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溪远

作品数:46 被引量:256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5篇基因
  • 11篇突变
  • 10篇甲基丙二酸
  • 10篇甲基丙二酸尿...
  • 9篇线粒体
  • 8篇血症
  • 8篇患儿
  • 7篇有机酸尿症
  • 7篇酸血症
  • 6篇代谢
  • 6篇线粒体病
  • 6篇基因分
  • 6篇基因分析
  • 6篇产前
  • 6篇产前诊断
  • 5篇基因新突变
  • 5篇氨酸
  • 5篇半胱氨酸
  • 4篇新生儿
  • 4篇同型半胱氨酸

机构

  • 46篇北京大学第一...
  • 17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4篇青海大学
  • 3篇郑州市儿童医...
  • 3篇首都儿科研究...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大学第六...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白求...

作者

  • 46篇李溪远
  • 43篇杨艳玲
  • 40篇宋金青
  • 37篇刘玉鹏
  • 34篇丁圆
  • 24篇王峤
  • 22篇吴桐菲
  • 16篇李东晓
  • 16篇张尧
  • 15篇马艳艳
  • 6篇金颖
  • 4篇华瑛
  • 3篇王玉洁
  • 3篇王立文
  • 3篇侯新琳
  • 3篇黄昱
  • 3篇王海军
  • 3篇刘怡
  • 2篇李海霞
  • 2篇叶锦棠

传媒

  • 9篇临床儿科杂志
  • 8篇中国当代儿科...
  • 7篇中华儿科杂志
  • 4篇中华妇幼临床...
  • 4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第五届全国新...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8
  • 4篇2017
  • 12篇2016
  • 6篇2015
  • 13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羟基-3-甲基戊二酸尿症患儿的临床诊治及3-羟基-3-甲基戊二酰裂解酶基因新突变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3-羟基-3-甲基戊二酸尿症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生化特点及3-羟基-3-甲基戊二酰裂解酶(HMGCL)基因突变检测结果。方法收集2014年12月7日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就诊的1例3-羟基-3-甲基戊二酸尿症患儿的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该患儿的入院查体及辅助检查结果、诊疗情况;对患儿及父母进行HMGCL基因检测,并于患儿出院后6个月,对其进行随访。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基因检测均获得受试对象及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结果患儿年龄为1岁1个月,男性。因"不明原因腹泻、呕吐,反复呕血,发热2d,昏迷3h"收入本院。入院查体及辅助检查结果示:白细胞计数升高、肝功能损害、电解质紊乱、低血糖、凝血功能异常、低蛋白、血氨水平高、代谢性酸中毒;头颅MRI检查结果示:双侧侧脑室旁及双侧额颞顶皮层下异常信号。确诊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酸尿症。经限制蛋白质摄入,静脉滴注葡萄糖和左旋肉碱治疗后症状缓解。该患儿HMGCL基因c.509G>T(鸟嘌呤>胸腺嘧啶)发生点突变,c.348+1G>C(鸟嘌呤>胞嘧啶)发生剪切位点突变,导致外显子拼接错误,其中c.509G>T是来自母亲的杂合突变,c.348+1G>C是患儿新出现纯合突变,c.348+1G>C剪切位点突变,导致第170位的半胱氨酸剪切突变为苯丙氨酸。出院后6个月后随访结果示:患儿年龄为1岁7个月,智力运动发育稍落后,但无明显倒退,无抽搐发作,全身情况良好,各项生化指标及尿3-羟基-3-甲基戊二酸水平降低。结论 3-羟基-3-甲基戊二酸尿症系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通过HMGCL基因检测及HMGCL基因分析不仅有助于诊断该病,对于指导家系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亦至关重要。
艾力克木.阿不都玩克古力米热.布然江李溪远杨艳玲
关键词:代谢疾病
Danon病所致肥厚性心肌病LAMP2基因新突变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以肥厚性心肌病为主要表现的Danon病患儿临床及LAMP2基因突变检测结果。方法 2013年10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1例3岁男性儿童(先证者),以肥厚性心肌病为主要表现,为明确病因进行了临床调查及基因分析。结果患儿(先证者)智力运动及体格发育正常,入托体检发现肝酶异常。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羟丁酸脱氢酶升高。心电图显示左室高电压,Q-T间期延长。超声心动图显示室间隔及左室壁增厚,左室心尖部肌小梁增多,二尖瓣关闭不全,符合肥厚性心肌病诊断。LAMP2基因分析显示:患儿存在c.973-974insC(p.L325fs)纯合突变。母亲患不明原因的肥厚性心肌病,为c.973-974insC杂合突变携带者。其父亲健康,LAMP2基因正常。c.973-974insC为新发现突变,导致框移突变,并产生1个提前终止翻译的密码子。结论 Danon病是一种少见的致死性遗传性心肌病,本文通过基因检测确诊了中国首例Danon病患者。LAMP2基因分析不仅有助于诊断Danon病,对于指导家系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至关重要。
丁圆李溪远刘玉鹏宋金青张尧王峤吴桐菲李梦秋秦亚萍杨艳玲
关键词:肥厚性心肌病
幼儿发育落后 间断抽搐8个月
2016年
1病例介绍(1)病史:患儿男,1岁8个月时因发育落后,间断抽搐8个月就诊。患儿于1岁时发热40℃,出现惊厥发作,表现为双上肢抖动,耸肩,持续数秒缓解。数日后出现频繁无热惊厥,严重时每日数次发作,时间不定,睡眠中及清醒期均有发作,未服用抗癫痫药物。患儿智力运动发育落后,表情呆滞,9个月会坐,1岁8个月来院就诊时仍不会走,可扶站,自言自语叫父母,不认识家人,烦躁,易激惹。
丁圆李溪远刘玉鹏李东晓宋金青李梦秋秦亚萍吴桐菲杨艳玲
关键词:高苯丙氨酸血症苯丙氨酸羟化酶
4岁发病的Fabry病1例被引量:4
2013年
Fabry病是由于溶酶体水解酶α-半乳糖苷酶A基因缺陷导致的X连锁隐性脂质贮积病,患者体内酰基鞘鞍醇三己糖进行性贮积,导致周围神经性疼痛,心、脑、肾、眼等多脏器损害,严重者可于青壮年死亡。但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Fabry病早期诊断困难。本文报道1例男性患儿,4岁起出现双脚脚趾间断性刀割样疼痛,近2年加重伴双手手指胀痛,11岁时来院就医。患儿病程7年,曾接受多种止痛药物治疗无效,尚未出现心、脑、肾、皮肤、眼等脏器合并症,常规生化、免疫、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脑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诊断困难。外周血白细胞α-半乳糖苷酶A活性显著降低[1.0 nmol/(h.mg protein),正常对照值24.5~86.1 nmol(h.mg protein)],符合Fabry病诊断。基因分析显示,患儿α-半乳糖苷酶A基因IVS6+2 T>C剪切突变,其母亲及妹妹未携带相同突变,证实IVS6+2 T>C为新发突变。我国Fabry病发生情况不详,患者多起病隐匿,随着疾病进展逐渐出现发作性肢体疼痛及多脏器严重损害,引起尿毒症、心肌病、卒中,残障率及死亡率很高,早期的鉴别诊断至关重要。α-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是诊断Fabry病的关键,基因突变分析有助于确诊并指导家系的遗传咨询。
刘玉鹏黄昱王峤吴桐菲马艳艳李溪远宋金青杨艳玲
关键词:溶酶体贮积病法布里病神经痛酶替代治疗
一例婴儿型Sandhoff病家系的基因诊断与产前诊断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通过对一例婴儿型Sandhoff病男婴及其家系的临床、基因与产前诊断研究,探讨本病的诊断与产前诊断方法。方法:患儿男,生后易惊,易呛咳,8个月起精神运动倒退,无力,经功能训练等多种治疗无效,病情进行性加重。患儿于1岁4个月出现癫痫,1岁5个月时来院就诊,双侧眼底检查发现樱桃红斑,视神经萎缩,脑MRI示双侧基底节区、丘脑异常信号,白质弥漫异常信号。考虑到神经节脑苷脂病的可能,进行了外周血白细胞溶酶体酶活性9N,4定及相关基因分析。患儿母亲再孕18周时来院要求产前诊断,19周时通过羊水细胞基因分析进行胎儿产前诊断。结果:患儿外周血白细胞己糖胺酶A+B活性为0(正常对照41.9~135.1nmol·h-1·mg.protein-1),严重缺陷,确诊为Sandhoff病。HEXB基因分析证实患儿存在两个突变,其中外显子14的C.1645G〉A(P.G549R)为新突变,内含子7e.IVS7-48T缺失为已知突变。目前患儿2岁3个月,进行性衰竭,频繁抽搐,失明,四肢及躯干张力增高。患儿母亲第2胎羊水细胞HEXB基因分析显示,胎儿未携带与先证者相同的致病突变,未患Sandhoff病,生后经脐带血白细胞己糖胺酶A+B活性正常,HEXB基因分析未见异常,为健康女婴,验证了产前诊断结果。结论:采用酶学与基因分析为一例婴儿型Sandhoff病明确诊断,并首次通过羊水细胞基因分析帮助患者家系的新生婴儿进行了产前诊断。
吴桐菲李溪远王峤刘玉鹏丁圆宋金青张尧杨艳玲
关键词:病理学病理学基因产前诊断
7例异戊酸尿症患儿的临床、基因及1例产前诊断研究
目的:异戊酸尿症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IVD基因缺陷导致异戊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引起异戊酸及其代谢产物蓄积。本文通过对7例轻重不同的异戊酸尿症的诊疗分析,探讨异戊酸尿症的临床特点、治疗及分子诊断,并对其...
李溪远华瑛丁圆刘玉鹏宋金青张尧侯新琳王峤吴桐菲李梦秋秦亚萍杨艳玲
文献传递
戊二酸尿症1型28例的临床与实验室特征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 分析戊二酸尿症1型患者的临床、生化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总结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03年7月-2013年10月确诊并随访的28例戊二酸尿症1型患者的临床特点、代谢筛查结果、头颅磁共振成像特点以及GCDH基因分析结果,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1)28例患者中3例经新生儿筛查发现,余25例为发病后于2个月~17岁获诊.(2)通过新生儿筛查发现者(3例)无明显临床症状.早发型22例(79%)为婴儿期起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智力、运动落后或倒退(21例)、肌张力障碍(20例)、惊厥发作(5例)、手足徐动(2例)、呕吐(2例)、嗜睡(1例)和喂养困难(1例).20例遗留不同程度的智力、运动落后,仅2例发育正常.晚发型3例(11%),8 ~16岁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运动倒退(2例)、阵发性头痛(2例)和惊厥发作(1例),治疗后恢复良好,智力及运动恢复如常.(3)23例接受了头颅核磁共振检查,22例有异常表现:特征性的外侧裂增宽、基底节损害、脑白质异常和脑萎缩.(4)28例共检出了35种不同的GCDH基因突变,c.148T> C(p.W50R)最常见,发生率为7.7%.未报道的新突变6种(c.628A>G、c.700C>T、c.731G>T、c.963G>C、c.1031C>T和c.l109T>C).结论 戊二酸尿症1型常导致智力、运动障碍、肌张力异常等严重神经系统损害,患者临床表型多样,发病年龄越早症状越重,预后大多不良.患者的临床表型、生化表型与基因型无明显相关性.新生儿筛查是早期发现患者的关键.
王峤丁圆刘玉鹏李溪远吴桐菲宋金青王玉洁杨艳玲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有机酸尿症
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口服尼美舒利后发生瑞氏综合征及猝死样症状被引量:10
2018年
患儿,男,6岁3个月, 2个月前因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父母参照说明书予以尼美舒利口服,半小时后抽搐,呼吸心跳骤停,急诊检查发现低酮性低血糖,代谢性酸中毒,血清转氨酶及肌酶显著升高,肾功能受损。经积极复苏治疗后患儿意识及生命体征恢复,但是智力、运动严重倒退。患儿血液游离肉碱降低,中长链酯酰肉碱增高,尿液戊二酸、3-羟基戊二酸、异戊酰甘氨酸、乙基丙二酸等增高,提示多种酯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经维生素B2、左卡尼汀、苯扎贝特等治疗后患儿病情逐渐好转,3个月后复查生化指标恢复正常。患儿ETFDH基因存在复合杂合突变,c.341G>A(p.R114H)为已知突变(来自母亲),c.1484C>G(p.P495R)为未报道的新突变(来自父亲)。患儿最终确诊为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因发热服用尼美舒利诱发急性代谢危象,导致瑞氏综合征、猝死样发作。遗传代谢病是导致瑞氏综合征、猝死的一组主要病因,生化及基因分析是识别潜在疾病的关键。
丰利芳陈晓红李东晓李溪远宋金青金颖杨艳玲
关键词:尼美舒利上呼吸道感染瑞氏综合征口服患儿呼吸心跳骤停症状
母亲维生素B_(12)缺乏与婴儿继发性甲基丙二酸尿症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母亲维生素B_(12)缺乏导致的婴儿继发性甲基丙二酸尿症(MMA)的临床特点,以及该病的诊断、治疗及转归。方法选择2014年11月12日,因"吐奶、贫血、疑为遗传性MMA",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被确诊为因母亲维生素B_(12)缺乏导致的继发性MMA、日龄为27d的男性双胎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双胎患儿及其母亲进行血常规、血清维生素B_(12)与叶酸检测,以及血清与尿液总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尿液有机酸谱及血液氨基酸、肉碱谱检测,同时检测患儿及其父母的MMA相关基因突变情况。本研究与2例受试者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遵循的程序通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结果 12例患儿生后4d于当地医院就诊时,尿液甲基丙二酸浓度分别为479.21 mmol/mol肌酐和65.90 mmol/mol肌酐(正常参考值为0.20~3.60mmol/mol肌酐);血液丙酰肉碱浓度分别为12.01μmol/L和10.55μmol/L(正常参考值为1.00~5.00μmol/L)。生后27d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时发现,2例患儿均存在中度贫血,长子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轻度增高,为17.6μmol/L(正常参考值为0~15.0μmol/L),次子正常,为14.3μmol/L;血清维生素B_(12)浓度均降低,分别为121.0pmol/L与105.0pmol/L(正常参考值为133.0~675.0pmol/L);血清叶酸浓度均正常,分别为26.50nmol/L与18.60nmol/L(正常参考值为>6.80nmol/L);尿液中均未检出甲基丙二酸,血液丙酰肉碱均增高,分别为9.26μmol/L与15.90μmol/L。给予维生素B_(12)肌内注射,口服亚叶酸钙及左卡尼汀治疗后,2例患儿尿液中均未检出甲基丙二酸,血液丙酰肉碱浓度恢复正常,智力、运动发育正常,贫血好转。22例患儿母亲于早孕期出现厌食、呕吐等早孕期妊娠反应,中孕期出现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低、大细胞性贫血及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曾口服补血中药及铁剂治疗,未曾补充维生素B_(12)治疗。产后2个月时,母亲血清�
吴桐菲丁圆李溪远刘玉鹏李东晓宋金青李梦秋王翔赵子江秦亚萍杨艳玲
关键词:维生素B12缺乏甲基丙二酸尿症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婴儿
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缺陷病临床及线粒体基因型分析
目的:探索研究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缺陷病患儿的临床表型和线粒体基因型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对67例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缺陷病患儿(男37例,女30例)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患儿外周血白细胞线粒体呼吸链复合...
马艳艳李溪远吴桐菲刘玉鹏王峤丁圆邹丽萍杨艳玲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