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卫忠

作品数:55 被引量:227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栓塞
  • 13篇介入
  • 10篇梗阻
  • 10篇恶性
  • 10篇肝动脉
  • 9篇动脉
  • 9篇细胞
  • 9篇肝癌
  • 8篇黄疸
  • 7篇原发性
  • 7篇生存期
  • 7篇栓塞治疗
  • 7篇化疗
  • 7篇梗阻性黄疸
  • 6篇胆道
  • 6篇动脉化疗
  • 6篇动脉化疗栓塞
  • 6篇预后
  • 5篇植入
  • 5篇细胞癌

机构

  • 49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南通市中医院
  • 1篇高淳县人民医...
  • 1篇泰州市第四人...
  • 1篇南京鼓楼医院

作者

  • 49篇周卫忠
  • 44篇施海彬
  • 39篇刘圣
  • 20篇周春高
  • 17篇杨正强
  • 13篇夏金国
  • 10篇赵林波
  • 9篇李麟荪
  • 4篇叶伟
  • 4篇王杰
  • 4篇祖庆泉
  • 3篇徐川
  • 3篇周春
  • 2篇蒋健强
  • 2篇曹莉明
  • 2篇张梅
  • 2篇秦瑶
  • 2篇刘晓云
  • 2篇田伟
  • 1篇冯耀良

传媒

  • 23篇介入放射学杂...
  • 6篇中华介入放射...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第十届中国介...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7篇2022
  • 8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9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股动脉穿刺定位方法的优化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通过分析股动脉与股骨头关系确定股动脉穿刺理想位置。方法对114例行介入诊疗患者经皮股动脉穿刺术后行穿刺侧髂动脉造影,分别采用3种不同股动脉穿刺定位分区方法对患者资料进行测量、比较和分析,并作进一步统计处理,以确定三者间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新建议法:将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连线作为腹股沟韧带的虚拟体内标志,股动脉分叉处设为穿刺下限点。以股骨头上、下缘及中点平面为参照,由上向下将股骨头均分为A、B、C、D 4个区。对照法1是将股骨头从上到下分为A、B、C、D 4个区。对照法2是将股骨头分为5区。结果 114例患者3种不同分区方法穿刺下限点位置如下:新建议法A、B、C、D 4区分别0%、1.75%、7.89%、90.35%。对照法1分别为0%、2.63%、85.09%和12.28%。对照法2分别为0%、0.88%、1.75%、85.96%和11.4%。统计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建议股骨头分区方法能够直观地反映股动脉分叉与股骨头及腹股沟韧带间关系,分析发现血管穿刺点位于新建议法股骨A^C平面间的股动脉段穿刺成功率较高,且安全、可靠。
曹莉明王杰施海彬周卫忠夏金国周春高
关键词:股动脉穿刺点股骨头
不可切除胆道癌致梗阻性黄疸患者行介入术后的生存预测模型建立
2022年
目的探讨因不可切除胆道癌致阻黄患者行介入治疗后预后生存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个体化预测患者总生存期(OS)。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6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261例胆道癌行经皮介入降黄患者的资料。总体划分为训练组(n=188)及验证组(n=73)。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并以此构建列线图,个体化预测不可切除胆道癌伴有阻黄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生存情况。绘制AUC曲线及一致性曲线评估模型预测性能。通过K-M曲线评估分类预测因子的危险分层能力。结果在261例患者中,训练组中位OS为244 d(IQR:213,275)。验证组中位OS为236 d(IQR:186,285)。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总胆红素、总胆固醇、血红蛋白、血清钠、糖类抗原199水平和肿瘤亚型为预测不可切除胆道癌伴阻黄患者3、6个月和1年的OS的独立相关因素,并建立诺模图。ROC曲线下面积显示,该模型在训练组(0.817、0.825和0.796)和验证组(0.921、0.880和0.904)对3、6个月和1年的OS预测具有良好的分辨能力,可以较准确地预测患者的总体生存情况。结论本模型能够较好预测不可切除胆道癌伴阻黄患者3、6个月、1年的生存机会,为临床治疗策略选择提供一定的帮助。
王加雷周海峰杨魏刘圣施海彬周卫忠
关键词:胆道癌梗阻性黄疸预后模型
两种经皮胆道支架植入技术治疗肝门部恶性胆管梗阻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比较分析Y型并排式支架与Y型嵌合内支架技术治疗肝门部恶性胆管阻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9年3月64例采用Y型并排式支架或Y型嵌合内支架治疗肝门部恶性胆管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8例患者采用Y型并排式支架技术进行支架植入(并排组),26例采用Y型嵌合内支架技术(嵌合组)。评估两组间临床成功率(术后1周和1个月总胆红素下降率)、技术成功率、支架通畅时间、患者生存期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病例均取得了技术成功。两组间术后1周黄疸改善率有显著差异[并排组89.5%(34/38),嵌合组65.4%(17/26),χ^(2)=5.53,P=0.02]。并排组、嵌合组患者术后1个月黄疸改善率分别为92%(35/38)和88.5%(23/26)(χ^(2)=0.24),患者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55 d和143 d(χ^(2)=0.04,P均>0.05)均无明显差异。两组间支架中位通畅时间有统计学意义(并排组149 d,嵌合组75d,χ^(2)=4.60,P=0.03)。尽管两组术后总并发症的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但在嵌合组中胆管炎的发生率更高(嵌合组27%(8/26),并排组8.9%(3/38),χ^(2)=5.30,P=0.04),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经皮经肝双侧支架植入治疗肝门部恶性胆管阻塞采用Y型并排式支架或Y型嵌合内支架均安全、有效。且采用Y型并排式支架技术比Y型嵌合内支架技术能获得更长支架通畅时间,同时可在早期改善术后黄疸情况和降低胆管炎的发生率。
徐红豆许晨顾杰周卫忠刘圣周春高施海彬
关键词:黄疸经皮肝穿刺生存期
TIPS术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脾脏体积和血细胞变化
2023年
目的:评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对脾脏体积和血细胞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2015年5月—2020年12月的12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TIPS术前、术后(1、3、6、12个月)的一般情况、实验室及CT影像学信息,使用Friedman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TIPS手术前后脾脏体积、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变化情况。结果:120例患者术前至术后12个月各项观察指标中,脾脏体积从术前749.3(479.0,1152.2)cm3缩小至577.4(343.0,884.1)cm3(P<0.001),血小板计数从50(40,80)×109个/L增加至86.5(60,124)×109个/L(P<0.001),血红蛋白从81(70,94)g/L增加至121(106,132)g/L(P<0.001),白细胞计数从4.1(2.5,6.6)×109个/L增加至5.9(5.0,7.0)×109个/L(P<0.001)。术后第1个月脾脏体积和血细胞的变化率最大,脾脏缩小6.5%,而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分别增加15.1%、17.3%、11.2%,且血小板增加率与脾脏体积缩小率明显相关(P<0.05)。结论:TIPS术后脾脏体积缩小,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增加,并且在术后第1个月改善最明显。血小板增加率与脾脏体积缩小率明显相关。
侍齐杨魏周海峰刘圣施海彬周卫忠
关键词:TIPS白细胞脾脏体积
腹部外科术后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
目的 探讨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在腹部外科手术后发生的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6例患者因腹部外科手术后急性消化道大出血而行选择性血管造影,回顾性分析其血管造影结果及栓塞治疗价值。
周春高施海彬刘圣杨正强夏金国赵林波周卫忠李麟荪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血管造影栓塞治疗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急性正中弓状韧带压迫综合征介入治疗一例被引量:1
2021年
腹腔干因正中弓状韧带压迫而狭窄的患者中多可见以胰十二指肠动脉弓为主的侧支循环形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切除胰头侧支后可并发急性正中弓状韧带压迫综合征。本文介绍1例经支架植入手术治疗而获得康复的病例,提示介入手术可作为此病症的有效治疗手段,且特别适用于难以耐受外科手术的患者。
周喜田周卫忠刘海日杨魏施海彬刘圣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直肠应用吲哚美辛栓对于经皮胆道支架植入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的预防作用:一项倾向性匹配分析研究
2021年
目的探究术前直肠应用吲哚美辛栓对于经皮胆道支架植入(PTBS)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的预防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于我科收治且接受PTBS治疗的141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预防性使用吲哚美辛栓组29例,未用药组112例。两组患者按1∶4比例进行倾向性匹配分析,比较术后3 h和24 h的血淀粉酶水平以及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的发生率,并记录其他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际匹配完成共110例,其中吲哚美辛组22例,未用药组88例,匹配后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两组术后3 h及24 h的血淀粉酶水平分别为45.4(34.6,61.1)vs 60.6(43.2,104.1)U/L和43.3(34.5,61.8)vs 59.3(44.2,76.4)U/L,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P=0.026)。此外,吲哚美辛组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为4.5%,低于未用药组的13.6%,但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417)。两组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相似(9.1%,11.4%)。所有患者均没有发生吲哚美辛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术前直肠应用吲哚美辛栓能有效降低PTBS术后患者的血淀粉酶水平且相对安全,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许晨杨魏任健吾周卫忠刘圣施海彬
关键词:胰腺炎恶性胆道梗阻
TACE联合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及生存预后分析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探讨并分析TACE联合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及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接受TACE联合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的61例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寿命表法进行生存分析,同时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生存率,最后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独立影响生存期的预后因素。结果61例患者的1、2和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4%、33%和16%,中位生存期(m OS)为17.3个月,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mPFS)为10.3个月。Cox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得出ECOG评分、肝外转移、TACE次数、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阿帕替尼相关手足综合征及阿帕替尼疗程为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TACE联合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疗效令人满意,独立影响生存期的预后因素为ECOG评分、肝外转移、TACE次数、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阿帕替尼相关手足综合征及阿帕替尼疗程。
顾杰许晨周卫忠刘圣施海彬
关键词: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生存期预后因素分析
介入螺旋电吸式祛栓术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梗死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评价用Straub螺旋电吸式祛栓术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例患者经CT和肺动脉造影确诊为大面积肺血管栓塞。所有患者均有急性肺梗死的症状。采用Straub Rotarex对5例患者进行了经皮机械祛栓,1例使用了辅助局部溶栓。结果所有患者在技术上和临床症状改善上均取得了成功。机械祛栓后患者的平均肺动脉压从(41.8±7.9)mmHg降低至(30.7±8.5)mmHg(P<0.01),动脉血氧分压(PaO2)从(56.6±9.3)mmHg增加至(85.8±5.0)mmHg(P<0.01)。血氧饱和度(SaO2)从(79.0±4.3%)升至术后的(92.8±3.5)%(P<0.01)。结论初步经验显示Straub螺旋电吸式祛栓术在急性大面积肺梗死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与疗效。
周卫忠施海彬杨正强刘圣周春高赵林波夏金国李麟荪
关键词:血栓清除术肺栓塞介入治疗
一种新型肠道支架治疗远段十二指肠恶性梗阻的应用体会
2016年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国产支架治疗远段十二指肠恶性梗阻的有效性。方法:该种新型支架为鸟巢式编织型支架,支架的输送系统的内层为金属网格。从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6例远段十二指肠恶性梗阻的患者采用了该种新型支架治疗。该6例患者的原发病分别为:3例为胰腺癌,2例为胃癌,1例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十二指肠的梗阻部位分别为:2例在十二指肠水平部,2例在十二指肠升部,2例在十二指肠空肠曲。对手术技术成功(定义为支架成功释放)、手术前后的临床症状以及并发症进行了评估。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技术上均取得了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治疗前,两例患者不能进食,胃输出道梗阻评分(GOOSS)为0;其余4例只能进食流质,GOOSS评分为1。治疗后,5例患者能进软食(GOOSS评分为2),1例能正常进食(GOSS评分为3)。支架的平均通常时间为115.7天。结论:这种新型国产肠道支架初步临床应用的结果表明其释放技术成功率高,临床效果满意,因此可推广应用于治疗远段十二指肠恶性梗阻。
周卫忠杨正强刘圣夏金国周春高赵林波施海彬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