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兰和魁

作品数:51 被引量:197H指数:8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天河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基因
  • 8篇细胞
  • 5篇蛋白
  • 5篇地中海贫血
  • 5篇贫血
  • 4篇新生儿
  • 4篇酵母
  • 4篇活性
  • 4篇A1
  • 3篇代谢
  • 3篇多表位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突变
  • 3篇相关蛋白
  • 3篇抗原
  • 3篇儿童
  • 3篇肺表面
  • 3篇肺表面活性
  • 3篇干细胞

机构

  • 26篇南方医科大学
  • 21篇复旦大学
  • 16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深圳市儿童医...
  • 1篇湖南省儿童医...
  • 1篇江西省儿童医...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市博爱医...
  • 1篇赣南医学院第...

作者

  • 50篇兰和魁
  • 20篇封志纯
  • 17篇任大明
  • 7篇杜江
  • 7篇黄建生
  • 6篇郑维扬
  • 6篇王斌
  • 4篇陈丽珊
  • 4篇马晓晓
  • 4篇王霞
  • 4篇陈剑锋
  • 4篇朱为国
  • 3篇姬毅
  • 3篇贾福星
  • 3篇杨丽华
  • 3篇王荫榆
  • 3篇巨容
  • 3篇张传仓
  • 3篇陶少华
  • 2篇周淑芸

传媒

  • 2篇中国当代儿科...
  • 2篇中华儿科杂志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中国皮肤性病...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2篇发育医学电子...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安徽医学
  • 1篇遗传
  • 1篇国外医学(分...
  • 1篇国外医学(微...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5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7
  • 4篇2006
  • 7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7篇2002
  • 5篇2001
  • 4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7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SP-A1在pichia pastoris中的表达
本发明公开了人SP-Al在Pichia.pastoris中的表达,该方法将人SP-Al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中,通过电击转化技术转入Pichia.pastoris,并从转化菌株中筛选出多拷贝转化子,用高表达的甲醇氧化酶1基因...
封志纯兰和魁
文献传递
减毒沙门氏菌介导基因治疗的研究
兰和魁
关键词:减毒沙门氏菌基因治疗肿瘤
人胎脑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及分化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人胚胎神经干细胞体外长期培养的条件、不同部位脑组织神经干细胞数量及其分化能力和特点。方法分离人胚胎海马、皮质、室周、纹状体脑组织,培养在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B27、N2添加剂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形成神经球,用有限稀释法进行克隆、传代。计算神经球数量,用溴脱氧尿苷(BrdU)标记神经球,使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神经干细胞自主分化能力。结果人胚胎海马、皮质、室周、纹状体部位脑组织均能培养出具有自我增殖能力的神经干细胞,其中海马所含神经干细胞最丰富,室周次之。BrdU检测有正在分裂、增殖的细胞。液氮冻存6个月的细胞复苏后仍具增殖分化能力。细胞贴壁分化后可形成Nestin、胶质原性纤维酸性蛋白(GFAP)、微管相关蛋白2(MAP2)表达阳性细胞。结论胚胎脑组织具有丰富的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可长期培养。含b-FGF、EGF的无血清培养基能促进神经干细胞连续稳定增殖,保持神经干细胞特性。分离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可向神经元、胶质细胞分化。
巨容杜江兰和魁王斌封志纯
关键词:胚胎分化神经干细胞
上海地区帕金森病基因与4种多巴胺递质代谢相关基因(英文)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探讨4种多巴胺递质相关基因COMT,DBH,DAT1和MAOB的多态性与上海地区居民帕金森氏病的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4种多巴胺能递质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对144名原发性帕金森病病人和年龄相匹配的188名健康人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人相比,帕金森病患者DBH基因型或等位基因的分布不同,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BH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帕金森氏病的易感性中可能起作用。
赵晓萍谢惠君汤国梅赵武伟徐玲林大宇朱琪泉苏敬敬韩海雄郝怡鑫兰和魁王荫榆任大明
关键词:帕金森病多巴胺基因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
儿童非输血依赖型地中海贫血的诊治和管理专家共识被引量:15
2018年
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是一组以珠蛋白肽链合成障碍为特征的遗传性异质性疾病,因基因型变异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呈明显多样性。根据临床严重程度和是否需要定期输血将地贫分为输血依赖型地贫(transfusion-dependent thalassemia,TDT)和非输血依赖型地贫non-transfusion-depen-dent thalassemia,NTDT),后者发病率远高于前者。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显示,未接受规范治疗的NTDT患者随着年龄增加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血栓形成、肺动脉高压、腿部溃疡、肝纤维化、铁过载等)的概率显著升高,其长期生活质量甚至低于规范治疗的重型B地贫患者[1-3]。
方建培尹晓林兰和魁冯晓勤江华刘四喜朱易萍李长钢李志光李健李海亮李春富陈光福吴学东张新华张翠梅罗学群徐宏贵金皎郑翠敏徐忠金温红赖永榕
关键词:儿童
PCR-RFLP鉴别临床常见的皮肤癣菌被引量:16
2002年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而简便的分子水平上鉴定常见皮肤癣菌的方法。方法 采用通用引物ITS1(5’ TCCGTAGGTGAACCTGCGG 3’)、ITS4(5’ TCCTCCGCTTATTGATATGC 3’)对 7种常见皮肤癣菌的核糖体的ITS(in ternaltranscribedspacer)区 (包含 5 .8SrDNA)进行PCR扩增 ,PCR产物分别应用限制性内切酶MvaI、TaqI、HinfI酶切。 结果  7种皮肤癣菌的ITS区扩增产物条带大小不同 ;以MvaI、TaqI、HinfI三种酶分别酶切PCR ITS区产物 ,7种皮肤癣菌均产生独特且易于区分的酶切图 ,尤其是MvaI酶产生的酶切图在种间差异最为明显。可将 7种菌明确区分开。结论 核糖体ITS区PCR RFLP分析是区分常见皮肤癣菌的有价值的方法。
李民龙丰兰和魁陈慧章强强王家俊任大明
关键词:PCR-RFLP皮肤癣菌
金喉健喷雾剂治疗手足口病口腔疱疹80例被引量:4
2012年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其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虽然其病程自限,但不少患儿因口腔疱疹破溃造成溃疡而出现疼痛、流涎,影响进食而耽误病情恢复,甚至出现并发症。我们应用金喉健喷雾剂治疗口腔疱疹,获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钱丹丹兰和魁陈剑锋胡艳群刘道展
关键词:口腔溃疡金喉健喷雾剂
减毒鼠伤寒沙门菌介导的Epo在鼠体内长期表达的实验研究
红细胞生成素(Epo)缺乏性贫血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癌症、早产及艾滋病等的常见并发症。对于此类贫血有效的治疗是常规肌肉或皮下重复注射重组的Epo。该研究是以一种减毒沙门氏菌为基础,将含有CMV启动子控制下鼠Epo cDNA...
兰和魁陈丽珊任大明
文献传递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初步观察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8例女性难治性SLE病人进行APBSCT。采集的干细胞的单个核细胞计数平均为1.6×108/kg[(0.07~2.6)×108/kg]。预处理方案为环磷酰胺(50mg·kg-1·d-1,-5~-2d)静脉滴注及兔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10mg·kg-1·d-1,-3~-1d)静脉滴注。从移植前后皮肤红斑的变化,尿的改变,SLE相关的免疫指标的变化,移植后造血重建情况,移植的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8例病人均获得成功植入,外周血白细胞总数>1.0×109/L的平均时间为9.5d,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的平均时间为10d,白细胞总数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14d,血小板计数>50×109/L的平均时间为30d,血红蛋白含量平均在移植后第28天升至100g/L。移植后SLE临床症状均消失,尿蛋白转阴,自身抗体大部分转阴。移植相关并发症中,均出现血清病样预处理反应,2例出现严重的低血压;4例有出血性膀胱炎;2例出现败血症;4例发生霉菌感染;2例发生间质性肺炎。随访时间2个月~2.5年。结论APBSCT治疗SLE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但观察病例及时间有限,远期疗效还需更长时间的观察。对药物治疗难以奏效的SLE病例,该法不失为一种更佳的选择。
张传仓朱为国邱贤文兰和魁张堂德孙彩霞封志纯
关键词: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系统性红斑狼疮
PCR技术检测DMD/BMD的策略和方法
2002年
刘咏梅封志纯兰和魁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肌营养不良基因突变基因缺失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