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荫农

作品数:180 被引量:592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2篇期刊文章
  • 28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6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6篇细胞
  • 87篇肝癌
  • 65篇肝细胞
  • 50篇肿瘤
  • 44篇细胞癌
  • 44篇肝细胞癌
  • 38篇切除
  • 30篇原发性
  • 24篇原发性肝癌
  • 24篇肝切除
  • 23篇手术
  • 22篇切除术
  • 20篇淋巴
  • 20篇肝切除术
  • 18篇淋巴细胞
  • 17篇树突
  • 17篇肿瘤浸润
  • 15篇乳腺
  • 14篇疗效
  • 13篇预后

机构

  • 164篇广西医科大学...
  • 22篇广西医科大学
  • 6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广西医学院
  • 1篇广西科技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桂林医学院
  • 1篇广西肿瘤防治...
  • 1篇广东省佛山市...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178篇赵荫农
  • 76篇吴飞翔
  • 66篇刘剑勇
  • 63篇袁卫平
  • 45篇向邦德
  • 43篇黄山
  • 42篇黎乐群
  • 35篇邬国斌
  • 32篇张志明
  • 20篇梁安民
  • 19篇曹骥
  • 18篇张春燕
  • 17篇莫钦国
  • 16篇唐凯
  • 15篇欧超
  • 14篇张力图
  • 12篇马良
  • 12篇杨南武
  • 10篇李挺
  • 10篇苏建家

传媒

  • 30篇广西医科大学...
  • 15篇广西医学
  • 12篇第十四届全国...
  • 9篇中华肝胆外科...
  • 9篇中国癌症防治...
  • 7篇中国肿瘤临床
  • 6篇中国肿瘤
  • 5篇癌症
  • 5篇现代肿瘤医学
  • 5篇中华肿瘤防治...
  • 4篇肿瘤研究与临...
  • 4篇中国医学文摘...
  • 4篇第十二届全国...
  • 3篇临床肝胆病杂...
  • 3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肝胆外科杂志
  • 2篇肿瘤学杂志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重庆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11篇2015
  • 7篇2014
  • 20篇2013
  • 16篇2012
  • 11篇2011
  • 10篇2010
  • 12篇2009
  • 9篇2008
  • 6篇2007
  • 6篇2006
  • 14篇2005
  • 5篇2004
  • 9篇2003
  • 10篇2002
1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巴塞罗那分期B期肝功能Child-PughA级肝细胞癌患者手术与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疗效的比较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 比较巴塞罗那肝癌分期(Barcelona Clinical Liver Cancer staging system,BCLC)B期肝细胞癌患者采用肝切除术与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民族医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443例巴塞罗那肝癌分期B期、肝功能Child-Pugh A级肝细胞癌患者的总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结果 443例患者中,肝切除术组(n=274)术后1、3、5年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0%、46%、37%和73%、52%、37%,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1.9个月和32.6个月;TACE组(n=169)治疗后1、3、5年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38%、15%、12%和44%、25%、16%,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3个月和13.4个月.肝切除术组的总生存率与无复发生存率均高于TACE组(P<0.0001).在单个肿瘤亚组,肝切除术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1%、50%、38%,中位生存期为32.6个月;TACE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1%、22%、15%,中位生存期为14.8个月.肝切除术组的总生存率高于TACE组(P<0.0001).在多个肿瘤亚组,肝切除术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8%、38%、30%,中位生存期为28.1个月;TACE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36%、10%、0%,中位生存期为11.5个月,肝切除术组的总生存率高于TACE组(P<0.0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单个肿瘤直径>10 cm、多个肿瘤、白蛋白≥35 g/L、凝血酶原时间>13 s、甲胎蛋白>400 ng/ml、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以及肝硬化等是影响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单个肿瘤直径>10 cm、多个肿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为影响肝切除术及TACE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肝切除术较TACE可更有效地预防肝癌的复发(P<0.001).结论 肝切除术较TACE治疗更能提高巴塞罗那肝癌分期B期、Child-Pugh A级肝细胞癌患者的总生存率与无复发生存率.
吴飞翔张涌泉向邦德马良杨宏志丛风云叶甲舟刘星赵荫农黎乐群叶海洪
关键词:肝细胞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无复发生存率
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246例再治疗的近期疗效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复发性肝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46例复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38例行再次切除术,其中复发性肝癌单纯根治性手术切除18例;复发性肝癌手术切除联合综合治疗20例;经皮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TACE)62例;146例患者给予保守治疗。结果 1、3、5年生存率手术切除组分别为76.3%、39.4%及25.8%;TACE治疗组分别为53.2%、19.6%及9.3%;保守治疗组分别为37.7%、8.0%及1.5%,手术切除组与TACE治疗组及保守治疗组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复发性肝癌二次手术切除治疗仍为首选方法,手术切除联合综合治疗是目前复发性肝癌再治疗的理想治疗模式,对患者的无瘤生存率及生存率均有所提高,并降低肝内再次复发,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吴飞翔王方为马良黄盛鑫黄山赵荫农
关键词:肝肿瘤复发TACE外科治疗疗效
erb-B受体家族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05年
erb B受体家族是细胞生长、分化和存活的重要调节因子.其成员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c-erb B 2、c-erb-B3及c-erb-B4.在mRNA水平上研究erb-B受体家族各基因与肝癌关系目前鲜见报道.
曹骥赵荫农吴飞翔欧超班克臣韦薇李瑗苏建家梁安民
关键词:受体肝癌患者肝细胞癌家族复发转移ERBB4MRNA水平
广西乙肝病毒/黄曲霉毒素双暴露人肝细胞癌中β-catenin基因突变及表达的初步研究
苗志国黎乐群赵荫农袁卫平吴飞翔向邦德邬国斌刘剑勇张志明
乳腺原发癌和转移淋巴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体外抗乳腺癌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同个体乳腺原发癌和转移淋巴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抗瘤活性。方法从35例乳腺癌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乳腺原发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组织中分离出乳腺原发癌TIL和转移淋巴结TIL,观察不同部位获得的TIL体外对不同部位乳腺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乳腺原发癌TIL对乳腺原发癌癌细胞与转移淋巴结TIL对转移淋巴结癌细胞均具有很高的杀伤活性[杀伤率分别为(71.31±3.11)%和(69.38±2.51)%],明显高于乳腺原发癌TIL对转移淋巴结癌细胞和转移淋巴结TIL对乳腺原发癌癌细胞的杀伤活性[杀伤率分别为(50.31±2.89)%和(49.80±3.21)%]。结论同一个体乳腺癌其原发癌和转移淋巴结TIL抗瘤活性有差别。
张小英张志明刘剑勇赵荫农张春燕唐凯利基林
关键词:乳腺原发癌转移淋巴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杀伤活性
小鼠肝癌全细胞抗原致敏骨髓DC激活TIL抗癌机制的研究
2013年
目的:通过分析小鼠肝癌H22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DC)前后DC表型变化及其分泌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肝癌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DC激活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的抗癌机制。方法:取得小鼠骨髓细胞并诱导生成DC,用冻融法制备的小鼠肝癌H22细胞全细胞抗原致敏,然后用已致敏的DC激活TILs,测定DC致敏前后DC表面抗原CD80、CD86、CD40和MHCⅡ表达变化及DC分泌细胞因子IL-12、IL-2、IFN-γ和TNF-α的水平,评估激活前后TIL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同时以小鼠脾淋巴细胞作为杀伤对照。结果:致敏后小鼠骨髓DC表面抗原CD80、CD86、CD40和MHCⅡ表达率分别为(57.55±7.32)%、(54.49±14.20)%、(46.79±8.25)%和(53.94±13.94)%,明显高于未致敏DC的(20.01±5.22)%、(24.56±9.08)%、(18.06±5.13)%和(30.24±8.39)%,P值均<0.05;DC上清液中IL-12、IL-2、IFN-γ和TNF-α浓度分别为(80.40±1.33)、(94.67±3.36)、(29.83±1.20)和(75.01±4.10)ρg/mL,明显高于未致敏DC的(19.35±0.99)、(11.25±0.50)、(1.05±0.09)和(2.02±0.27)ρg/mL,P值均为0.000。经致敏后成熟DC激活的TIL对H22细胞杀伤率为(81.80±2.90)%,明显高于未激活TIL、激活或未激活小鼠脾淋巴细胞的(62.64±3.94)%、(47.35±3.40)%和(28.45±2.56)%。结论:H22细胞全细胞抗原致敏DC后,其表型变化及细胞因子分泌增多是其诱导活化TIL抗癌活性的可能机制。
张志明冯钟煦周敏刘剑勇赵荫农张春燕唐凯吕丽琼罗善超
关键词: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抗癌机制小鼠
树突状细胞激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体外特异性抗小鼠肝癌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PC),可以向包括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在内的T淋巴细胞提呈抗原,并诱发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反应。本文旨在探讨H22细胞和B16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激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体外抗小鼠肝癌活性。方法从小鼠四肢长骨骨髓中获取DC,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和肿瘤全细胞性抗原致敏DC,然后用DC激活TIL,观察TIL在体外对H22细胞、Hepal-6细胞和B16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经H22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DC激活的TIL具有很高的对H22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为(71·31±3·11)%,明显高于其对Hepal-6和B16细胞的杀伤活性[杀伤率分别为(50·11±3·03)%,(30·31±2·89)%];也明显高于未经H22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DC激活的TIL、DC激活的脾淋巴细胞和未经DC激活的脾淋巴细胞对H22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分别为(49·80±3·21)%,(48·76±3·60)%和(19·23±2·71)%]和对Hepal-6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分别为(39·4±3·21)%,(38·62±2·87)%和(18·73±2·40)%]以及对B16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分别为(26·38±2·51)%,(25·82±2·70)%和(18·34±3·01)%],同时经B16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DC激活的TIL(来源于H22瘤体)也可诱导相对较低的对B16细胞的特异性细胞杀伤活性。结论来源于H22瘤体的TIL经H22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DC激活后可产生很强的针对H22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各组,说明DC能诱导TIL产生高效而特异的体外抗小鼠肝癌免疫。
张志明刘剑勇赵荫农袁卫平张力图张春燕李挺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H22细胞B16细胞树突状细胞激活小鼠肝癌
B-myb C-myc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0
2008年
目的:检测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B-myb及C-myc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肝癌组织及60例癌旁肝组织中B-myb和C-myc的表达情况。结果:B-myb、C-myc在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6.67%和53.33%,而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6.67%和35.00%,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myb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肝外转移、术后复发肿瘤个数及包膜完整相关(P均<0.05);C-myc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门静脉癌栓、肝外转移、术后复发、肿瘤分化程度及包膜完整相关(P均<0.05)。B-myb与C-myc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正相关。结论:B-myb及C-myc蛋白的过表达,可促使肝癌细胞增殖,使肝癌细胞具有更强的侵袭力,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吴飞翔曹骥赵荫农苏建家杨春陈军刘剑勇欧超
关键词:肝细胞性肝癌B-MYBC-MYC免疫组织化学
EGFR和EGFRv Ⅲ在人乳腺肿瘤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本文对EGFR和EGFRv Ⅲ在人乳腺肿瘤中表达及临床意义进行了研究。文章用SupervisionTM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EGFR和EGFRvⅢ在乳腺肿瘤中表达情况,探讨了它们在乳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
赵荫农何妮欧超曹骥陈军刘剑勇袁卫平吴飞翔
关键词:乳腺肿瘤病理细胞学
文献传递
树突状细胞激活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2006年
目的:探讨H22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DC激活的TIL体外抗小鼠肝癌活性;并将H22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DC激活的TIL(H22-DC-TIL)过继免疫荷瘤小鼠,研究其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从小鼠四肢长骨骨髓中获取DC,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和肿瘤全细胞性抗原致敏DC,然后用DC激活TIL,观察TIL在体外对H22细胞、Hepal-6细胞和B16细胞的杀伤活性;检测应用H22-DC-TIL后荷瘤小鼠的脾淋巴细胞的NK、LAK、CTL活性及血清TNF活性,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1)H22-DC-TIL具有很强的对H22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为71.31%±3.11%),明显高于其对Hepal-6和B16细胞的杀伤活性(杀伤率分别为50.11%±3.03%和30.31%±2.89%);也明显高于未经DC激活的TIL、H22-DC-小鼠脾淋巴细胞和未经DC激活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对H22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分别为49.80%±3.21%、48.76%±3.60%和19.23%±2.71%)和对Hepal-6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分别为39.40%±3.21%、38.62%±2.87%和18.73%±2.40%)以及对B16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分别为26.38%±2.51%、25.82%±2.70%和18.34%±3.01%),同时B16-DC-TIL(TIL来源于H22瘤体)也可诱导相对较低的对B16细胞的特异性细胞杀伤活性。(2)H22-DC-TIL可明显诱导提高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NK、LAK和CTL活性(活性分别为30.43%±1.35%、31.40%±1.80%和35.30%±1.20%),并可检测到血清TNF水平明显上升[血清TNF为(40.41±1.85)U/m l],它们均达正常对照组水平,与未经DC激活的TIL组、H22-DC-小鼠脾淋巴细胞组、未经DC激活的小鼠脾淋巴细胞组、生理盐水组分别对应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1)H22-DC-TIL可产生很强的体外针对H22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2)H22-DC-TIL可明显诱导提高荷瘤小鼠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
刘剑勇张志明赵荫农张力图张春燕唐凯吴飞翔黄山李挺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H22细胞杀伤活性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