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绍祥

作品数:81 被引量:247H指数:11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云南省联合支持国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24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1篇小麦
  • 35篇杂交
  • 25篇单倍体
  • 25篇倍体
  • 18篇不育
  • 17篇玉米
  • 17篇杂交小麦
  • 17篇核不育
  • 17篇不育系
  • 16篇核不育系
  • 12篇小麦单倍体
  • 11篇小麦×玉米
  • 11篇两系杂交
  • 11篇两系杂交小麦
  • 9篇单倍体胚
  • 9篇基因
  • 9篇光敏
  • 9篇光敏核不育
  • 8篇选育
  • 8篇温光敏核不育...

机构

  • 80篇云南省农业科...
  • 6篇中国农业大学
  • 5篇云南农业大学
  • 3篇国家小麦改良...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山西省农业科...
  • 2篇云南省种子管...
  • 2篇昭通市农业科...
  • 1篇重庆三峡学院
  • 1篇宝鸡市农业技...
  • 1篇保山市农业科...
  • 1篇保山市种子管...
  • 1篇玉溪市农业科...

作者

  • 80篇李绍祥
  • 70篇杨木军
  • 69篇刘琨
  • 59篇顾坚
  • 56篇李宏生
  • 47篇丁明亮
  • 46篇赵红
  • 34篇田玉仙
  • 24篇杨和仙
  • 12篇崔永祯
  • 7篇周金生
  • 4篇李政芳
  • 2篇吕宏斌
  • 2篇钱敏
  • 2篇郑军
  • 2篇伍少云
  • 2篇周国雁
  • 2篇陈佩度
  • 2篇林丽萍
  • 2篇宁波

传媒

  • 13篇西南农业学报
  • 11篇麦类作物学报
  • 5篇Agricu...
  • 4篇云南农业科技
  • 3篇中国种业
  • 3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种子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作物学报
  • 1篇中国科技奖励
  • 1篇云南农业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2008年(...

年份

  • 1篇2024
  • 7篇2023
  • 8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10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7篇2008
  • 5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基因技术与基因编辑技术在抗除草剂农作物上的应用被引量:2
2022年
田间杂草不仅干扰农作物的生长,还可造成农作物产量损失,因此控制田间杂草对农作物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对于田间杂草的控制仍然是使用除草剂等化学防治手段为主,但是一些灭生性除草剂不能直接用于农作物伴生杂草的控制,而通过转基因和基因编辑等生物技术培育抗除草剂农作物可很好地克服这一难题。目前,转基因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在全世界已广泛应用于抗除草剂农作物的培育,主要综述了这两种生物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在抗除草剂农作物上的应用情况。
崔永祯杨晓云李绍祥浦秋红杨忠慧李宏生丁明亮
关键词: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改良
水稻简易去雄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水稻简易去雄装置,包括由扇形环塑料片卷成的锥形筒;锥形筒大口朝上,为作业口,锥形筒小口朝下,为固定孔;所述的扇形环塑料片侧边的接缝口不固定粘结,为自由开口;扇形环塑料片外侧粘结有...
丁明亮钱敏吕宏斌李政芳赵红李宏生李绍祥朱永华金代珍刘宏珺王忠华李社萍黄洁浦秋红
文献传递
两系杂交小麦优良组合选育的思考
通过最近20 年的努力,我国杂交小麦研发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杂交小麦优良组合选育效率较低,仍是目前制约杂交小麦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主要瓶颈问题之一.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不育系、恢复系改良实践中缺乏类似玉米"杂种优势群"的...
杨木军李宏生田玉仙丁明亮李绍祥顾坚刘琨崔永祯赵红
小麦C49S-87的分蘖育性与制种中分蘖的调控与利用被引量:2
2004年
李绍祥田学礼赵连弟周金生
关键词:小麦制种
一种用于提高小麦单株繁育工作效率的防护罩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小麦单株繁育工作效率的防护罩,包括至少三根中空立柱,每一中空立柱的上端均水平安装有发条,每一中空立柱内均沿中心线方向转动连接有转轴,每一转轴的上端均穿出中空立柱与对应的发条固定连接,每一转轴的...
顾坚李宏生李绍祥杨木军丁明亮刘琨赵红
文献传递
云南省普通小麦育成品种(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为深入了解云南省建国以来普通小麦育成品种(系)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情况,利用SDS-PAGE电泳技术对152份云南省1950s以来普通小麦育成品种(系)HMW-GS组成和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云南省普通小麦在Glu-A1位点具有N(56.58%)和1(43.42%)2种亚基类型,在Glu-B1位点具有7+8(42.11%)、7+9(34.87%)、6+8(0.66%)、14+15(7.24%)、17+18(13.16%)和13+16(1.97%)6种亚基类型,在Glu-D1位点具有2+10(5.26%)、2+12(54.61%)、5+10(24.34%)和5+12(15.79%)4种亚基类型;(2)云南省普通小麦HMW-GS组合类型比较丰富,共出现27种亚基组合类型,其中"N,7+8,2+12"、"N,7+9,2+12"、"1,7+8,2+12"与"1,7+9,5+10"较多,出现频率分别为20.39%、9.87%、7.89%和7.89%;(3)云南省各个时期育成品种(系)的HMW-GS品质评分基本维持在4.50左右,1990s以后育成的品种(系)中优质亚基5+10出现的频率随普通小麦育成时期的推移而逐渐增加。由此可见,云南省普通小麦的HMW-GS在Glu-A1、Glu-B1、Glu-D1位点上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共有12种HMWGS等位变异,包括13+16、2+10和5+12三种稀有亚基类型和27种亚基组合类型;对加工品质具有正效应的优质亚基17+18和5+10频率较小,缺乏优质亚基2*。因此,在云南省普通小麦的品质改良中应加强优质亚基2*、17+18和5+10引入及合理应用。
丁明亮赵佳佳周国雁李宏生崔永祯赵红伍少云杨木军郑军李绍祥
关键词: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开颖和柱头外露对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异交结实的影响被引量:10
2015年
为提高杂交小麦制种产量,对33个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的开颖率和柱头外露率与总异交结实率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3个不育系的平均不育度为99.60%,天然异交结实率为79.74%,开颖率为83.40%,柱头外露率为4.85%。所有不育系开颖小花的平均异交结实率为86.13%,开颖小花结实占总异交结实的80.88%,开颖率与总异交结实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0.831 4),说明开颖率是决定小麦温光敏核不育系异交结实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柱头外露小花的异交结实率为90.23%,其结实占总异交结实的5.39%,柱头外露率与总异交结实率呈正相关,但相关不显著,其原因与不育系的平均柱头外露率较低有关;但柱头外露小花的异交结实能力强于开颖小花,因此选育高柱头外露率小麦不育系有助于提高杂交小麦异交结实率和制种产量。
李宏生李绍祥赵红丁明亮崔永祯顾坚田玉仙刘琨杨木军
关键词:柱头外露率
一种杂交小麦花期调节制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杂交小麦制种技术领域中一种杂交小麦花期调节制种方法,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杂交小麦制种中父本和母本基本苗播种密度的确定、2)具体调整父本基本苗播种密度和3)根据父本和母本基本苗播种密度确定父本和母本的播种量...
李绍祥李宏生杨木军刘琨丁明亮顾坚赵红
小麦温光敏核不育系的简化纯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温光敏核不育系的简化纯化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择有隔离条件、能充分表现小麦不育系特征的田地,播种待纯化的不育系种子;步骤2,待不育系的种苗表现出不育系特征时进行除杂,除去其中的假不育系种苗...
李宏生杨木军李绍祥顾坚杨忠慧赵红丁明亮刘琨
文献传递
小麦品种云麦52白粉病和条锈病抗性基因检测被引量:3
2015年
云麦52系1992年用6AL/6VS易位系92R149作抗病亲本,2001年育成、2007年审定并推广应用的小麦品种,目前仍高抗条锈病、对白粉病表现免疫。为了解其抗病基因,以云麦52为父本与感条锈病和白粉病的小麦不育系K78S杂交构建了F2群体,对双亲、杂种F1和F2群体的抗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杂种F1对条锈病和白粉病均表现免疫,F2群体的白粉病和条锈病抗、感分离比经卡方测验均符合3∶1,表明云麦52携带1个条锈病显性抗性基因和1个白粉病显性抗性基因。进一步用白粉病抗性基因Pm21的共分离标记SCAR1400和与条锈病抗病基因Yr26紧密连锁的标记XWe173和Xbarc181检测,亲本间和抗、感基因池间在相同位点上都扩增出多态性条带,用已知表型单株验证,表型与基因型极显著相关,SCAR1400、XWe173和Xbarc181检测准确率分别为100%、97.91%和92.70%,因此,云麦52的抗白粉病基因为Pm21,抗条锈病基因为Yr26,均来自于6AL/6VS易位系92R149。此外,该研究结果也证明Pm21和Yr26是具有持久抗性的抗病基因,在云南历经22年仍高抗条锈病,对白粉病免疫。
李宏生谭丽明赵红吴绍柱杨素梅张志强丁明亮顾坚杨木军李绍祥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白粉病抗病基因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