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乐 作品数:8 被引量:40 H指数:3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单中心2864例孕24至28周妊娠妇女口服75g无水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观察孕24~28周产前检查妇女口服75g无水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析应用2004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2010国际妊娠合并糖尿病研究组织(1ADPSG)、第六版妇产科学推荐的3种妊娠糖尿病诊断时的... 常乐 江雅平 蒋世菊 杨红云 李海霞 王学晶 杨文双 徐国宾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 文献传递 妊娠期糖尿病妇女产后转归的随访性研究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女性产后3.7年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分娩妇女222人为研究对象,分为妊娠期糖尿病(GDM)组124例,以同期分娩的糖代谢正常妇女98名为对照组... 杨慧霞 宋耕 常乐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 GDM 空腹血糖受损 文献传递 单中心2864例孕24至28周妊娠妇女口服75g无水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观察孕24—28周产前检查妇女口服75g无水葡萄糖耐量试验(0GTT)结果,分析应用2004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2010国际妊娠合并糖尿病研究组织(IADPSG)、2005年第6版妇产科学教材推荐的3种妊娠糖尿病诊断时的诊断率。方法2864例入选者来自2011年4至11月期间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产科门诊全部孕24~28周产前检查妇女。口服75g无水葡萄糖进行OGTF实验,分别于空腹,服用葡萄糖后1h和2h采集静脉血。静脉血以柠檬酸一氟化钠抗凝。血清葡萄糖测定采用具有溯源性的葡萄糖氧化酶法进行测定。未观察服用葡萄糖后3h血糖,本研究只读取空腹、OGT?1h、2h3点血浆葡萄糖水平,根据2004版ADA、2010年IADPSG和第6版妇产科学教材标准计算诊断率,同一标准不同年龄间诊断率的比较采用行×列表卡方检验,同一年龄组不同标准间诊断率的比较采用配对卡方检验。结果采用IADPSG标准,GDM诊断率高达20.6%,较2004版ADA和第6版妇产科学教材标准诊断率分别升高307%和199%。如将IADPSG标准的血糖异常个数改为≥2个,阳性例数下降到227人,GDM诊断率骤然下降到7.93%,与2004版ADA标准诊断阳性率(6.8%)相似。结论更严格的IADPSG标准使得GDM诊断率显著升高,IADPSG推荐的新标准与2004版ADA老标准间GDM诊断率的巨大差异主要源于诊断标准中超过血糖阈值的个数从2个变成1个所致。 常乐 江亚平 蒋世菊 杨红云 李海霞 王学晶 杨文双 徐国宾关键词:葡糖耐量试验 妊娠中期 流行病学研究 妊娠期糖尿病妇女产后转归的随访性研究 本文选取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分娩妇女222人为研究对象,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女性产后3.7年糖、脂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妊娠期糖尿病妇女在产后3.7年发生中心性肥胖、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空腹血糖... 杨慧霞 宋耕 常乐关键词:病理妊娠 糖尿病 风险分析 生理代谢 文献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和HBsAb共存机制研究进展 2023年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HBsAb)共存的矛盾现象在临床并不少见,其产生机制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热点。近年来研究发现HBsAg新增N-糖基化突变、HBV准种多样性、宿主遗传基因的突变和免疫组库表达的差异可能与HBsAg和HBsAb的共存有关。该文就CHB患者HBsAg和HBsAb共存机制的最新研究作一综述。 杨丽楠 常乐 李志艳 闫存玲 曾争 冯珍如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准种 遗传基因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化学发光法检测的影响及消除方法初探 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以成人高胆红素血症为参照,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化学发光法检测的影响及消除方法。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对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住院,并且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超过200 μmol/L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200例,进行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检测,将阳性血清进一步经16 200×g高速离心或蓝光照射8 h后平行上机检测,记录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复测结果。其中复测阳性的血清进行血清乙肝病毒DNA载量测定并查询患儿母亲乙肝病毒检测结果。同期留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超过200 μmol/L的成人血清标本136例作为参照,观察成人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测定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中位数水平259.0 μmol/L(226.5,312.5);间接胆红素中位数水平244.1 μmol/L(212.5,295.8)。成人血清总胆红素中位数水平356.4 μmol/L(295.9,435.1),间接胆红素中位数水平137.1 μmol/L(107.8,172.7)。测定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成人均为阴性;新生儿有11例(5.5%)阳性,测定其血清乙肝病毒DNA载量均<100 IU/ml,其中9例接种了乙肝病毒疫苗,2例接种情况不详。11例阳性新生儿中有10例患儿的母亲既往身体健康,1例为乙肝小三阳患者。新生儿11例阳性标本中有2例经高速离心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即转为阴性,4例经高速离心并且蓝光照射后转为阴性,5例经高速离心和蓝光照射后仍保持阳性。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不同于成人,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是造成新生儿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化学发光法检测假阳性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高速离心和蓝光照射的方法可以最大程度上消除血清间接胆红素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检测的影响。 史晓敏 任娜 孙悦 侯艳峰 李智慧 刘平 常乐 闫存玲 李志艳 宋文琪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2型糖尿病患者清蛋白尿与肾小球滤过率的关联性及临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清蛋白尿与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关联及与清蛋白尿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474例住院T2DM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eGFR采用基于肌酐的肾脏病饮食改良方程(MDRD)计算,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和eGFR的不同将患者分别进行分组。结果 (1)474例T2DM患者中,正常清蛋白尿者占71.9%(341/474),其中eGFR<60ml.min-1.1.73m-2者占7.3%(25/341);肾功能异常者(eGFR<60ml.min-1.1.73m-2)占11.2%(53/474),其中47.2%(25/53)的患者是正常清蛋白尿。交叉分析显示,eGFR与UAER存在关联性(P=0.000)。微量清蛋白尿组、大量清蛋白尿组患者肾功能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4.1%和36.6%)显著高于正常清蛋白尿组(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收缩压、体质指数、血肌酐是发生清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年龄、体质量、血肌酐是eGFR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2DM患者中肾功能异常的患病率高,正常清蛋白尿的T2DM患者也应筛查eGFR,临床应结合UAER和eGFR发现患者早期肾功能改变。肥胖(高体质指数或高体质量)、肌酐是发生清蛋白尿和eGFR下降的共同危险因素。 李海霞 杨红云 徐国宾 王学晶 常乐关键词:肾小球滤过率 清蛋白尿 HBsAg、HBsAb双阳性HBV感染者TCR β链CDR3克隆型分析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HBsAg和HBsAb双阳性乙型肝炎患者与其他HBV感染者间T细胞受体(TCR)组库β链互补决定区3(CDR3)克隆型差异性。方法以11例HBsAg和HBsAb双阳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病例组,10例自然痊愈(HBsAb^+)者为对照组1,10例HBsAg阳性但HBsAb阴性乙型肝炎患者为对照组2。用Illumina HiseqX10测序仪对全血DNA的CDR3序列进行高通量测序,建立CDR3免疫组库,并进行CDR3克隆型及多样性分析。结果病例组任意两样本CDR3克隆型重叠率为6.28%(0.25%,13.10%);对照组1为10.49%(6.20%,17.30%);对照组2为2.60%(0.13%,13.69%),病例组与对照组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对照组1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例组与对照组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病例组与2个对照组分别比较得到:克隆型TRBV7-2/TRBD1/TRBJ2-1频率病例组高于对照组1(P=0.029),克隆型TRBV7-3/TRBD1/TRBJ2-7频率病例组低于对照组1(P=0.031)。病例组与对照组1相比,V基因型TRBV5-8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病例组与对照组2之间,有14种克隆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基因型TRBV28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3组样本的TCRβ链CDR3多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隆型TRBV7-2/TRBD1/TRBJ2-1和TRBV7-3/TRBD1/TRBJ2-7,V基因型TRBV5-8可能与HBsAg和HBsAb双阳性相关,而TCRβ链CDR3多样性与HBsAg和HBsAb双阳性无明显关系。 常乐 曾争 王飒 侯艳峰 李志艳 冯珍如关键词:互补决定区3 克隆型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