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然
- 作品数:77 被引量:383H指数:12
-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植物乳杆菌近亲种中叶酸生物合成途径的基因多态性分析
- 2018年
- 研究从传统发酵食品中分离植物乳杆菌并进行近亲种鉴定,通过直接测序法对8株植物乳杆菌近亲种的叶酸生物合成途径中5个关键基因fol B,fol E,fol K,fol P和fol Q进行扩增,并采用系统进化分析、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比对对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fol B,fol E和fol K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同时存在1处同义替换的SNP位点,fol P基因存在的14处SNP位点中,仅1处发生非同义替换,说明这些基因在氨基酸水平上相对保守.8株植物乳杆菌近亲种存在fol Q基因,但编码蛋白与Fol Q蛋白不具有同源性,故推测其拥有与Fol Q蛋白功能相似的生物酶,这些拟似酶有待进一步克隆鉴定与功能研究.本实验为植物乳杆菌近亲种中叶酸生物合成途径的分子调控机理提供前期基础.
- 任贝贝李晓然罗义勇杨恩柳陈坚
-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叶酸基因多态性发酵食品
- 一种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析方法
- 本发明属于生物分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取环境样品中的总RNA;从总RNA中分离小亚基rRNA;通过随机引物对小亚基rRNA进行反转录,进行测序;从测序结果中抽提出小亚基...
- 全哲学李晓然
- 文献传递
- 红河传统发酵豆豉中高纤溶活性菌株的分离筛选及其纤溶酶基因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运用脱脂乳固体培养基及纤维蛋白固体培养基的两步分离筛选法,从云南红河传统发酵豆豉中分离筛选具有高产豆豉纤溶酶活性的菌株,同时对它们的豆豉纤溶酶基因进行克隆分析,以期为新型功能性豆豉的研发提供备选菌株及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两步分离筛选法能有效地从云南红河传统发酵豆豉中筛选到高产豆豉纤溶酶的菌株Bacillus subtilis LC-2-1,对该高产菌株的豆豉纤溶酶成熟肽基因分析及预测结果表明,菌株B subtilis LC-2-1确实能分泌一种由825个碱基编码275个氨基酸残基且分子量约为27.4kDa的豆豉纤溶酶,与纳豆激酶及其他豆豉纤溶酶相比差异显著,同源性仅为85.1%。同时其豆豉纤溶酶活性分析结果则表明,菌株B subtilis LC-2-1所产纤溶酶活性较高,可达79.84 U/mL。因此,本研究结果将为新型且具有溶血栓功能发酵豆豉的研发提供备选菌株及理论依据。
- 龚福明李晓然宋园亮罗义勇张忠华柳陈坚
- 关键词:豆豉纤溶酶基因分析
- 羟甲基二氢蝶呤焦磷酸激酶基因folK的用途
- 本发明公开羟甲基二氢蝶呤焦磷酸激酶基因<I>folK</I>的新用途,即其在提高植物乳杆菌(<I>Lactobacillus plantarum</I>)叶酸生物合成中的应用,所述羟甲基二氢蝶呤焦磷酸激酶基因<I>fol...
- 柳陈坚孙世意李晓然
- 文献传递
- 微生物促进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发生和发展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urothelial carcinoma of bladder,UCB)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是膀胱癌(bladder cancer,BC)最常见的病理类型。UCB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易复发等特点,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引发UCB的原因可能与吸烟和接触有毒化学物质有关,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膀胱内存在独特的微生物群,它与UCB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着重综述微生物通过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影响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以及上调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ligand 1,PD-L1)的表达来参与UCB的发生和发展,同时也对健康人群与UCB患者微生物群特征以及UCB的预防和治疗等方面作了相应阐述。通过综述微生物与UCB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明确微生物对UCB的促进作用以及研发治疗UCB的药物提供新思路。
- 刘振张宁南杨敏杨敏李晓然
- 关键词:微生物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分子机制膀胱癌
- 30例慢性根尖周炎感染根管内细菌16SrRNA的初步分析
- 目的:大量研究证实细菌生物膜存在于感染根管内。同一菌株的生物膜和浮游细菌具有不同的特性。本研究针对新疆地区感染根管内细菌、病原菌分布及其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初步探讨细菌与不同民族慢性根尖周疾病的相关性以及细菌的可能致病机制...
- 李晓然
- 关键词:慢性根尖周炎根管内细菌
- 文献传递
- 30例慢性(难治)根尖周炎感染根管内细菌16SrRNA初步分析
- 目的:大量研究证实细菌生物膜存在于感染根管内。同一菌株的生物膜和浮游细菌具有不同的特性。本研究针对新疆地区感染根管内细菌、病原菌分布及其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初步探讨细菌与不同民族慢性根尖周疾病的相关性以及细菌的可能致病机制...
- 李晓然
- 关键词:慢性根尖周病细菌
- 云南不同地区发酵豆豉乳酸菌多样性
- 豆豉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利用益生微生物制造而成的发酵食品.得益于云南独特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得豆豉中具有宝贵的微生物资源.乳酸菌(LAB)为主的益生菌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中,71个样品分别取自云南省大理州、德宏...
- 刘晓峰李晓然
- 关键词:豆豉多样性
- 利用高通量测序分析云南两个地区豆豉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被引量:19
- 2014年
- 豆豉是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传统发酵食品。研究豆豉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对于提高豆豉质量和食用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别采取云南西双版纳州的景洪市和勐海县的两个豆豉样品,提取DNA,PCR扩增细菌16S r DNA和真菌ITS区域并进行焦磷酸测序,通过分析测序所得结果比较两个豆豉样品中的细菌和真菌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景洪样品的最优势细菌是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其次是Leuconostoc fallax。勐海样品中丰度最高的细菌是Staphylococcus gallinarum,其次是Tetragenococcus halophilus。两个样品中都含有少数序列与能够产细菌素的Weissella confusa和Weissella cibaria具有较高相似性。两个样品的优势真菌都是耐盐的Candida etchellsii和Candida versatilis。总之,西双版纳的豆豉具有较高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以嗜盐菌居多。
- 李晓然刘晓峰张海燕罗义勇柳陈坚
- 关键词:豆豉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 人体鼻咽部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4年
- 定殖于鼻咽部的微生物与人体始终处于动态生态平衡,对于维持人体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与多种上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鼻咽部微生物之间及其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引发人体上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因素。微生物的培养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结合使人们越来越深入地了解人体鼻咽部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定殖于人体鼻咽部的微生物以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和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等潜在致病菌为主。本文将分别从鼻咽部微生物与机体的平衡关系、鼻咽部微生物群落的研究方法以及鼻咽部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三个方面,综述近年来鼻咽部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关研究进展,从而为指导实践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 刘晓峰李晓然
- 关键词:鼻咽部微生物群落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