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心肌
  • 6篇心肌梗死
  • 6篇梗死
  • 5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动脉
  • 3篇心力衰竭
  • 3篇衰竭
  • 3篇综合征
  • 2篇对比剂肾病
  • 2篇心肌病
  • 2篇心脏
  • 2篇型心
  • 2篇肾病
  • 2篇室间隔
  • 2篇误诊
  • 2篇肌病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穿孔
  • 1篇导联

机构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解放军第26...
  • 4篇解放军260...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白求恩医务士...

作者

  • 17篇石展
  • 7篇胡波
  • 6篇牛月海
  • 5篇王振国
  • 3篇姚欣
  • 3篇陈韵岱
  • 3篇牛跃海
  • 3篇陈思
  • 3篇王燕午
  • 2篇王燕舞
  • 2篇张华巍
  • 2篇李俊勇
  • 2篇张树峰
  • 2篇钱赓
  • 2篇李传威
  • 2篇张树峰
  • 2篇王燕舞
  • 1篇杜昱蕾
  • 1篇鲍军强
  • 1篇李红丽

传媒

  • 9篇临床合理用药...
  • 2篇白求恩军医学...
  • 2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生理学报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白求恩医学杂...
  • 1篇第七届华北长...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曲美他嗪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LVEF值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LVEF值的影响。方法 24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比较2组治疗前后LVEF值。结果服药4个月后,治疗组LVEF值由(34.1±5.2)%上升至(44.3±8.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LVEF值由(33.2±4.9)%上升至(37.4±7.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临床推广应用。
石展王振国牛月海胡波李红丽张树峰
关键词:曲美他嗪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超声心动图
急性心肌梗死并室间隔穿孔治疗1例
王振国石展张树峰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间隔穿孔(VSR)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为早期识别高危患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入选1995年1月至2010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收治的AM[患者2544例,将并发VSR的患者作为VSR组(n=40);同时采用单纯随机抽取的方法,在同期住院的其余AMI患者中选出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n=120)。回顾性地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特征。结果VSR组患者中女性所占比例(62.5%vs36.4%,P〈0.01)和年龄[(66.85±10.92)VS(60.79±12.65)岁,P〈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VSR组的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血肌酐(SCr)、肌钙蛋白T(Tn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和红细胞计数(RB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高龄,CRP、D-二聚体、SCr、TnT升高,Hb、Hct、RBC降低,可作为A/vii并发VSR的高危因素。
陈思陈韵岱李宗斌钱庚石展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室间隔穿孔心脏破裂
带膜支架血管内置入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1例被引量:2
2013年
患者,男,50岁.主因持续性上腹及背部疼痛5h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查体:血压210/110mm Hg,烦躁不安.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6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坦,剑突下压痛明显、有肌紧张,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平时未良好控制血压,入院时测血压很高,且上腹部及背部疼痛剧烈,难以忍爱,考虑有主动脉夹层可能.行增强CT检查回报;
牛跃海王振国石展李俊勇
过早复极综合征1例
2009年
牛月海王燕舞石展
关键词:过早复极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示V5导联心肌酶胸部
L-型钙通道自身调控异常参与缺血再灌注心肌钙超载的形成被引量:15
2017年
钙超载作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其形成原因与治疗策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心肌遭受缺血再灌注后,参与细胞内钙循环的L-型电压依赖钙通道(L-type voltage-dependent calcium channel,L-VDCC)、肌浆网钙ATP酶2a(sarco/endoplasmic reticulum ATPase 2a,SERCA2a)和受磷蛋白(phospholamban,PLB)、Ryanodine受体2(RyR2)、Na^+/Ca^(2+)交换体、Na^+/H^+交换体等多种蛋白功能异常,导致舒张期[Ca^(2+)]_i上升,钙瞬变幅度降低,细胞出现钙超载。[Ca^(2+)]_i升高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的[Ca^(2+)]_i升高过程(部分由钙通道介导)和晚期的[Ca^(2+)]_i升高过程(主要由Na^+/Ca^(2+)交换体介导)。L-VDCC活性增加参与钙超载的形成,但是L-VDCC蛋白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分子变化机制尚不清楚。L-VDCC通道调控方式包括两类:自身调节和外源性调节,其中外源性调节蛋白PKG和PKA的调控不能解释细胞水平的L-VDCC活性增加现象,而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钙依赖的失活(calcium-dependent inactivation,CDI)效应减弱、钙依赖的易化(calcium-dependent facilitation,CDF)效应增强、羧基远端部分肽链(distal carboxy terminus,DCT)的抑制效应减弱,这三种自身调节机制的改变引起L-VDCC活性的增加。因此,可以认为L-VDCC通道自身调控异常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心肌细胞钙超载的形成。
岳志杰石展胡波王振国杜昱蕾
关键词: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钙超载
血浆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对心力衰竭治疗的指导意义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治疗期间血浆甲状腺素水平的变化趋势与差异。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135例,其中充血性心衰患者103例,非心脏病患者32例。分为心衰组(包括Ⅱ、Ⅲ、Ⅳ、级)及非心脏病组,分别在入院、治疗1周、治疗2周进行甲状腺激素、NT-proBNP、EF值的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衰组与对照组之间,TSH、FT_4在血浆中的浓度无统计学差异;随着心衰程度的增加,血浆FT_3浓度缓慢下降,NT-proBNP浓度缓慢增加,EF值逐渐降低(P<0.05)。治疗后患者心功能好转,体内FT_3浓度明显上升,NT-proBNP浓度逐渐恢复,EF值增加(P<0.05)。结论规范化治疗心衰后,血浆FT_3浓度逐渐上升,但是不同心功能分级的患者FT_3恢复水平不一致,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作为判断心功能分级和恢复的指标之一。
石展刘莉岳志杰王振国
关键词:心力衰竭甲状腺激素NT-PROBNP
嗜铬细胞瘤致高血压危象误诊1例被引量:1
2010年
患者,男性,53岁,农民。主因腹痛、大汗30min,于2009年5月8日入院。患者于30min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腹痛、大汗,在社区诊所测血压为200/130mmHg(1mmHg=0.133kPa),给予硝普钠50mg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静脉滴注(滴速为30滴/min),哌替啶100mg肌内注射后,症状无缓解,血压不降,来我院急诊,以“高血压危象,腹痛原因待查”收住院。病程中无腹泻、恶心、呕吐、头痛、头晕,无胸闷、气短。大便无,小便正常。高血压病史9年,平时服用卡托普利25mg,
王燕舞胡波张树峰石展牛月海任瑞华
关键词:嗜咯细胞瘤高血压危象误诊
二甲双胍肠溶片致腕部过敏1例被引量:2
2009年
石展王燕午李俊勇鲍军强
关键词:二甲双胍肠溶片过敏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1例被引量:1
2004年
1病例介绍 患者,男,70岁,因"间断胸闷15年,胸痛、头晕10 h"入院.15年前无明显诱因感胸闷、心悸,曾做心电图:ST段压低,诊断为"冠心病",口服"消心痛、心痛定"后症状改善.4年前出现胸部隐痛,持续1min左右,心电图:心房颤动,V2-5 ST段弓背向上抬高,I、avL呈Qr.以"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治疗,应用扩血管药物后症状改善,房颤消失,但心电图无改变.2年前又发生阵发性心房颤动,长期应用"地高辛、心律平"治疗,效果欠佳.
石展张军峰王燕午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肥厚型心肌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