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覃兆军

作品数:50 被引量:223H指数:8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宜昌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镇痛
  • 9篇手术
  • 7篇术后
  • 7篇麻醉
  • 6篇缺血
  • 6篇围术期
  • 6篇灌注
  • 6篇灌注损伤
  • 6篇肝移植
  • 4篇肾功能
  • 4篇肾上腺
  • 4篇肾上腺素
  • 4篇气管
  • 4篇气管插管
  • 4篇去甲肾上腺
  • 4篇去甲肾上腺素
  • 4篇甲肾上腺素
  • 4篇插管
  • 3篇多巴
  • 3篇多巴胺

机构

  • 27篇三峡大学人民...
  • 24篇宜昌市第一人...
  • 4篇中国人民武装...
  • 3篇武汉大学
  • 2篇武警总医院
  • 2篇安县人民医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三峡大学第一...
  • 1篇徐州医学院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三峡大学仁和...
  • 1篇江苏省麻醉医...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50篇覃兆军
  • 27篇占乐云
  • 11篇吕恩
  • 6篇向春艳
  • 6篇雷志礼
  • 5篇江建立
  • 5篇舒爱华
  • 4篇黄陈红
  • 4篇刘婷婷
  • 3篇罗云
  • 3篇刘怡菲
  • 3篇韩曙君
  • 3篇杨怀洁
  • 3篇邓彩英
  • 3篇陈小波
  • 3篇张敏
  • 3篇江建立
  • 3篇邓彩英
  • 2篇刘多辉
  • 2篇张敏

传媒

  • 11篇麻醉安全与质...
  • 8篇广东医学
  • 4篇中华麻醉学杂...
  • 4篇国际麻醉学与...
  • 3篇临床麻醉学杂...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国急救复苏...
  • 2篇临床医学研究...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山东医药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 1篇中华危重症医...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8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湖北省基层医疗机构麻醉科发展现状调查
2021年
目的了解湖北省基层医疗机构麻醉科发展现状,为基层医院麻醉学科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微信向全省基层医疗机构发放电子问卷调查表,收集并分析相关资料。结果回收有效问卷479份,回收率33%。在开展麻醉业务的部分医疗机构中,100%设有手术室,仅38.95%设置麻醉科;42.63%配备专职麻醉医生,而3.77%麻醉人员未接受任何专业训练,5.59%未取得医师资格;96.05%开展手术室内麻醉,53.94%年麻醉量低于100例;仅47.37%配备除颤仪、31.05%配有止吐药;发生不良事件时,24.63%医疗机构从未上报;仅有46.35%愿意继续从事麻醉工作,40%希望提供进修学习机会。结论我省部分基层医疗机构麻醉学科面临诸多问题,尤其是麻醉人员严重不足、麻醉相关医疗设备配置不全、医疗制度执行不严,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各级部门应重视基层医疗机构麻醉学科发展,并给予相应支持。
高锐针覃兆军占乐云陈向东王洁马爽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麻醉学
一次性气管插管用引导管芯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评价实用新型专利产品一次性气管插管用引导管芯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49例预测为困难气管插管患者(CormackandLehane分级为Ⅲ级或Ⅳ级)随机分为两组。I组(对照组,n=34)使用临床上常用的经口气管导管加用普通管芯经口插管;Ⅱ组(实验组,n=41):15例和I组中两次插管不成功26例,共41例使用一次性气管插管用引导管芯引导插管。记录两组插管时间、并发症、成功率以及一次性气管插管用引导管芯自带的管芯位置检测功能的准确率等。结果Ⅱ组的首次插管和两次插管总成功率(65.85%,92.68%)分别高于I组(5.8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组的成功插管平均时间[(175.00±44.60)s]少于I组[(321.66±78.84)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组的插管即时出血和心动过速等并发症发生率(19.5%)小于I组(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品自带的管芯位置检测功能检测导管位置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86.1%(95%CI,74.8%-97.4%)、63.1%(95%CI,41.4%~84.8%)和78.2%(95%CI,67.2%-89.1%)。结论针对预测为困难气管插管患者,实用新型专利产品一次性气管插管用引导管芯引导插管与使用传统管芯的经口气管插管比较有较高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其自带的管芯位置检测功能有一定可靠性,可以作为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仪或临床听诊法等确认导管位置方法的补充。
周文李文强张希洲占乐云覃兆军伍凌张冬访赵建华董勇
关键词:气管导管困难气管插管
Ang/Tie2信号通路参与二十二碳六烯酸对脑缺血性损伤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
陈小波舒爱华王强刘雪松王青丽占乐云张明瑜余伶俐刘兴进张琼任中国黄陈红徐艳玲刘怡菲吴琼娅柳长青周密邓彩英江建立覃兆军郑必友廖雄鹏
无论是缺血性脑损伤,还是创伤性脑损伤,它们所导致的神经损伤通常在损伤的当时并未完全表现出来,而是随着损伤后数小时或几天甚至几周而进展。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发生这些病理生理改变背后的潜在机制与血管生成素信号通路(Ang/T...
关键词:
关键词:二十二碳六烯酸
自体血回输对机体的影响被引量:37
2013年
自体输血是一项重要的血液保护措施。目前有三大类自体输血方式:术前自体采血贮存技术、急性血液稀释技术和术中术后术区血液回收技术。通常所说的自体血回输即指第三种,它是利用人工方法回收过滤自体血,或者通过机器自动回收清洗自体血得到浓缩红细胞后再回输入机体,后者已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尽管众多研究表明自体血回输技术对机体安全有效,但其对机体的不利影响也不能忽视,本文就其对机体的影响进行综述,希望引起大家重视。
覃兆军占乐云吕恩
关键词:自体血回输技术机体血液回收技术浓缩红细胞血液保护
剖宫产术中家属陪伴分娩对手术室环境及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
2022年
探讨剖宫产手术术中家属陪伴分娩对手术室环境及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3-12月剖宫产产妇100例,随机数字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采用剖宫产期间家属术中陪伴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术中无家属陪伴模式。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物表菌落数量、手术切皮前和皮肤缝合后手术室内静态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术中手术室内动态空气细菌菌落总数及产妇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剖宫产手术术前及术后手术室相关物表和手术切口皮肤表面涂擦液菌落生长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室内静态、动态监测空气细菌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术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规范陪产流程控制下,剖宫产术中家属陪伴分娩模式,对手术室内环境及术后产妇手术切口感染无影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李娟覃兆军
关键词:陪伴分娩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
日间宫腔镜手术围术期麻醉管理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回顾分析并总结日间宫腔镜手术围术期麻醉特征,为安全开展日间宫腔镜手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日间手术管理模式,对535例日间宫腔镜手术患者进行麻醉管理,观察术中不良事件、术后及出院后恢复情况。结果1例患者因术后并发肾绞痛转入普通病房治疗,其他患者均在24 h内完成手术、如期出院,实际纳入本研究的患者534例。年龄(41±9)岁,体质指数(22±7)kg/m^2,ASA分级Ⅰ、Ⅱ级分别为112、422例,手术时间(18±4)min,麻醉时间(21±7)min,苏醒时间(5.1±2.1)min,住院时间(9±3)h。未出现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及其他心律失常;未发生术中知晓、苏醒延迟及水中毒等不良事件。回日间病房后未出现严重疼痛,轻度疼痛发生率3.8%[视觉模拟评分(VAS)2.2±1.4],中度疼痛发生率1.6%(VAS 4.0±1.2);恶心呕吐发生率7.2%;头晕发生率8.7%;咽部不适发生率5.2%。出院后30 d内非计划再就诊率、非计划再入院率均为0;轻度疼痛发生率5.5%(VAS 1.8±1.0);未见恶心呕吐及头晕等不适;治疗效果满意度100%;未出现伤口严重出血。结论麻醉医师应从围术期多个方面加强管理,确保患者安全舒适接受日间宫腔镜手术。
李红波覃兆军廖雄鹏李时芹马广胜
关键词:日间手术宫腔镜围术期麻醉
丙酮酸盐腹腔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道损伤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丙酮酸盐腹腔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道损伤的影响。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体重200—250g。采用经左股动脉放血,维持MAP35~45mmHg的方法制备失血性休克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5组(n=10):假手术组(S组)仅行手术操作,不制备失血性休克及复苏;常规静脉复苏组(CR组)于失血性休克1h后回输自体血及2倍失血量的生理盐水进行静脉复苏;不同液体腹腔复苏组(DPR1-3组)在常规静脉复苏同时,采用微量输液泵分别腹腔输注1.5%葡萄糖乳酸盐腹膜透析液、1.5%葡萄糖丙酮酸盐(40.00mmol/L)腹膜透析液、1.5%葡萄糖高浓度丙酮酸盐(80.00mmol/L)腹膜透析液20ml,输注时间30min。于放血前、休克5、30、60min、复苏结束后5、30、60、90、120min时记录MAP。复苏结束后120min检测动脉血乳酸浓度,取小肠组织,测定MDA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光镜下观察小肠黏膜组织形态,并行小肠黏膜上皮损伤评分。结果与放血前比较,4组大鼠休克期间MAP降低(P〈0.05),复苏后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其余4组动脉血乳酸浓度、小肠组织MDA含量、MPO活性、TNF—α表达水平以及小肠黏膜上皮损伤评分升高(P〈0.05或0.01);与CR组比较,DPR。组动脉血乳酸浓度、小肠组织MDA含量、MPO活性、TNF-α表达水平以及小肠黏膜上皮损伤评分降低(P〈0.01);与DPR。组比较,DPR2,组动脉血乳酸浓度、小肠组织MDA含量、MPO活性、TNF-α表达水平以及小肠黏膜上皮损伤评分降低(P〈0.05或0.01);与DPR2组比较,DPR3组动脉血乳酸浓度、小肠组织MDA含量和TNF—α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0.01)。结论丙酮酸盐腹腔复苏可减轻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道损伤,机制与抑制肠道脂质过氧
张婧婧王焱林覃兆军
关键词:丙酮酸复苏术休克
去甲肾上腺素对原位肝移植术患者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对原位肝移植术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原位肝移植术的晚期肝硬化患者40例,年龄40~60岁,体重53~78kg,ASAⅢ级或Ⅳ级,随机分为2组(n=20):去甲肾上腺素组(N组)术中静脉输注去甲肾上腺素,初始输注速率为0.01~0.02μg·kg^-1·min^-1;多巴胺组(D组)术中静脉输注多巴胺,初始输注速率为1—2μg·kg^-1·min^-1。调整无肝前期、无肝期和新肝期去甲肾上腺素输注速率分别为0.01~0.05、0.03~0.25和0.02~0.40μg·kg^-1·min^-1;多巴胺输注速率分别为1~5、3~30和1~10μg·kg^-1·min^-1,以维持无肝期平均动脉压(MAP)60—80mmHg,其他时期MAP60~100mm Hg。分别于切皮前、切皮后1h、无肝期30min、新肝期1h及4h时记录、心输出量、体循环血管阻力,计算心指数及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于上述各时点抽取中心静脉血,并留取尿液,测定各项肾功能指标,术后1周内测定肾功能指标。结果两组间各时点血液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胱抑素C(Cys C)、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肌酐(Cr)及血清肌酐清除率(CCr)均在正常范围内,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于切皮后1h时尿β2-MG高于N组(P〈0.05)。两组无肝期尿量、术中总尿量、术中呋塞米用量及术后24h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内各时点血清β2-MG、Cr及CCr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原位肝移植术中静脉输注去甲肾上腺素对患者肾功能无不利影响。
覃兆军雷志礼韩曙君冯国辉宁新宇董兰刘多辉姜伟宇鹏陈晖
关键词:去甲肾上腺素肝移植多巴胺肾功能试验
活体肝移植和尸体肝移植过程中患者肾功能的比较
2011年
背景:原位肝移植中诸多因素可导致移植后急性肾功能衰竭,但不同移植方式对移植过程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并不清楚。目的:比较活体部分供肝移植和尸体全肝移植对移植过程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拟行活体部分供肝原位肝移植的晚期肝病患者15例设为活体组,采用背驮式原位肝移植;另与同期进行的尸体全肝移植20例患者设为尸体组,采用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分别于切皮前即刻、切皮后1h、无肝期30min、新肝期1h及新肝期4h测定血流动力学和肾功能指标。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活体组无肝期30min时心输出量、心指数高于尸体组,而体循环血管阻力、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低于尸体组(P<0.05)。两组移植过程中各时点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肌酐及肌酐清除率均在正常范围内,总尿量及呋噻米用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活体组无肝期分钟尿量明显多于尸体组(P<0.05)。提示活体部分供肝移植和尸体全肝移植对移植过程中患者肾功能均未产生不利影响。
覃兆军占乐云江建立邓彩英吕恩
关键词:肾功能肝移植活体供体手术方式
去甲肾上腺素对原位肝移植术中患者心肌酶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对原位肝移植术中患者心肌酶的影响。方法选择行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去甲肾上腺素组(N组)和多巴胺组(D组,对照组),每组20例。N组术中静脉输注去甲肾上腺素,D组术中静脉输注多巴胺;调整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输注速率,维持术中平均动脉压(MAP)>8.0kPa。分别于切皮前、切皮后60min、无肝期30min、新肝期60,240min时测定血流动力学和心肌酶指标。结果两组间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各时点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切皮前及切皮后60min时两组各心肌酶值均在正常范围内,其他时点均超过正常范围;与切皮前及切皮后60min时相比,两组新肝期60,240,min时各心肌酶均显著升高(P<0.05);两组各时点各心肌酶水平与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使用剂量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晚期肝硬化患者行肝移植术中静脉输注去甲肾上腺素对患者心肌酶无不利影响;但新肝再灌注早期心肌细胞损伤严重,术中应加强心肌保护。
覃兆军雷志礼韩曙君吕恩占乐云
关键词:去甲肾上腺素肝移植多巴胺心肌酶再灌注损伤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