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琳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体外
  • 2篇细胞
  • 2篇角朊
  • 2篇角朊细胞
  • 1篇蛋白
  • 1篇羊膜
  • 1篇增殖
  • 1篇体外培养
  • 1篇体外实验
  • 1篇体外实验研究
  • 1篇体外研究
  • 1篇轻链
  • 1篇球蛋白
  • 1篇脱细胞
  • 1篇脱细胞羊膜
  • 1篇小肠黏膜
  • 1篇小肠黏膜下层
  • 1篇小鼠
  • 1篇肌球蛋白
  • 1篇肌球蛋白轻链

机构

  • 3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3篇邱琳
  • 3篇杨志明
  • 3篇李秀群
  • 2篇智伟
  • 2篇范伟杰
  • 2篇王珍
  • 1篇陈晓禾
  • 1篇解慧琪
  • 1篇邓力
  • 1篇张素珍
  • 1篇徐永

传媒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快速培养纯化猪角朊细胞及复合羊膜体外培养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研究快速培养和纯化猪角朊细胞的方法及观察角朊细胞在脱细胞羊膜上的生长状况,为组织工程皮肤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加10%胎牛血清的人无血清角朊细胞培养基(definedkeratinocyte-SFM,DKSFM)培养原代猪角朊细胞,分别用DKSFM(A组)、加5%胎牛血清的DKSFM(B组)、加10%胎牛血清的DKSFM(C组)培养传代猪角朊细胞,于接种后1、3、5和7d观察猪角朊细胞的形态及生长曲线。利用猪角朊细胞与培养瓶黏附牢固的特点,用0.02%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acid,EDTA)和0.05%胰蛋白酶分步消化,纯化细胞。将第2代猪角朊细胞接种在冻干脱细胞羊膜上,直接苏木素染色、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观察猪角朊细胞在脱细胞羊膜上的生长状况。结果采用加10%胎牛血清的DKSFM培养原代猪角朊细胞,细胞生长速度快,形态好,培养5d铺满培养瓶底60%~70%。B组培养的传代猪角朊细胞生长速度较C组培养猪角朊细胞生长速度快。A组培养传代的角朊细胞,细胞生长缓慢。用0.02%EDTA和0.05%胰蛋白酶分步消化的方法纯化猪角朊细胞,可获得纯度为95%以上的猪角朊细胞。将第2代猪角朊细胞接种在脱细胞羊膜后12d,可形成单层细胞,呈多角形、铺路石样排列;14d和16d细胞进一步密集,16d细胞出现老化。结论10%胎牛血清的DKSFM培养原代猪角朊细胞,5%胎牛血清的DKSFM培养传代猪角朊细胞,细胞生长速度快。用0.02%EDTA和0.05%胰蛋白酶分步消化的方法纯化猪角朊细胞,可以获得高纯度猪角朊细胞。脱细胞羊膜为猪角朊细胞提供良好的支架,接种培养后12d,细胞形态最好。
范伟杰杨志明李秀群王珍智伟邱琳
关键词:脱细胞羊膜
猪角朊细胞复合小肠黏膜下层体外培养实验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 探讨脱细胞小肠黏膜下层(SIS)作为组织工程皮肤支架的可行性.方法 将猪第二代角朊细胞接种于SIS上,接种后第11、13、15、17天通过直接染色、石蜡组织切片、HE染色、抗层粘连蛋白免疫组化染色、透射电镜等方法,观察角朊细胞在SIS上的生长情况.结果 猪角朊细胞接种在SIS上11d形态良好,部分区域形成2~3层细胞组成的复层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在角朊细胞与SIS之间的细胞外基质中抗层粘连蛋白呈连续阳性表达.13、15、17 d细胞复层结构增多,细胞之间连接紧密,透射电镜下可见细胞内有张力微丝,细胞间有桥粒连接,角朊细胞与SIS之间可见基底膜形成.结论 在猪角朊细胞体外培养中,SIS是良好的细胞黏附支架.
范伟杰杨志明李秀群王珍智伟邱琳
关键词:角朊细胞
肌球蛋白轻链在肌肉再生中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应用不同来源的成肌细胞(myoblast,Mb)研究肌球蛋白轻链(myosin light chain,Myl)在肌肉再生中的作用,为进一步了解Myl的生理功能提供依据。方法3周龄健康雄性C57BL/6小鼠12只。采用酶消化法和Preplate技术分离纯化小鼠眼外肌、膈肌和腓肠肌Mb(eMb、dMb和gMb),进行传代培养。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第1代细胞Myl的表达,亚甲基蓝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肌管形成情况。采用浓度为1、2、4、8、16 ng/mL Myl单克隆抗体分别处理3种细胞(实验组),与未处理的细胞比较(对照组),观察细胞增殖能力及肌管形成的变化。结果培养24 h的eMb、dMb和gMb均检测到Myl1、Myl4 mRNA和Myl蛋白表达,且eMb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dMb和gMb(P<0.01),dMb和gMb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细胞均未检测到Myl2和Myl3 mRNA表达。eMb的增殖速度高于dMb和gMb(P<0.01);eMb和dMb、gMb分别在接种后40 h和16 h出现肌管;第6天eMb肌管数为(137.2±24.5)/视野,显著高于dMb的(47.6±15.5)/视野和gMb的(39.8±5.1)/视野(P<0.01),后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yl抗体作用后,3种细胞实验组各浓度吸光度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现浓度依赖性;dMb实验组和对照组16 h肌管数分别为(48.2±7.1)/孔和(23.4±4.9)/孔,6 d肌管数分别为(40.6±10.2)/视野和(63.1±6.1)/视野,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yl可能通过促使Mb终末分化,负性影响Mb增殖而在肌肉再生中发挥一定作用。
张素珍解慧琪徐永李秀群邓力陈晓禾邱琳杨志明
关键词:肌球蛋白轻链成肌细胞增殖体外研究小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