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培堂

作品数:430 被引量:1,524H指数:19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64篇期刊文章
  • 34篇会议论文
  • 28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6篇医药卫生
  • 192篇生物学
  • 24篇农业科学
  • 13篇化学工程
  • 5篇军事
  • 4篇政治法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04篇基因
  • 63篇蛋白
  • 57篇细胞
  • 55篇纤溶
  • 53篇溶酶
  • 53篇纤溶酶
  • 52篇纤溶酶原
  • 52篇激活剂
  • 50篇溶酶原激活剂
  • 50篇纤溶酶原激活
  • 50篇纤溶酶原激活...
  • 41篇组织型
  • 38篇组织型纤溶酶...
  • 38篇组织型纤溶酶...
  • 36篇T-PA
  • 32篇抗体
  • 29篇克隆
  • 26篇突变体
  • 25篇转录
  • 25篇小鼠

机构

  • 399篇军事医学科学...
  • 17篇北京生物工程...
  • 15篇中国人民解放...
  • 11篇中国科学院
  • 11篇中国人民解放...
  • 8篇青海省地方病...
  • 7篇中国药品生物...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5篇解放军农牧大...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佳木斯医学院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解放军白求恩...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香港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428篇黄培堂
  • 67篇黄翠芬
  • 64篇周晓巍
  • 38篇卢柏松
  • 36篇徐秀英
  • 34篇朱恒奇
  • 32篇朱旭东
  • 29篇刘士辉
  • 28篇邓继先
  • 27篇杨晓
  • 26篇陈琳
  • 25篇程萱
  • 24篇郑涛
  • 24篇陈昭烈
  • 22篇戴秋云
  • 21篇李丰生
  • 21篇周艳荣
  • 20篇刘红
  • 19篇林福玉
  • 18篇陈红星

传媒

  • 113篇生物技术通讯
  • 37篇生物工程学报
  • 22篇军事医学
  • 19篇军事医学科学...
  • 15篇解放军医学杂...
  • 12篇中国生物化学...
  • 9篇中国生物工程...
  • 8篇Journa...
  • 7篇中国科学(C...
  • 7篇科学通报
  • 6篇生物化学杂志
  • 5篇中国兽医学报
  • 5篇中国生化药物...
  • 5篇免疫学杂志
  • 4篇微生物学报
  • 4篇中国科学(B...
  • 4篇生物化学与生...
  • 4篇生命的化学
  • 3篇解放军药学学...
  • 3篇药物生物技术

年份

  • 2篇2016
  • 5篇2015
  • 9篇2014
  • 2篇2013
  • 13篇2012
  • 12篇2011
  • 8篇2010
  • 15篇2009
  • 15篇2008
  • 24篇2007
  • 25篇2006
  • 23篇2005
  • 38篇2004
  • 24篇2003
  • 25篇2002
  • 33篇2001
  • 15篇2000
  • 23篇1999
  • 16篇1998
  • 15篇1997
4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美国生物防御战略计划分析被引量:15
2012年
生物恐怖与新发、突发传染病应对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安全问题。美国高度重视生物防御能力建设,发布了多项与生物防御相关的国家战略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生物防御计划。本研究分析了美国《21世纪生物防御》、《应对生物威胁国家战略》等生物防御战略以及生物盾牌计划、生物监测计划等生物防御计划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美国生物防御战略引领其生物防御计划的实施,生物防御计划推动其生物防御能力的提升,同时其生物防御能力建设结合了自然发生传染病的应对。我国应建立明确的生物防御战略,有计划分阶段地实施生物防御计划,同时加强对自然发生新发、突发传染病的应对能力建设。
田德桥朱联辉黄培堂王玉民郑涛
关键词:生物恐怖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比较两种不同表型的胆管癌组织中基因表达的差异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研究与胆管癌侵袭、转移表型及预后相关的基因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基因芯片(cDNA array)技术,从两个胆管癌标本分离得到的 mRNA逆转录合成探针,分别与尼龙膜上的14802个基因进行杂交,杂交后的膜经扫描仪成象和软件进行光密度分析后得出表达发生改变的基因。结果 所分析的14802个基因或序列中,表达差异的基因或序列共有754条,其中有455条是已知功能的基因,经进一步分析得出有30余条是比较有意义的,如:MUC18、KGF、TCF-4、PSP94、Smad5、TACC1、α-Catenin、Syndecan-1、Angiogenin、myosin等。结论 胆管癌组织中与肿瘤转移及预后相关的基因是很多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为同时分析多个基因的表达状况提供了一个可用的方法,这一方法为了解不同生命过程中基因表达概况提供了一种途径。
张效东周宁新卢柏松黄培堂
关键词:基因芯片胆管癌基因表达
美国生物防御对策研究与国家战略储备药物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美国政府为应对日趋严峻的生物恐怖威胁,出台了一系列针对生化袭击的法规和研究计划。本文研究了以生物盾牌计划为核心的美国国家生物防御应对策略及其衍生计划,包括卫生与公众服务部(DHHS)/生物医学高级研究发展局(BARDA)生物恐怖应对计划及预算方案、以疾控中心(CDC)病原体清单为基础的顶级核化生威胁对策方案及其他重要病原体生物防御治疗研究计划等。分析了目前以上述研究为依托纳入国家战略储备体系的药物及研发趋势。
仇玮祎余云舟孙志伟黄培堂郑涛
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筛选与禽流感病毒基质蛋白M1相互作用的蛋白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筛选与禽流感病毒基质蛋白M1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表达禽流感病毒基质蛋白M1,经Ni2+柱亲和层析纯化,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捕获BHK-21细胞裂解液中与M1相互作用的细胞蛋白,并进行质谱分析。结果:获得了纯度在85%以上的基质蛋白M1,并利用此蛋白捕获到宿主细胞肌球蛋白重链6。结论:肌球蛋白重链6与禽流感病毒基质蛋白M1可能存在体外相互作用。
张吉贵杨志新许龙朱恒奇李郁周晓巍黄培堂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生物技术与生物威胁
文章首先介绍了生物威胁的主要内容为:新发传染病,生物恐怖,转基因生物,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入侵),生物技术谬用,生物意外。新发传染病的特点为:病原体种类多,其中以病毒性新发传染病占比例最大;宿主种类多,且一些野生动物更多...
黄培堂郑涛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生物技术传染病控制
文献传递
突发传染病大规模传播模拟系统简析被引量:1
2012年
突发传染病的大规模传播模拟系统是传染病大规模传播复杂过程的综合集成,对于传染病防控的政策优化、传播风险预判及应急演练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当前国际上几个典型的传染病大规模传播模拟系统,对比分析了各系统的特点,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祖正虎许晴张文斗徐致靖黄培堂郑涛
关键词:突发传染病模拟系统生物安全
胰岛素受体胞外区三维结构的模建及结构功能关系被引量:2
2002年
利用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技术模建了人胰岛素受体α亚基N端三个结构域的空间结构。实验研究证明胰岛素受体结合胰岛素的主要决定要素在这三个结构域。在模建的结构中,三个结构域围成了一个很大的开放的空洞,这个空洞的体积大小足以容纳一个胰岛素分子,这个空洞可能就是胰岛素受体与底物的作用的部位。另外,突变实验研究表明在胰岛素受体中有一个结合底物的“footprint”,由4个在一级结构上不连续的片段组成。从三维结构角度看,这4个片段中,有3个出现在邻近的平行折叠股。在我们的模型中,胰岛素受体分子中有一个两性表面,这个表面位于L1结构域,并且面向三个结构域围成的空洞。这个表面可能就是受体识别胰岛素和与底物发生初始作用的部位。“foot-print”和两性表面的大部分残基是相同的。
岳俊杰梁龙王月兰俞炜源黄培堂
关键词:胰岛素受体
一种新型织绵芋螺毒素可增强神经元钙电流
2004年
  从中国南海织绵芋螺中分离出生物活性强、电生理效应特异的新的芋螺毒素.通过毒素分离纯化,并经生物活性测定,氨基酸测序,电生理效应等研究.分离到1种新的织绵芋螺毒素Tx7,它是由27个氨基酸组成.其序列为GCSSVCNSHTDCVTHCICTFRGCGAVN,并能引起小鼠痉挛,能增强海马神经元钙电流和提高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发放频率.实验表明Tx7具有较高的潜在应用价值.……
刘凤云李晓玲周晓薇戴秋云黄培堂
关键词:CONOTOXINISOLATIONPURIFICATION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与肿瘤坏死因子突变体融合蛋白的构建及表达被引量:4
1996年
针对肿瘤坏死因子(TNF)在肿瘤治疗剂量下产生的严重毒副作用及一些肿瘤细胞上白细胞介素-6(IL-6)受体明显增高的事实,根据TNF结构与功能研究的最新信息,利用PCR技术,对人TNFα基因进行了改造,并将其与人IL-6成熟肽编码区cDNA通过人工接头进行融合。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后,Westernblot分析表明,分子量约为37kD;活性检测结果证实,该融合蛋白兼具有TNF抗肿瘤活性和结合IL-6受体的能力,在高表达IL-6受体的人骨髓瘤细胞上测得的细胞毒活性较同样位点突变的TNF高约3倍。
刘丽欧阳应斌黄培堂刘及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突变体融合蛋白
抗t-P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1996年
用猪心t-PA和人黑色素瘤细胞分泌的t-PA作抗原,经腹腔及脾内免疫Bal b/c小鼠。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杂交瘤细胞,细胞融合串达85%,获得4株抗t-PA杂交瘤细胞株,鼠腹水抗体效价达1∶1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该单抗所结合的抗原分子量与t-PA相符,证明所获得的单抗为特异的抗t-PA单抗;对t-PA的纤溶活性中和抑制试验结果表明,4株单抗中的1株能完全抑制st-PA的纤溶活性,另外3株表现出程度不等的抑制;其中1株亚类为IgG,另外3株为IgM。杂交瘤细胞株无支原体污染;染色体数目正常。对该抗体进行初步纯化后,将其应用于rt-PA的研究中。
徐秀英陈琳王少飞刘农乐赵立权黄培堂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杂交瘤
共4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