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欣

作品数:12 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丹参
  • 3篇丹参素
  • 3篇星状细胞
  • 3篇纤维化
  • 3篇肝纤维化
  • 3篇肝星状细胞
  • 2篇信号
  • 2篇信号转导
  • 2篇乙型
  • 2篇生长因子Β
  • 2篇转导
  • 2篇转化生长因子
  • 2篇转化生长因子...
  • 2篇化生
  • 2篇肝炎
  • 1篇蛋白
  • 1篇毒性肝炎
  • 1篇信号转导途径
  • 1篇性生活

机构

  • 1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德阳市人民医...
  • 1篇重庆市生物化...

作者

  • 11篇李欣
  • 3篇戴立里
  • 3篇周晓芳
  • 2篇何晓静
  • 2篇石小枫
  • 2篇范玥
  • 1篇郭大静
  • 1篇周治明
  • 1篇刘毅
  • 1篇常淑芳
  • 1篇彭小东
  • 1篇戴晴
  • 1篇张雪蕊
  • 1篇余斌斌
  • 1篇张文利
  • 1篇张大志
  • 1篇黄英
  • 1篇郑磊
  • 1篇何洪林
  • 1篇张蓉

传媒

  • 3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磁共振成像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平扫CT的Logistic回归模型和朴素贝叶斯模型预测血肿扩大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究基于平扫CT的Logistic回归模型和朴素贝叶斯(NB)模型预测自发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HE)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8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初次CT扫描和24 h内随访CT资料,以随访CT显示血肿体积比例较前增加>33%或体积差>6 ml为HE,将患者分为HE组(86例)和非HE组(122例)。比较2组间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征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和NB方法分别建立预测HE模型,并评估其预测性能。结果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男性患者(OR=3.814)、糖尿病病史(OR=0.442)、CT卫星征(OR=0.083)与漩涡征(OR=0.232)及伴脑室内出血(OR=0.442)是HE的独立预测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为0.823,NB模型训练集和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768和0.847。结论基于平扫CT的Logistic回归模型和NB模型有助于预测自发性脑出血早期HE,NB模型预测HE效能优于Logistic回归模型。
宋祖华周治明郭大静唐茁月李欣
关键词:脑出血
关于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的变化的临床研究
范玥李欣周晓芳
转化生长因子β_1/Smads信号转导途径及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被引量:7
2007年
李欣戴立里
关键词:肝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S蛋白信号转导
丹参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氨基末端蛋白激酶信号转导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丹参素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机制。方法分离大鼠原代肝星状细胞(HSC),用0.0312、0.0625、0.1250、0.2500、0.5000、1.0000mmol/L不同浓度丹参素作用于HSC,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丹参素对HSC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Ⅰ型胶原合成,酶联免疫吸附法观察Ⅰ型胶原分泌。Westernblot法观察丹参素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刺激的HSC内氨基末端蛋白激酶(JNK)蛋白及其磷酸化表达的影响。采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SNK-q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0mmol/L组比较,丹参素其他浓度组明显抑制了HSC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丹参素(0.0625~0.2500retool/L)对IL-1β引起的HSC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0.25mmol/L丹参素对正常培养的和经IL-1β刺激的HSC作用24h能下调Ⅰ型胶原的合成和分泌。IL-1β能刺激HSC中P-JNK的明显表达,丹参素能下调IL-1β诱导的HSC中P-JNK的表达,但其对JNK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影响。结论丹参素可抑制正常传代培养的和经IL-1β刺激的大鼠HSC增殖、Ⅰ型胶原合成与分泌,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NK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余斌斌戴立里李欣李冬姜中华
关键词: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信号转导白细胞介素-1丹参素
基于T2WI与DWI的磁化传递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及分级中的应用
2023年
目的探讨磁化传递成像(magnetization transfer imaging,MTI)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诊断及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临床疑诊PCa的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完成基于T2WI与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的MTI检查。根据病理结果,把所有患者分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组和PCa组;根据Gleason分级分组(Gleason grade groups,GGG)系统将PCa进一步分为低级别(low score,Ls)组和高级别(high score,Hs)组。分析MTI应用于前列腺的可行性;比较施加磁化传递(magnetization transfer,MTr)脉冲前后,T2WI与DWI诊断PCa及识别高级别PCa的效能;进一步比较BPH与PCa组、Ls与Hs组磁化传递率(magnetization transfer ratio,MTR)的差异。结果基于T2WI与DWI序列的MTI图像质量佳,同一研究者前后2次及不同研究者间MTR测值一致性高。DWI序列施加MTr后,在PCa的诊断(MTr前AUC=0.779,MTr后AUC=0.850)以及高低级别PCa的鉴别上(MTr前AUC=0.697,MTr后AUC=0.818)诊断效能均有效提升。在进一步的MTR组间对比中,BPH与PCa组、Ls组与Hs组T2WI-MT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P=0.59),而DWI-MTR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0.01)。结论MTI技术有助于提升DWI序列的PCa诊断效能,同时能进一步提高其识别高级别PCa的能力;DWI-MTR在PCa诊断及分级中存在巨大潜力。
艾光勇谯孝凤舒鑫刘云帆李欣牛胜文黄鑫方静张蓉张蓉
关键词:前列腺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磁化传递
阿德福韦酯相关肾损害患者换用恩替卡韦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使用阿德福韦酯(ADV)后出现肾损害患者换用恩替卡韦(ETV)后的肾功能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AD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出现肾损害的患者20例,分别于换用ETV后0、4、12、24周,监测肾小球滤过率(GF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胱抑素C(Cys C)、血β2微球蛋白(β2-MG)、血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N乙酰葡萄糖苷酶(NAG)、尿α1微球蛋白(α1-MG)、HBV D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甲胎蛋白(AFP)、血磷的变化。结果换药前早期肾损害指标血Cys C为(1.23±0.26)mg/L、血β2-MG为(3.40±0.69)mg/L及进展阶段肾损害指标GFR为(61.93±16.23)mL/min、Ccr为(61.30±15.67)mL/min;换用ETV 24周后,Cys C(1.13±0.22)mg/L、血β2-MG(2.77±0.69)mg/L及GFR(77.12±18.66)mL/min、Ccr(76.01±18.27)mL/min,均较换药前改善(均P<0.05),其中血Cys C、血β2-MG分别在换药4、12周开始改善,24周仍然持续改善;血RBP、尿NAG及α1-MG则无明显改善。GFR较换药前上升24.53%,其中18例患者较换药前改善,2例患者GFR则下降1.00%和10.46%。Ccr上升24.00%,其中有8例患者恢复至正常水平,10例患者较换药前改善,2例患者则下降2.13%和10.02%。换药24周后血磷无明显变化。20例换用ETV继续抗病毒治疗者,24周仍维持病毒学及生化学应答。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服用ADV出现肾功能损害患者,换用ETV抗病毒治疗,其早期和进展期肾损害指标可获得明显改善。
李欣周晓芳冯雪黄英刘毅石小枫
关键词:肾功能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
阴道松弛症的治疗进展
2024年
阴道松弛是一种患者自我报告的情况,其临床发病率较高,尤其是经阴道分娩后的妇女,其性生活满意度受到严重影响。受到文化和教育的影响,女性的重视仍不够,致阴道松弛症的诊断率和治疗率不高。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对阴道松弛症的治疗方法作一进展综述,为临床工作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李欣张雪蕊常淑芳
关键词:阴道松弛性生活质量阴道紧缩术
四种中药单体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28
2008年
目的比较丹参素、黄芩甙、黄芪、三七总皂甙4种中药单体抗肝纤维化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秋水仙碱为对照,将4种中药用于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和大鼠肝星状细胞(HSC)。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检测血清透明质酸、Ⅳ型胶原含量;检测肝组织羟脯氨酸、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转化生长因子(TGF)D1的表达;观察HSC活化增殖周期、细胞凋亡及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处理组的肝组织形态显著改善,血清透明质酸、Ⅳ型胶原含量明显减少,肝组织MDA、羟脯氨酸含量及TIMP-1、TGFD1表达亦明显减少、SOD活性显著升高,丹参素组作用最强,黄芩甙组、黄芪组次之,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P〈0.01或P〈0.05)。四种中药都能抑制HSC活化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抑制HSC的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丹参素、黄芩甙、黄芪作用较强。结论四种中药均能减缓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发生。丹参素作用最强,黄芩甙和黄芪强于三七总皂甙。机制可能是这些中药能通过下调TGFD1抑制HSC活化增殖、促进细胞凋亡而抑制HSC的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降低肝组织MDA含量,增加SOD活性;下调TIMP-1/MMP1比值从而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减少其沉积。
李欣彭小东张文利戴立里
关键词: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中药单体丹参素黄芩甙三七总皂甙
丹参素对肝星状细胞TGF-β信号转导的影响被引量:16
2009年
目的:观察丹参素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活化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s)Smad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肝HSCs,用不同浓度丹参素作用于HSCs,检测丹参素对HSCs增殖和TGF-β1刺激后HSCs增殖的影响;观察丹参素对TGF-β1刺激HSCs表达α-SMA的影响;观察HSCs转化生长因子受体(TβRⅠ、Ⅱ)的表达;观察丹参素和TGF-β1作用HSCs后,其Smad2、Smad3、Smad7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1)丹参素在0.0625mmol/L-1mmol/L时,对HSCs的生长增殖具有抑制作用(P<0.05);丹参素对TGF-β1诱导的HSCs增殖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2)丹参素0.25mmol/L作用HSCs能下调α-SMA的表达(P<0.05),也能下调TGF-β1诱导的HSCs的α-SMA表达(P<0.05)。(3)HSCs中TβRⅠ、Ⅱ的表达定位于细胞膜上,丹参素能下调活化HSCs中TβRⅠ、Ⅱ的表达(P<0.05或P<0.01)。(4)TGF-β1促进HSCs中Smad2、Smad3、Smad7mRNA的表达(P<0.01);丹参素能下调TGF-β1诱导的HSCs内Smad2、Smad3mRNA的表达(P<0.05),并能上调Smad7mRNA表达(P<0.05)。结论:体外细胞实验表明,丹参素能通过下调活化HSCs细胞膜上TβRⅠ、Ⅱ蛋白的表达来抑制HSCs的活化增殖。丹参素能上调HSCs内Smad7mRNA表达,并下调Smad2、Smad3mRNA表达,抑制HSCs活化,并抑制TGF-β1诱导的HSCs活化。
戴晴李欣郑磊董志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丹参素转化生长因子Β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预测乙型肝炎相关肝衰竭中的作用被引量:24
2017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预测乙型肝炎相关肝衰竭中的作用。方法共收集349例研究对象的资料,其中包括体检中心的健康人60名(A组)、慢性乙型肝炎重度111例(B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92例(C组)、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86例(D组)。收集患者的血常规、肝功能与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结果,计算其NLR。根据病情进展情况将B组分为B1组(16例,进展为ACLF)和B2组(95例,未进展为ACLF)。分析各组间NLR值的差异,并进行预后的预测分析。对计量资料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或秩和检验,对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疾病进展的因素。结果A、B、C、D组NLR值分别为2.22(1.76~3.05)、2.54(1.78~3.49)、3.07(1.95~5.04)、3.41(2.01~5.15),随着病情的加重,NLR值逐渐增加。对B1组(进展为ACLF)和B2组(仍为慢性乙型肝炎重度)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NLR和凝血酶原活动度是疾病进展的预后因素。比较B1组和B2组患者人组时的NL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87±1.54与2.71±1.54,P=0.004)。16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进展为ACLF时,其对应的NLR明显增加(P=0.042)。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慢胜乙型肝炎重度进展为ACLF的NLR临界值为2.79(曲线下面积为0.739,P=0.002)。NLR可以作为判断患者为终末期肝病的参考指标,其临界值为3.94(曲线下面积为0.612,P=0.001)。结论外周血NLR可以反映病情进展情况,并可预测肝衰竭的发生。
范玥李欣周晓芳张大志石小枫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