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海平

作品数:114 被引量:692H指数:13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5篇天文地球
  • 34篇建筑科学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77篇地震
  • 37篇地震动
  • 15篇台阵
  • 12篇断层
  • 12篇相干函数
  • 11篇数值模拟
  • 11篇值模拟
  • 10篇地震响应
  • 10篇有限元
  • 10篇震源
  • 10篇盆地
  • 9篇谱元法
  • 9篇结构动力
  • 8篇SV波
  • 7篇动力相互作用
  • 7篇入射
  • 7篇土-结构动力...
  • 7篇土-结构相互...
  • 7篇土层地震反应
  • 7篇阻尼

机构

  • 81篇中国地震局工...
  • 58篇苏州科技学院
  • 29篇苏州科技大学
  • 5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南京航空航天...
  • 2篇同济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地震局
  • 1篇苏州立诚建筑...

作者

  • 114篇丁海平
  • 29篇于彦彦
  • 16篇金星
  • 14篇刘启方
  • 7篇袁一凡
  • 6篇廖振鹏
  • 6篇宋贞霞
  • 5篇王绍博
  • 4篇杨冬英
  • 4篇马俊玲
  • 4篇周正华
  • 4篇孔戈
  • 3篇张冬茵
  • 3篇黄勇
  • 3篇杨朝辉
  • 2篇陈超
  • 2篇景立平
  • 2篇李纬
  • 2篇王奎华
  • 2篇罗光财

传媒

  • 38篇地震工程与工...
  • 11篇世界地震工程
  • 11篇苏州科技大学...
  • 8篇自然灾害学报
  • 7篇地震学报
  • 5篇防灾减灾工程...
  • 3篇振动与冲击
  • 3篇华南地震
  • 3篇岩土力学
  • 3篇工程抗震与加...
  • 3篇震灾防御技术
  • 2篇苏州科技学院...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力学学报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岩土工程技术
  • 1篇工程力学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年份

  • 8篇2023
  • 8篇2022
  • 2篇2021
  • 8篇2020
  • 2篇2019
  • 8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0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源输入时盆地特征参数对盆地地震效应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沉积盆地对于地震动具有显著的放大效应。基于二维盆地计算模型,考虑震源位于模型内部的情况,利用高精度谱元法,通过对比不同模型下观测点的速度时程、峰值及放大系数,探究了盆地倾角、盆地深度对盆地地震动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考虑内部震源输入时的盆地响应特征与平面波入射的结果存在差异:(1)沉积盆地倾角改变会显著影响盆地边缘的地震动响应,但无一致规律,而盆地中心区域的地震动受此影响较小;(2)沉积盆地深度增加时,盆地中心区域的地震动峰值及放大系数减小,而盆地边缘区域的地震动放大效应逐渐增强。同时,盆地边缘产生的次生面波的幅值逐渐增大。
丁海平吕思东于彦彦
关键词:沉积盆地内源谱元法
圆弧形沉积谷地在平面SV波入射下地震响应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详细介绍了求解复杂地形在地震波作用下无量纲频率动力响应的有限元方法,并通过与解析解的比较,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同时采用本文的方法,计算了圆弧形沉积谷地在平面SV波入射下的地震响应,分析了沉积谷地厚度、地震波入射角度和频率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沉积谷地上方的放大系数明显比两侧的大,两侧的放大系数受沉积谷地的影响较小。(2)相对于半圆形沉积河谷,浅圆弧形沉积谷地在无量纲频率η较小时的放大系数较小,高频差别不大。(3)入射角度对放大系数β有影响,特别是当无量纲频率η较小时,随着频率的增大,β有增大,且峰值向入射波的异侧有少许偏移。(4)层状半空间沉积谷地的β比均匀半空间沉积谷地的大。
蔡曼琳丁海平于彦彦
关键词:数值模拟傅里叶变换
土层地震反应分析中不同阻尼取值的影响比较被引量:13
2013年
由于时域、频域分析中阻尼的选取方法不同,其计算结果有时会有很大的差别。通过对不同厚度的单一均匀土层和多层土层在不同地震动作用下的反应分析,比较了目前常用的不同Rayleigh阻尼系数的时域结果和频域等效线性化结果,指出影响阻尼系数的不同目标频率的选取是时域计算结果异同的主要原因,探讨了由频域分析中的滞回阻尼比确定时域分析中的Rayleigh阻尼系数的方法,从而为利用滞回阻尼在时域分析中进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提供了依据。为了减少时域与频域计算结果的误差,最好采用完整的Rayleigh阻尼公式,且目标频率选取土层的第1和第3阶自振频率。
马俊玲丁海平
关键词:滞回阻尼等效线性化土层地震反应
土-结构相互作用通用程序的改进被引量:14
1999年
本文提出了用具有工程实用价值的透射边界替换通用程序FLUSH中-致边界的方法。通过实例证明,二阶透射边界与一致边界具有相当的精度。改进后的程序WMNS-Fl比FLUSH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和实用性。
丁海平廖振鹏周正华
关键词:土-结构相互作用透射边界
三维非均质土中粘弹性桩-土纵向耦合振动响应被引量:9
2011年
在考虑土体三维非均质性情况下,对变截面粘弹性桩的动力特性进行研究。首先,结合边界条件,利用复刚度传递平面应变土体模型求得纵向不同性质桩侧土层的复刚度,进而对各段变截面桩身从下往上逐段推导得到单桩桩顶受纵向激振力作用下的桩基振动的频域响应解析解;然后,利用卷积定理和Fourier逆变换得到桩顶的时域响应半解析解;最后,研究分析桩土参数对桩顶动力响应的影响,得到了桩顶频域和时域响应的规律性,为桩基础的抗震设计和桩的完整性检测工作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杨冬英王奎华丁海平
P波斜入射陡坎地形对地面运动的影响被引量:13
2017年
针对陡坎地形,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陡坎地形在P波斜入射时,入射角度θ、坡角α和入射方向变化等参数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陡坎底部到陡坎顶部,放大系数逐渐增大,而入射角度、坡角和入射方向没有影响。(2)入射角度θ一定时,无论地震波顺着陡坎方向(左)入射还是逆着陡坎方向(右)入射,陡坎上侧的放大系数大于陡坎下侧的放大系数。同时,放大系数随着坡角α的增大而增大。(3)坡角α不变,地震波顺着陡坎方向(左)入射时,x分量的放大系数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z分量的放大系数则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减小。(4)地震波逆着陡坎方向(右)入射时,放大系数最大值基本在陡坎上侧边缘。地震波顺着陡坎方向(左)入射时,放大系数最大值并没出现在陡坎上侧边缘,坡角越大,偏离越大。(5)地震波顺着陡坎方向(左)入射时,x分量的放大系数比地震波逆着陡坎方向(右)入射时的大,z分量变化不大。
丁海平于彦彦郑志法
SV波斜入射陡坎地形对地面运动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在SV波斜入射时,入射角度θ、入射方向和陡坎坡角α等参数变化对陡坎场地地表震动加速度峰值放大系数影响。结果表明:1)对x分量,从陡坎底部到陡坎顶部,放大系数逐渐增大,入射角度、坡角和入射方向没有影响;对z分量,放大系数分布规律相对复杂。2)入射角度θ一定时,无论地震波顺着陡坎方向(左)入射还是逆着陡坎方向(右)入射,陡坎上侧的放大系数大于陡坎下侧的放大系数。同时,放大系数随着坡角α的增大而增大。3)坡角α不变,地震波顺着陡坎方向(左)入射时,x分量的放大系数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减小,z分量的放大系数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4)地震波逆着陡坎方向(右)入射时,x分量放大系数随入射角的变化与输入波有关,但最大值基本在陡坎上侧边缘。z分量放大系数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最大值的位置无一致规律。5)地震波顺着陡坎方向(左)入射时,x分量的放大系数比地震波逆着陡坎方向(右)入射时的小,z分量与之相反。
顾亮丁海平于彦彦
桥梁-桩-土相互作用三维地震反应分析方法被引量:8
2008年
利用大型有限元通用软件ANSYS/LS-DYNA及其并行运算功能,提出了一种大跨度斜拉桥在地震作用下考虑SSI效应的三维整体时程反应分析方法,比较了考虑桥梁结构线性和非线性两种情形的计算结果,并对其计算效率进行了探讨。
鲍宸民丁海平李纬张冬茵
关键词:ANSYS/LS-DYNA并行计算
震源参数对强地面震动模拟结果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基于运动学震源模型,进行了不同震源参数情形下强地面震动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不同的破裂过程会产生差别甚大的强地面运动分布,一次确定性震源参数的模拟结果不能作为活动断层地震危害性评价的指标,只有通过大量三维地震动场模拟计算,给出地面震动评估的统计结果,才是比较合理的发展方向.由于一次三维地震动场计算耗时很大,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考虑合理的震源参数.
丁海平刘启方
关键词:数值模拟震源参数发震断层
广义Voigt土模型基于虚土桩法的桩基纵向振动
2015年
在桩侧土广义Voigt模型条件下,研究成层土中黏弹性桩在纵向振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将桩底截面范围内有限层桩底土模拟为虚土桩,建立虚土桩-土、桩-土耦合振动模型,采用广义Voigt体模型建立桩、虚土桩与桩侧土的纵向振动动力方程。利用桩-土、虚土桩-土的耦合接触条件求解动力方程,得到桩顶频域响应解析解和时域响应半解析解。通过对虚土桩参数的研究检验桩底土对桩顶动力响应的影响,得到一系列的桩顶速度导纳曲线及时域反射波曲线。
张言杨冬英丁海平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