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神经干
  • 3篇神经干细胞
  • 3篇干细胞
  • 2篇嗅鞘细胞
  • 2篇组织化学
  • 2篇细胞培养
  • 1篇单抗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蛋白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蛋白
  • 1篇营养因子
  • 1篇荧光
  • 1篇源性
  • 1篇源性神经营养...
  • 1篇增殖
  • 1篇神经干细胞增...
  • 1篇神经干细胞增...

机构

  • 6篇东南大学
  • 1篇江苏省中医药...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连云港市第一...
  • 1篇江苏省省级机...

作者

  • 6篇李升
  • 5篇朱建宝
  • 5篇曾水林
  • 4篇李凤飞
  • 3篇宋嵬
  • 3篇王磊
  • 2篇刘钟
  • 2篇阎蓉
  • 1篇李爱民
  • 1篇葛维明
  • 1篇刘俊恒
  • 1篇刘云龙
  • 1篇张建琼
  • 1篇刘卫国
  • 1篇姜宇
  • 1篇潘世扬
  • 1篇李涛
  • 1篇张家明
  • 1篇阎荣

传媒

  • 2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江苏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不同年龄大鼠脑组织中MHC、CD4及CD8分子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MHC、CD4及CD8分子在不同年龄的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将实验大鼠按胎龄和日龄分为7组:E15、E19、P0、P7、P14、P28及老年组(24月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HC、CD4和CD8分子在大鼠脑组织中海马区、脉络丛、大脑皮质及结缔组织的表达.结果:(1)E15d大鼠脑组织未见MHC Ⅰ类分子的表达;其他年龄组在结缔组织和脉络丛有MHC Ⅰ类分子的表达.其中从P0 d组~P14 d组大鼠的海马和部分大脑皮质神经元上MHCⅠ类分子的表达逐渐升高,P14 d组的表达最高(P<0.05);P28 d组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老年组大鼠海马神经元上的表达再次升高(P<0.05).(2)E15 d组大鼠脑组织中未见MHC Ⅱ、CD4和CD8分子的表达;其他年龄组MHC Ⅱ、CD4和CD8除在结缔组织和脉络丛脉络膜表达外,在神经元上未见表达.(3)各年龄组在小脑皮质神经元上未见MHC Ⅰ、Ⅱ、CD4和CD8分子的表达.结论:胚胎后期脑内开始有MHC、CD4和CD8分子的表达,表明此时脑内已有可能出现免疫反应.在新生鼠及出生早期,部分皮质和海马神经元上有MHC Ⅰ类分子的表达,可能与调节神经元活动和突触可塑性连接有关.老年组大鼠MHC Ⅰ类分子在海马神经元上的表达升高,可能与神经元的功能衰退和记忆识别能力下降有关.
阎蓉曾水林张建琼李升宋嵬朱建宝王磊
关键词:MHCCD4CD8脑组织
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内神经前体细胞的观察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DRG)内是否存在神经前体细胞.方法:取成年和胚胎大鼠DRG冰冻切片,进行B rdu,Nestin,P75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检测,分别取成年和胚胎大鼠DRG进行原代细胞培养,观察其增殖与分化情况,并行Nestin免疫组织化学和B rdu,P75,NF,GFAP免疫荧光组织化学鉴定.结果:在成年和胚胎大鼠DRG冰冻切片上均见有B rdu/Nestin和Nestin/P75免疫荧光双标细胞.细胞培养观察到取自DRG的细胞有分裂增殖,呈Nestin免疫组织化学阳性反应和B rdu,P75免疫荧光组织化学阳性反应;培养第三代细胞加入胎牛血清后出现分化,分化细胞呈NF和GFAP免疫荧光组织化学阳性反应.结论:大鼠DRG内存在有分裂增殖的神经前体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宋嵬曾水林朱建宝王磊李升阎荣李凤飞
关键词:神经前体细胞细胞培养技术免疫荧光组织化学
嗅鞘细胞联合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改善Parkinson病大鼠行为的观察被引量:3
2007年
为了观察嗅鞘细胞(OECs)联合神经干细胞(NSCs)脑内移植对Parkinson病(PD)的治疗作用,首先将6-OHDA注射至左侧黑质致密部和腹侧被盖区制备PD大鼠。将成功制备的P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0.9%生理盐水对照组、单纯移植NSCs或OECs组、OECs+NSCs共移植组和PD模型对照组。将培养并传至第3代的NSCs、OECs和OECs+NSCs分别移植到PD大鼠的纹状体内,于移植后7、14、30、60d检测PD大鼠旋转行为变化后处死,取脑做冰冻切片,行BrdU、酪氨酸羟化酶(TH)、p75免疫荧光和TH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移植后21d以内,各组大鼠的旋转行为无明显变化;30d和60d时,单纯移植NSCs或OECs组和OECs+NSCs共移植组与生理盐水和模型对照组相比,旋转行为有较明显的改善(P<0.05),其中OECs+NSCs共移植组的旋转行为改善更为显著。在移植后30d和60d,单纯移植NSCs或OECs组在移植区可见少数TH阳性神经元,而OECs+NSCs共移植组的TH阳性神经元明显多于单纯移植NSCs或OECs组(P<0.05)。上述结果表明:OECs能促进胚鼠中脑来源的NSCs向TH阳性神经元分化;单纯移植NSCs或OECs和OECs+NSCs共移植,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PD大鼠的旋转行为,但联合移植优于单纯移植。
曾水林李升刘钟李凤飞朱建宝李涛刘卫国
关键词:嗅鞘细胞神经干细胞脑移植PARKINSON病
嗅鞘细胞对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0
2006年
观察嗅鞘细胞(OECs)对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与分化的影响。取孕14d的SD胚鼠嗅球和腹侧中脑组织,分为OECs+NSCs共培养组和NSCs单独培养组进行培养。用p75免疫组化法,p75、BrdU/nestin、GFAP、NF(神经原纤维)和p75/nestin免疫荧光法分别鉴定OECs和NSCs并观察其增殖与分化。在培养7d时,绝大多数OECs呈梭形且发出2~3个突起,少量呈扁平椭圆形,两者均呈p75阳性。在7d时,单独培养的NSCs表现为典型的神经球悬浮生长,呈BdU/nestin阳性;14d后偶见神经球贴壁分化,球中的少数细胞呈绿色荧光标记的NF阳性,大部分呈GFAP阳性。在5d时,OECs+NSCs共培养组形成神经球;10d时球体积不断增大,球心透亮度良好;12d后神经球的体积不再增大,开始贴附在OECs上生长。可见神经球向四周伸出突起并开始分化;14d时NSCs紧贴OECs生长并同OECs广泛交织在一起,可见NSCs和OECs分别呈nestin和p75阳性,NSCs中的大部分呈NF阳性,小部分为GFAP阳性。NSCs单独培养组和OECs+NSCs共培养组中NF阳性细胞率分别为47.2%和69.5%,前者明显少于后者(P〈0.05)。以上研究结果提示OECs有促进NSCs增殖和诱导其分化的作用。
李升曾水林王磊阎蓉宋嵬朱建宝李凤飞
关键词:嗅鞘细胞神经干细胞细胞培养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培养的胚鼠脑室下区神经干细胞表达Pitx3及酪氨酸羟化酶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培养的胚鼠脑室下区(SVZ)神经干细胞(NSCs)表达Pitx3、酪氨酸羟化酶(TH)的影响。方法:取胚鼠SVZ组织,进行细胞培养。分为GDNF+NSCs共培养组和NSCs单独培养对照组。用Pitx3、TH、Pitx3/TH免疫荧光单标和双标及Nestin免疫组化法进行检测。结果:共培养组5 d时形成神经球,10 d时球体积不断增大,12 d后开始贴壁生长,并向四周伸出突起并开始分化。对照组神经球明显少于共培养组。14 d共培养组Pitx3、TH、Pitx3/TH阳性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GDNF能上调SVZ区NSCs表达Pitx3和TH,诱导NSCs向多巴胺(DA)能神经元分化。
李凤飞李升刘钟刘云龙姜宇朱建宝曾水林
关键词: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脑室下区神经干细胞酪氨酸羟化酶
颅内注射Aβ1-42单抗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疗效的实验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淀粉样蛋白(Aβ)1-42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模型经颅内注射Aβ1-42单克隆抗体(mAb)后其行为及脑组织病理的改变。方法:利用Aβ1-42蛋白片段诱导建立AD大鼠模型后,侧脑室内注入Aβ1-42 mAb,记录Morris水迷宫试验逃生时间作为行为学指标,同时取脑组织作切片染色,观察其病理改变。结果:AD大鼠模型颅内注射Aβ1-42 mAb后,水迷宫试验逃生时间明显缩短,表明其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病理切片染色观察到脑组织内Aβ沉积斑块消失。结论:颅内注射Aβ1-42 mAb对AD动物模型有明显疗效。
葛维明刘俊恒李爱民潘世扬李升张家明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淀粉样蛋白单克隆抗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