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雪梅

作品数:65 被引量:358H指数:1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3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1篇射频
  • 31篇射频消融
  • 31篇消融
  • 18篇消融治疗
  • 17篇射频消融治疗
  • 17篇术后
  • 13篇血管
  • 12篇切除
  • 12篇细胞
  • 12篇肝细胞
  • 11篇肝癌
  • 10篇切除术
  • 9篇血管瘤
  • 7篇肿瘤
  • 7篇细胞癌
  • 7篇静脉
  • 7篇肝细胞癌
  • 6篇上腹
  • 6篇疗效
  • 6篇肝血

机构

  • 65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赤峰学院
  • 3篇日照市中心医...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浙江大学
  • 2篇山东省立医院
  • 2篇山西省人民医...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解放军第30...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65篇孙文兵
  • 65篇丁雪梅
  • 52篇高君
  • 43篇柯山
  • 34篇王劭宏
  • 23篇孔健
  • 11篇张延峰
  • 5篇陈红
  • 5篇王保强
  • 4篇李晓龙
  • 3篇麻增林
  • 3篇曹保信
  • 2篇朱化强
  • 2篇董永红
  • 2篇周意明
  • 2篇马宽生
  • 2篇李明颖
  • 2篇杨家印
  • 2篇王振元
  • 2篇夏成青

传媒

  • 19篇中华肝胆外科...
  • 11篇中国临床医生...
  • 8篇中华普通外科...
  • 7篇中华外科杂志
  • 5篇中国医刊
  • 3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西北医学教育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医院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7篇2017
  • 2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10篇2012
  • 10篇2011
  • 8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47℃恒温不完全热消融后肝癌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47℃不完全热消融后肝癌细胞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以47℃恒温水浴处理HepG2细胞;收集HepG2母系和亚系的条件培养基;检测条件培养基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增殖、迁移和成管能力的影响。结果HepG2经47℃处理后产生快速增殖的亚系n;与母系比较,亚系n条件培养基显著促进HUVECs的增殖、迁移和成管,其分光光度值、迁移细胞数和成管环数明显增高,分别为0.57±0.04、85.60±9.40、18.00±1.90(P〈0.05);应用贝伐珠单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细胞不完全热消融后可转化为快速增殖的亚系,后者可通过增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分泌增强内皮细胞的功能。
孔健柯山孙文兵高君丁雪梅王劭宏
关键词: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提升肝细胞癌射频消融疗效的技术性措施:外科视角被引量:22
2011年
近十多年来,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细胞癌(HCC)的疗效不断提升,已成为早期HCC常用的治愈性手段。但是RFA在我国的开展尚不普遍,疗效也有待提高。本文从外科视角,对提升HCCRFA疗效的技术性措施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包括明确癌灶部位和范围、把握适应证和禁忌证、科学应用预治疗、合理选择RFA路径和经皮穿刺路径的引导方式、选择合适的射频电极、充分镇痛、保证充分的消融边界、优化消融策略、积极预防和诊治并发症、准确判定完全消融、规范随访、重复应用RFA治疗局部肿瘤进展和肝内复发病灶共13项,旨在为在我国进一步推广该技术提供规范和参考。
孙文兵丁雪梅高君柯山王劭宏孔健
关键词:肝细胞射频消融疗效外科
肝血管瘤的射频消融治疗(国内)专家共识被引量:24
2017年
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文献报道,普通人群肝血管瘤的发病率为0.4% ~ 20.0%,尸检发现率为0.4% ~ 7.3% .肝血管瘤多数生长缓慢,无恶变倾向,自发破裂者少见.如果瘤体较小,无明显临床症状,可随访观察;如果血管瘤体积较大(≥5 cm),生长趋势明显或/和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时,常需要积极治疗.
高君范瑞芳杨家印崔彦纪建松马宽生李晓龙张龙许崇良孔新亮柯山丁雪梅王劭宏宋晶晶翟博宁纯民国世刚辛宗海董永红卢俊朱化强孙文兵
关键词:射频消融肝血管瘤
氟尿嘧啶植入剂对H22肝癌移植瘤射频消融后残留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氟尿嘧啶植入剂对H22肝癌移植瘤射频消融(RFA)后残留癌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H22肝癌小鼠移植瘤模型,建立RFA后残留癌模型。随机分为5组:不作任何处理(A组);单纯RFA处理(B组);RFA后残留癌内分别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2mg(C组)、4mg(D组)和6mg(E组)。RFA两周后取残留癌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PCNA和VEGF的蛋白表达。结果与A组(2.51±0.30)cm3比较,B组肿瘤体积明显增大(3.10±0.20)cm3,C、D和E组肿瘤体积逐渐减小,分别为(1.51±0.20)、(0.72±0.45)、(0.36±0.22)cm3(P〈0.05)。与A组(1.40±0.25)g比较,B组取瘤时瘤重明显增加为(2.51±0.37)g,C、D和E组取瘤时瘤重逐渐减轻,分别为(1.33±0.22)、(0.80±0.21)、(0.01±0.01)g(P〈0.05)。B、C、D和E组的抑瘤率分别为-79%、5%、43%和99%。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与A组比较,B组残留癌中VEGF、PCNA和MVD的表达均明显增高,C、D和E组残留癌中VEGF、PCNA和MVD的表达逐渐减少(P〈0.05)。West.ern blot结果,与A组比较,B组残留癌中VEGF和PCNA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C、D和E组残留癌中VEGF和PCNA的蛋白表达逐渐减少(P〈0.05)。结论氟尿嘧啶植入剂对H22肝癌移植瘤RFA后残留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能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血管生成而抑制残留癌的生长。
高君程研孔健柯山丁雪梅孙文兵
关键词:射频消融残留癌氟尿嘧啶植入剂
肝癌射频消融术后残留癌细胞过快增长被引量:9
2009年
一、我国现阶段肝癌(HCC)发病的新特点和治疗新理念 HCC在我国发病率高,危害大。近年来,我国HCC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1)由于好发人群定期体检和筛查意识的提高,直径≤5cm的早期HCC诊断率逐年提高;(2)由于肝炎、肝硬化等基础肝病疗效的提高,HCC预防意识的增强,肝病病人的寿命延长,HCC发生时间推迟,导致高龄HCC病人和伴肝功能不良的HCC病人的比例和数量均有增加的趋势;(3)HCC多中心生长理论的普及,
孙文兵柯山高君丁雪梅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后肝癌流行病学特点肝功能不良定期体检
射频消融治疗肝脏巨大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巨大肝血管瘤(直径≥5cm)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2年12月射频消融治疗50例大肝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管瘤大小分为2组,5~10cm组和≥10cm组,比较2组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结果50例患者共有55个肝血管瘤,其中32例患者有36个大血管瘤(直径5~10cm),18例患者有19个巨大血管瘤(直径≥10cm)。2组血管瘤平均直径分别为(7.1±1.2)cm与(13.2±2.4)cm(t=-12.57,P〈0.01);2组技术成功率均为100%;7例大肝血管瘤和18例巨大肝血管瘤患者分别出现了13个和61个RFA相关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88%和100%(χ^2=28.13,P〈0.01);94.55%血管瘤(52/55)获得完全消融,其中,大血管瘤的完全消融率为100%(36/36),巨大血管瘤的完全消融率为84.21%(16/19)(Fisher,P=0.04)。RFA后1个月,2组消融灶的平均直径分别降至(5.3-4-1.0)cm和(10.62±1.8)cm(t=-14.30,P〈0.01),未发现消融灶增大、复发。结论RFA治疗5~10cm大肝血管瘤是安全、有效的,而RFA治疗≥10cm巨大肝血管瘤并发症发生率高,其可行性尚待进一步研究。
王劭宏高君柯山丁雪梅周意明钱晓军孙文兵
关键词:血管瘤
肝血管瘤射频消融治疗(国内)专家共识被引量:9
2017年
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文献^([1-6])报告,普通人群肝血管瘤的发病率为0.4%~20%,尸检发现率为0.4%~7.3%。肝血管瘤多数生长缓慢,无恶变倾向,自发破裂者少见。如果瘤体较小,无明显临床症状,可随访观察;如果血管瘤体积较大(≥5cm),生长趋势明显或(和)产生明显临床症状时,
高君范瑞芳杨家印崔彦纪建松马宽生李晓龙张龙许崇良孔新亮柯山丁雪梅王劭宏宋晶晶翟博宁纯民国世刚辛宗海董永红卢俊朱化强孙文兵
关键词:射频消融肝血管瘤
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的现状及进展被引量:14
2018年
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BOL)是发生于肝脏的具有占位效应的良性病变,部分需要积极治疗。已有文献报道将射频消融(RFA)用于治疗肝血管瘤、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肝腺瘤、肝囊肿、肝脓肿和肝包虫病等BOL。RFA治疗肝血管瘤有取代外科切除成为首选治疗方案的趋势;对于复杂、难治的肝囊肿、肝脓肿,如患者不愿手术或难以耐受手术,RFA可作为外科手术的替代选择。RFA在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肝腺瘤、肝包虫的治疗中也表现出了安全、微创、疗效确切及可重复操作的优势。本文就RFA治疗BOL的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
杜英瑞柯山高君丁雪梅王劭宏孔健孙文兵
关键词:射频消融疗效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后肝胆管缺血坏死相关性肝脓肿一例
2014年
患者 女性,58岁.因“上腹部胀痛伴皮肤巩膜黄染1周”于2013年7月15日入院.入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剑突下胀痛,持续不能缓解,伴恶心、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同时发现皮肤巩膜黄染,并进行性加重.皮肤无瘙痒,尿色深黄,大便颜色逐渐变浅.既往无上腹部手术史.体检:生命体征平稳,皮肤巩膜明显黄染,心肺未及异常,腹平软,上腹部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未及包块,Mushy征(-),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化验检查:ALT 363.5 U/L,AST 195.9 U/L,总胆红素85.6 μmol/L,直接胆红素39.1 μmol/L,白蛋白42 g/L.白细胞计数3.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3.6%.
丁雪梅王劭宏陈红孙文兵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缺血坏死根治术后肝脓肿肝胆管上腹部胀痛
合并胆胰系统疾病的壶腹周围憩室临床漏诊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总结合并胆胰系统疾病的壶腹周围憩室(PAD)的漏诊情况并分析其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94例合并胆胰系统疾病的PA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PAD的漏诊率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胆胰系统疾病首次至第四次发作时,PAD的漏诊率分别为75.3%、37.7%、21.8%和0。比较胆胰系统疾病首次发作时48例PAD确诊病例(确诊组)和146例漏诊病例(漏诊组)的临床资料,见两组在年龄、性别以及合并的胆胰系统疾病类别三个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诊疗组别、诊疗时间、CT、磁共振(MRI)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上消化道造影、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的应用频度方面,确诊组明显高于漏诊组(P〈0.05)。CT、MRI、MRCP、上消化道造影和十二指肠镜/ERCP对PAD的诊断率分别为30.0%、31.5%、36.3%、64.5%和100.0%。本组病例中,首次、第二次、第三次和第四次胆胰疾病发作时十二指肠镜/ERCP检查的应用率分别为18.0%、33.6%、70.9%和91.7%。与漏诊组比较,确诊组1年、2年、3年症状复发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合并胆胰系统疾病的PAD的临床漏诊较为普遍,其主要原因是对PAD的认识不够和重视不足,导致在胆胰系统疾病的临床处理中,CT、MRI、MRCP和上消化道造影对PAD的诊断率较低,十二指肠镜/ERCP检查应用不足。
丁雪梅李建超高君柯山王劭宏孙文兵
关键词:肝胰管壶腹憩室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