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婷婷

作品数:19 被引量:129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工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轻工技术与工...
  • 8篇理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风味
  • 5篇光谱
  • 5篇光谱技术
  • 4篇近红外
  • 4篇近红外光
  • 4篇近红外光谱
  • 4篇近红外光谱技...
  • 4篇红外
  • 4篇红外光
  • 4篇红外光谱
  • 3篇滋味
  • 3篇近红外光谱法
  • 3篇固相
  • 3篇光谱法
  • 3篇红外光谱法
  • 3篇风味成分
  • 2篇蛋白质
  • 2篇电子舌
  • 2篇淀粉
  • 2篇支持向量

机构

  • 19篇北京工商大学
  • 2篇天津科技大学
  • 2篇吉林省产品质...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江西中医学院
  • 1篇飞利浦(中国...

作者

  • 19篇邹婷婷
  • 12篇宋焕禄
  • 11篇刘野
  • 4篇张雨
  • 2篇张秋晨
  • 2篇刘笑生
  • 2篇杨帆
  • 2篇王莹
  • 2篇何佳艳
  • 2篇窦英
  • 1篇罗国安
  • 1篇梁琼麟
  • 1篇陶菲菲
  • 1篇王蓓
  • 1篇王义明
  • 1篇庞小一
  • 1篇梁晓萍
  • 1篇刘建彬
  • 1篇胡坪
  • 1篇钟宏福

传媒

  • 3篇食品与发酵工...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食品科学
  • 2篇食品科学技术...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青花椒气味品质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食品检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青花椒香气活性化合物的青花椒气味品质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方法鉴定青花椒中的香气活性化合物;并且,采用香气提取物稀释分析鉴定青花椒的关键香...
邹婷婷赵慕宋焕禄刘野
文献传递
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和全二维气相色谱-嗅闻-质谱法分析新鲜和热处理西瓜汁的气味化合物
本研究使用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HS-GC-IMS)和全二维气相色谱-嗅闻-质谱(GC×GC-OMS)分析了新鲜和热处理西瓜汁中的气味化合物。通过HS-GC-IMS方法在新鲜及加热西瓜汁中检测到22种气味化合物,其...
杨帆刘野王蓓宋焕禄邹婷婷
文献传递
蟾酥急性毒性的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44
2011年
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结合心电图分析对蟾酥导致的大鼠急性毒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建立了大鼠血清的代谢指纹谱,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分析了对照组和各给药组之间的代谢物谱差异,通过变量重要性投影和t检验选取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结合质谱同位素分析、数据库检索以及标准品对照法对潜在生物标志物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蟾酥可导致大鼠心脏心率减慢、心律失常、甚至出现心肌梗塞现象,其导致心脏损伤的途径可能是通过阻碍自由脂肪酸再酰化或激活蛋白激酶通路干扰了脂质代谢,该结果为阐述蟾酥毒性作用机理提供了新思路.
梁晓萍张政胡坪钟宏福葛朝晖邹婷婷梁琼麟王义明罗国安
关键词:蟾酥急性毒性代谢组学脂质代谢
近红外光谱法结合C-SVM及ν-SVM方法快速无损鉴别淀粉种类被引量:10
2013年
不同厂家的红薯淀粉、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共112个样品,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淀粉种类进行识别。分别采用马氏距离判别法、C-支持向量机(C-SVM)、ν-支持向量机(ν-SVM)建立淀粉种类鉴别的近红外光谱模型;并对比多元散射矫正、平滑、一阶微分、二阶微分等多种预处理方法后的建模结果。结果表明:同时使用平滑、多元散射矫正、微分三种预处理方法后,C-SVM和ν-SVM分类模型的效果最佳;训练集交叉验证正确率均为98.72%,测试集正确率均达到100%。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快速准确无损的鉴别淀粉种类是可行的。
邹婷婷窦英王莹刘野段紫怡张秋晨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技术淀粉
食用菌鲜味强度评价及鲜味氨基酸和核苷酸提取工艺优化被引量:15
2022年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对9种食用菌的鲜味氨基酸、核苷酸含量进行检测并计算等鲜浓度(EUC)值,再结合感官分析和电子舌技术评价9种食用菌的鲜味强度。结果表明:鹿茸菇在9种食用菌中的感官评分和电子舌的鲜味评分值最高,EUC值为160.56 g/100 g,因此选用鹿茸菇为原料进行酶解提取工艺研究,以EUC值为考察指标,选用纤维素酶和风味蛋白酶复合,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对鹿茸菇中鲜味氨基酸和核苷酸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得到食用菌的优化酶解条件为:料液比(g/mL)1∶44.78、纤维素酶添加量1607.52 U/g、风味蛋白酶添加量3044 U/g、酶解时间6.14 h、pH值6.50。以优化条件进行3次平行实验,得到EUC实际值为406.74 g/100 g,与预测值相对误差为6.12%。
律诗代晹鑫刘野张雨邹婷婷
关键词:食用菌鲜味氨基酸核苷酸电子舌
响应曲面法优化西瓜籽蛋白提取工艺被引量:11
2013年
以西瓜籽为原料,考察提取工艺对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影响西瓜籽蛋白提取率的NaOH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液料比四个因素进行研究,并通过Box-Behnken实验设计和响应曲面分析法确定西瓜籽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0℃、NaOH溶液浓度1.2%、提取时间10min、液料比40∶1,在此条件下蛋白提取率为68.48%。
刘野邹婷婷宋焕禄
关键词:响应曲面蛋白质
不同热加工工艺下花椒主要苦味物质的鉴定
2024年
花椒作为重要的香辛料,其苦味成分的存在对食品的整体风味具有显著影响。为了深入探究花椒苦味成分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以苦味强度为指标,利用感官评价对花椒在水煮和油炸时的工艺条件进行单因素优化。进一步地,通过有机溶剂萃取、固相萃取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从花椒水和花椒油中分离并富集了苦味馏分。随后,利用滋味稀释分析评估了这些苦味馏分对食品感官特性的贡献。此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花椒水和花椒油中的苦味成分进行了成分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煮过程中,花椒用量的增加和水煮时间的延长会增强苦味,而花椒的苦味在油炸过程中会随着温度升高、时间延长和用量增加而增强。推荐花椒水和花椒油的食用、加工条件如下:花椒水推荐在100℃下煮制5 min,花椒用量控制在2 g以下,以减少苦味。而花椒油建议在105~120℃的油炸温度下炸制10~30 min,花椒用量可适量添加,以保持较低苦味。花椒水中主要的苦味物质可能是槲皮素-3-鼠李糖龙胆二糖苷、槲皮素-3,7-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槲皮素-3-O-槐糖和荷叶碱,而花椒油中主要的苦味物质是羟基-α-山椒素和羟基-β-山椒素。本研究为花椒的加工利用、品质调控以及除苦抑苦等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依据。
王宇倩李亭郭嘉怡王佳薛明君邹婷婷
关键词:花椒热加工工艺溶剂萃取苦味
短波近红外光谱结合ν-SVM法快速无损鉴别淀粉种类被引量:2
2013年
选用不同厂家的红薯淀粉、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共112个样品,利用短波近红外光谱技术对淀粉种类进行鉴别。分别采用马氏距离判别法、C-支持向量机(C-SVM)、ν-支持向量机(ν-SVM)建立淀粉种类鉴别的短波近红外光谱模型;并对比多元散射矫正、平滑、一阶微分、二阶微分等多种预处理方法后的建模结果。结果表明:同时使用平滑、多元散射矫正、一阶微分3种预处理方法后,ν-SVM分类模型的效果最佳;训练集交叉验证正确率为100%,测试集正确率也达到100%。该模型快速准确无损的鉴别淀粉种类是可行的。
邹婷婷窦英王莹宋焕禄庞小一陶菲菲张秋晨
关键词:淀粉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无损测定奶粉的脂肪含量被引量:13
2017年
将11种奶粉原样配制及组成77个奶粉样本,以脂肪含量为检测指标,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开展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研究。2次异常光谱剔除,识别出异常样本(14,52,76)并予以剔除。74个奶粉样本进行平滑、导数和标准变量变换等6种光谱预处理,确定标准正态变量变换结合Norris一阶导为最佳光谱预处理方式,其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为0.354 7,交叉验证相关系数平方达到0.990 8;最佳前处理光谱结合3种波段选择方法优化模型性能,与全光谱模型形成对比,确定随机蛙跳(random frog,RF)为最佳波段选择方式,其模型的训练集和测试集相关系数平方分别为0.997 2和0.997 0,训练集和测试集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186 2和0.198 2。结果表明:采用蒙特卡罗异常光谱剔除(Monte-Carlo sampling,MCS),光谱预处理结合随机蛙跳波段优化技术可提高奶粉脂肪近红外定量模型的泛化性和预测能力。
何佳艳李亭郭长凯胡蝶邹婷婷王莹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技术
牛乳清粉掺伪羊乳粉的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无损检测被引量:4
2017年
为快速无损检测掺伪羊乳粉中牛乳清粉的含量,采用近红外光谱法(NIR)结合ν-支持向量回归(ν-SVR)检测197个掺伪牛乳清粉的羊乳粉,并与偏最小二乘法(PLS)对比,光谱经平滑、标准变量变换及导数预处理。随机选取132个样本作为校正集建立模型,其余65个样本作为测试集,评估模型性能。结果显示:校正集最优模型为标准变量变换、Savitzky-Golay平滑和二阶导预处理ν-SVR模型,其交叉验证误差均方根(RMSECV)为0.586,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CV)达到0.9947。预测集验证结果ν-SVR法比PLS法更优,ν-SVR模型预测值与真实值R达到0.9958,RMSEP为0.526。试验结果表明NIR结合ν-SVR模型可用于掺伪羊乳粉中牛乳清粉的快速无损检测,而且操作简便,可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邹婷婷王莹宋焕禄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技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