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华

作品数:13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瑞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蛋白
  • 4篇胃癌
  • 3篇凋亡
  • 3篇紫杉
  • 3篇紫杉醇
  • 3篇晚期
  • 3篇微管
  • 3篇微管蛋白
  • 3篇腺癌
  • 3篇化疗
  • 3篇Β-微管蛋白
  • 2篇多西紫杉醇
  • 2篇血管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热疗
  • 2篇肿瘤
  • 2篇维生素K
  • 2篇维生素K2
  • 2篇细胞

机构

  • 13篇温州医学院附...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13篇陈华
  • 9篇陈文俊
  • 8篇郑维锷
  • 7篇原少斐
  • 7篇张武
  • 5篇吴丽丽
  • 4篇应卫星
  • 3篇李荣洲
  • 2篇汪森明
  • 2篇朱林佳
  • 1篇黄建瑾
  • 1篇李芙瑶
  • 1篇李明
  • 1篇杜红延
  • 1篇孙红雨
  • 1篇孙洪雨

传媒

  • 3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浙江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5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进展期胃癌β-tubulinⅢ和survivin的表达及与多西紫杉醇耐药性关系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中β-tubulinⅢ和survivin的表达与多西紫杉醇化疗耐药性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接受多西紫杉醇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标本β-tubulinⅢ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并对疗效、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β-tubulinⅢ阳性表达率为37.8%(28/74),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58.1%(43/74),均与性别、年龄及组织类型无关。化疗有效率(CR+PR)为54.10%,β-tubulinⅢ(+)的患者有效率低(32.14%),β-tubulinⅢ(-)患者有效率高(69.57%),差异有显著性(P<0.05)。Survivin(+)组的有效率为32.56%,低于survivin(-)组的67.74%,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检测显示:β-tubulinⅢ(+)且survivin(+)组有效率为25.0%,中位疾病无进展期为4.1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35.0%、15.0%,β-tubulinⅢ(-)且survivin(-)组有效率为73.91%,中位疾病无进展期为7.8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56.5%、30.4%,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结论β-tubulinⅢ和survivin高表达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对多西紫杉醇化疗耐药。
郑维锷原少斐陈华吴丽丽张武孙红雨陈文俊
关键词:SURVIVIN
维生素K_2与苯那普利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及抑制血管生成的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培养观察维生素K2联合苯那普利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影响,以探讨两者对胃癌细胞的影响及有无协同作用。方法:通过人胃癌SGC-7901细胞培养,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GC-7901细胞分成5组:药物组(维生素K2组、苯那普利组、联合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不加药,空白对照组不加细胞。加入不同终浓度的药物(维生素K2:5、10、20、40、80μmol/L)或(苯那普利:0.625、1.25、2.5、5、10μg/mL)或(维生素K2+苯那普利)。分别培养24、48和72 h。利用MTT实验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双染法及梯状DNA电泳检测细胞凋亡情况,RT-PCR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药物组能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且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在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及抑制VEGF表达方面,联合组较单独药物组作用更强。结论:维生素K2与苯那普利联合有协同作用,能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VEGF的表达抑制胃癌细胞增殖。
陈华应卫星李荣洲
关键词:维生素K2苯那普利细胞凋亡胃癌
替吉奥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癌症之一,半个世纪以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胰腺癌在我国全身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已上升到第8位。胰腺癌预后很差,未经治疗者平均生存期仅为2~3个月。化疗是晚期胰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由于手术根治率低,术后复发率高,因此,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延长其生存期,术后综合治疗非常重要。吉西他滨能提高转移性胰腺癌的临床获益率,延长生存时间,已成为晚期胰腺癌的标准化疗方案.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本院采用替吉奥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朱林佳原少斐郑维锷汪森明陈华陈文俊
关键词:胰腺癌吉西他滨化疗
晚期乳腺癌-βtubulinⅢ和survivin的表达及与多西紫杉醇化疗疗效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晚期乳腺癌中-βtubulinⅢ和survivin的表达与多西紫杉醇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接受多西紫杉醇化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标本-βtubulinⅢ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并对疗效、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βtubu-linⅢ阳性表达率为38.1%(32/84),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76.2%(64/84)。化疗有效率(CR+PR)为52.38%,-βtubulinⅢ(+)的患者有效率低(37.50%),-βtubulinⅢ(-)患者有效率高(6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组的有效率为48.40%,低于survivin(-)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显示:-βtubulinⅢ(+)且sur-vivin(+)组有效率为25.0%,中位疾病无进展期为3.9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34.5%、15.1%,-βtubulinⅢ(-)且survivin(-)组有效率为73.91%,中位疾病无进展期为7.7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61.6%、3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脱发。结论:联合检测-βtubu-linⅢ和survivin的表达可作为多西紫杉醇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预测指标之一。
原少斐朱林佳郑维锷陈文俊陈华张武
关键词:晚期乳腺癌多西紫杉醇Β-微管蛋白
原发性腹膜癌治疗进展
2007年
原发性腹膜癌(primary peritoneal carcinoma.PPC)是一种起源于腹膜的恶性肿瘤。腹膜多弥漫受累,而卵巢本身正常或仅浅表受累。其组织病理学特点与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相似。本病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一般认为,本病约占同期卵巢癌的7%-14%。随着对本病的认识加深、诊疗水平的提高及卵巢癌开腹手术的增多.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目前PPC化疗方案仍无统一规范,由于近年新药的应用。对其治疗有新的认识,本文仅就PPC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陈华陈文俊
关键词:原发性腹膜癌CARCINOMA病理学特点恶性肿瘤症状体征开腹手术
晚期大肠癌金属硫蛋白的表达及其与奥沙利铂化疗耐药的关系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晚期大肠癌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的表达与奥沙利铂耐药及生存时间的关系,以指导化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利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80例晚期大肠癌组织中MT的表达情况,表达阳性组及阴性组均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方案化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并进行生存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MT阴性组的化疗有效率明显优于阳性组(χ2=22.07,P<0.01);MT表达阴性组中位生存期明显长于阳性组(χ2=10.74,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MT阳性是晚期大肠癌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MT与晚期大肠癌对奥沙利铂的耐药存在一定的关联,MT阴性患者对奥沙利铂有较好敏感性,疗效较好。
陈华应卫星郑维锷陈文俊张武李芙瑶
关键词:金属硫蛋白奥沙利铂耐药晚期大肠癌
β-tubulinⅢ及survivin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的研究
2011年
目的 探讨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生存素(survivin)在各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检测60例不同分期、分化程度胃癌组织标本中(胃癌组) β-tubulinⅢ、survivin的表达情况,并与30例正常无病变的胃黏膜标本(对照组)作比较.利用Bradford法定量检测β-tubulinⅢ与survivin在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β-tubulinⅢ阳性表达率3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P<0.01);胃癌组survivin阳性表达率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P<0.01).β-tubulinⅢ在高、中、低分化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1.11%、33.33%、44.44%,而survivin在高、中、低分化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3.33%、53.33%、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β-tubulinⅢ与survivin表达的相关性,经Spearman分析两者呈正相关(P<0.05).结论 胃癌组织标本中存在β-tubulinⅢ、survivin的高水平表达,且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关,两者表达呈正相关,β-tubulinⅢ、survivin可能共同导致了胃癌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异常凋亡,β-tubulinⅢ和survivin抑制剂与基因治疗可能会成为今后胃癌防治的一个主要方向.
郑维锷原少斐陈华吴丽丽张武陈文俊
关键词:生存素胃癌
抗人stathmin单克隆抗体及其联合紫杉醇对人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抗人stathmin单克隆抗体、紫杉醇分别单用或联用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的生长抑制及促凋亡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的抗人stathmin单克隆抗体、紫杉醇分别组成单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另设不加药的空白对照组,分别作用于MCF-7细胞24、48、72、96h,观察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变化。MTT法检测单克隆抗体、紫杉醇单用组、联用组以及对照组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通过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的改变。结果:不同浓度的各实验组作用后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形态不规则,部分细胞核固缩和胞质减少,而对照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抗人stathmin单克隆抗体、紫杉醇单用与联用均能抑制MCF-7细胞增殖,呈剂量-时间依赖效应,联用组细胞抑制率较单药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药联用有交互效应(P<0.05)。抗人stathmin单克隆抗体、紫杉醇单用与联用均能诱导MCF-7细胞凋亡,联合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抗人stathmin单克隆抗体、紫杉醇单用与联用均能抑制MCF-7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两药联合作用于人乳腺癌MCF-7细胞具有协同作用。
原少斐陈文俊郑维锷杜红延李明张武陈华吴丽丽
关键词:紫杉醇乳腺癌增殖凋亡
大黄酸联合吡格列酮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治疗作用机制的探讨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大黄酸联合吡格列酮对高脂诱建的大鼠NASH协同治疗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SD大鼠140-160g,6,76只正常喂养l周后,随机分成6组(对照组、模型组各为14只,余组均为12只):对照组,模型组,大黄酸组,吡格列酮组,大黄酸吡格列酮联合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模型组高脂高胆固醇饲料由普通饲料+10%猪油+2%胆固醇配制,药物组均在12周高脂饮食后即造模成功后给予干预。大黄酸用生理盐水配成5g.L^-1混悬液,每天固定时间100mg·kg^-1·d^-1灌胃,吡格列酮组8mg.kg-1.d^-1联合低剂量组取其相对有效低剂量,大黄酸50mg·kg-1.d^-1,吡格列酮组4mg·kg-1.d^-1。联合高剂量组为大黄酸100mg·kg-1.d^-1,吡格列酮组8mg·kg-1.d^-1。于第20周处死。所有动物测体重、肝湿重,计算肝指数;测空腹血糖、转氨酶及血脂水平,放免法测空腹胰岛素及TNF.0c,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酶法测定肝组织匀浆MDA、GSH.PX水平;HE染色肝病理组织切片。结果第20周模型组大鼠血糖、胰岛素、血脂、ALT、AST及胰岛素抵抗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肝组织出现重度脂肪变性,均出现小叶内炎症细胞浸润和散在的灶性坏死;药物组大鼠的生化指标和脂肪变及炎症程度较模型组均有明显减轻,联合组较药物单用组更为有效。结论大黄酸联合吡格列酮较两药单用能更有效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及改善胰岛素抵抗,对大鼠NASH具有明显的协同治疗作用。
应卫星陈华李荣洲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黄酸吡格列酮脂质代谢紊乱
原发灶不明癌2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分析原发灶不明癌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3年8月至2007年3月期间收治的24例原发灶不明癌患者,分析病理类型、治疗方式、全身化疗周期数、受累器官数目等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病理类型、治疗方式、化疗周期数、累及器官数目等均对生存期有一定影响,但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只有治疗方式(P=0.011)和化疗周期数(P=0.008)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采用紫杉类加铂类化疗及全身热疗的患者和化疗周期数达3个或以上的患者生存期相对较长。
陈华黄建瑾
关键词:热疗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