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玉鹏

作品数:64 被引量:345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3篇医药卫生
  • 4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2篇甲基丙二酸
  • 21篇基因
  • 18篇甲基丙二酸尿...
  • 17篇血症
  • 16篇酸血症
  • 14篇半胱氨酸
  • 13篇同型半胱氨酸
  • 12篇半胱氨酸血症
  • 11篇同型半胱氨酸...
  • 11篇线粒体
  • 9篇突变
  • 8篇代谢
  • 8篇氨酸
  • 7篇有机酸尿症
  • 7篇基因分
  • 7篇基因分析
  • 7篇产前
  • 7篇产前诊断
  • 6篇新生儿
  • 6篇综合征

机构

  • 60篇北京大学第一...
  • 18篇北京大学
  • 16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郑州大学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 5篇青海大学
  • 4篇河南中医药大...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首都儿科研究...
  • 3篇中南大学
  • 3篇郑州市儿童医...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大学第六...
  • 1篇吉林大学白求...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64篇刘玉鹏
  • 57篇杨艳玲
  • 50篇宋金青
  • 37篇李溪远
  • 34篇丁圆
  • 32篇王峤
  • 31篇吴桐菲
  • 25篇张尧
  • 23篇马艳艳
  • 14篇李东晓
  • 9篇秦炯
  • 6篇金颖
  • 5篇王玉洁
  • 5篇姜玉武
  • 5篇董慧
  • 4篇郑宏
  • 4篇华瑛
  • 4篇黄昱
  • 4篇肖江喜
  • 3篇梁德生

传媒

  • 14篇中华儿科杂志
  • 11篇中国当代儿科...
  • 9篇临床儿科杂志
  • 6篇中华实用儿科...
  • 3篇中国实用儿科...
  • 3篇中华妇幼临床...
  • 2篇第十四届全国...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循证儿科...
  • 1篇第五届全国新...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8
  • 4篇2017
  • 15篇2016
  • 8篇2015
  • 10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时期以癫痫起病的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其家系早老素基因1突变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探讨1例儿童时期以癫痫起病的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其大家系的早老素基因1(PSEN1)突变情况。方法 选择2014年11月28日至2015年11月14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确诊为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先证者)及其大家系(ⅠⅣ代)为研究对象。本例先证者为男性,现年36岁,因“癫痫,异常家族史”就诊,于本院进行遗传咨询,希望明确病因。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标准:①发病年龄〈65岁;②临床检查结果支持痴呆的证据;③超过2个领域存在认知障碍;④进行性记忆力下降伴其他认知障碍;⑤无意识障碍;⑥无其他系统性疾病或脑疾病可解释的记忆和认知障碍。收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临床资料,采用靶向捕获二代测序(TGS)技术对其进行基因分析,发现PSEN1突变后,对所有外显子和内含子边界PSEN1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采用Sanger方法进行基因突变验证。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①本例先证者(Ⅲ16)于12岁时出现癫痫发作,15岁开始口服丙戊酸钠治疗后癫痫发作被控制,33岁停药后复发,再次采取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后癫痫被控制。本例先证者在本院进行相关检查的结果显示,智力、运动功能发育正常,头颅MRI检查结果未见异常,最终临床诊断为“原发性癫痫”。但是,患者自述于35岁开始出现记忆力下降,定向功能减退。②先证者的祖母(Ⅰ2)于30多岁出现精神障碍,40岁左右死亡。先证者的父亲(Ⅱ6)、2位伯父(Ⅱ2与Ⅱ3)、2位姑姑(Ⅱ4与Ⅱ5)均于35岁左右出现进行性记忆力下降、智能倒退,均于40岁左右死亡,并符合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标准,而被诊断为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③TGS检测结果显示,先证者PSEN1基
李东晓刘玉鹏丁圆李溪远吴逊宋金青杨艳玲
关键词:癫痫DNA突变分析
儿童胱氨酸尿症临床及基因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以肾结石起病的胱氨酸尿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基因突变。方法回顾3例以肾结石起病的胱氨酸尿症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通过PCR扩增测序测定的SLC3A1和SLC7A9基因结果。结果 3例男性患儿来自三个无关家系,2例于1岁时、1例于14岁时因肾结石就诊。3例患儿的血氨基酸谱无异常,游离肉碱降低;尿氨基酸谱分析提示胱氨酸、鸟氨酸、精氨酸和苏氨酸部分增高。基因分析证实1例为SLC7A9基因c.325G>A纯合突变,父母为c.325G>A杂合突变的携带者;另2例均为SLC3A1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分别为c.1365del G和c.1113C>A复合杂合突变,c.1897_1898ins TA和c.1093C>T复合杂合突变,其父母均为杂合突变携带者。经确诊胱氨酸尿症后,予枸橼酸钾、左卡尼汀等治疗,患儿病情好转。结论对于肾结石患儿应高度重视可能存在的遗传代谢病,尿液氨基酸分析、基因检测是确诊胱氨酸尿症的重要方法。
马艳艳肖海雪刘玉鹏袁馥梅李东晓宋金青李溪远丁圆杨艳玲
关键词:肾结石胱氨酸尿症氨基酸遗传代谢病
母亲维生素B_(12)缺乏与婴儿继发性甲基丙二酸尿症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母亲维生素B_(12)缺乏导致的婴儿继发性甲基丙二酸尿症(MMA)的临床特点,以及该病的诊断、治疗及转归。方法选择2014年11月12日,因"吐奶、贫血、疑为遗传性MMA",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被确诊为因母亲维生素B_(12)缺乏导致的继发性MMA、日龄为27d的男性双胎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双胎患儿及其母亲进行血常规、血清维生素B_(12)与叶酸检测,以及血清与尿液总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尿液有机酸谱及血液氨基酸、肉碱谱检测,同时检测患儿及其父母的MMA相关基因突变情况。本研究与2例受试者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遵循的程序通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结果 12例患儿生后4d于当地医院就诊时,尿液甲基丙二酸浓度分别为479.21 mmol/mol肌酐和65.90 mmol/mol肌酐(正常参考值为0.20~3.60mmol/mol肌酐);血液丙酰肉碱浓度分别为12.01μmol/L和10.55μmol/L(正常参考值为1.00~5.00μmol/L)。生后27d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时发现,2例患儿均存在中度贫血,长子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轻度增高,为17.6μmol/L(正常参考值为0~15.0μmol/L),次子正常,为14.3μmol/L;血清维生素B_(12)浓度均降低,分别为121.0pmol/L与105.0pmol/L(正常参考值为133.0~675.0pmol/L);血清叶酸浓度均正常,分别为26.50nmol/L与18.60nmol/L(正常参考值为>6.80nmol/L);尿液中均未检出甲基丙二酸,血液丙酰肉碱均增高,分别为9.26μmol/L与15.90μmol/L。给予维生素B_(12)肌内注射,口服亚叶酸钙及左卡尼汀治疗后,2例患儿尿液中均未检出甲基丙二酸,血液丙酰肉碱浓度恢复正常,智力、运动发育正常,贫血好转。22例患儿母亲于早孕期出现厌食、呕吐等早孕期妊娠反应,中孕期出现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低、大细胞性贫血及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曾口服补血中药及铁剂治疗,未曾补充维生素B_(12)治疗。产后2个月时,母亲血清�
吴桐菲丁圆李溪远刘玉鹏李东晓宋金青李梦秋王翔赵子江秦亚萍杨艳玲
关键词:维生素B12缺乏甲基丙二酸尿症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婴儿
20号环状染色体综合征导致难治性癫痫1例及其同胞产前诊断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20号环状染色体综合征导致难治性癫痫患儿的临床特征、核型特点及其同胞产前诊断。方法收集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诊治的1例20号环状染色体综合征导致难治性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临床表现、染色体核型特点。结果先证者,男,出生11个月出现间断抽搐发作,表现为强直发作、不典型失神发作等多种类型,伴智力运动发育落后。曾正规服用多种抗癫痫药物及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均无效。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及癫痫相关基因分析未见异常,外周血白细胞高分辨550条带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显示为46,XY,r(20)(p13q13.3),确诊为20号环状染色体综合征Ⅱ型。其母亲于第2次妊娠中期接受羊膜腔穿刺,羊水细胞染色体正常,第2胎为健康男婴,现在1岁,无癫痫发作,精神运动发育正常。结论20号环状染色体综合征是罕见的染色体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癫痫、行为异常、智力运动发育落后等。但由于染色体核型分析一般不作为癫痫的常规检查,20号环状染色体综合征导致癫痫的患儿易被漏诊或误诊。对于原因不明的难治性癫痫患儿,应进行高分辨染色体核型分析,以助明确病因。
刘玉鹏丁圆李东晓杨志仙宋金青王爽杨艳玲秦炯
关键词:难治性癫痫染色体核型分析
359例甲基丙二酸尿症患者的临床与实验室研究
目的:拟通过对359例甲基丙二酸尿症患者的回顾性调查,研究中国患者的疾病类型及发病特点。方法:1996年8月至2011年7月,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尿有机酸检测诊断并随访的甲基丙二酸尿症359例。采用免疫荧光偏振法检测...
刘玉鹏杨艳玲东锦华燕容刘平徐国兵吴桐菲王峤宋金青马艳艳张尧李溪远王玉洁王兰凤
关键词:甲基丙二酸尿症发病症状
甲基丙二酸尿症合并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1例报告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罕见的甲基丙二酸尿症合并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儿的诊疗方法。方法分析1例甲基丙二酸尿症变位酶缺乏合并21羟化酶缺乏症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患儿,男,生后3个月起病,接种疫苗及高蛋白饮食后出现喂养困难、腹泻、代谢紊乱及智力运动发育倒退,1岁8个月时确诊为甲基丙二酸尿症,治疗后好转。5岁后出现性早熟表现,确诊为21羟化酶缺乏症男性化型。基因证实MUT基因存在c.866G?>?C和c.2179C?>?T两个突变,CYP21A2基因存在c.188A?>?T和c.518T?>?A两个已知突变。结论遗传代谢病及内分泌病临床表现复杂,鲜有病例共患多种疾病,该患儿共患甲基丙二酸尿症及21羟化酶缺乏症两种罕见疾病。
刘玉鹏丁圆李溪远宋金青王峤张尧刘戈力王立文杨艳玲
关键词:甲基丙二酸尿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ATP6基因8993T〉G突变导致的单纯线粒体ATP合成酶缺陷一例被引量:4
2011年
患儿女,10个月。主因“发育落后、无力”于2009年10月来我院就诊。患儿自出生后全身软,无力,智力运动发育落后,自主活动少,哭声小。9个月时出现抽搐,为全身发作,每隔2到3天发作1次。当地医院疑诊“脑性瘫痪,癫痂”,进行功能训练及抗癫痫治疗,效果不佳,病情逐渐加重。1O个月时来我院就诊。患儿吃奶少,时有呛奶,无明显吐奶,大小便正常。
马艳艳吴桐菲刘玉鹏王峤宋金青马神楠张尧王松涛王玉洁戚豫杨艳玲
关键词:ATP合成酶缺陷线粒体G突变发育落后抗癫痫治疗
转录辅助调节因子HCFC1突变致罕见X连锁甲基丙二酸尿症CblX型一家系报告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X连锁甲基丙二酸尿症CblX家系的临床及基因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经血液及尿液分析发现甲基丙二酸尿症,并采用靶向捕获二代测序进行HCFC1基因分析诊断的X连锁甲基丙二酸尿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男,于2月龄时出现抽搐,智力运动障碍,5月龄时表现癫痫、重度发育落后,尿甲基丙二酸、血液丙酰肉碱增高,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增高,符合甲基丙二酸尿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甲基丙二酸尿症相关常染色体基因分析未见突变,X染色体转录辅助调节因子HCFC1第3外显子存在c.344C?>?T(p.Ala115Val)半合子突变,证实为CblX型甲基丙二酸尿症。患儿父母健康,曾有一子生后重度智力、运动障碍,合并难治性癫痫,于6月龄夭折。患儿母亲携带相同的突变,尿液可检出少量甲基丙二酸,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轻度增高。患儿父亲未携带突变。结论以新一代测序技术首次确诊我国1例X连锁CblX型甲基丙二酸尿症家系。
李东晓刘玉鹏丁圆李溪远宋金青李梦秋秦亚萍杨艳玲
关键词:甲基丙二酸尿症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琥珀酰辅酶A连接酶缺陷导致继发性甲基丙二酸尿症四例的临床与实验室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摘要】目的探讨因琥珀酰辅酶A连接酶缺陷导致的继发性甲基丙二酸尿症患儿的临床与基因特点。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4年4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确诊的琥珀酰辅酶A连接酶缺陷导致的甲基丙二酸尿症中国患儿4例的临床经过、生化异常、脑影像特点及基因突变进行研究。结果4例患儿于生后1d至6个月发病,于6个月至2岁8个月就诊,均有智力运动落后,喂养困难,肌张力低下,3例合并难治性癫痫,听力障碍。血清乳酸、丙酮酸均增高。尿甲基丙二酸9.21~9.97mmol/mol肌酐(正常值0.2~3.6mmol/mol肌酐),血液丙酰肉碱5.07~8.15μmol/L(正常值0.5~4.0μmol/L),琥珀酰肉碱1.98~4.49txmol/L(正常值0.15~1.0μmol/L)。外周血白细胞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存在单一或复合缺陷。头颅MRI显示基底节损害或脑萎缩。3例为SUCLGl基因缺陷,共检出5种突变(c.809A〉C、c.826—2A〉G、c.550G〉A、c.751C〉T和c.961C〉G突变)。1例为SUCLA2c.970C〉T纯合突变,为新突变。经治疗后,4例患儿智力运动缓慢进步。结论琥珀酰辅酶A连接酶缺陷患儿起病早,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预后不良。对于轻度甲基丙二酸尿症伴严重神经系统损害及高乳酸血症的患者需注意鉴别琥珀酰辅酶A连接酶缺陷症尿症,基因诊断是关键方法。
刘玉鹏李溪远丁圆王峤宋金青张尧李东晓秦亚萍杨艳玲
关键词:甲基丙二酸DNA线粒体
314例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的临床表型和基因型研究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总结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的临床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点,探讨诊断、治疗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收集我国26个省市1998年1月至2020年3月确诊的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314例(男180例、女134例),采用Sanger测序、靶向捕获二代测序或者全外显子测序分析、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定量PCR等技术进行基因诊断。根据发病年龄,分为早发型(发病年龄≤12月龄)和晚发型(发病年龄>12月龄)。根据个体情况,给予钴胺素、左卡尼汀、特殊饮食及对症治疗。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314例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中58例(18.5%)通过液相串联质谱法新生儿筛查发现,5例(1.6%)为尸检确诊,251例(79.9%)患儿为发病后临床诊断。发病年龄为3小时龄~18岁,其中早发型159例(71.0%),晚发型65例(29.0%)。较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代谢危象、智力运动落后、癫痫、贫血和多脏器损伤。早发型较晚发型患儿代谢性酸中毒及贫血常见[20.8%(33/159)比9.2%(6/65),34.6%(55/159)比16.9%(11/65),χ^2=4.261、6.930,P=0.039、0.008]。236例(75.2%)接受了基因分析,227例(96.2%)获得了基因诊断,在7个基因(MMUT、MMAA、MMAB、MMADHC、SUCLG1、SUCLA2、MCEE)上共发现127个变异,其中49个为新变异。MMUT变异导致的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缺乏(mut型)211例(93.0%),常见的MMUT变异是c.729_730insTT、c.1106G>A、c.914T>C。c.914T>C在早发型中发生的频率较晚发型高[8.3%(18/216)比1.6%(1/64),χ^2=3.859,P=0.037]。mut型较其他类型患儿代谢危象常见[72.6%(114/157)比3/13,χ^2=13.729,P=0.001]。发育落后、肌张力低下在mut型患儿中比其他类型患儿少见[38.2%(60/157)比9/13、25.5%(40/157)比8/13,χ^2=4.789、7.705,P=0.030、0.006]。58例新生儿筛查发现的患儿中44例(75.9%)从无症状时开始治疗,发育正常;14例(24.1%)临床发病后才开始接受治疗,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智力、运动发育落后。结论分析了我国�
康路路刘玉鹏沈鸣陈哲晖宋金青贺薷萱刘怡张尧董慧李梦秋金颖郑宏王峤丁圆李溪远李东晓李海霞刘雪芹肖慧捷姜玉武熊晖张春燕王朝霞袁云梁德生田亚平杨艳玲
关键词:甲基丙二酸新生儿筛查串联质谱法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