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燕
- 作品数:7 被引量:54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项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播期对浙江省常规晚粳稻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6年
- 为探明播期对浙江省常规晚粳稻的影响,确定大部分品种的最适播期,以16个浙江省常规晚粳稻代表品种为材料,依据浙江省生产实践,设置6个播期,对不同品种生长发育进程和产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播期对浙江省常规晚粳稻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都有影响。播期推迟,新品种的齐穗期相应延迟,全生育期缩短,叶龄、株高降低,穗长呈变短趋势,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多数品种适宜6月中旬播种。本研究为常规晚粳稻品种在生产上的合理播种与高产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 余鹏李小华叶胜海赵小燕翟荣荣金庆生张小明
- 关键词:播期常规晚粳稻农艺性状
- 一个水稻矮秆窄叶突变体的鉴定和基因定位被引量:5
- 2014年
- 常规粳稻秀水09经过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处理,获得了一个矮秆窄叶突变体dnl1(dwarf and narrow leaf 1),经多代自交性状稳定。dnl1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具有植株矮、叶片窄、分蘖强的特点。遗传分析表明dnl1突变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通过图位克隆的方法,利用SSR分子标记将突变基因dnl1定位在第4号染色体SSR标记RM17478与RM17488之间约260 kb范围内。测序比对分析表明Dnl1可能为Nal1基因的等位基因。
- 刘继云叶胜海李小华赵小燕尚海漩纪现军邓晓梅陈萍萍金庆生张小明
- 关键词:水稻图位克隆分子定位
- 水稻新品种抗性基因检测、籼粳属性鉴定及杂种优势预测
- 选育和利用水稻抗性品种,是防治稻瘟病和褐飞虱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利用基因功能性标记对自主选育的2个优质不育系和16个恢复系的抗性基因Pi-b、Pi-k、Pi-ta、bph2、Bph3进行检测,为多基因聚合、选育广谱持久抗稻...
- 赵小燕
- 关键词:水稻抗性基因杂种优势
- 浙江省晚粳稻品种对PEG胁迫的反应和耐旱性鉴定被引量:14
- 2015年
- 为了解浙江省晚粳稻品种的耐旱性,以8个浙江省晚粳稻主栽品种为材料,比较分析了芽期不同浓度PEG处理的相对发芽率、相对芽长及相对根长的差异。结果表明,发芽高峰时间随着PEG浓度的提高逐渐推迟,PEG胁迫对发芽率、根长和芽长的抑制作用依次为芽长>发芽率>根长。25%PEG处理下芽期品种间的耐旱性存在较大差异,据此对25%PEG胁迫下不同材料的耐旱性进行隶属函数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嘉33、浙粳27和浙粳88芽期耐旱性较强,宁82芽期耐旱性较差。相对发芽率、相对芽长和相对根长与隶属值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相对根长与相对芽长呈显著正相关。因此,相对发芽率、相对芽长和相对根长可作为8个水稻品种芽期耐旱性的评价指标,通过选择幼苗地上部达到间接选择根系的目的。研究为芽期水稻抗旱品种筛选及耐旱性遗传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 翟荣荣叶胜海余鹏赵小燕金庆生张小明
- 关键词:晚粳稻品种PEG胁迫耐旱性芽期
- 浙江省46个粳稻新品种SSR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采用农业部推荐的12对水稻SSR引物(NY/T 1433—2007),对2008年以来由浙江省主要育种单位育成的46个常规粳稻品种构建DNA指纹图谱,并分析其亲缘关系。结果显示,12对SSR引物共检测出84个等位基因,平均多态性频率(FP)值为0.192。46个品种的相似系数在0.735~1.000之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879,表明近年来浙江省粳稻品种亲缘较近,遗传背景较狭窄。该研究结果可为浙江省水稻新品种选育、鉴别和保护提供参考。
- 李小华叶胜海赵小燕姚坚刘继云陈蕾翟荣荣金庆生张小明
- 关键词:常规粳稻指纹图谱SSR标记
- 利用基因功能性标记检测水稻稻瘟病和褐飞虱的抗性基因被引量:1
- 2015年
- 选育和利用水稻抗性品种,是防治稻瘟病和褐飞虱的有效方法。利用基因功能性标记对2个优质不育系和16个恢复系的抗性基因Pi-b,Pi-k,Pi-ta,bph2,Bph3进行检测,结果 11份材料含有Pi-b基因,13份含有Pi-k基因,9份同时含有Pi-b基因和Pi-k基因,3份含有bph2基因。通过对抗性基因的分子鉴定,为多基因聚合、选育广谱持久抗稻瘟病和褐飞虱的优良品种奠定基础。
- 赵小燕叶胜海李小华余鹏陈蕾翟荣荣金庆生张小明
- 关键词:稻瘟病褐飞虱抗性基因基因聚合
- InDel标记鉴定水稻籼粳属性及预测杂种优势被引量:12
- 2015年
- 利用21对特异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nDel)引物,对自主选育的浙粳4A与22个恢复系及其组合进行水稻籼粳属性分析。根据所配组合的产量性状表现,分析亲本的InDel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探讨利用InDel标记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的可行性。以供试材料在InDel位点上的多态性为原始数据,通过NTSYS聚类分析进行籼粳属性划分,结果与王明军等的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结果表明,InDel遗传距离与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27**,0.602**和0.712**;与单株有效穗数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26*;与结实率、千粒重的相关性不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217和0.004。表明InDel标记可用于水稻籼粳属性鉴定及杂种优势预测。
- 赵小燕叶胜海李小华翟荣荣余鹏金庆生张小明
- 关键词:水稻INDEL标记籼粳分类杂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