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子伟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脑创伤
  • 5篇创伤
  • 3篇脑损伤
  • 3篇内皮
  • 3篇创伤后
  • 2篇蛋白
  • 2篇孕酮
  • 2篇祖细胞
  • 2篇细胞
  • 2篇颅脑
  • 2篇颅脑创伤
  • 2篇颅脑创伤后
  • 2篇内皮祖细胞
  • 1篇蛋白酶
  • 1篇电刺激
  • 1篇新生血管
  • 1篇新希望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机构

  • 8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环湖医...

作者

  • 8篇周子伟
  • 7篇张建宁
  • 4篇李盛杰
  • 4篇江荣才
  • 3篇陈通恒
  • 3篇田野
  • 3篇单阳
  • 2篇韩振营
  • 2篇杨国巍
  • 2篇雷平
  • 1篇刘丽
  • 1篇王世召
  • 1篇王东
  • 1篇魏铭
  • 1篇吴迪
  • 1篇张彦军
  • 1篇刘丽
  • 1篇刘晓峰
  • 1篇李亚丹
  • 1篇李瑛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跳跃探针式离子电导显微镜动态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坏死
2013年
背景:目前关于神经元坏死的分子机制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然而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对神经元坏死过程细胞的动态变化研究较少。应用跳跃探针式离子电导显微镜可对体外培养神经元进行实时、非接触式的连续观察。目的:采用跳跃探针式离子电导显微镜动态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坏死过程中细胞表面形态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方法:体外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用1mmol/L过氧化氢溶液处理30min致神经元坏死。采用跳跃探针式离子电导显微镜连续扫描,观察神经元坏死过程中其胞体与突起的形态变化,并测量其细胞高度与体积变化。结果与结论:跳跃探针式离子电导显微镜连续扫描9h结果显示,过氧化氢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由正常的三角形或梭形逐渐肿胀变成球形,轴突与树突出现串珠样改变,最终神经突断裂并溶解消失。同时测量细胞高度与体积后结果显示,过氧化氢组神经元细胞高度比及体积比于扫描后2-7h之间持续增加(P<0.05),扫描后7-9h之间维持于相对稳定水平,最终高度与体积值约为初始值的2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示在扫描后1-7h之间过氧化氢组神经元高度与体积增加量与时间呈线性相关(b=0.15,P<0.05;b=0.17,P<0.05)。结果证实,利用跳跃式离子电导显微镜技术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坏死,可以得到了高质量的细胞图像,更准确的细胞高度与体积的信息。
杨国巍朱晖周子伟李瑛张彦军张建宁
关键词:神经元坏死海马超微结构
孕酮是脑创伤治疗的新希望
2013年
脑创伤是创伤患者中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脑创伤发生的生物力学原理、损伤后脑组织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分子生物学机制都已得到初步阐明,神经影像学的发展也解决了颅内血肿早期诊断的问题,但是脑创伤的治疗方法却依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还没有一种公认有效的治疗脑创伤的药物,其致死、致残率仍居高不下.寻找治疗脑创伤的新型药物是当务之急.令人兴奋的是,2008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NIH)批准资助了一项关于孕酮治疗脑创伤的多中心临床Ⅲ期研究,且获得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特许进行该研究,可以免签知情同意书.同期,由FDA批准、BHR Pharma公司组织的另一项孕酮治疗脑创伤的临床Ⅲ期试验也在全球展开.2012年,包括我院、上海华山医院和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等在内的中国9家知名神经外科加入该项研究,并已经纳入近10例患者,为探索治疗脑创伤的有效策略带来了希望.
周子伟江荣才张建宁
关键词:脑创伤孕酮分子生物学机制生物力学原理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改善小鼠颅脑创伤后认知功能的机制探讨被引量:4
2013年
研究背景颅脑创伤后的炎症反应可导致继发性脑损伤,引起神经元凋亡和神经功能缺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我们采用液压打击动物模型,观察经rhEPO治疗后脑组织中性粒细胞变化和神经元凋亡情况,以探讨该药对颅脑创伤后神经功能保护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液压打击模型模拟颅脑创伤,分别于创伤后第l、3和7天观察不同处理组小鼠海马区髓过氧化物酶阳性中性粒细胞和Caspase-3阳性神经元表达变化;并于创伤后第7~11天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记录小鼠逃避潜伏期。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伤后第1天小鼠海马区髓过氧化物酶阳性中性粒细胞数目即开始增加(均P=0.000),并于第3天达峰值水平(均P=0.000),至第7天时减少(均P:0.000);Caspase-3阳性神经元数目于伤后第1天开始逐渐增多(均P=0.000),至第7天达峰值水平(均P=0.000)。与生理盐水组相比,rhEPO组小鼠伤后第1~7天海马区髓过氧化物酶阳性中性粒细胞和Caspase-3阳性神经元数目呈逐渐减少趋势,不同观察时间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与生理盐水组相比,rhEPO组小鼠于Morris水迷宫实验训练第3天逃避潜伏期开始缩短(P=0.013),随着训练时间的延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00)。结论液压打击后给予rhEPO可促进小鼠颅脑创伤后认知功能的恢复。其可能机制与抑制创伤后局部炎症反应、减少神经元凋亡、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关。
陈通恒周子伟李盛杰田野杨国巍王世召魏铭雷平张建宁
关键词:脑损伤过氧化物酶类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孕酮对小鼠脑创伤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探讨孕酮对小鼠脑创伤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小鼠54只,随机分为Sham组、创伤对照组和孕酮治疗组。应用控制性脑皮质撞击仪制作小鼠脑创伤模型。孕酮治疗组在小鼠脑创伤后给予孕酮(16 mg/kg/d)腹腔内注射,连续7 d;创伤对照组用同样方法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注射。应用干湿重法测量脑组织含水量,同时应用mNSS评分检测小鼠行为学功能,以及应用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的认知及记忆功能。结果孕酮治疗组小鼠脑创伤后脑水肿情况较创伤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同时,行为学神经功能改善(P<0.05),认知功能损伤减少(P<0.05)。结论孕酮具有减轻脑水肿,缓解脑创伤神经功能预后的作用,这为寻找脑创伤治疗的新策略奠定了理论基础。
李亚丹吴迪周子伟
关键词:孕酮脑创伤脑水肿继发性脑损伤免疫炎症
序贯肠内营养对高血压脑室出血患者营养指标和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序贯肠内营养(sequential enteral nutrition,SEN)支持对高血压脑室出血患者营养指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09/2013-09收治的高血压脑室出血患者5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试验组(n=29)入院第3天通过鼻胃管开始予以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制剂百普力,2-3 d后予以EN制剂能全力,共计14 d.对照组(n=25)予以等热卡量鼻饲流质及肠外营养支持.入院后2和16 d的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进行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清白蛋白(albumin ALB)、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含量测定和含量,进行淋巴细胞计数(total lymphocyte count,TLC).统计腹泻、胃潴留、应激性胃肠道出血、肺感染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入院第2天Hb、ALB、TF含量测定和TLC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第16天Hb、ALB、TF含量测定和TLC均高于对照组(132.15 g/L±14.39 g/L vs 117.69 g/L±10.73g/L,39.65 g/L±7.88 g/L vs 32.15 g/L±5.48g/L,2.14 g/L±0.21 g/L vs 1.80 g/L±0.45 g/L2.13×109±0.39×109 vs 1.79×109±0.33×109,均P<0.05).试验组腹泻和胃潴留发生率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应激性胃肠道出血、肺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45%vs 24.00%,6.90%vs 32.00%,均P<0.05),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23.92 d±3.76 d vs 26.96d±5.53 d,P<0.05).结论:SEN能有效改善高血压脑室出血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应激性胃肠道出血和肺感染的发生率,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住院时间.
刘晓峰周子伟张建宁
关键词:脑室出血肺感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大鼠硬膜下血肿发展与吸收的作用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大鼠硬膜下血肿发展与吸收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用SD大鼠60只,分为实验和对照组,每组各30只。实验组通过向大鼠硬膜下注入混有高浓度VEGF的基质胶(Matrigel),造成大鼠硬膜下...
田野王东李盛杰周子伟韩振营单阳江荣才张建宁
关键词:硬膜下血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新生血管内皮祖细胞
文献传递
电刺激预处理对大鼠颅脑创伤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非创伤性(电刺激)动员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对大鼠颅脑创伤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于电刺激后24h对成年雄性Wistar大鼠施行液压打击术,制备颅脑创伤模型,流式细胞术测量创伤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患侧海马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表达阳性(vwF^+)微血管密度;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伤后认知功能恢复程度。结果与单纯打击组比较,创伤后3h和6h电刺激预处理组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显著升高(均P=0.000),之后逐渐降至正常水平;与其他各组相比,伤后第1天电刺激预处理组大鼠海马区vWF^+微血管密度即开始增加,至第7天达高峰平台期(P=0.000);与单纯打击组相比,Morris水迷宫实验训练第3天时电刺激预处理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开始缩短,随着训练时间的延长,组间差异明显增加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电刺激预处理可促进颅脑创伤后认知功能的恢复。其潜在的机制可能与创伤前动员机体外周血内皮祖细胞,使得伤后更多的内皮祖细胞归巢到损伤区域,有助于伤后血管新生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周子伟韩振营单阳田野陈通恒李盛杰刘丽雷平江荣才张建宁
关键词:经皮神经电刺激脑损伤干细胞内皮细胞
冷刺激预处理大鼠脑创伤后认知功能恢复情况的实验研究
目的证实冷刺激预处理大鼠在创伤性脑损伤后具有更好的认知功能恢复能力,并初步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 组);单纯冷刺激组(CWS组);单纯打击组(TBI组);冷刺激预处理...
周子伟陈通恒李盛杰单阳江荣才刘丽张建宁
关键词:脑创伤内皮祖细胞冷刺激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