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松

作品数:129 被引量:791H指数:15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8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05篇骨折
  • 95篇流行病
  • 95篇流行病学
  • 45篇性别
  • 43篇性别分布
  • 40篇流行病学研究
  • 40篇成人
  • 39篇年龄
  • 38篇年龄分布
  • 27篇成年人
  • 20篇流行病学分析
  • 19篇股骨
  • 15篇关节
  • 12篇胫骨
  • 11篇老年
  • 9篇远端
  • 9篇远端骨折
  • 9篇肱骨
  • 9篇病例
  • 9篇病例对照

机构

  • 129篇河北医科大学...
  • 21篇河北医科大学
  • 20篇沧州市中西医...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成都军区昆明...
  • 3篇成都市第三人...
  • 3篇宁夏自治区人...
  • 3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唐山市第二医...
  • 2篇新疆兵团医院
  • 2篇邢台市人民医...
  • 2篇解放军273...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云南省第二人...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29篇刘松
  • 109篇张英泽
  • 97篇陈伟
  • 75篇刘磊
  • 75篇孙家元
  • 73篇杨宗酉
  • 68篇殷兵
  • 64篇刘勃
  • 54篇王海立
  • 50篇李彦森
  • 44篇田野
  • 44篇张飞
  • 41篇赵海涛
  • 40篇陈霄
  • 38篇孙然
  • 38篇张如云
  • 37篇孙涛
  • 34篇杨光
  • 30篇程家祥
  • 23篇王娟

传媒

  • 75篇中华创伤骨科...
  • 19篇实用骨科杂志
  • 13篇中华老年骨科...
  • 6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华解剖与临...
  • 2篇中国临床医生...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国骨科临床...

年份

  • 5篇2023
  • 1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4篇2018
  • 15篇2017
  • 20篇2016
  • 31篇2015
  • 2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arton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 调查Barton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其变化趋势. 方法 利用医学影像计算机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及病案查询系统,收集2003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诊治的所有骨折患者资料,筛选出Barton骨折进行回顾分析.将2003-2007年资料定为A组,2008-2012年资料定为B组,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及年龄段分布. 结果 共诊治Barton骨折160例,占尺桡骨远端骨折的1.392%(160/11 496),全身骨折的0.127%(160/126 479).男76例(47.5%),女84例(52.5%),51~60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21.9%,35/160).掌侧Barton骨折(58.8%,94/160)多于背侧(41.2%,66/160).A、B两组分别为67例和93例,占同期尺桡骨远端骨折的1.13%(67/5 905)和1.66%(93/5 591),全身骨折的0.103%(67/65 267)和0.152%(93/61 2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男35例(52%),女32例(48%);B组男41例(44%),女52例(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掌侧Barton骨折分别为37例和57例,背侧Barton骨折为30例和3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Barton骨折女性多于男性,掌侧Barton骨折多于背侧,患者性别及骨折类型分布无明显变化.
殷兵杨宗酉陈伟赵海涛李彦森刘松孙家元张如云王海立刘磊孙涛荆、然程家祥朱燕宾刘勃陈霄田野张飞吕红芝张英泽
关键词:桡骨骨折腕损伤流行病学
2454例老年骨折患者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9
2014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新疆老年骨折患者损伤特点。方法利用图片存档及通信系统( PACS)和病案查询系统,整理并分析新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诊治的2454例老年骨折患者影像及病历等资料,统计其性别、骨折侧别、年龄、骨折部位和AO分型等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老年骨折患者2454例,女多于男(男女比例1:1.36),61-70岁患者最多,男性中位年龄高于女性。骨折数最多的骨折部位依次为脊柱(49.07%)、尺桡骨远端(11.02%)及股骨近端(6.97%)。腰胸椎骨折以Denis玉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为主(54.17%),尺桡骨远端骨折以C型关节内骨折为主(60.42%),股骨近端骨折以A型经转子骨折为主(57.54%)。致伤原因以跌倒为主(61.21%)。结论本次调查揭示了新疆2454例老年骨折患者的损伤特点及致伤原因,预防应主要针对低能量损伤导致的骨质疏松性骨折。
张如云张奇杨宗酉陈伟刘松巴托李富青王国选许永能张建路张英泽
关键词:回顾性分析老年骨折AO分型
2010至2011年我国华北和华东地区老年Colles骨折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对比分析中国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老年Colles骨折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利用医学影像计算机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及病案查询系统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39家医院诊治的老年Colles骨折患者资料。将华北地区18家医院资料定义为华北组,华东地区21家医院资料定义为华东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等。结果共收集老年Colles骨折2 610例,其中男性466例(17.85%),女性2 144例(82.15%),男女比为1∶4.60;年龄中位数为70岁;左侧(1 372例,52.57%)多于右侧(1 238例,47.43%)。华北组1 777例,其中男性349例,女性1 428例,男女比为1∶4.09;华东组833例,其中男性117例,女性716例,男女比为1∶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02,P=0.001)。华北组和华东组年龄中位数分别为69岁和71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72,P<0.001)。华北组和华东组均为60~65岁年龄段构成比最高,分别占35.34%(628/1 777)和29.05%(242/833),两组60~65岁、81~85岁和≥86岁3个年龄段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94,χ~2=5.028,χ~2=24.885,P<0.05),其他年龄段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华北组和华东组老年Colles骨折均为左侧多于右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Colles骨折女性多于男性,左侧多于右侧,60~65岁年龄段构成比最高,约占1/3。与华东地区相比,华北地区老年Colles骨折患者年龄低,男女比高,60~65岁年龄段构成比高,81~85岁和≥86岁年龄段构成比低。
刘松李佳韩志刚李石伦陈伟朱燕宾张飞孙家元张英泽
关键词:COLLES骨折桡骨骨折流行病学性别分布
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进展被引量:19
2013年
肩锁关节损伤是肩部常见损伤,主要包括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9%~10%的肩胛带损伤累及肩锁关节。肩锁关节脱位在肩部损伤中发病率较高,约占肩部损伤的12%[1-2],其治疗方法仍存在争议,以非手术治疗为主。近年来,随着对肩关节损伤机制的研究深入,对于移位较大的肩锁关节损伤患者,大多学者更倾向于手术治疗。本文就目前国内外有关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刘松秦士吉张英泽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肩锁关节损伤锁骨远端骨折肩部损伤肩胛带
中国南方和北方地区2010-2011年60岁以上人群股骨颈骨折流行病学对比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对比分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60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利用医学影像计算机存档与传输系统及病案查询系统,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21所医院收治的60岁以上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其中,北京市、甘肃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12所医院为北方组,广东省、广西省、湖南省、贵州省和云南省9所医院为南方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侧别、各年龄段骨折例数及骨折Garden分型等。结果共收集到60岁以上的股骨颈骨折病例1 945例,其中南方组1 039例,男性361例(34.7%),女性678例(65.3%);北方组906例,男性320例(35.3%),女性586例(64.7%)。年龄构成方面,南方组和北方组均为76~80岁年龄段所占的比例最高,分别为23.6%(245/1 039)和23.5%(213/906),南方组86岁以上的年龄段占比例最低,为9.5%(99/1 039);北方组61~65岁年龄段占比最低,为11.5%(104/906)。南方组和北方组各个年龄段均是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南方组的总体高发骨折类型为GardenⅢ型,占77.7%(807/1 039),北方组的总体高发骨折类型同样为GardenⅢ型,为65.0%(589/906),占比较南方组低(χ~2=4.147,P<0.05)。南北方各骨折类型都是女性多于男性,但Garden IV型北方组女性占比高于南方组(χ~2=3.902,P<0.05)。结论两个地区均为76~80年龄段的患者所占的比例最高,并且各个年龄阶段女性患者均多于男性。两个地区的骨折构成比最高的类型均是GardenⅢ型,但南方地区该型所占比例更高。
董天华李石伦于沂阳李佳刘勃刘松陈霄杨光张英泽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流行病学老年人
西医骨科之父Hugh Owen Thomas
2021年
Hugh Owen Thomas(1834—1891)是公认的西医骨科之父[1],开创了骨科的保守治疗时代。他的侄子Robert Jones曾担任英国骨科医师协会主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领导随军骨科医生为国效力;Robert Jones的学生Watson Jones承前启后,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随军骨科医生领袖,他的名著《Watson-Jones Fractures&Joint Injuries》成为骨折保守治疗时代的经典[2-5]。我国骨科奠基人之一,北京积水潭医院首任院长孟继懋教授曾在20世纪30年代跟随Watson Jones学习。从某种意义而言,Hugh Owen Thomas师徒所开创的骨科保守治疗时代及其遗留下来的治疗理念,在当今仍有借鉴意义,这也是我们回忆这位西医骨科之父的初衷[1-5]。
赵亮马骏樊保衡韩子钰陈佳楠刘松刘月驹
关键词:骨科医生骨科医师WATSON西医保守治疗
2010年至2011年河北省多中心成人胫骨干骨折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调查河北省成人胫骨干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其地区差异。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石家庄地区,A组)、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沧州地区,B组)、唐山市第二医院(唐山地区,C组)三所医院诊治的所有成人骨折患者资料,筛选出成人胫骨干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性别、年龄、骨折AO/OTA分型等数据,总结成人胫骨干骨折流行病学特征并对比分析3组数据。结果成人胫骨干骨折3559例,占同期胫腓骨骨折的28.20%,占同期全身骨折的4.85%。男女比为4.21:1,骨折高发年龄段为36—45岁(25.96%),男、女骨折高发年龄段均为36~45岁,构成比分别为26.36%、24.30%;高发类型为42-A型(49.73%),男、女骨折高发类型均为42.A型,构成比分别为47.88%、57.54%;复杂骨折男女比均高于简单骨折,42-B型和42-C型均高于42-A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3组成人胫骨干骨折占同期胫腓骨骨折比例分别为21.17%、30.62%、31.67%,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分别与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占同期全身骨折比例分别为3.32%、3.78%、6.91%,三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36~45岁骨折高发年龄段构成比(29,46%)显著高于A、C组(23.77%、25.58%),C组≥66岁男性构成比(2.94%)显著高于B组(2.19%),A组≥66岁患者构成比(6.12%)显著高于C组(3.52%),以上项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复杂骨折构成比(56.30%)显著高于B、C组(50.00%、47.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北省成人胫骨干骨折男性多于女性,随着年龄增长女性所占比例逐渐增高,高发�
赵海涛陈伟王娟孙然孙涛殷兵王海立李彦森崔青部文茜刘松刘磊孙家元张如云杨宗酉程家祥朱燕宾张英泽
关键词:胫骨干骨折流行病学研究年龄因素性别因素AO分型
2008年至2012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浮肘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
2016年
目的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5年间诊治的成人浮肘损伤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诊治的浮肘损伤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损伤类型及合并骨折等数据。结果5年间共诊治浮肘损伤188例,占同期全身骨折的0.31%,占同期肱骨骨折的4.07%,占同期尺桡骨骨折的2.15%。男116例,女72例。≤50岁的患者占79.79%,男性多于女性,其中11~20岁年龄段患者相对较少。〉50岁的患者女性较多,占50岁以上患者的65.79%。57例(30.32%)合并121处其他部位骨折,其中31例合并手部骨折,22例合并胫腓骨骨折,15例合并股骨骨折等。浮肘损伤根据自行定义的分型标准:Ⅰ型112例,多见于41—50岁年龄段;Ⅱ型骨折76例,多见于1~10岁和21~30岁年龄段。Ⅱ型中Ⅱc型最少(16例),但在31~40岁年龄段患者中最常见。51—60岁年龄段Ⅱ型骨折患者以Ⅱb型最常见,其余年龄段患者以Ⅱa型最常见。Ⅱa型骨折患者男女比最低,Ⅱb型骨折患者的男女比最高。结论浮肘损伤常见小于50岁的男性患者,常合并手部骨折和胫腓骨骨折。根据自行定义的浮肘损伤分型标准,Ⅰ型骨折多见,Ⅱ型中以Ⅱa型骨折最常见。
张飞陈伟田野陈霄刘勃朱燕宾刘松殷兵孙家元刘磊杨光杨宗酉张英泽
关键词:流行病学研究
2010年至2011年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区成人单发跖骨骨折的流行病学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对比分析我国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成人单发跖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63所医院诊治的成人单发跖骨骨折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及骨折分型等。将东部地区35所医院的患者资料定义为A组,西部地区28所医院的患者资料定义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分型和骨折部位。结果A组4779例,B组1708例,A组成人单发跖骨骨折占同期成人足部骨折的21.28%(4779/22455),低于B组的26.88%(1708/6354);A组成人单发跖骨骨折占同期成人全身骨折的2.48%(4779/192991),高于B组的2.10%(1708/81143),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男女比分别为1.21:1和1.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68,P=0.001)。A组患者中位数年龄(43岁)大于B组(4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275,P〈0.001)。A组21~30岁(19.02%)、31~40岁(18.62%)年龄段患者跖骨骨折构成比低于B组(22.66%、21.60%),51—60岁(21.09%)年龄段患者跖骨骨折构成比高于B组(14.64%);A组患者87.A型(40.18%)、87-C型(5.52%)骨折构成比低于B组(44.38%、8.20%),而87-B型(54.30%)骨折构成比高于B组(47.42%),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跖骨骨折部位分布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东、西部地区均以第5跖骨的发病率最高,跖骨近端骨折构成比最高,西部地区单发跖骨骨折的构成比、男性骨折的构成比均高于东部地区。
邢恩增鞠林林陈伟金霖刘涛田野常恒瑞孙家元刘松刘磊李延森朱燕宾张英泽
关键词:跖骨骨折流行病学成年人
国人骨折发病率及发展趋势
目的:迄今我国一直没有全国范围的骨折流行病学相关数据,撰写论文、书籍主引用国外数据。因此,课题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人骨折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探讨其发展趋势,建立并完善我国骨折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的权威数据库。方...
张英泽吕红芝陈伟张弢王海立刘松殷兵陈霄杨光郭家良宇文培之田野
关键词:骨折发病率流行病学调查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