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春笋 作品数:35 被引量:526 H指数:12 供职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单细胞组学技术在肾脏发育及损伤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2023年 近年来,单细胞组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促成了肾脏领域的许多重大发现。研究者通过分析单细胞水平产生的数据,能够发现新的细胞类型、精确了解细胞状态及其基因表达模式的变化、分析不同类型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明确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研判病变的进展状态。在这篇综述中,我们首先总结分析了当前常用单细胞组学技术的种类和各自的优缺点;进而阐述了单细胞组学技术在揭示肾脏病理生理机制中的应用和主要发现;最后,我们对单细胞组学技术在肾脏疾病的机制研究和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探讨。 蒋含路(综述) 戴春笋关键词:肾脏 发育 雷公藤内酯醇诱导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与细胞活化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22 1999年 目的 通过观察雷公藤内酯醇诱导 B A L B/c 小鼠脾细胞凋亡与细胞活化程度的关系,探讨该化合物免疫抑制的作用机理。方法 以脾淋巴细胞为研究对象, P H A P、 P M A 和rh I L2 为有丝分裂原活化淋巴细胞。结合荧光染色法, D N A 凝胶电泳及 D N A 片段测定等方法,检测雷公藤内酯醇诱导凋亡的作用。结果 (1) 雷公藤内酯醇能够造成活化的淋巴细胞凋亡,并呈浓度依赖性;(2) 雷公藤内酯醇不能使处于静止状态的脾淋巴细胞凋亡;(3) 雷公藤内酯醇诱导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与淋巴细胞的活化程度和增殖反应程度密切。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不能造成静止状态的淋巴细胞发生细胞凋亡,只能够诱导已活化淋巴细胞发生细胞凋亡,并以此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 戴春笋 杨俊伟 陈朝红 刘志红 黎磊石关键词:雷公藤内酯醇 淋巴细胞 细胞凋亡 巨噬细胞侵润分泌TGFb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周阳 戴春笋 杨俊伟慢性肾衰竭患者维生素D的缺乏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闻萍 何伟春 叶红 汤兵 戴春笋 杨俊伟心脏及血管手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究心脏及血管手术后急性肾损伤(cardiac and vascular surgery-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CVS-AKI)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CVS-AKI的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中心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及血管手术的2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模型建立组,基于2012年KDIGO关于AKI的诊断标准,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CVS-AKI的发病率,分析CVS-AKI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将2020年4月开始入组的CVS-AKI前瞻性队列中的25例患者纳入模型验证组,评估模型的预测准确度。结果本研究中心CVS-AKI的发生率为62.5%(168/269),AKI1、2、3期的发生率分别为40.1%(108/269)、11.9%(32/269)、10.4%(28/269),肾脏替代治疗率为5.6%(15/269)。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龄、高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长时间体外循环以及术后长时间机械通气为CVS-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CVS-AKI发生率=e^(Logit(P))/e^(Logit(P))+1,Logit(P)=0.027×年龄(岁)+0.109×BMI(kg/m^(2))+0.006×体外循环时间(min)+0.009×术后机械通气时间(h)-4.834,该模型的AUC为0.675(95%CI为0.407-0.944,P=0.203)。结论本中心CVS-AKI的发生率为62.5%,高龄、高BMI、长时间体外循环及术后机械通气为CVS-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这些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准确度。 后青 陆凤霞 姚昊 徐卓 李庆国 戴春笋关键词:急性肾损伤 心脏外科手术 血管外科手术 雷公藤内酯醇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抗原呈递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2 2001年 目的 :观察雷公藤内酯醇对炎症因子刺激下人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 (HKC细胞 )抗原呈递能力和共刺激分子表达的影响。 方法 :以IFN γ(2 0 0 μg/L)和TNF α(2 0 μg/L)联合刺激HKC细胞或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雷公藤内酯醇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二类复合体 (MHC Ⅱ )、共刺激分子B7 1、B7 2及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表达情况。细胞内ICAM 1mRNA表达量采用半定量逆转录PCR法检测。 结果 :普通培养时HKC细胞低度表达MHC Ⅱ分子 ,大量表达ICAM 1分子 ,不表达B7 1和B7 2分子。IFN γ(2 0 0 μg/L)和TNF α(2 0 μg/L)联合刺激 2 4h后 ,小管细胞表面MHC Ⅱ ,ICAM 1,B7分子表达均显著增强 ,其中MHC Ⅱ变化最大。RT PCR显示ICAM 1mRNA表达也明显增加。雷公藤内酯醇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炎症因子引起的细胞MHC Ⅱ ,B7 1以及B7 2分子表达上调 ,但对刺激引起的ICAM 1蛋白及mRNA表达上调无明显影响。 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可以抑制炎症因子刺激下人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MHC Ⅱ及B7分子表达上调 。 李恒 刘志红 戴春笋 刘栋 黎磊石关键词:雷公藤内酯醇 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肾小管间质损伤 大黄酸,大黄素与雷公藤内酯醇治疗肾脏病及机理研究 戴春笋关键词:大黄酸 大黄素 雷公藤 内酯醇 大黄蒽醌 远端肾单位离子转运及调控机制 被引量:1 2013年 远曲小管、连接小管及集合管组成位于致密斑远端的远端肾单位,是调控肾脏离子转运的重要组成部分。远端肾单位离子转运功能失调与临床上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假性醛固酮减少症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准确了解远端肾单位离子转运及其分子调控机制有助更好地理解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本文就远端肾单位Na+、K+和Cl-转运及调控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茆俊花 李建中 戴春笋关键词:离子转运 Rheb促进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和机制 Rheb属于Ras相关小分子G蛋白,为mTOR的上游活化分子,其活性受鸟苷酸结合状态调节,参与了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存活等多个生理过程。Rheb在肾脏成纤维细胞活化和肾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目前仍不是很清楚。我们的研究发现小鼠... 戴春笋关键词:肾间质纤维化 发病机制 纤维细胞 蛋白表达 雷公藤内酯醇对Bcl-2基因转染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4 1998年 目的:通过比较转染bcl-2(+/+)及未转染bcl-2(-/-)原癌基因的2B4细胞,在雷公藤内酯醇作用下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的差别,探讨该化合物诱导淋巴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以bcl-2(+/+)2B4细胞及bcl-2(-/-)2B4细胞为研究对象,结合流式细胞仪,DNA凝胶电泳,及3H-TdR掺入等方法,评价雷公藤内酯醇对此两种细胞的作用。结果:①雷公藤内酯醇只能促使bcl-2(-/-)2B4细胞凋亡,且呈浓度依赖关系;但是不能使bcl-2(+/+)2B4细胞发生凋亡;②无论2B4细胞是否转染bcl-2原癌基因,雷公藤内酯醇均能够抑制其掺入3H-TdR,并呈浓度依赖关系;③无论是转染及未转染bcl-2原癌基因的2B4细胞,雷公藤内酯醇均能够使其G0/G1期细胞数增多,S+G2/M期细胞数减少。结论:雷公藤内酯醇不能造成过度表达Bcl-2蛋白的bcl-2(+/+)2B4细胞凋亡。同时,实验结果还说明雷公藤内酯醇可能通过独立的作用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并阻止其增殖。 杨俊伟 刘栋 陈朝红 戴春笋 刘志红 黎磊石关键词:雷公藤内酯醇 BCL-2蛋白 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