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宗敏

作品数:7 被引量:48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希望马拉松专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肿瘤
  • 3篇乳头
  • 3篇乳头状
  • 3篇清扫术
  • 3篇腺肿瘤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结
  • 3篇淋巴结清扫
  • 3篇淋巴结清扫术
  • 3篇甲状腺
  • 3篇甲状腺肿
  • 3篇甲状腺肿瘤
  • 3篇复发
  • 2篇咽肿瘤
  • 2篇预后
  • 2篇乳头状癌
  • 2篇肿瘤复发
  • 2篇颈部
  • 2篇颈淋巴
  • 2篇颈淋巴结

机构

  • 5篇北京协和医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7篇徐震纲
  • 7篇张宗敏
  • 5篇唐平章
  • 3篇安常明
  • 3篇李正江
  • 2篇刘绍严
  • 2篇鄢丹桂
  • 2篇祁永发
  • 2篇倪松
  • 2篇朱一鸣
  • 1篇王晓雷
  • 1篇魏明辉
  • 1篇邸雪冰
  • 1篇张开泰
  • 1篇薛丽燕
  • 1篇高燕宁
  • 1篇韩迺珺
  • 1篇邹霜梅
  • 1篇刘杰
  • 1篇张溪微

传媒

  • 3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第四届中国肿...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鼻咽癌放疗后未控患者挽救性手术治疗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未控患者挽救性治疗方案,分析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2009年治疗的鼻咽癌放疗后原发部位局部未控或复发挽救性手术患者84例。病理:鳞癌75例,黏液表皮样癌3例,腺样囊性癌2例,腺鳞癌2例,肌上皮癌1例,未分化癌1例。复发T分级rT1级34例,rT2级27例,rT3级12例,rT4级11例。84例患者中rN0级70例,rN1级9例,rN2级5例。鼻咽部术式:上颌骨外翻进入47例,下颌骨升支切除入路15例,下颌骨裂开入路6例,鼻侧壁切开入路7例,硬腭入路6例,上颌骨切除3例。结果手术切除较彻底57例(67.9%),手术切除不满意27例(32.1%)。鼻咽癌合并颈转移14例。总5年生存率43.6%。中位随访27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rTNM分期、11r分级、手术是否切除干净、放疗疗程对比、是否合并淋巴转移与患者的预后有关(均P〈0.01),而病理分化程度与患者预后无关(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是否合并颈转移、是否切除干净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术后发生局部再复发的病例为35例,远处转移5例,5年随访期内36例死亡,以复发为主要死因。结论鼻咽癌放疗后未控,手术挽救可以获得较好的生存效果。
张宗敏徐震纲刘绍严王晓雷吴跃煌祁永发
关键词:鼻咽肿瘤肿瘤复发放射疗法预后
应用基因芯片检测喉鳞状细胞癌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microRNA表达谱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 建立以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为材料、基于基因芯片技术的microRNA(miRNA)表达谱的分析方法 ;筛选与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癌)生物学特征密切相关的差异表达miRNA.方法 从喉癌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中制备总RNA,经质量鉴定后进行荧光标记.采用Agilent公司的容纳723条人类miRNA探针的基因芯片完成杂交实验,以获得喉癌的miRNA表达谱.以GeneSpring GX和R-Project软件处理分析基因芯片实验数据,筛选与喉癌转移相关的差异表达miRNA.结果 从24例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获得了符合基因芯片实验质量标准的RNA样品,并完成了基因芯片杂交及数据分析.从中共鉴定到319个miRNA,有96个miRNA在24例喉癌中均有表达,其中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的(检错率〈0.05)差异表达miRNA有5个,分别为miR-23a* 、miR-28-5p、miR-15a、miR-16和miR-425.结论 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可以提供符合基因芯片分析质量要求的miRNA,是研究miRNA的重要样品资源.从喉癌的miRNA表达谱中筛选出的转移相关差异表达miRNA(miR-23a*、miR-28-5p、miR-15a、miR-16和miR-425)有可能成为评估喉癌转移风险的新型分子标志.
李琳张宗敏刘宇魏明辉薛丽燕邹霜梅邸雪冰韩迺珺张开泰徐震纲高燕宁
关键词:微RNAS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203例下咽鳞癌颈部cN0的处理
目的:探讨下咽鳞癌临床N0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3例(男159,女44;年龄20~84岁)临床淋巴结阴性(cN0)的下咽鳞癌(1997年UICC分期:I期14例;Ⅱ期 33例;Ⅲ期67例;Ⅳ期89例。),其中梨...
张宗敏唐平章徐震纲祁永发
关键词:下咽肿瘤复发
文献传递
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在临床颈淋巴结阴性甲状腺癌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 探讨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在颈部高危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1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63例颈部高危cN0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3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淋巴结隐性转移率为39.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63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甲状腺被膜侵犯患者的侧颈淋巴结隐性转移率为46.9%,而甲状腺被膜未侵犯患者的侧颈淋巴结隐性转移率为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Ⅵ区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侧颈淋巴结隐性转移率为54.3%,而Ⅵ区淋巴结阴性患者的侧颈淋巴结隐性转移率为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原发灶肿瘤≥2 cm患者的侧颈淋巴结隐性转移率为41.4%,而原发灶肿瘤<2 cm患者的侧颈淋巴结隐性转移率为38.2% (P =0.803).术前超声检查发现侧颈淋巴结肿大,但不考虑转移的34例患者中,17例出现隐性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50.0%,而侧颈淋巴结术前超声检查阴性患者的隐性淋巴结转移率为27.6% (P =0.0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Ⅵ区淋巴结转移与侧颈淋巴结隐性转移有关(P=0.017).而原发灶肿瘤被膜侵犯、原发肿瘤大小和术前超声检查侧颈淋巴结状态与侧颈淋巴结隐性转移无关(均P >0.05).结论 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对颈部高危的cN0甲状腺癌患者是可行的,能及时发现和清除侧颈隐性淋巴结的转移.建议对甲状腺被膜侵犯和Ⅵ区淋巴结转移的cN0甲状腺癌患者,常规行颈部Ⅲ、Ⅳ区淋巴结清扫.
李正江安常明鄢丹桂张溪微张宗敏徐震纲唐平章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乳头状癌外科治疗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外科治疗后的复发和生存情况,以探讨规范化治疗方案。方法收集和分析1994-1999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60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600例患者中,原发灶位于甲状腺左叶188例,右叶290例,峡部8例,双侧同时发生109例,单侧同时多发病灶5例。TNM分期为Ⅰ期385例,Ⅱ期37例,Ⅲ期17例,Ⅳ期161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术后放疗19例,^131Ⅰ治疗71例,同时行放疗和”。Ⅰ治疗1例。结果术后复发94例。随访期内死亡27例,以复发和转移为主要死因。600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96个月,10年生存率为93.2%。Ⅰ期患者10年生存率为99.1%,Ⅱ期为94.7%,Ⅲ期为93.8%,Ⅳ期为7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45岁组10年生存率为99.4%,≥45岁组为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气管受侵者10年生存率为66.5%,气管未受侵者为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分化乳头状癌患者10年生存率为94.9%,低分化乳头状癌为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病理分级和手术切除彻底性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相对危险度分别为2.380、7.057和2.751。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生存率较高,TNM分期、病理分级和手术切除彻底性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张宗敏李正江唐平章徐震纲安常明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外科手术预后
内镜辅助下颈清扫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转移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颈部小切口颈清扫术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自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间采用内镜辅助下小切口颈清扫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18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14例,年龄28~56岁。术前超声明确提示甲状腺肿瘤为恶性。所有手术均在全麻下进行内镜辅助下甲状腺切除和颈清扫术,其中Ⅱ~Ⅳ、Ⅵ区清扫6例,Ⅱ~Ⅵ区清扫12例。过程与常规手术相同。结果本组患者切口长度均为5cm,术后病理示T15例,T25例,136例,T42例。NO5例,N1a0例,N1b13例。本组内镜辅助手术时间为2.5~5.0h,平均3.6h。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平均术后伤口引流量为168ml,平均术后拔出引流管时间为4.6d,平均清扫颈部淋巴结33.1枚。所有患者经过2~3年随访未出现甲状腺局部和颈部淋巴结复发。结论颈部小切口在内镜辅助下完成侧颈部淋巴结Ⅱ~Ⅵ区清扫术安全、可靠,手术清扫彻底,术后美容效果满意。
张宗敏徐震纲李正江安常明刘杰朱一鸣倪松唐平章
关键词:乳头状淋巴转移颈淋巴结清扫术
甲状腺乳头状癌二次颈侧淋巴结清扫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二次颈侧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0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间行二次清扫的PTC患者,以两次手术间隔时间≤6个月和〉6个月进行分组,分析二次清扫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包括淋巴结转移区域、淋巴结转移数目、淋巴结清扫数目,计算淋巴结转移率。结果336例PTC患者共行360侧颈侧淋巴结清扫,其中单侧颈侧淋巴结转移率为92.9%(312/336),多区域(≥2个区域)淋巴结转移率为47.5%(171/360)。Ⅱ、Ⅲ、Ⅳ和Ⅴ区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5.6%(200/360)、44.2%(159/360)、59.7%(215/360)和10.3%(37/360)。转移淋巴结主要位于Ⅱ区(33.6%)和Ⅳ区(35.8%)。手术间隔时间≤6个月组清扫淋巴结26.56枚/例,转移淋巴结4.37枚/例。手术间隔时间〉6个月组清扫淋巴结16.80枚/例,转移淋巴结3.20枚/例。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淋巴结转移数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结论PTC患者二次颈侧淋巴结清扫以Ⅱ、Ⅳ区淋巴结转移多见,其中多区域淋巴结转移并不少见,Ⅱ、Ⅳ区域首次清扫时尤需重视。大部分行二次清扫的PTC患者为首次手术后淋巴结残留,为减少淋巴结残留,对PTC患者实施规范的颈淋巴结清扫术尤为重要。
何雨沁刘绍严徐震纲唐平章黄辉王健朱一鸣鄢丹桂张宗敏倪松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颈部淋巴结清扫术肿瘤复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