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妍

作品数:27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5篇哮喘
  • 8篇小鼠
  • 6篇气道
  • 6篇细胞
  • 6篇哮喘小鼠
  • 6篇1,25-二...
  • 5篇哮喘大鼠
  • 5篇花粉
  • 4篇炎症
  • 4篇气管
  • 4篇维生素D
  • 4篇1,25-二...
  • 3篇道炎症
  • 3篇调节性
  • 3篇支气管
  • 3篇气道炎症
  • 3篇尾气
  • 3篇污染
  • 3篇免疫
  • 3篇节性

机构

  • 17篇上海交通大学...
  • 11篇上海市第一人...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广州金域医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7篇周妍
  • 11篇杨玲
  • 9篇周新
  • 7篇田烨
  • 7篇徐欣欣
  • 6篇康建强
  • 5篇王笑秋
  • 3篇张旻
  • 3篇包婺平
  • 3篇宋珍
  • 3篇韩丽
  • 2篇胡燕
  • 2篇王瑞良
  • 2篇康建强
  • 2篇丁星
  • 2篇王春燕
  • 2篇顾问
  • 2篇高蕾
  • 2篇王根发
  • 2篇荣令

传媒

  • 2篇诊断学理论与...
  • 2篇中华妇幼临床...
  • 2篇国际呼吸杂志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中华哮喘杂志...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上海医学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华危重症医...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检测血浆(1→3)-β-D葡聚糖对免疫抑制大鼠侵袭性肺曲霉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评价(1→3)-β-D葡聚糖(BG)对免疫抑制大鼠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诊断价值。方法建立免疫抑制大鼠肺部曲霉感染模型,应用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及GKT-5 M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G试验)定量检测BG抗原,并将其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试验)进行比较。结果①免疫抑制感染组9份血样出现阳性结果,阳性率为60%(9/15),大鼠的血浆BG水平为10.12~181.50 ng/L,中位值为56.27 ng/L;免疫抑制感染组G试验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P<0.01)。②G试验诊断IPA的敏感度为60%,特异度为97%;GM试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和91%。③G试验与GM试验联合应用诊断IP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有所提高,分别为86%和98%。结论G试验作为一种新的诊断IPA的无创检测指标,有较高的特异度,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与GM试验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诊断IP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高蕾周新丁星王笑秋周妍荣令
关键词:侵袭性肺曲霉病葡聚糖免疫抑制
胶体金法检测SARS-CoV-2总抗体的检测性能评价与探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胶体金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总抗体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诊断中的性能。方法选取COVID-19患者89例,非COVID-19患者88例,检测所有COVID-19患者总抗体和病毒核酸。根据COVID-19患者的临床分型、发病时间分组,统计各组总抗体阳性率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89例COVID-19患者中,77例总抗体检测结果阳性,12例总抗体检测结果阴性。总抗体检测的灵敏度为86.5%,特异度为100.0%。不同临床分型的患者总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发病时间的患者总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核酸检测持续阴性组总抗体阳性率与其他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VID-19患者总抗体进行检测不仅方便快捷,且有助于疑似人群中感染者的快速定位,有利于疫情的控制。
陶然莫南勋李玲李玲李根石邓小燕陈建波何君陈建波周妍何君张玲
关键词:胶体金法抗体
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撤机后患者的呼吸空气过滤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撤机后患者的呼吸空气过滤装置,包括进气舱、负压舱、出气舱和呼吸舱;进气舱进气口通过第一温‑湿交换过滤器连通大气;出气舱排气口通过第二温‑湿交换过滤器连接负压舱;呼吸舱具有大致呈柱状的内腔,该内腔...
包爱华张旻周妍张颖颖谢国钢包婺平
文献传递
1,25-二羟维生素D3与支气管哮喘
2007年
支气管哮喘的免疫机制受多种因素的调节,其中涉及到Th1/Th2平衡紊乱等因素。目前已知1,25-二羟维生素D3对于Th1细胞起主导作用的疾病中有着重要意义,但其对于Th2细胞起主导作用的疾病如支气管哮喘的作用目前还没有足够的研究。本文首先描述了1,25-二羟维生素D3对于哮喘气道炎症的影响,然后介绍了其对于CD4^+调节T细胞的两个主要亚群:自然调节性T细胞尤其是获得性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接着介绍了1,25-二羟维生素D3对于树突状细胞的影响和作用,以及其对于T细胞迁移方面的影响。了解1,25-二羟维生素Ds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及免疫调节机制,有助于开拓哮喘治疗的新方法。
周妍周新
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哮喘
检测血浆(1→3)-β-D葡聚糖对免疫抑制大鼠侵袭性肺曲霉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1→3)-β-D葡聚糖(BG)在免疫抑制大鼠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诊断价值。方法:建立免疫抑制大鼠肺部曲霉感染模型,采用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及GKT-5M 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G试验)定...
高蕾周新丁星王笑秋周妍荣令
关键词:肺曲霉病葡聚糖免疫抑制
文献传递
流感嗜血杆菌下气道定植对哮喘小鼠肺组织TH17细胞表达及气道重塑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检测下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定植对哮喘小鼠TH17细胞的表达、气道炎症及对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用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致敏和激发制备慢性哮喘小鼠模型,同时制作流感嗜血杆菌琼脂糖菌珠,在气道注菌之后的第1、7、21天处理小鼠,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组织T H17细胞表达、测定CD4^+T细胞TLR4的表达,并进行气道细菌培养和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细胞计数。结果与正常组和哮喘非注菌组相比,哮喘注菌组有明显的哮喘症状和感染症状;病理学结果显示哮喘组气道黏膜水肿,管壁增厚,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注菌后炎症加重。哮喘小鼠气道注菌之后,随着时间的延长,气管壁厚度(WAt/Pbm)和平滑肌厚度(WAm/Pbm)均显著高于哮喘非注菌组。细菌学培养结果显示正常组第1、7天气管流感嗜血杆菌培养阳性,第21天阴性;哮喘组注菌后1、7、21天气管流感嗜血杆菌检测均阳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肺组织TLR4和TH17在CD4^+T细胞的表达,哮喘组的TLR4和TH17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组,注菌之后二者表达显著增加,观察指标在哮喘注菌组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LF细胞计数结果显示,哮喘组.BALF中细胞数明显高于正常组,注菌后细胞数进一步增多。相关性分析发现,哮喘组小鼠肺组织中CD4^+T细胞TLR4的表达与BALF细胞总数呈正相关(r=0.746,P<0.05),TH17表达与CD4^+T细胞TLR4的表达、气道WAt/Pbm、WAm/Pbm和BALF细胞总数呈正相关(分别r=0.612、0.611、0.537、0.752,P<0.05)。结论流感嗜血杆菌下呼吸道定植可以通过激活TLR4,增加哮喘小鼠肺组织TH17细胞表达,加重哮喘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可能是难治性哮喘预后的重要机制之一。
徐欣欣董杨阳杨玲周妍田烨宋珍
关键词:流感嗜血杆菌哮喘TH17气道重塑
硝化花粉对哮喘小鼠气道反应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硝化花粉对哮喘小鼠气道反应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作用。方法按免疫物及激发物的不同将60只小鼠分为5组,建立哮喘模型,采用体积描记法检测气道反应性、检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学、CBA法测定血清和BALF中IL-17A、IL-10和TNF-α的含量。结果用硝化花粉免疫和激发哮喘组的气道反应性、BALF中EOS及NEU的数量、血清和BALF中IL-17A、IL-10和TNF-α的含量与其他哮喘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化花粉诱发的哮喘气道高反应更显著,释放更多炎性介质,造成更加严重的气道炎症。
杨玲田烨周妍康建强
关键词:尾气污染花粉气道反应性炎性介质
骨化三醇通过PI3K/AKT促进BMP9诱导的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作用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研究骨化三醇(calcitriol)对骨形态发生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9,BMP9)诱导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成骨分化作用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calcitriol组、BMP9组、calcitriol联合BMP9组。通过PNPP法检测各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成骨分化标记物骨钙蛋白(osteocalcin,OCN)和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表达变化,同时检测AKT和β-catenin磷酸化水平以及和ALP活性水平;茜素红染色检测矿化结节形成。此外,用原子力显微镜测试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细胞形态及细胞弹性模量改变。结果 calcitriol单独作用对MSCs成骨分化过程无明显作用,但是calcitriol可以增强BMP9诱导MSCs的ALP、OCN、OPN表达和矿化结节形成。同时,calcitriol和BMP9作用均不影响细胞弹性模量数值。BMP9和calcitriol联合作用可以增强AKT和β-catenin磷酸化水平,而PI3K抑制剂应用以后可以抑制这种磷酸化变化,并抑制联合作用后的ALP活性。calcitriol作用以后不影响BMP9诱导的BMP/Smad信号通路。结论 calcitriol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协同BMP9促进MSCs成骨分化。研究不同调控因子对MSCs成骨分化的作用及机制对于骨质疏松等疾病的治疗和骨组织工程的发展有一定意义。
陈晓婷姜天缘夏超胡燕周妍高艳虹
关键词:骨化三醇骨形态发生蛋白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1,25-二羟维生素D_3对哮喘大鼠维生素D_3上调蛋白1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哮喘大鼠维生素D3上调蛋白1(VDUP1)的表达及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 2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哮喘组、1,25-(OH)2D3组和地塞米松组。以卵蛋白为致敏原制备哮喘大鼠模型,1,25-(OH)2D3组在激发前1 h口服1,25-(OH)2D3,地塞米松组于激发前1 h皮下注射地塞米松,同时提取肺泡灌洗液(BALF)中巨噬细胞,体外给予1,25-(OH)2D3干预。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IL-4和IL-10水平、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肺组织病理变化。RT-PCR检测肺组织及BALF中巨噬细胞表达VDUP1的水平。结果 1,25(OH)2D3组大鼠BALF中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减少,IL-4水平降低,IL-10水平增加,肺组织及肺泡巨噬细胞中VDUP1的表达增加。结论 1,25-(OH)2D3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有抑制作用,同时可引起VDUP1表达升高,提示后者有可能作为哮喘氧化应激的监测指标。
周妍周新
关键词:1,25-二羟维生素D3哮喘
变态反应性哮喘产妇新生儿脐血中的氧化应激状态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检测变态反应性哮喘产妇新生儿脐血的氧化应激状态,及与嗜碱性粒细胞释放介质能力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09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住院分娩的16例妊娠前有变态反应性哮喘史产妇(哮喘产妇组)和同期住院分娩的正常产妇18例(正常产妇组)的新生儿脐血中提纯嗜碱性粒细胞,采用粉尘螨及甘露醇刺激,测定嗜碱性粒细胞CD63及白细胞介素(IL)-4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3-硝基酪氨酸(3-NT)的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孕妇的年龄、分娩方式、分娩孕龄及新生儿脐血采集方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粉尘螨及甘露醇刺激哮喘产妇组新生儿脐血嗜碱性粒细胞CD63的表达高于正常产妇组(215.59±47.15 vs.11.33±3.26,233.65±51.25,12.98±3.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1,8.97;P<0.01);所释放的IL-4亦高于正常产妇组[(3.27±0.40)pg/mL vs.(1.78±0.48)pg/mL;(3.56±0.47)pg/mL vs.(1.92±0.52)pg/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3.61;P<0.01)。哮喘产妇组的产妇外周静脉血及新生儿脐血中3-NT的含量均高于正常产妇组[(443.86±95.20)μg/mL vs.(288.17±57.23)μg/mL;(474.69±92.55)μg/mL vs.(273.7±68.09)μg/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2.79;P<0.01)。IL-4水平与新生儿脐血中3-NT的含量相关(r=0.607,P<0.05;r=0.619,P<0.05)。结论哮喘中,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和非特异性的刺激均与氧化应激有关,这可能是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杨玲李强康建强周妍熊瑛祝捷
关键词:变态反应性哮喘氧化应激嗜碱性粒细胞脐血白细胞介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