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本泉
-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因分型方法在ABO疑难血型鉴定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基因分型方法在ABO疑难血型鉴定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序列特异性聚合酶链扩增技术(PCR-SSP)和基因测序对10例ABO疑难血型标本进行基因分型。同时以610例ABO血型正反定型结果相符标本作为基因分型对照组。结果:10例ABO正反定型结果不符的ABO疑难血型标本需通过高分辨的基因分型,发现为cis-AB01 3例、B(A)04 2例,cis-AB02、B(A)02、Bel03、Bw12和Ael05各1例,与基因测序比对结果一致。610例ABO血型正反定型结果相符标本的基因分型结果与血清学定型结果完全相符,ABO基因分型为A型占28.69%,B型占27.54%,AB型占8.2%,O型占35.57%;其中以O1型基因频率最高占32.87%,A2最低0.66%。结论:PCR-SSP分型可用于ABO血型的鉴定,而且可以了解亚型;针对稀有血型的PCR-SSP和测序方法对稀有疑难血型的确认起决定性作用。
- 张纯武王本泉刘彪谢作听吴存造张行蔡勇夏鹏陈必成
- 关键词:ABO血型基因型测序
- 曲古霉素A联合环巴胺对胰腺癌PANC-1细胞凋亡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霉素A(TSA)联合Hedgehog(Hh)信号通路阻断剂环巴胺(CYA)干预对胰腺癌PANC-1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CCK8方法检测曲古霉素A、环巴胺作用24 h对PANC-1细胞50%抑制浓度(IC50)。用Hoche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曲古霉素A、环巴胺单独及联合处理PANC-1细胞24 h后凋亡;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Hedgehog信号通路关键分子及凋亡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活化胱天蛋白酶-3,活化胱天蛋白酶-8,活化胱天蛋白酶-9)及Hedgehog通路关键分子蛋白(Gli1、Smo、Ptc-1)表达的改变;细胞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Gli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Hochest 33258染色显示,曲古霉素A及环巴胺均可诱导胰腺癌PANC-1细胞凋亡,24 h IC50分别为(0.51±0.07)μmol·L-1和(33.6±2.3)μmol·L-1,两者联合指数为0.835,具有低度协同作用。曲古霉素A及环巴胺干预后Bcl-2 mRNA表达下降,Bax mRNA表达上调,尤以联合组明显。曲古霉素A 0.5μmol·L-1干预可抑制Gli1 mRNA的表达,联合环巴胺20μmol·L-1后对Hedgehog通路的抑制效应进一步增强,降低Gli1、Smo mRNA表达量,上调Gli3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曲古霉素A 0.5μmol·L-1、环巴胺20μmol·L-1单独及联合处理PANC-1后,凋亡相关蛋白胱天蛋白酶3、胱天蛋白酶8和胱天蛋白酶9活化程度进一步上升,凋亡抑制因子Bcl-2的表达明显下降,Hedgehog信号关键分子蛋白Gli1、Smo、Ptc-1表达均明显下降,以联合组最为明显。细胞免疫荧光结果也显示Gli1表达明显下降。结论曲古霉素A、环巴胺可协同抑制Hh通路,诱导胰腺癌PANC-1细胞的凋亡。
- 尤和谊刘彪王本泉邹乾张玲白永恒周蒙滔陈必成陈宗静
- 关键词:胰腺癌曲古霉素AHEDGEHOG环巴胺
- 白藜芦醇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成骨样转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血管钙化的抑制作用,观察不同浓度的Res对高钙高磷诱导的人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VSMC)成骨样转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VSMC细胞,通过形态学和α-SMA标记进行鉴定。用高钙高磷(钙2.5 mmol/L、磷3.0 mmol/L)培养基诱导hVSMC成骨样转化,通过茜红素染色法鉴定成骨样转化。以普通培养hVSMC作为对照组,加高钙高磷为阳性对照组,实验组为阳性对照加不同浓度的Res(5、10、20μmol/L)干预,培养12 d后,检测各组细胞含钙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VSMC成骨样转化相关基因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骨形态蛋白(BMP-2)、骨桥蛋白(OPN)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标记方法检测BAP、BMP-2、OPN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细胞内含钙量明显升高约5倍,α-SMA蛋白表达下降,而成骨样细胞特异性标记BAP、BMP-2、OPN mRNA和蛋白质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不同浓度Res干预后后,细胞内含钙量下降,BAP、BMP-2、OPN mRNA水平降低(P<0.05、0.01);BMP-2及OPN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并与Res浓度呈负相关。结论 hVSMC在高钙高磷条件下发生成骨样转化,而Res抑制此过程的进展并与其浓度呈正相关。
- 张明慧王本泉蔡晓青刘彪王斯璐吴存造白永恒陈必成刘毅邵蓉蓉
- 关键词:白藜芦醇骨桥蛋白骨形态蛋白
- 曲古抑菌素A对细胞PANC-1株凋亡和肿瘤转移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曲古抑菌素A(TSA)诱导胰腺癌细胞PANC-1细胞凋亡机制。方法 TSA 0.1~0.6μmol.L-1培养PANC-1细胞0~48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并计算IC50。TSA 0.4μmol.L-1PANC-1培养0~48 h,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变化。TSA 0.4μmol.L-1PANC-1培养0~12 h,检测胱天蛋白酶3活性。TSA 0.4μmol.L-1与PANC-1培养24 h,实时定量PCR检测c-myc,p53,Bcl-2,Bax,存活素,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TIMP-1)和Notch-1基因的表达。TSA 0.4和0.6μmol.L-1与PANC-1培养24 h,细胞免疫化学方法检测Notch-1蛋白的胞内活性形式NICD表达。结果TSA可以明显抑制PANC-1细胞增殖,12,24和48 h的IC50值分别为0.42,0.32和0.19μmol.L-1,具有量效(r=0.640,P=0.01)和时效(r=0.768,P=0.002)关系。Hoechst 33258染色结果表明,TSA 0.4μmol.L-1增加PANC-1细胞核的蓝色荧光并出现凋亡特征。TSA 0.4μmol.L-1作用4,8和12 h后,胱天蛋白酶3的活性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1.62±0.12,2.68±0.17和(3.92±0.23)倍。PCR结果显示,TSA 0.4μmol.L-1作用24 h后,p53,c-myc和存活素mRNA表达下降,分别为对照组的(18.3±5.1)%,(24.2±0.9)%和(15.8±1.0)%,Bcl-2和Notch-1 mRNA未见明显变化,而Bax,MMP1和TIMP-1 mRNA升高(P<0.05),Bcl-2/Bax比值降低到正常对照组的(13.0±2.8)%。Notch-1活性分子NICD明显升高(P<0.05)。结论TSA可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胰腺癌PANC-1细胞凋亡,而且使Notch-1激活,促进转移相关基因表达。
- 杨云秀胡孙宽叶星照白永恒王斯璐刘彪王本泉陈必成陈宗静
- 关键词:曲古抑菌素A胰腺癌NOTCH通路
- 抑制Wnt信号通路逆转人胰腺癌细胞株耐药性的研究
- 目的: 化疗耐药是胰腺癌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所以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治疗策略逆转胰腺癌耐药,从而提高化疗的疗效和胰腺癌病人的平均生存期。本研究采用Wnt信号通路抑制剂作用于曲古抑菌素A(TSA)耐药的胰腺癌Panc-1细胞...
- 王本泉
- 关键词:胰腺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化疗耐药曲古抑菌素A
- 文献传递
- 胰腺癌曲古霉素A耐药细胞株转移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 2013年
- 该实验旨在探讨曲古霉素A(trichostatin A,TSA)对胰腺癌PANC-1细胞株侵袭转移力的影响。分别通过短时间低浓度TSA(0.1~0.2μmol/L)处理胰腺癌细胞株PANC-1 24 h,以及长期低浓度递增法建立TSA耐药株(PANC-1-TSA)。采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测得PANC-1、PANC-1-TSA的IC50分别为(0.51±0.09)μmol/L、(78±5)μmol/L,耐药株耐药指数为153。Transwell侵袭小室实验显示,0.1μmol/LTSA处理后,胰腺癌PANC-1细胞侵袭力未见明显改变,而耐药株PANC-1-TSA侵袭力较亲本株明显增强。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结果显示,耐药株PANC-1-TSA转移相关基因MMP1/2/7/9/14/15及TIMP1/2 mRNA的表达均明显上升,尤以MMPs mRNA明显。在倒置显微镜观察到耐药细胞形态上发生上皮型向间叶型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进一步通过RT-qPCR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证实耐药株发生EMT,其中上皮型标志物表达下降及间叶型标志物表达上升。该实验显示,耐药细胞株PANC-1-TSA侵袭力增强,侵袭、转移相关基因表达明显增加。耐药株形成的过程中,发生上皮–间叶转化(EMT),EMT可能参与了胰腺癌PANC-1-TSA细胞株侵袭能力的增强。
- 刘彪陈孝倩张翠王本泉白永恒王斯璐金嵘周蒙滔陈必成
- 关键词:胰腺癌
- 曲古抑菌素A诱导胰腺癌细胞株凋亡和Notch信号通路改变的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研究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A,TSA)干预对胰腺癌细胞株PANC.1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0.1~0.4μmol/L不同浓度TSA处理胰腺癌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MTr)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通过Hoechst33258染色直接观察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1iT-qPCR)方法检测包括Notch信号通路相关的基因、肿瘤增殖相关基因eat2和肿瘤转移相关基因cytohesin1、2、3、4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caspase-3、bel-2、bax以及Notch-1的胞内活性形式NICD蛋白表达。结果TSA对PANC-1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明显浓度和时间依赖性,0.1、0.2、0.4μmol/LTSA作用PANC-124h后存活率分别为72%、58%和39%。显微镜观察发现随着TSA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PANC一1细胞死亡逐渐增加,Hoechst33258染色可见凋亡典型特征的PANC-1细胞比例增加。TSA作用PANC-1后,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caspase-3、bax以及NICD蛋白表达增加,而bcl-2蛋白表达下降。qRT-PCR结果显示Notch通路中相关基因numb、hes6mRNA表达升高,gcn512、d113mRNA表达下降(P〈0.05),而NotchlmRNA表达没有变化。肿瘤增殖相关基因eaf2以及肿瘤转移相关基因cytohesinmRNA表达未发现有变化(P〉0.05)。结论TSA可诱导胰腺癌PANC-1细胞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Notch通路相关基因可能参与了TSA诱导细胞凋亡的过程。
- 陈宗静杨云秀吕万治白永恒张行刘彪王本泉梁勇郑建建陈必成
- 关键词:胰腺肿瘤NOTCH曲古抑菌素A
- JNK通路参与曲古抑菌素A诱导的胰腺癌PANC-1细胞凋亡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JNK通路在曲古抑菌素A(TSA)诱导人胰腺癌PANC-1细胞凋亡过程中的激活情况,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PANC-1细胞经TSA 1.0μmol·L-1与JNK抑制剂(SP600125)20μmol·L-1单独或联合处理24h后,分别用CCK-8法和Hoechst33258染色法检测对PANC-1细胞的生长和细胞凋亡的作用;荧光定量PCR检测c-Jun,c-fos,Elk1,bax和bcl-2 mRNA表达;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c-Jun、p-JNK、bax、活性胱天蛋白酶8、bcl-2和胱天蛋白酶3蛋白表达。结果 CCK-8结果显示,TSA单独处理,PANC-1细胞的存活率随着TSA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并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r=0.9564,P<0.05)。TSA+SP600125组细胞存活率较TSA单独处理明显增加(P<0.05)。Hoechst33258染色显示,正常对照组、TSA组和TSA+SP600125组凋亡率分别为(1.8±0.4)%,(6.2±1.4)%和(3.9±0.9)%,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24h)。与TSA组比较,TSA+SP600125组促凋亡基因bax以及JNK通路相关基因c-Jun和c-fos mRNA表达明显降低,Elk1mRNA表达降低,差异显著(P<0.05);而抗凋亡基因bcl-2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TSA作用PANC-1细胞1h后激活JNK通路的相关蛋白c-Jun和JNK,并在2h达到最高峰。与TSA组比较,TSA+SP600125组bax及活性胱天蛋白酶8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bcl-2和胱天蛋白酶3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激活JNK通路是TSA诱导PANC细胞凋亡的重要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影响线粒体凋亡途径发挥作用。
- 王本泉张玲黄雪陈宗静白永恒吴存造周蒙滔陈必成
- 关键词:胰腺癌曲古抑菌素AJNK通路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