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Bm N P V) 线性化 D N A 共转染家蚕细胞,经体内重组得重组病毒 Bm Sj14 , 再将 Bm Sj14 感染家蚕细胞和幼虫以表达 Sj14 , 用 Western blot 和间接 E L I S A测定表达产物的抗原性。结果: Bm Sj14 感染家蚕细胞和幼虫后 Sj14 获得较高表达; 表达产物r Sj14 ( His) 为18k Da 的融合蛋白, 在家蚕细胞中的产量约为100 μg/1 ×106 细胞, 在培养上清中产量为33 μg/ml; 在家蚕血淋巴中得量为4 mg/ml; 在家蚕幼虫组织的得量为46 mg/g 组织。 Western blot 和间接 E L I S A 显示r Sj14 ( His) 具有较高抗原性。结论: Sj14 在家蚕细胞和幼虫中获得高效表达且表达产物具有较高抗原性。
刘金明蔡学忠林矫矫杨冠珍沈小川傅志强施福恢沈纬李铭苑纯秀李浩蔡幼民吴祥甫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表达疫苗
孔雀新城疫的诊断
1996年
1995年4月,江苏某动物园饲养的孔雀暴发了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口积粘液,拉黄白色稀粪,神经机能失调,口腔、泄殖腔、十二指肠粘膜和腺胃乳头出血,发病率达90%,病死率达90%。根据临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病毒分离和鉴定确认为新城疫,现报告如下。
蔡学忠焦库华杨勇军王金美秦建华
关键词:孔雀新城疫
沙门氏菌鞭毛蛋白属共同抗原表位的鉴定被引量:2
1997年
应用针对沙门氏菌鞭毛蛋白且具有广谱反应性的单抗证实了该蛋白上存在共同抗原表位,进一步鉴定了鞭毛蛋白基因表达产物,结果同样表明该类共同抗原表位的存在。通过对该共同抗原表位在沙门氏菌属内外的分布规律测定,显示出它的属特异性。用单抗CB8和de7构成检测该共同抗原表位的试剂,经对现场分离菌株的鉴定及样品中沙门氏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抗原表位可作为该菌属鉴定的新识别标志,且在快速检验方面有着重要应用价值。
焦新安蔡学忠曹军平文其乙王志亮杨静张如宽刘秀梵
关键词:沙门氏菌鞭毛蛋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