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一凡

作品数:61 被引量:711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2篇标准
  • 1篇专利

领域

  • 50篇天文地球
  • 14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6篇地震
  • 13篇震害
  • 12篇震灾
  • 10篇地震灾害
  • 7篇地震动
  • 7篇抗震
  • 7篇减灾
  • 6篇断层
  • 6篇震害预测
  • 5篇地震反应
  • 5篇地震工程
  • 5篇汶川地震
  • 4篇挡土
  • 4篇挡土墙
  • 4篇防震
  • 3篇地表破裂
  • 3篇示范区
  • 3篇四川汶川8....
  • 3篇烈度
  • 3篇减灾对策

机构

  • 49篇中国地震局工...
  • 11篇中国地震局
  • 9篇防灾科技学院
  • 4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福建省地震局
  • 3篇新疆维吾尔自...
  • 3篇四川省地震局
  • 2篇香港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中国铁道科学...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国家地震局
  • 1篇广东省地震局
  • 1篇河北省地震局
  • 1篇天津市地震局
  • 1篇山东省地震局
  • 1篇上海市地震局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辽宁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台网...

作者

  • 61篇袁一凡
  • 9篇金星
  • 9篇刘启方
  • 7篇丁海平
  • 6篇廖振鹏
  • 6篇李志强
  • 6篇陈学良
  • 5篇薄景山
  • 4篇郭迅
  • 3篇林均岐
  • 3篇赵振东
  • 3篇陈建英
  • 3篇杨柏坡
  • 3篇王洪涛
  • 3篇黄昭
  • 3篇孙景江
  • 3篇曲国胜
  • 3篇黄向荣
  • 3篇林思诚
  • 2篇孟庆利

传媒

  • 12篇地震工程与工...
  • 5篇华南地震
  • 5篇自然灾害学报
  • 3篇地震地质
  • 3篇世界地震工程
  • 2篇地震
  • 2篇地震学报
  • 2篇2008中国...
  • 2篇第六届全国地...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CT理论与应...
  • 1篇内陆地震
  • 1篇灾害学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震灾防御技术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第八届全国地...
  • 1篇邢台地震40...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9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 6篇2002
  • 1篇2001
  • 6篇2000
  • 1篇1996
  • 3篇1995
  • 4篇1994
  • 2篇1991
  • 1篇1986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波动理论基础知识及其在地震工程中的初步应用(续)被引量:1
1994年
波动理论基础知识及其在地震工程中的初步应用(续)廖振鹏,袁一凡(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150000)*TopicalLecture*(8)ESSENTIALKNOWLEDGEONWAVETHEORYANDITSPRELIMINARYAPPL...
廖振鹏袁一凡
关键词:地震工程
汶川地震中九襄断裂对汉源烈度异常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为分析汶川地震中九襄断裂对汉源县高烈度异常的影响,基于对汉源县城震害的科学考察、场地勘察以及地震地质与地形图,建立了典型的二维地震反应分析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和透射边界理论,分析了九襄断裂对汉源县城震害的影响.结果表明:九襄隐伏断裂对汉源烈度异常有一定影响,对频段在4~8 Hz之间的地震动放大效应显著,使地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约增大9%;该频段与汉源县城部分建筑物的自振频率吻合,放大的地表地震动和共振效应加重了汉源县城的震害,是汉源高烈度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场地中的非发震隐伏断裂对地表地震动有一定放大效应,工程选址和抗震设计时应考虑其影响。
李平薄景山袁一凡肖瑞杰刘红帅
关键词:汶川地震有限差分法地震动抗震设计
大中城市震害预测与辅助决策的空间分析被引量:18
2002年
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 ,对大中城市防震减灾示范研究成果进行了空间区划分析 ,给出了城市高危害街区的计算方法和结果 ,同时给出了各种结构类型房屋破坏面积、人员伤亡和无家可归人口数在各个街区的空间分布结果 ,以及基于此空间分布结果的医疗救护、人员疏散和物资供应等辅助决策分析。该分析的主要意义在于能充分了解大中城市潜在震害的空间分布 ,为震前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和震后开展应急救灾工作提供了方便。
肖兰喜袁一凡朱元清杜宪宋王方建任锡太
关键词:震害预测GIS地理信息系统
基岩地震动的一个相干函数模型——走滑断层情形被引量:19
2004年
目前研究地震动空间变化的主要方法是利用密集台阵 (如SMART 1台阵等 )的强震观测记录进行统计分析 ,由于地震动观测资料的不足 ,因而缺少基岩及不同场地类别地震动相干函数模型 .本文利用数值方法了模拟理论地震图 ,进而研究采用震源位错模型的基岩随机地震动的空间变化规律 ,并考虑震源破裂速度、子源个数、震源深度和介质传播速度等因素的影响 .其具体思路为 :首先对应于每个样本 ,用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弹性半空间近场地震动场 ,而后对所有样本的计算结果进行统计 。
丁海平刘启方金星袁一凡
关键词:基岩地震动走滑断层
地震次生灾害快速评估及计算机软件研制
林均岐赵振东袁一凡
地震次生灾害是指地震发生后,打乱了社会与自然原有的平衡状态或正常秩序,从而导致一系列继发性异常现象所形成的灾害,如地震火灾、地震水灾、毒气泄露和爆炸等。地震火灾是造成危害最大的地震次生灾害,而且许多大地震中均有地震火灾发...
关键词:
关键词:地震灾害
软泥夹层对香港软土场地地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33
2000年
选择了香港有代表性的8个典型场地,通过钻探、现场剪切波速测量和土样动力实验建立了场地的分析模型,用21次地震的128条基岩地震动记录作为输入,计算了场地土层地震反应。结果表明,对带海泥软夹层的砂质回填土场地,地震动的长周期分量(1.2~1.5s)被显著放大了,现有抗震 规范的设计反应谱不能反映这类场地的反应特性。基于计算结果,提出了分别适合有、无软夹层场 地的归一化设计反应谱。
黄玉龙周锦添郭迅袁一凡
关键词:地震反应软土场地海泥土动力特性
安宁河、则木河构造区近期强震危险性的概率估计被引量:6
2012年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发生后,作为历史强震多发地段——南北地震带中南段的安宁河、则木河构造区强地震危险性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在分析安宁河、则木河构造区强震活动特点的基础上,利用地震危险性韦布尔概率估计方法,对该区未来10年内发生6.5级以上强震的累计概率和条件概率进行了计算,并结合前人针对汶川地震破裂对周边断层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及潜在震源区判定等研究结果,对该区强地震危险性进行了综合判断。结果表明,汶川8.0级地震发生后,安宁河、则木河构造区5级以上中强地震似有逐步活跃的趋势;根据韦布尔概率模型计算得出的该区2021年前发生6.5级以上强地震的概率高达0.93,条件概率为0.32。因此,该构造区,尤其是区内的冕宁—西昌一带未来10年发生强地震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路鹏袁一凡袁洪克刘学领于晓辉段玉石
关键词:强震危险性
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相干函数的影响被引量:6
2003年
本文通过弹性半空间内位错源的数值解法研究了基岩地震动相干函数,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一些典型场地的地表地震动相干函数,两者的对比结果表明:复杂场地对地震动相干函数的影响强烈。
丁海平金星刘启方袁一凡
关键词:地震动相干函数有限元分析方法地质构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
本文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以提高农村民居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为目标,论述了在我国农村地区实施地震安全农居工程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目标;介绍了“十一五”国家防震减灾规划重点项目一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的建设内容,涉及农村民...
王兰民陶裕禄袁一凡张令心韦开波张勇张守洁
关键词:地震灾害新农村建设地震安全防震减灾
文献传递
香港场地类别划分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00年
利用现场实测波速和钻孔资料,根据中国建筑抗震规范(GBJ89—11, 1989)和美国 FEMA编 制的NEHRP(1994)以及欧洲抗震规范(EURCODE 8, 1998)关于场地分类划分的标准,对香港典 型场地进行了场地类别划分,讨论了划分结果的适用性。文章认为,对香港滨海地区带有海泥软夹 层的回填场地,简单的划分方法可能对长周期地震动估计不足,应当考虑用其他方法估计地震动。 文中同时根据实测数据给出了香港地区剪切波速与标准贯值(SPT-N)之间的经验关系。
郭迅黄玉龙袁一凡
关键词:剪切波速建筑抗震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